普洱酚脂瘦,北苑贡茶为何能成贵族珍品

2023-02-15 139阅读 0评论

普洱酚脂瘦,北苑贡茶为何能成贵族珍品?

从古到今,饮茶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唯一能做到雅俗共赏的文化。文人品的是茶韵,市井百姓饮茶品的缺是茶香,品的是生活。饮茶的文化,几乎随处可见,茶会、茶道、以及我们的茶余饭后等等。

古有言“天下之茶闽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说的就是北苑茶叶品质优良,深得美誉赞赏。在宋朝时,北苑贡茶成为贸易昌盛的重要标志,茶文化深受追捧,但凡有客到来,必定会煮一壶好茶,彰显待客之道。

普洱酚脂瘦,北苑贡茶为何能成贵族珍品

为何北苑贡茶成珍品,主要是因为南宋和北宋皇帝都钟爱这款茶叶,再有因其品质上乘,制茶工艺也是匠心独具,因此北宋贡茶的口碑要远高于北苑茶叶,所以得到了很大的推广,成为一众茶叶中的翘楚。

福建自古以来都是产茶的茶区,当地的气候适合种茶,当地建安出产的茶叶更是出精品,因建安凤凰山地区无论是湿度还是温度都是最适宜的环境,所以出于这里的北苑茶叶更是被宋代皇帝看重,以此作为宫廷中御用茶叶,后来更对制作工艺进行了改良,从而达到巅峰。

就是因北苑茶叶品质及口碑都得到了人们的推崇,从而也为宋朝的饮茶文化趋于浓厚占着一席之位,也就是这时,将中国的茶文化推向了国外,达到了鼎盛。

尤其在北宋时,茶叶主要分为片茶、散茶。所谓的片茶,相当于就是如今我们看到的普洱茶的茶饼一样,在蒸青后进行压榨,使用模具压缩晒干成为片茶;散茶制作工艺就要简单许多,在政青后直接晒干的茶叶便是散茶。当时,能喝片茶的都是有地位有身份的王公贵族,喝散茶的,也就是平民老百姓。

种植茶叶对海拔高度纬度气候土壤有怎样的要求?

纬度与海

纬度

度高低决定口照强度的基本阅素

在日照相气温作用下,大气和土湿度发

生変化,些因子ソ直接影士母质,

形成名种度类型。

【低纬度】

年平均气高,地表接受光編射量较多,

年生长期较长,利于候素代湖,候水化台

物、多酚类易于形成积累,色含化台物含

量相对较低,适制红茶。维度高的偏北地

区星相反趋势。

【高纬度】

正午阳光的入射角小,日照强度弱,年平

均气温较低,茶多酚合成和积累少,有利

于氮化合物的提高,适制绿茶。

鮮叶形状一一叶肉较厚,揉成条索,易给

人以粗老感觉

多酚类化合物和水浸出物含量高的适合制

红茶

温带地区适制绿茶

南方亚热带地区,适制红茶

北方温带地区,适制绿茶

南方大叶种碳代谢强烈,茶多酚代谢旺

盛,茶多酚、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

(EGCG及ECG)和酚/氨比值大,形成茶黄素

潜力大,适制红茶、普洱茶。中小叶种氮

代谢和氨基酸代谢旺盛,氨、氨基酸、茶氨

酸含量高,其香气、滋味高爽,适制绿茶。

【海拔】

高山名茶400-1000

多酚类是碳素代谢的二级产物,需要糖类

作为先质,并借助気基酸和其他含氮物质

的参与完成。

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日照增大,温度降

低,在800m以下,日照起主导作用,或者

说日照增加对茶叶茶多酚的合成的影响大

于温度降低的影响;而800m以上温度起

主导作用,温度降低对茶叶茶多酚的合成

抑制大于日照增加的影响。

苯丙氨酸呈甜味;谷氨酸和天东氨酸呈鲜

味;蛋氨酸,胱氨酸等合成芳香物质。

【高海拔】

海拔升高温度降低,在海拔升高100m,年

平均气温下降0.5℃,昼夜温差随之増大。

且高海拔茶园中一般气候温和,雨量充

沛、云雾较多、湿度较大等。

春茶中水浸出物和氨基酸较在陆地高,而

夏秋茶则是水浸出物、咖啡碱含量较高。

多酚类和儿茶素含量则随海拔升高(先增加

后减少)而减小,氨基酸和咖啡碱与海拔高

度呈正相关。即高海拔茶园产出的茶叶酚

氨比低。

【低温】

相对低温导致茶叶生长缓慢,有利于维持

新梢组织中高浓度可溶性含N化合物,适

宜気基酸和香气物质的形成。蛋白质、気

基酸含量较高,多酚类含量较低。

较大的昼夜温差又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

累,且利于茶树中同化物积累,使蛋白质、

氨基酸和维生素含量增加。

温度低,光质好,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

减弱,浄光合作用强,糖类积累。

另外,某些鲜爽清香型芳香物质在海拔较

高、气温较低的条件下形成较多,海拔高

度对茶叶香气成分与组成影响也显著,山

区低温,茶梢生长缓慢是形成高山茶香的

主要原因。

【阴雾】

高海拔地区阴雱时,大雱缭绕,湿度大,对

茶树物质代谢的影响其到特殊作用,有利

于含N物质的生物合成。

多云雾和高湿度,使茶树芽叶光合作用形

成的糖类化合物缩合困难,不仅能抑制纤

维素合成,保持芽叶柔嫩,而且使照茶园

的太阳散射光和蓝紫光增多,增强了漫射

效应,有利于芳香物质的形成。

茶树受到较多较强的漫射光作用,光合强

度增大,茶蓬基部长期阴湿,多酚类的生

物合成和含氮化合物的分解代谢速率受到

调节,有利于含N化合物合成和积累

【光照】

在一定海拔高度的山区,雨量充沛,云雾

多,长波光受云雾阻挡,在云层被反射,以

蓝紫光为主的短波光穿透力强。

高海拔地区光照强度和光质相对较好,在

光饱和点以下,这些因素都有利于碳素积

累,碳素代谢减慢,多酚类物质为碳素代

谢二级产物,故而趋于减少。

红橙光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同化与糖类合

成,而蓝紫光促进蛋白质合成。

【土壤】

高山土壤石砾较多,肥力较高,更适合茶

树对营养元素的吸收。

高山植被繁茂,枯枝落叶多,地面形成了

层厚厚的覆盖物,这样不但土壤质地疏

松、结构良好,而且土有机质含量丰富,

茶树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齐全,从生长在

这种土壤的茶树上采摘下来的新梢,有效

成分丰富。

【其他】

叶绿素含量随海拔增高而降低。????

海拔升高气压降低,蒸腾作用加快,分泌

芳香油抵抗水分过度蒸腾

蒙山位于北纬30°地带,海拔948-1551米,

因“雨雾蒙沫”得名,古代蒙山地跨雅、邛、

名、芦四县,唐时起,“蒙顶”特指贡茶产

地,在今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蒙顶山,其

山有五顶,形如莲花五瓣,最高上清峰,海

拔1456米。蒙山茶区常年云雾缭绕,空气

湿度大,年平均气温13.4℃,年降雨量

2000-2200mm,雨季达半年之久,有“西

蜀漏天”之称。土壤肥厚,棕、黄壤土居

多,H4.5-6,富含有机质,渗透、储水性

好。

雨季达半年之久,主要集中在7、8、9月,

平均湿度85%,干燥值小

冬长夏短,冬天102,夏70,春秋190,

春朝雾多

夏一一雨雾同起,昼夜差8-10℃

秋一一天高云淡雾少

4-10月气温14.5-23.0

茶叶嫩度高,多茸毛,成茶外形秀丽

最冷月平均2.6

最热月平均23.3

冬天昼夜差6.7℃

蒙顶山一阳山5000余亩,共约12000亩

名山县茶园面积32.5万亩

雅安总共茶园65万亩

为原始品质,包括乔木、小乔木、灌木,丢

荒后混杂,后统一修剪

名山各乡镇引种福建(杂),山上扦插名山

自身繁育的茶苗,蒙顶山没有点种过福建

茶种,多种子繁殖

131(川茶中选),福选9号、大自、川茶

棕壤土较多,由侏罗纪若石风化而成,不

过风化成土过程中,是在阔叶林植被主要

影响下发育而成的,土壤有机质丰富,植

茶条件最好

黄壤士也较肥沃,由侏罗纪若石风化而

成,质地黏重,有机质含量较少

蒙山南坡宜茶地7000余亩,棕壤等一等

土,44.9%,土层厚-100cm以上,有机

质3-5%,土质不砂不粘,表土轻壤,疏

松,PH4.5-5.5,耕作、保水、保肥性能良

土不干裂

云南思茅版纳临沧三大茶区的各大名山普洱茶各有什么口感特点?

思茅茶区:

1、千家寨普洱茶口感特点:茶青揉不成条是其早年特色。上颚中后段清甜香,舌面微苦,茶质较淡薄。

2、无量山普洱茶口感特点:汤色橙黄明亮,入口苦涩度不高,香气嫩香浓郁,滋味醇厚回甘,叶底嫩匀明亮。

3、景谷普洱茶口感特点:茶香高扬、水甜柔,甘醇顺滑,回甘绵长。

4、邦崴村普洱茶口感特点:香型层次明显,香味持久,质重饱满,滋味浓烈,醇厚稳健,舌面与上颚中后段微苦涩,甘韵强而集中于舌面,香型层次明显,汤色清澈明亮。

5、景迈山普洱茶口感特点:茶青颜色青绿,条索较短,以轻发酵甜香著称之茶区,上颚中后段的清甜略带花香为其特色,与舌面中段甘韵表现佳,汤质滑、较薄。

6、困鹿山普洱茶口感特点:口感滑、回甘好、香气浓郁;茶汤不厚重,不耐泡。

7、佛殿山普洱茶口感特点:茶质柔和,山野气韵好,回甘持久,经久耐泡。

8、江城、牛洛河普洱茶口感特点:香柔甜滑,苦涩较弱,汤中带甜,回甘较好,口感偏淡,汤质饱满程度较易武老树略逊。

9、板山普洱茶口感特点:气质醇厚,入口柔滑,品味甘醇,苦涩易化,生津快。

10、营盘山普洱茶口感特点:汤色金黄清亮,苦显于涩,杯底留香,山野气韵较好。

西双版纳茶区:

(古六大茶山)

1、易武山(慢撒)普洱茶口感特点:易武茶汤水柔和顺滑,口感清甜,苦涩感较弱,回甘较好。有“茶中皇后”的称号。

2、倚邦山普洱茶口感特点:倚邦古树茶因为有中小叶种原因,苦味很淡,涩比苦略显,回甘较快,香气独特,微有蜜韵。其中曼松茶苦涩不显,汤质甜滑饱满,杯底留香幽长。

3、蛮专山(亦称曼庄)普洱茶口感特点:汤质饱满厚滑,山野气韵较强,杯底留香持久,回甘快而持久,苦涩较轻,喉韵深沉。

4、革登山普洱茶口感特点:山韵明显,苦涩较弱,回甘较好,汤质顺滑。

5、莽枝山普洱茶口感特点:与革登茶类似,茶气稍逊。苦涩较弱,回甘较快,杯底香较好。

6、攸乐山普洱茶口感特点:和易武相近而苦涩略重,回甘较好,山韵明显,水质略薄。

(新八大古茶山)

1、布朗山普洱茶口感特点:古树茶产地主要有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娥、曼新龙等。老班章茶外形肥壮,滋味浓烈,苦涩明显,生津回甘快而持久,茶气明显。老曼娥茶与老班章类似,苦涩度更重,化开时间更慢。

2、勐宋(勐海)普洱茶口感特点:那卡、保塘等古树茶普遍茶香纯正,滋味醇厚饱满,口感丰富协调,苦涩明显,山野气韵强,回甘较慢但显著持久。

3、帕沙普洱茶口感特点:帕沙古树茶苦涩明显,但可以化开,清甜亦显,生津明显,山野韵味。

4、贺开普洱茶口感特点:贺开茶区古树茶汤质饱满,略有苦涩,苦涩化甘较快,山韵明显。

5、曼糯普洱茶口感特点:山野气韵清晰,苦涩明显,回甘较慢,香气较浓郁。

6、巴达普洱茶口感特点:山韵饱满,香气纯正,苦涩明显,汤中有甜,回甘快而明显。

7、勐宋(景洪)普洱茶口感特点:山韵明显,香气饱满,汤质厚重,杯底香强,甜茶苦涩较短,回甘较快;苦茶苦涩明显,长久不化,回甘较弱。

8、南糯山普洱茶口感特点:香气较饱满,回甘较快,山野气韵较明显,苦涩明显,近年来苦涩较弱,偏甜,香气较不显。

临沧茶区:

1、昔归茶山普洱茶口感特点:汤色明亮清澈、香高气扬、滋味微涩甘甜,喉韵沉香鲜爽、茶气醇厚、回甘生津等特点。

2、冰岛茶山普洱茶口感特点:冰岛古茶兼具东半山茶香高、味扬、口感丰富饱满,甘甜质厚及西半山茶质气强之长,茶气强而有力,气足韵长。

3、大雪山普洱茶口感特点:此茶叶质肥厚宽大,香型特殊、野香中带兰香,劲扬质厚,微苦回甘转甜,沉雄霸道。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口感刺激性强。

4、懂过茶山普洱茶口感特点:此茶香高味浓,苦底较重,回甘快而持久,甘甜协调不若冰岛、坝糯,而质量气强则过之。在勐库大叶茶中,风格自成一派。

5、忙肺茶山普洱茶口感特点:此茶以栽培型勐板忙肺大叶群体种的百年古树茶为原料,汤色清澈明亮,香气馥郁高扬,口感饱满协调,甘醇顺滑带微涩、舌底生津明显,喉韵甘润持久。

6、坝糯茶山普洱茶口感特点:此茶汤质充满阳刚之气,高香、劲扬、味刚,口感丰富饱满,甘甜质厚,茶气强而有力,气足韵长。不输易武正山。

代表中国的饮料有哪些?

王老吉

乌龙茶与普洱茶工艺有何区别?

原创 | 义芳君说茶

“越陈越香”是前些年普洱茶市场启动,日渐风靡之时,一些茶人针对普洱茶的品质特点总结出来的一个市场化概念,指的是普洱茶陈放若干年后,茶叶内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更加精彩纷呈的口感滋味。

关于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点,义芳君在前几期的文章中做过专门探讨,感兴趣的朋友可往前翻阅查看。

说起乌龙茶,市面上并不乏优质的二三十年老茶,人称“老铁”、“老岩茶”。近年来,随着人们更加注重养生,关于乌龙茶老茶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2016年1月21日,国家标准委专门发布了关于陈香型铁观音的国家标准,即陈年老铁从此有了国标的背书。

但是,我们也发现,实际上乌龙茶老茶并不像普洱茶那么强调“越陈越香”,而是强调老茶特有的“药性”,即乌龙茶陈年老茶在降火、消胀、除腻、消炎、暖胃等方面更加突出的药理功效。

长久以来,在原产地安溪县,甚至是港台一带,有不少人一直有存铁观音老茶的习惯,这也正是看中铁观音老茶的药性。其实,这点也从侧面印证了乌龙茶陈年老茶与普洱茶的本质区别。

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各有各的武功路数,各有各的精彩。

乌龙茶是半发酵茶类,鲜叶经凉青、晒青、做青(摇青一摊置)、炒青、揉捻、初培、复培、复包揉、文火慢烤、拣簸等工序方能精制成茶。其中,乌龙茶的发酵在摇青、晾青环节就基本确定下来。

杀完青,实际上就是通过高温,迅速固定已有的品质特征,后面的揉捻、包揉、烘干等环节基本上就是茶叶的定型提香、再固化阶段。所以,实际上乌龙茶属于前端发酵工艺,经烘焙后品质基本固定,不存在后发酵问题。

而普洱茶的发酵过程比较长,不管是普洱生茶,还是熟茶,在初制晒青毛茶的过程中,就已经有微生物参与有氧发酵。而熟茶则通过人工“渥堆”技术,让毛茶快速发酵。与众不同的是,普洱茶在后续储藏时,进入了厌氧发酵阶段,实际上就是在微生物、有益霉菌等的参与下发生的有机化合物的分解过程,完成品质的再造。

如此,普洱茶这种工艺特色形成的天然禀赋,就让普洱茶具有了与其它茶类所无法具备的“越陈越香”的特质。

本文由义芳君原创撰写,每日分享茶文干货。想了解更多茶知识,欢迎私信义芳君(gwj030)。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39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