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知识网,红茶是否越陈越好

2023-03-13 131阅读 0评论

中国茶叶知识网,红茶是否越陈越好?

原创 | 义芳君说茶:陈年红茶是否值得期待?关键看这些因素

一直以来,红茶就以汤色红艳、滋味香甜、茶性温和、百搭风格赢得了一批拥趸,并成为国际市场上最为流行的茶叶单品。

消费量这么大,我们却很少听说有存放十几年、二十几年的红茶,这是为何呢?

中国茶叶知识网,红茶是否越陈越好

红茶能存放这么长时间吗?假如可以存放这么长时间,红茶的品质会怎么样?会不会像普洱茶一样,有“越陈越香”的特征呢?……

现实中也许你喝过十几年,甚至是二十几年的老普洱,但这个年份的红茶还真的少见。

但,少见,并不代表没有。

尤其是2005年以前,很多红茶还没有开始“大红大紫”之前,许多茶人、茶农,顺手放置了一些,久而久之,就成了陈年红茶,当然这些茶的数量不会太多。

一般来说,按照现代工艺加工精制而成的红茶,高温烘干后,正常的保存期在1-3年左右。而储存得当的话,一般红茶的最佳品饮期在一至二年左右,尤其是半年内的红茶,味香水甜,甘润爽口。

以往,红茶喝新不喝陈,也算是红茶的一条不成文的通用法则。

我们知道,茶叶储藏跟外界环境紧密相关,光线、温度、湿度、空气等因素变化,会直接影响到茶叶原有品质。储存得好,放个七八年、十几年也不是啥事;储存得不好,不用三年,可能第二年品质就下降了。

我们说茶叶陈放,是否会越陈越好,主要取决于茶叶的活性以及在存放过程中是否有微生物、酶类物质的参与,导致茶叶的缓慢再发酵。譬如说,后发酵类的黑茶就是在陈放过程中,发生缓慢发酵,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陈香。

而红茶是全发酵茶类,茶叶的基本品质特征,例如:条索粗细、香气高低、滋味厚薄等在萎凋、揉捻等环节中就逐步加以固化确认,高温干燥后,就形成了这批茶的基本品质特征。

由于是全发酵茶类,红茶的烘干干燥是关键工艺。茶叶的活性就不会像不发酵的绿茶、半发酵的乌龙茶那么充满变量,且随着时间推移,茶叶中的芳香类物质会逐步挥发散失,并且缓慢氧化。

因此,陈放时间久的红茶,其香气表现肯定不如新茶好,但如果原料红茶的嫩度适中、烘干尽量日晒的方式,那对于后期的存放,还是值得期待的。

此外,不同种类红茶的陈放也会有不一样的表现。义芳君见过陈放十年左右的滇红,品质表现明显要高于陈放七八年的闽红,剔除掉储藏、工艺等因素,主要就是茶叶原料的区别了。但要说真的是越陈越好吗?那也不见得。

因此,红茶并非不能陈放,但陈放后的品质高低就取决于原材料的鲜嫩程度、加工工艺的把握以及储藏环境的控制,但总体而言,如非必要,红茶建议还是在最佳的品饮期内消费掉。毕竟目前来说,红茶的陈放看不到类似黑茶、白茶的市场基础和空间。

注:以上图片仅为示例,并不做实物展示。

我是【义芳君说茶】,每日分享原创茶文。欢迎茶友关注交流,留言转发。

版权声明:本文由义芳君(gwj030)原创撰写,媒体转载请联系义芳君!

淘宝上的茶叶能买吗?

关注守兴昌号,跟着内行喝普洱!

答主对金骏眉了解不多,但大概知道金骏眉属于比较名贵的红茶种类,正宗的金骏眉成本价都要好几千一斤,如果在网上看到9.9包邮的金骏眉,就和在网上看到9.9元包邮的老班章一样,商家仅仅是在营销一个名词概念,买家就别指望买到正品了。至于为什么卖的这么便宜?那是因为他们卖的根本就不是真正的金骏眉或老班章,凭借着低廉的价格以次充好,吸引茶叶小白购买,大量出售依然可获得暴利。

网上买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茶友们无需过分排斥。只是行业内泥沙俱下,有人卖正品,也有人卖假货。拿普洱茶来说,每年的春茶季,部分茶行业从业者涌向云南茶山,一路又是拍照,又是录视频,回去后发布在朋友圈或网络平台,这就是上山做茶了,但事实上,他们只是以游客的身份去茶山旅游了一趟而已。

在网上买茶,不要贪便宜,预算低没关系,就买点干净卫生的口粮茶也挺好,最怕的是有几十块钱却想着喝几千块钱的口感,抱着这样的心思,买到的可能是价值几块钱的茶,价值不对等暂且不论,伤害身体就不划算了。

如果不想被坑,买茶前一定要花时间做功课。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不论是电台还是直播平台,都有不少茶人分享自己喝茶习茶的经验,茶友可以和他们互动,在这个过程中也学到了知识。

网上买茶时可以多和客服了解产品详情,货比三家后,自己心里也会有一个大概的判断。如果自己眼光不错,也有比较信任的茶企,那就从他们手上购买好了,因为企业如果想要做大做强,客户关系的维系很重要,当然前提是茶友自已也一定要有不错的眼光呀!

了解更多普洱茶知识,请进入守兴昌号查看!

喝茶前要先了解哪些茶知识?

茶叶的历史与文化不多说,起源地是我国,发展传播也在我国,从历史、生物、地理等多个角度均能证明我国是茶叶的起源地,后经过传播和外人移植,国外这才有了茶。

我国的茶种分为六大类茶:绿茶、红茶、黑茶、青茶(乌龙茶)、白茶与黄茶。原先懂得不多,以为这是根据茶树的品种区分的,后来一想,不对啊,都是一样的树叶,咋区分。后来喜欢上喝茶之后,才知道这分类是根据制作方法区分的。同一批鲜茶芽,根据含有的物质多少,决定做成什么茶,也可以做成不同的茶类,但质量上可能不太好。

茶的原料并不是越嫩越好,重要的要看茶叶中的含量多少,适合制作成什么茶类。

鲜茶叶的颜色越浅、越亮、越嫩,其茶多酚含量肯定就越多,适合制作为绿茶,绿茶重清爽,苦涩味较重。如果鲜茶叶的氨基酸含量多,则适合制作为红茶,红茶重鲜醇。

茶的好处主要有三点:

1、含有的茶多酚有保健功效:

所有的茶种都含有茶多酚,茶种不同茶多酚的含量也不同。茶多酚经过研究,其提取物可以抗衰老、抗过敏、抗菌消炎等等。

不过目前也只作用在动物身体,有所成效,人体还没有试验过。

理论归理论,还是务实一些,可不能直接说茶有这些疗效,有病还是找医生吧。

2、提神醒脑:

茶里都含有咖啡因,与咖啡有一样的效果,适当的饮用可以提神醒脑。不过饮用过多也不利于健康。

3、不会变胖:

茶没有糖分,没有脂肪,热量低,是非常健康的饮品,喝茶用担心长肉变胖。

茶越贵越好?

这可真不一定,茶的好坏看两点,一是原料,二是制作工艺。好茶的原料一般都是产量稀少的优质种植区,采摘后通过老师傅纯手工无瑕疵制作,才能成茶,物以稀为贵。

每个人的口味不同,这意义上的好茶,抵不过口味的变化,所以,茶还是要说适口为珍,你喜欢喝的茶味,就是好茶。

茶中含有的物质相同, 只是含量有少许变化而已,贵的好茶没有特殊的营养物质,也没有神奇的疗效。

六大茶类之间有哪些不同?

绿茶没有经过发酵,重点在制作工艺中的杀青环节,根据杀青方式的不同,绿茶可分为烘青绿茶、炒青绿茶、晒青绿茶与蒸青绿茶。绿茶讲究鲜爽清香,所以原料通常越嫩越好,每年的春季便是绿茶丰收的季节,其中以清明前采摘的全年第一批茶叶为上等。经过高温杀青与干燥,绿茶的绿色素会流失分解一些,所以绿茶的颜色应该是黄绿色,如果颜色过绿、过黄,这茶是有问题的。

白茶是最贴近自然的茶类,只经过萎凋与干燥两道工序,茶叶在萎凋环节时有轻微的发酵,所以白茶是微发酵茶类。白茶同样是采摘春季茶作为原料,白毫银针的外形美观漂亮,但剩余的白牡丹、贡眉与寿眉,因外形丑陋,如同枯叶,通常不受待见。

黄茶与绿茶的制作工艺相似,不同之处是中间加入了闷黄一道工序,黄茶选择的原料老叶嫩叶均可,制作工艺中,多酚类物质氧化,叶绿素被分解,便形成了黄茶黄汤黄叶的特征。

青茶就是乌龙茶,是半发酵茶类,乌龙茶使用的原料比起绿茶来说较为偏老,乌龙茶既有红茶的鲜醇,又有绿茶的清爽,但其主要特征不是滋味,而是丰富的香气。

红茶是完全发酵茶类,所使用的原料较嫩,主要特征便是红汤红叶。红茶的滋味饱满鲜醇,容易被大众接受,同时,红茶合适作为混泡茶,加入蜂蜜、柠檬、糖等配料,滋味很丰富。

黑茶的原料大多是粗枝老叶,含有的物质丰富,所以黑茶甜的滋味更为明显。做为后发酵的茶类,黑茶需要很长的时间自然氧化,氧化时的环境非常重要,良好的储存环境是茶叶质量的保障。在古时黑茶一直是边牧民族的口粮茶,与奶同煮,现在的酥油茶,奶茶等在当时均是由黑茶烹煮而成的。喝茶需要注意什么?

1、茶含有咖啡因,有提神醒脑的效果,所以失眠人群不宜饮用过多或者喝浓茶。除此之外,咖啡因也会刺激胃部分泌过多胃酸,刺激胃黏膜,有胃病的朋友不可喝浓茶,淡茶也不宜饮用过多,没有胃病的朋友也不宜在空腹时饮用浓茶,可能会发生醉茶,茶中的一些物质会降低血液中的血糖,空腹饮用有时会头晕,胸闷,出汗,这便是醉茶了,吃点东西即可。

2、茶里含有茶碱和鞣酸会影响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所以饭后一小时内不宜饮用茶水,缺铁性贫血的朋友也不宜喝茶。

3、不可用茶服用药物,一些物质会与药物发生反应,也会阻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

关于茶,总的就是这些,大家多听听,一起聊一聊。

说了这么多,如果有帮助到大家的话,真诚的希望大家关注我:“承艺茶叶官方账号”,更多精彩内容可以在我的主页中观看。

浏览器 搜“承艺*茗茶”即可,望大家支持。

以公道的价格,让大家喝到承艺最佳的原产地好茶;以诚心的匠心,承艺精湛工艺,制作好茶;以客观公正的角度与大家分享通俗易懂的茶知识。

好茶,承艺希望与大家一同品鉴。承艺,不断传承创新,只做最好的茶。

客观公正的茶知识,与大家一同了解,请关注公众号:承艺文化(ID:chengyimc)

泡绿茶的正确方式是什么?

泡绿茶的正确方式是什么?答案是:想怎么泡就怎么泡,喝着舒服就好!而茶汤一泡就发黄,而且还苦涩,其主要原因就是浸泡时间过长而导致的。

而绿茶冲泡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方式,其所冲泡的茶汤效果也尽不相同,各有特色。

老茶农聊茶,以理论分析,用事实说话。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绿茶的各种冲泡方式。

盖碗冲泡方式的利与弊

用盖碗冲泡绿茶,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是比较少见。

在广东的许多茶店,茶台上有盖碗、紫砂壶、飘逸杯等等泡茶工具。而使用盖碗来冲泡绿茶,一般都是茶店老板给顾客试茶的时候,习惯性地使用盖碗来冲泡。

在外省的一些地方,许多茶店会准备很多玻璃杯,顾客选好了想要购买的茶叶后,茶店老板会用玻璃杯泡好一杯,以供茶客品鉴后购买茶叶。顾客买好茶叶以后,泡了茶的玻璃杯(带盖子的)是可以直接带走的。

盖碗冲泡绿茶的好处

用盖碗冲泡绿茶,茶汤出汤的时间可以灵活掌握,并且可以连续冲泡几次,以快速检验茶品的耐泡程度。

盖碗冲泡绿茶,可以直接把茶渣倒到碗盖上面,能够更加便利地查看叶底,以辨别茶叶采摘的老嫩程度,同时也可以更加清晰地查看茶叶中碎末的含量,以鉴别茶叶的品质高低。

盖碗冲泡绿茶的弊端

以盖碗来冲泡绿茶,因其容量较小,投茶量不容易掌握、注水量不容易掌握、浸泡的时间也一样是不容易掌握的。

投茶量太少,茶汤滋味淡薄;投茶量太多,茶汤滋味过浓;注水量的多少,也会影响投茶量;所以,就需要靠浸泡的时间来调整。

浸泡时间过短,茶汤同样滋味淡薄;浸泡时间过长,则茶汤出现苦涩味。所以,浸泡的时间长短也不容易掌握。

玻璃杯冲泡方式的利与弊

在绿茶的冲泡方式里面,用玻璃杯冲泡绿茶,是普遍最常见的方式。而以玻璃杯冲泡绿茶,一般又可以分为3种不同的方式:上投法、中投法和下投法。

上投法

以上投法冲泡绿茶,其主要目的是增加绿茶冲泡过程中的观赏性。

有一些高端绿茶,是使用比较细嫩的茶芽加工而成的。想要看到茶芽在水中浮浮沉沉的样子,就要使用玻璃杯,以上投法来冲泡。

玻璃杯中先注入开水,水倒入杯子里面后,温度已经降到90多度。投入适量茶叶,杯子顶端加盖把杯口轻轻盖住,茶叶的茶梗在吸水以后,轻微下沉。而茶芽部分吸水较慢,从而形成了大多数茶芽都竖起来的样子。

茶芽在水中,一边吸水,一边释放出内含物质而形成滋味浓郁的茶汤。吸足水分的茶芽缓缓沉入杯底,没有吸足水分的茶芽继续浮在水中,形成一幅茶芽在水中沉浮的图画,煞是好看。

中投法

以中投法来冲泡绿茶,既可以呈现茶叶在水中沉浮的画面感(当然,这个画面感不如上投法冲泡的效果好看),又能够使茶叶快速释放出内含物质,快速形成茶汤。

中投法的冲泡方式,是先在杯子里面注入适量开水,然后往杯里的水中投入适量茶叶,接着再次注入开水,使茶叶在杯子里面翻滚而快速出汤。

在中投法冲泡的过程里面,我们不必过于纠结水温的问题。刚刚烧开的开水,进入杯子里面的时候,温度已经降到90多度,在以中投法进行投茶的过程中,杯子里的开水和烧水壶里面的开水,都同时在继续降温。

只要在后续冲泡的时候,把烧水壶稍微提高一些,让开水从较高处冲入杯中,就能够快速而又有效地把水温降低少许,以达到适合冲泡绿茶的温度。

下投法

以下投法来冲泡绿茶,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绿茶冲泡方式。

大多数的茶友,在冲泡绿茶的时候,都喜欢用一个玻璃杯,直接把茶叶投入杯中,然后注入适量开水,稍加浸泡一会以后,再用来品饮。

使用下投法冲泡,浸出茶汤的滋味是从下到上,杯子里面的茶汤并不均匀,上层较淡,下层较浓。

当杯中的茶汤饮用过半,茶友们都会选择再次注入适量开水,把底部过浓的茶汤调和一下,形成比较适口的茶汤。

玻璃杯冲泡绿茶的好处和弊端

用玻璃杯冲泡绿茶的好处,是茶叶在杯子里面翻滚沉浮而极具观赏性。

而使用玻璃杯冲泡绿茶的弊端,是一杯茶的茶汤,很容易出现茶汤浓度不均匀的状况,往往是越往下喝,茶汤越浓。

茶叶在水中浸泡时间过长,也很容易把苦味和涩味给浸泡出来,这也是使用玻璃杯冲泡绿茶的弊端之一,同时也正是因为为了避免这个弊端,才会更多地强调绿茶的冲泡,尽量不要使用较高的温度来冲泡。

紫砂壶冲泡方式的利与弊

使用紫砂壶来冲泡绿茶,一般都是资深茶友的玩法。

有一些资深茶友,喜欢使用紫砂壶来冲泡绿茶。而其使用紫砂壶来冲泡绿茶的水温,通常都是直接以沸水冲泡。

用紫砂壶而又以沸水冲泡的目的,是在喝茶的同时,顺便也享受了一份养壶的乐趣。只有使用沸水冲泡,才能够把紫砂壶养得更加温润。

紫砂壶中适合冲泡绿茶的器形

紫砂壶的款式非常多,适合冲泡绿茶的器形,以壶嘴开口处偏向壶底的器形更为合适。

下图中的3把紫砂壶,壶嘴开口处各不相同。其中在中间的这把紫砂壶,壶嘴开口处偏向于壶底,用来冲泡绿茶,是比较适合的器形。

壶嘴开口偏向壶底,底部较浓的茶汤能够先流出来,壶内较淡的茶汤,从上往下流动而出,避免了底部茶汤因浸泡时间过长而产生苦味和涩味。

紫砂壶冲泡绿茶的好处和弊端

紫砂壶冲泡绿茶的好处是:满足个人对绿茶口味偏好的同时,还可以养壶,一举两得。

紫砂壶冲泡绿茶的弊端是:

①为了养壶,一般都会使用开水冲泡,从而导致绿茶容易产生苦味和涩味。

②茶汤的口感受器形的影响,必须选择适合的器形,才能够冲泡出比较好的口感。

飘逸杯冲泡方式的利与弊

飘逸杯是近十多年以来才出现的泡茶工具,因其使用简单、方便而深受广大茶友的喜爱。

飘逸杯冲泡绿茶的好处

飘逸杯有一个内胆,用以盛放茶叶。当茶汤浓度达到一个理想浓度时,取出内胆可以使茶叶和茶汤分离,非常方便。

飘逸杯冲泡绿茶,可以很好地把控茶汤的浓度,避免茶叶在茶汤中长时间浸泡而产生苦味和涩味。

同时,飘逸杯冲泡绿茶,还可以更加灵活地掌握注水量,比起盖碗冲泡绿茶的方式来说,飘逸杯会更加好用。

飘逸杯冲泡绿茶的弊端

飘逸杯的内胆,基本上都不是玻璃或者陶瓷制品。内胆的隔渣网和顶珠,有许多也采用了金属材料。

非玻璃和陶瓷制成的内胆,容易影响茶汤的口感,这是许多资深茶友非常抵触的一件事情。

如何更好地使用飘逸杯冲泡绿茶

为了避免飘逸杯的内胆,对茶汤口感的影响,许多资深茶友都会直接舍弃内胆来冲泡绿茶。

无论使用上投法、中投法还是下投法,用飘逸杯来直接冲泡绿茶,都能够使茶汤达到一个最理想的境界。

舍弃内胆而使用飘逸杯来冲泡绿茶,其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很轻松地晃动飘逸杯,让茶汤快速出汤并且迅速达到一个均衡状态,然后将茶汤倒入公杯,避免茶叶长时间浸泡在水中。

结语:

在绿茶的冲泡方式里,冲泡用具可以因地制宜,冲泡习惯则因人而异。

按照自己的喜好,结合自己的习惯,使用自己的方法来冲泡,自己喜欢就好。

所以,不要纠结泡绿茶的正确方式是什么,自己想怎么泡就怎么泡,喝着舒服就好!

认真、执着,追求美食的更高境界。我是八两红的老郑,一个爱做菜的茶农。不但会种茶、会做茶,还喜欢探索美食的奥妙,分享美食的做法。@爱做菜的茶农 持续发布更多茶叶与家常菜的做法和奥妙,欢迎点击关注。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白茶?

感谢官方邀请,我是赫赫有茗,一个科学茶知分享家。

这个问题有个前提是“适合自己”,那么什么是适合自己?茶作为商品,其实大家在选择时主要考虑的还是价格、口感、品质,就是适合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适合自己的口味,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是品质较佳的。下面我就以白茶为例,给大家讲讲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茶。

白茶价格的影响因素

白茶的价格受很多因素影响,种植成本、采摘成本、加工成本、流通成本等,过于复杂,很难一次性讲清,但我们可以根据白茶的品种来分,价格一般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根据贡眉、寿眉茶的营养价值,价格一般为老茶>新茶,这里的新茶是指当年生产的茶,而白茶素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之称,所以在良好的储存环境下,年纪越老的贡眉、寿眉营养价值越高,价格也相对越高。同一款茶采摘时间、等级不同价格也不同,一般来说价格等级高>等级低,春茶早采>晚采,如白毫银针和白牡丹春天头采的价格一般都偏高。

白毫银针原料

白茶口感区分

再来说口感,每个人口感差异很大,很难用一个标准来衡量,当然如果要从客观角度去评判茶的好坏却是有标准的,比如感官审评。但我们在生活中喝茶,个人喜好才是标准。如何了解自己的喝茶喜好?如果你有喝茶习惯,那白茶在六大茶类中相对来说属于淡雅型,如果你没有喝茶习惯,对白茶没有认知那白茶确实可以作为入门茶。

同样是白茶,不同品种口感浓淡也有差异,由浓到淡一般为寿眉、贡眉>白牡丹>白毫银针。

但是真正聚焦到一款白茶时,却不止浓淡这两种口感。

白毫银针:入口鲜,中间甜,回味爽快。香气以清香为主。福鼎所产银针清鲜爽口,政和所产银针滋味浓厚。

白牡丹:入口鲜,中间甜而醇,回味爽快。香气以清香、花香为主。

贡眉、寿眉:入口甜,中间的浓而稠,回味甘甜,香气以枣香、药香为主。

所以你一定要对比喝。同一价位以上四种茶对比喝,同一种茶不同等级对比喝,同一种茶不同产地对比喝,同一种茶不同出处对比喝等,这样你才能不断了解自己的口感偏好。

不同等级白牡丹干茶对比

不同等级白牡丹汤色对比

不同等级白牡丹茶渣对比

白茶品质好差基本认知

对比喝的目的除了了解自己的口感偏好,还有就是获得白茶品质好差的认知。茶的品质我们主要从泡茶后的香气、汤色、滋味和茶渣样子去评判,如果是散茶我们还可以从干茶外形、色泽、整碎度、干净度去评判。整碎度和干净度不用多说,大家也明白,而干茶外形和色泽这里给大家一个标准:

白毫银针散茶——芽头肥壮,遍披白毫,挺直如针,色白似银。

白牡丹散茶——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

贡眉、寿眉——毫心显而多,色泽翠绿。

白茶品质差的表现有:香气——生青气、闷熟味;汤色——新茶非杏黄、深黄,老茶非橙黄、橙红,暗沉浑浊;滋味——涩感、酸感;茶渣——叶张破碎或发硬,叶色暗沉不亮,有梗、片、蜡叶、红张、暗张或其他非茶异物。

茶渣品质好的表现:白毫银针——一芽一叶;白牡丹——一芽两叶;贡眉、寿眉——一芽二叶至一芽二、三叶。

以上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白茶的三个方向,其实所有茶都可以按照这三个方向去衡量和选购,但关键还是靠自己多喝、多品、多对比,再多看我的文章。

关注我学习更多茶叶知识,随时向我提问~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3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