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一个好茶艺的关键是什么

2023-03-13 124阅读 0评论

中国茶道,一个好茶艺的关键是什么?

有句话说得好,一入茶门深似海。

想当年,粗糙软萌的我一心想学茶的初衷,仅仅是想将一枚女汉子变成女神而已。

中国茶道,一个好茶艺的关键是什么

经过在茶乡之地的多年洗礼,终于彻头彻尾变成了一枚——安静的女汉子……是的,理想很丰满,现实总是很骨感。

你没看错,是安静的……女汉子。

茶艺师啊,绝对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美。

起初想要学茶时,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打扮端庄古典、举止优雅的美女茶艺师,在茶台前的一颦一笑都牵动人心,举手投足皆是风景。茶是中国传统文化,自然泡茶时的举止不能浮夸和太女汉子,所以首先要练习站、坐、行。

站军姿大家应该有印象,练习站姿还是简单的,像空姐那样头顶书嘴咬筷子倒是不用的,但是!手势要练习千百遍,依照古人的礼仪,双手交叠、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放在腹前、掌心放空,手和小腹的位置要一拳为距,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从肩膀到手腕的胳膊的幅度也要有曲线有轮廓,要优美。这只是站姿要求的手势摆放。

泡茶前要先站直,鞠躬(正常是颔首礼,日常一般不用),茶艺动作里只有10秒钟不到的站姿,练习手势时我都要怀疑人生了。结果坐姿时,我更泪流满面……坐下后,上体应自然挺直、挺胸,双膝并拢,双腿弯曲,双肩平整放松,双手自然放在茶桌桌沿,一坐基本半天,耳听八方眼观四方……

姿势到位了之后就开始练习泡茶了。

对于任何一名茶艺师来说,学茶艺最大的一个槛,就是烫!以前烫多了经常会露出狰狞的模样,现在一般都是烫在手里,选择在心底默默流泪……学习茶艺初期最开始练手法的时候都是用冷水操练的,然后用开水不放茶叶,最后来就开始练习茶叶。我刚开始学用凉水练了多少遍啊,真正用开水开始泡茶的时候还是砸了好多个盖碗、好多个公道杯……还好黎叔这里的茶具够多。

具体说到泡茶的姿势那就很多了,茶艺表演什么的,我至今只在考试的时候表演过一次,平时喝茶那么个泡法,实在太虐心了,正常我泡大红袍,重点是泡出来好喝就行。

茶艺师从很早的时候就被贴上了表演者的身份,所以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茶艺师的形象气质都不能差,也就是所谓的颜值即战斗力。从16年的全国茶艺大赛开始,茶汤质量在茶艺中的比重急速上升。于是真正的茶艺师,除了在动作方面要优美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泡出一泡好茶。

而要泡好一杯茶,要学习的东西绝对不会少,水为茶之父,器为茶之母,而茶艺师则为承接者。

与其被称为茶艺师,自身其实更喜欢“泡茶师”这个名称,总觉得“艺”在茶这个字里多了份花俏,而泡茶师更像是专注于泡好茶的一类人,所做的一切只为事茶。

当然,每个人的理解不同。

《龙门镖局》中有一集大家抢夺一棵茶树,茶树主人视若珍宝的原因:"当我品尝时,好像看到了那茶树的一生,从生长到消亡……"那一刻我好像懂得了,为何几千年来,茶,深深埋藏在人们心中,源远流长……

茶,从古至今,一直呈现出不同文化传承的心绪。用来煎煮的茶饼、用来拂击的茶末、用来淹泡的茶叶,分别鲜明地代表了唐代、宋代,以及明代的感情悸动。

虽然日本的茶道我一直都很不喜欢,但是他们对于茶道的精神是我们作为泡茶人应该要去学习的,冈仓天心的《茶之书》在全世界备受推崇,里面的浮躁文字写的很是浮夸,但是有些话我是承认的,他说:”茶道,是一种对’残缺‘的崇拜,是在我们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所进行的温柔试探。“

我对事茶的含义是:莫负好时光,款款待四季,日日是好日。

行走一世,记录生命的办法很多,但是事茶,是其中最美的一种。这是财富、地位、权力等等世俗功名都无法妨碍你的地方,是自己心田的一片世界。

森下典子在《日日是好日》里说:“学茶是一条没有终点、不追求答案的修行之路。”

苏东坡说“从来佳茗似佳人”,而我觉得是“从来佳人泡佳茗”,从来,一杯最好的茶,都是要有事茶心的泡茶师来泡的。

做一个茶艺师,是学无止境的。

也很庆幸,学茶的日子以茶为师,通过茶认识这个世界,丰富自己的人生。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茶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有京剧,变脸,麻将,书法,茶文化,皮影,24节气。

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中国茶道精神主要是指“怡”、“清”、“和”、“真”四个方面。

1、怡是指怡情、养性,指的是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茶本身就有保健作用能够强身健体,同时人们以茶悟道,从而怡然自乐,在精神方面得到升华。

2、清是指清廉、清正、清苦,清心,清寂等,主要讲求人的身体和心灵上的清净,其与“道家”的思想一脉相通。

3、和是指以和为贵,中华民族向来崇尚中庸之道,以茶交友,以茶待客,以茶联谊等。

4、真是指真诚守信,不虚假,是道家“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体现,“真”更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中国十大名茶是啥?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市面上的茶叶种类也是品种多样,那么哪十大名茶在中国是享有声誉的呢,看看我整理的中国十大名茶排行榜吧。

一、 西湖龙井 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的龙井村,龙井属炒青绿茶,向以"色绿、香郁、味醇 、形美”四绝著称于世。

二、 黄山毛峰 属于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一带,所以又称徽茶,毛峰茶外形细扁微曲,状如雀舌,香如白兰,味醇回甘

三、 洞庭碧螺春 产于江苏吴县太湖之滨的洞庭山。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故名"碧螺春”

四、 君山银尖 产于岳阳洞庭湖的青螺岛,君山银针全由没有开叶的肥嫩芽尖制成,满布毫毛,色泽鲜亮,香气高爽,汤色橙黄,滋味甘醇

五、 信阳毛尖 以原料细嫩、制工精巧、形美、香高、味长而闻名

六、 祁门红茶 简称祁红,祁红外形条索紧细匀整,锋苗秀丽,色泽乌润;内质清芳并带有蜜糖香味,上品茶更蕴含着兰花香,馥郁持久;汤色红艳明亮,滋味甘鲜醇厚,叶底红亮

七、 安溪铁观音 产于闽南安溪,成的茶叶条索紧结,色泽乌润砂绿

八、 武夷岩茶 产于福建崇安县武夷山,茶汤有浓郁的鲜花香,饮时甘馨可口,回味无究

九、 六安瓜片 产于皖西大别山茶区,成茶色翠绿,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此茶不仅可消暑解渴生津,而且还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

十、 都匀毛尖 外形条索紧结纤细卷曲、披毫,色绿翠。香清高,味鲜浓,叶底嫩绿匀整明亮

茶文化的萌芽时期是什么时候?

魏晋时期,茶也开始成为文人雅士吟咏、赞颂和抒情达意的对象。杜毓的《赋》、左思的《娇女诗》等从各个方面对种茶、煮茶、饮茶等茶事进行了描述。此外,茶作为一种健康的饮品,其清香雅致的特质被赋予高雅淳朴的精神力量,与儒、释、道和神、鬼、怪等联系起来,开始进入宗教领域。从茶文化发展史的整体来看,这一时期的中国茶文化处于发展的萌芽阶段,茶风还没有普及到普通百姓中间。

特点:

魏晋时期,饮茶的方式逐渐进入烹煮的阶段,对烹煮的方法技巧也开始讲究起来。

饮茶的形态在种类上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开始具有一定的仪式、礼数和规矩,人们日益自发自觉地遵守和规范起来。

饮茶更多地关注于茶的物质属性和药性,而不是其文化功能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2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