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用具整套,茶学专业怎么样
茶道用具整套,茶学专业怎么样?
本人是茶学专业毕业,客观的说现在很多人对于茶学学科学的认识还是局限于种茶、卖茶和茶艺上,其实茶学已经有博士学位多年,中国也有茶学院士。
具体就就业而言,茶业也是属于中国众多产业中的一个,十几二十年前,茶学因为茶业的衰败学科差点被取消,近年来茶业市场发展的越来越好,包括:茶食品、茶饮料、茶叶保健品市场的崛起,茶业专业人才也越来越受市场青睐。但是,茶业相对门槛低,属于比较传统的行业,就业工资和薪酬不高。
二十四器别称?
1、风炉:为生火煮茶之用,以中国道家五行思想与儒家为国励志精神而设计,以锻铁铸之,或烧制泥炉代用。其具体设计思想见后章茶道部分。
2、笤:以竹丝编织,方形,用以采茶。不仅要方便,而且编制美观,这是由于古人常自采自制自食而特意设置。
3.炭挝:六棱铁器,长一尺,用以碎炭。
4、火夹:用以夹炭入炉。
5、釜:用以煮水烹茶,似今日本茶釜。多以铁为之,唐代亦有釜瓷石釜,富家有银釜。
6.交床:以木制,用以置放茶釜。
7.纸囊:茶炙热后储存其中,不使泄其香。
8、碾、拂末:前者碾茶,后者将茶拂清。
9.罗合,罗是筛茶的,合是贮茶的。
10.则:有如现在的汤匙形,量茶之多少。
11.水方:用以贮生水。
12、漉水囊:用以过滤煮茶之水,有铜制、木制、竹制。
13.瓢:杓水用,有用木制。
14.竹荚:煮茶时环击汤心,以发茶性。
15.鹾簋、揭:唐代煮茶加盐去苦增甜,前者贮盐花,后者 杓盐花。
16.熟盂:用以贮热水。唐人煮茶讲究三沸,一沸后加入茶直接煮,二拂时出现泡沫,杓出盛在熟盂之中,三沸将盂中之熟水再入釜中,称之谓‘救沸”、 “育华”。
17.碗:是品茗的工具,唐代尚越瓷,此外还有鼎州瓷、婺 州瓷、岳州瓷、寿州瓷、洪州瓷。以越瓷为上品。唐代茶碗高足、偏身。
18.畚:用以贮碗。
19、扎:洗刷器物用,类似现在的炊帚。
20、涤方:用以贮水洗具。
21.渣方:汇聚各种沉渣。
22.巾,用以擦拭器具。
23.具列:用以陈列茶器,类似现代酒架。
24.都篮:饮茶完毕,收贮所有茶具,以备来日。
想不想了解普洱茶斗茶?
《梦华录》中的斗茶情节,再现了宋代点茶艺术的精髓。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可以说宋代,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天花板,特别是风雅、考究、招式繁多的点茶技艺,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论是创制茶道的日本,还是科技牛叉的西方,只能够望其项背,宋以后的古人难以企及,今人更是顶礼膜拜!
宋代点茶,用的是团茶,也就是紧压茶,和我们现在喝的普洱茶有些类似,但原料、工艺、冲泡、品质完全是两回事,名贵的器具,繁琐的流程、奢华的场面,好想穿越回去,做个吃瓜的看客也甘心啊!
可惜盛极而衰,对精通点茶的宋徽宗太过于沉迷精制生活,最终玩物丧志,甚至玩丢了江山。
再现历史上的传统茶文化,是今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普洱茶可以搞品茶、斗茶甚至点茶,但我辈也不应一味模仿和宣扬,玩归玩,正事还是要做的,传统文化要传扬,精简生活也要提倡,斗茶可学宋徽宗,治国还需学学雍正!
茶器具包括哪些?
茶道六用是泡茶必不可少的辅助用具,包括茶则、茶匙、茶夹、茶漏、茶针、茶筒,多为竹、木质地。
用途:茶则用来盛取茶叶;茶匙协助茶则将茶叶拨至泡茶器中;茶夹代替手清洗茶杯,并将茶渣从泡茶器皿中取出;茶漏可扩大壶口的面积,防止茶叶外溢;茶针用来疏通壶嘴;茶筒用来收纳茶则、茶匙、茶夹、茶漏和茶针。
使用茶道具时要注意保持干爽、洁净,手拿用具时不要碰到接触茶叶的位置,摆放时也要注意位置,不要妨碍泡茶。
茶道六用
喝茶如何泡茶比较好?
泡茶有讲究,并非是表面上的那一套,茶礼除了好看,雅观,也有实实在在的作用。
无论是温杯,还是洗茶,都是为了泡一壶最好的茶汤。就连这注水也是有讲究的,一直有悬壶高冲一说,但此方法却并不常见,相反,饮茶多年的老师傅往往是采用“底就”的方式注水泡茶,那个方式好呢?
先来说说这“悬壶高冲”:向茶杯或者茶壶注水时,有意的提高煮水壶,水柱从高处落下准确落入杯中冲击茶叶,这便是悬壶高冲,啥,你要说倒歪了咋办?那估计耳边都是被烫的嗷嗷叫的声音。不要为了高而高,沸水很危险的哦。
至于悬壶高冲的意义。一是为了美观,提高艺术氛围,这也是最主要的意义,通过倒茶时身形的变化和水柱的变化,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氛围。这里转转,那里跳跳,是蛮好看的。
除此之外,二是对泡茶有所帮助,水冲高处落下的过程中可适当的冷却,降低些温度。从高处落下的冲击力也可以使杯中茶叶翻动,茶叶浸泡均匀,充分与水接触,可以加快浸出茶汤。
看到这里,这“悬壶高冲”是蛮好的冲泡方法呢。其实不然,众多的茶大师都说过泡茶不宜采用悬壶高冲。
首先,悬壶高冲讲究一定的技术,持壶倒茶之人一定要稳,经验要足,不然很容易被烫伤,不仅自己危险,旁边看茶的茶友同样很危险。而且没有几年功底和训练,悬壶高冲时的动作跟只猴一样,十分难看。
其次,沸水从高处下落,冲击力很强,虽然可以使茶叶翻滚与水充分接触,加快出汤速度,但会使茶汤汤感粗糙,也会让茶不耐泡。
简单来说,悬壶高冲相当于砸茶,举得越高,砸的越狠,而茶被砸之后,冲泡的味道会有少许变化,如冲泡单丛茶,茶汤的味道会有少许苦涩之味;红茶会有酸涩之味;绿茶更为细嫩,被砸之后茶汤会显得浑浊,滋味也会有稍许苦涩。绿茶是要分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的茶叶,可见其讲究了。
举个例子,用悬壶高冲和沿杯壁注水两种方法冲泡绿茶,沿杯壁注水冲泡出的绿茶茶汤清澈,滋味较为适中。而悬壶高冲泡出的茶,汤较为浑浊,滋味也更浓一些,当然,这需要大家细细品尝。如下图:
既然悬壶高冲不适合咱们平常泡茶所用,那么下面的这四种泡茶方法与大家一同分享。
一、单边定点法:字面意思,就是向茶杯内注水泡茶时,水壶的嘴要低,对着茶杯的边缘的一个点注水,水流不宜过急。单边定点法比较适合出汤较快的茶,如碎茶等。
二、环绕法:环绕法就是注水时沿着茶杯杯壁转圈,边转边倒水,用水流冲击杯壁,而不是冲击茶叶本身。同时,要注意出水的速度,出水快就转快一些,出水慢,就多转几圈,大家自己把握。这种方法适合比较嫩的绿茶。
环绕法与单边定点法本质上相同,均为避开水流对茶叶的直接冲击,降低壶嘴,沿着杯壁注水。只不过一个移动注水,一定原地不动注水而已。
三、中间定点法:中间定点法就是注水时壶嘴压低,朝着茶杯正中间一个点注水,虽然直接冲击了茶叶,不过因为低,冲击力并不强。
四、螺旋法:螺旋法比较有意思,操作简单,也非常美观。注水时,压低壶嘴,先定点在茶杯中间,开始注水后,开始环绕着茶杯边缘转一圈,最后在转回到,茶杯中间定点的位置。
第一泡冲泡茶叶时,适合使用单边定点法,茶汤不会太浓,一泡过后,后续会越泡越淡,便改用螺旋法或者中间定点法,更有利于冲泡出茶味。
如果要洗茶,那单边定点法不太实用,因为干茶会飘起来,一部分遇不到水,洗不干净,这时用环绕法或者螺旋法更为合适。
这次与大家分享的这几种泡茶方法,没有那种更好,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恰当的冲泡方式,大家活学活用即可。
文章如果有帮助到大家的话,希望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承艺茶叶官方账号”,往期内容请在我的头条号中观看:好茶,承艺希望与大家一同品鉴。承艺,不断传承创新,只做最好的茶。
浏览器直接搜“承艺 茶叶”即可,望大家支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