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官网,茶道是什么秒懂百科
中国茶道官网,茶道是什么秒懂百科?
【茶道】:是通过沏茶、品茶,以及相关的礼节、仪式感,来陶冶性情的饮茶技艺。起源于我国唐代,现盛行于日本。
传统茶文化?
茶文化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发现并利用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汉族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潮州工夫茶作为中国茶文化的古典流派,集中了中国茶道文化的精粹,作为中国茶道的代表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好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属于文化学范畴。
为何中国的许多传统不像日本的茶道弓道那样保存完整?
弓道先不说,我们来说茶道。
现在国内茶圈有一种风潮,那就是觉得日本茶道逼格高,有调调,甚至在有的人对其推崇备至,觉得这样才是“高级”,才是“有品”。
对于这种人,小编只能说一句:麻烦你,要装X之前,最好学点历史,有点文化。
众所周知,茶文化起源于中华,是儒释道的融合,从唐代开始,我国的饮茶习俗开始传入日本。此后经过一系列的演化,特别是经过最近这些年被吹得无比牛逼的千利休的总结演进,最终形成了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文化,并由此引申出强调残缺之美的侘寂美学。
千利休这几年快要被吹成神了
这种演变明显带有日本本土历史、文化甚至地理特征的记号。这些记号的存在,使得日本茶道在形式上表现出它特有的“繁文缛节”的一面:
每次“茶事”进行的时间、每项内容的时间、每个动作的幅度、每块榻榻米走几步、每碗茶喝几口……这些,都是日本茶道规定的动作。因为非常严格,所以看起来缺乏宽松、自由的氛围,整个过程像是在完成一套程式,喝茶只是程式的一个环节。
有人说,这些程式强调的是“古朴清寂”之感,但换个角度来看,日本茶道所谓“四规七则”,拘泥形式,打躬静坐,喝茶品茗搞得如同出家拜神,怕是也有不少人并不能从中体验到畅快和自然吧。
好了,日本的茶道好不好妙不妙,我们暂且不论,岛国的历史文化独走偏锋,大家看不懂的奇葩也出了不少,符合它自身的文化情境就好。但这些年,国内有的人崇拜日本茶道走得有点太偏了。
就在今天,有朋友告诉小编,现在有的茶会他都不敢去了——
“开一个茶会,先要唱颂歌,然后一堆的流程,一群人像是在做法……到最后茶喝到嘴里,茶都冰凉了……”
对此有朋友戏言:“很多人以为听听禅师讲故事,静静一坐不理世事,一杯茶弄来弄去不到冰凉不喝就是修行了,其实这是病。”
这样的茶会,换成小编也是不敢去的,心情太沉重,不像喝茶,倒像在扫墓……
日本茶道流程众多
“穿着日本的服装、在有着日式风格的房子厨房里、放着日本的音乐、扮演着日本人的夸张神情和动作,去年做着中国最不常见的不能称之为‘菜’的‘中国菜’”的黄磊版《深夜食堂》已经被辛辣的网友讽刺为“深夜食翔”了,照搬日本茶道还在那儿沾沾自喜?
没有一种文化“在场感”,没有文化情境作根基,只是单纯的去模仿,演绎的不过是又一个照猫画虎的故事。
关键是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就是在耍流氓了。
且不说日本茶道的源头在中国,更不应该忘记的是,中国本来就有自己的茶道精神,而这种精神早在唐代以前就已经源远流长。与日本茶道形式上的不自由恰恰相反,中国茶道的核心思想恰恰是最大化的自由——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道家学说为中国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 ”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因为“天人合一”,古代中国人心里充满着对自然的热爱,比如文征明有诗 “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喝茶的时候,也想着要将茶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
因为“道法自然”,所以中国茶道讲究在茶事活动中,一切要以自然为美,以朴实为美。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应发于自然,任由心性,绝无造作——这是一种更为高级的审美,甩开拘泥于繁复程序的低阶情趣120条街。
所以陆游写道:“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心灵得到完全解放,心境因此清静、恬淡、无为,最终升华到“无我”的境界。这是由饮茶上升为精神活动,强调自然美学,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正所谓“道法自然“,是为上乘。
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的了如三舍茶空间
这才是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这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茶道精神,这才是流淌在我们血管里的深刻记号。我们有自己的审美理念,有自己的文化沉淀,本身有一套植根于本土的,且高级审美的东西不去研究发掘,非要模仿日本人学习咱们老祖宗后演化的那一套,最后落得矫揉造作和装腔作势的名声,那也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作。
中国传统礼仪和茶文化的发展?
敬茶是我国人民待客的传统礼节,和西方社会用咖啡招待客人类似。有朋自远方来,先要上茶以表示礼貌,而这样的待客方式又因地而异,有的以“元宝茶”敬之,有的送“七家茶”之礼。敬客斟茶通常以斟半杯为礼貌,不可上满;有的地方则流行三道茶仪式。茶艺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中国的“功夫茶”,便是茶道的一种,有严格的操作程序:
嗅茶。主、客坐定以后,主人取出茶叶,主动介绍该品种的特点、风味,客人则依次传递嗅赏。
温壶。先将开水冲入空壶,使壶体温热,然后将水倒入“茶船”——一种紫砂茶盘。
装茶。用茶匙向空壶中装入茶叶,通常装大半壶。切忌用手抓茶叶,以免手气或杂味混入。倒水、续水粗看似乎是比较简单的,却是体现对宾客文明礼貌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因而对倒水、续水有其具体的要求和操作规范。
茶文化大致也可以分四个层次:物态、制度、行为和心态。人们从事茶叶生产的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包括品茶时所使用的茶叶、水、茶具以及桌椅、茶室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和建筑物,这是物态文化层次。而人们在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行为规范,如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强其管理措施,称之为“茶政”,包括纳贡、税收、专卖、内销、外贸等,这就涉及到了茶文化制度的一面。
总而言之,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就是“和”。“和”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意味着宇宙万物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并因此产生实现天人合一之后的和谐之美。
茶在礼仪文化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礼仪文化日益发展的今天,随着茶文化的普及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茶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礼仪,茶文化与礼仪文化密不可分。
茶艺的主要内容是?
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
茶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茶叶的基本知识。学习茶艺,首先要了解和掌握茶叶的分类、主要名茶的品质特点、制作工艺,以及茶叶的鉴别、贮藏、选购等内容。这是学习茶艺的基础。
第二,水的基本知识。学习茶艺,必须懂得水,茶性必发于水,无水何以谈茶?现代唯一的为高端茶艺提供运水的组织”茗泉邮驿“正在将忽略了近3个世纪的”运泉“将中国茶艺推向世界的最高度
第三,茶艺的技术。是指茶艺的技巧和工艺。包括茶艺术表演的程序、动作要领、讲解的内容,茶叶色、香、味、形的欣赏,茶具的欣赏与收藏等内容。这是茶艺的核心部分。
第四,茶艺的礼仪。是指服务过程中的礼貌和礼节。包括服务过程中的仪容仪表、迎来送往、互相交流与彼此沟通的要求与技巧等内容。
第五,茶艺的规范。茶艺要真正体现出茶人之间平等互敬的精神,因此对宾客都有规范的要求。做为客人,要以茶人的精神与品质去要求自己,投入地去品赏茶。作为服务者,也要符合待客之道,尤其是茶艺馆,其服务规范是决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六,悟道。道是指一种修行,一种生活的道路和方向,是人生的哲学,道属于精神的内容。悟道是茶艺的一种最高境界,是通过泡茶与品茶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探寻生命的意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