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文化视频,你能说说中国传统文化十大国粹都有什么吗

2023-03-11 132阅读 0评论

茶道文化视频,你能说说中国传统文化十大国粹都有什么吗?

中国传统文化十大国粹主要是指:书法、武术、丝绸汉服、剪纸、刺绣、茶道、京剧、瓷器、围棋以及中医。中国的十大国粹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走向世界的文化名片。

一、中国书法:中国的汉字为中华民族的敷衍和发展,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保存及传承做出了巨大的功绩。中国是唯一将古老文字演变为书法艺术的国家。

茶道文化视频,你能说说中国传统文化十大国粹都有什么吗

二、中国武术:中国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心动形随”、“形断意连”、“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等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练功方法和运动形式。

三、 丝绸汉服:丝绸汉服是中国汉族传统民族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其特色是儒雅内秀、神采俊逸、雍容华贵、美丽端庄。

四、中国剪纸:剪纸在中国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2009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中国刺绣:中国刺绣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主要以丝绸和丝线为织物。在秦汉时期,中国的刺绣工艺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是历史上“丝绸之路”运输的重要商品之一。

六、中国茶道: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叶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茶叶是最天然、健康的饮料。中国的茶道文化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

七、中国京剧:中国京剧位列中国五大民族戏剧之首,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公认为是中国的国粹文化。

八、中国瓷器: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举世闻名的中国瓷器被认为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创造之一。世界上许多瓷器技术都是从中国传入的,对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九、中国围棋:围棋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起源于中国,是中国五帝之一的尧帝发明的,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围棋是“中国古代四大艺术”(琴棋书画)的四艺之一。

十、中国中医:中国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神农尝百草”奠定了中华民族医药的传说。距今5000年前的轩辕黄帝时代创建的《黄帝内经》学说,被视为是中医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茶道文化的起源?

茶道的起源是中国。 茶道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

如何了解紫砂壶文化?

对于上面这些问题,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茶文化这个话题,其实涉及的面是非常广的。广义上来讲茶文化,涵盖了茶叶的历史,这里面就包含了茶叶的起源,在全国的分布情况以及各地茶叶的品种,种植情况,制茶工艺,各地茶叶的销售情况,以及茶叶向海外的传播,这是一个方面。这里就不做具体阐述了。

茶文化也同时涵盖了另外一个方面,也就是饮茶文化。这里就着重说一下,因为这与上面的三个问题息息相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茶叶发源地,茶叶也被称为“中国叶子”,因此古代的中国人很早就开始喝茶,据说早在四千多年前神农氏就尝过茶叶,并以此解毒,这在陆羽的《茶经》中都曾提到。最初时茶叶还只是当作药来咀嚼食其汁液,后来逐渐发展将茶叶进行煎煮着喝。从出土的竹简记载,最早中国人喝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到了唐代茶叶已经进入百姓的生活中,成为生活的必需品。从出土的唐朝的茶器就可以了解到当时饮茶是多么的盛行。也正因为如此,饮茶文化开始大规模向海外传播,特别是东亚日本,朝鲜等地。著名的日本茶道文化就是来自中国的唐朝,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想了解唐朝人的饮茶文化,就看看日本的茶道,因为日本完全继承并发扬唐朝饮茶文化,并使之成为自己的文化。因此当社会权贵阶层流行饮茶时,文人士大夫们就将饮茶作为一种休闲娱乐的生活方式,并上升为一种精神层面的享受时,那么饮茶时的周围环境,气氛以及茶具的选用,饮茶时讲究的技巧等等就变得越来越在乎,这在后来流传下来的有关饮茶的古籍中就可见一斑。大家知道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科技,文化艺术高度发达的社会。当时饮茶文化更是融入文人艺术创作中,从流传至今的宋代古籍,古画,诗词曲赋都可寻觅到茶文化的踪迹。同时在宋朝时就曾经流行一种娱乐方式”斗茶”。饮茶文化发展到少数民族执掌政权的元朝时期,饮茶方式就发生了改变,逐渐改变唐宋时期流行的那种茶叶碾成粉末煎煮饮用,而改为泡茶饮用,并延续至今。

饮茶文化中不得不提到的就是茶器,所涉及到的茶器也是花样繁多,因为也涉及到制茶过程中所用的器具,还有就是饮茶过程中使用的器具。比如在唐宋时期所制茶所使用的一些磨制茶器,象碾子以及一些用来磨制茶的碗,以及用竹木制成的搅拌器等等,随着饮茶方式的改变这些也就不再使用了。这在一些出土的文物中就可以看到,法门寺地宫不是出土了,一批精美的唐代金银器茶器吗?具体我们这里就不阐述了。而随着饮茶方式的变化,之前用于吃茶的碗也逐渐演变为了喝茶用的茶杯。从形制上更为小巧,更加适合泡茶饮用。当然也不排除某些地方,仍然喜欢大碗喝茶的习惯。而饮茶用的茶壶,在饮茶方式发生改变后就显得更为重要。在元朝以后,茶壶基本上是陶瓷材质为主, 当然,这是指泡茶所使用的茶壶。至于烧水用的壶不仅有金属也有陶器,这里我们就不说了。由于泡茶饮用方式的盛行,对于陶瓷茶具的需求旺盛,各地烧制陶瓷器的窑口纷纷烧制各式茶具,明清时期广为流行,如江西景德镇和福建德化都成批生产大量的成套茶具用来销售,同时还出口海外,当然也有专供皇家使用的精品茶具。陶瓷茶具看似单一,其实种类繁多,不仅有单色釉瓷,如白瓷,黑釉瓷和其他单色釉瓷。还有彩瓷,如釉上彩,釉下彩,珐琅彩青花瓷等等。至于饮茶时茶具的选择使用也因人而异,同时也和周围环境,场面气氛相关,比如在庭院中饮茶和在室内品茶就有所不同,以及在招待宾客时,婢女泡茶,端茶过程中的一些手法和技巧都是有讲究的。具体这些我们就不去说了。为了方便外出饮茶,便于携带以及保温需要,一些作坊也开始专门为茶具制作象藤制或木制的外包箱,这些经常可以在遗留下来的一些老物件中看到。其它就不细说了。总之茶具文化也是包含在茶文化之中,茶具的演变贯穿了饮茶文化的始终。

紫砂壶之所以能成为饮茶文化中重要的茶器,主要是因为用紫砂壶泡茶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茶叶的芬香,同时紫砂里的微量元素也对人体有益。因此紫砂壶是非常适合泡茶的。紫砂壶开始盛行于明清时期,时至今日也还是非常流行。大家都知道宜兴是紫砂壶的重要产地,主要原因当然就是宜兴盛产一种非常适合制作紫砂壶的陶土。由于明代紫砂淘制工艺的局限,因此制作出来的紫砂壶胎体颗粒比较粗,显得粗狂古朴。到了清代随着工艺技术的提高,紫砂壶就显得细腻富有光泽,而且造型也更为多样化,而且不仅单纯的紫砂壶,也出现了各种镶嵌金属与玉石混合壶。从明代开始紫砂壶的制作发展延续至今,出现了时大彬,陈鸣远,顾景舟等一大批制壶名家。这里具体也不细说了,紫砂壶文化也是随着茶文化的传播而逐渐发扬光大的。

万里茶道历史知识点?

茶通万里:万里茶道的历史与价值

万里茶道,指从1689年清朝和沙皇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开始,以茶叶贸易为主,连接欧亚大陆的国际商贸古道。它南起中国福建武夷山,途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及现蒙古国境内,在当时的中俄边境贸易口岸恰克图进行交易,然后继续西行,抵达俄罗斯圣彼得堡,自圣彼得堡又传入中亚和欧洲其他国家,成为18世纪东西方贸易的主要通道。

万里茶道的形成与蒙古草原和西伯利亚一带的游牧民族生活需求有直接的关系。他们长期生活在纬度较高的寒冷地带,日常饮食以食肉、饮乳为主,缺少水果蔬菜,难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由于茶叶具有解腻、提神、增加热量、补充微量元素的作用,对他们来讲是须臾不可或缺的饮品,“宁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茶叶作为生活必需品,被誉为“健康天使”。

19世纪俄国茶炊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为双边贸易提供了制度保障,万里茶道就此开通。1728年,中俄又签署了《恰克图条约》,确定在边界两侧各设一个贸易圈。此年,沙俄市圈建成,称“恰克图”。1730年,中国市圈竣工,称“买卖城”。市圈内建有市场、商号、货摊以及贮藏货物的库房。中俄双方各派官员管理。1755年,清政府中止了沙俄商人来北京贸易,全部集中在恰克图进行。恰克图作为中俄贸易的重要口岸和基地发挥重要作用,日渐繁盛。中国输俄的商品以茶叶为大宗,1845年至1847年以前每年输出俄国的茶叶大约40000箱,1852年以后达到175000箱以上。其他商品有丝绸、布匹、铁器等。俄方出口中方的商品以毛皮、药材、工艺品等为主。

恰克图贸易给双方商人带来了巨额利润,俄商人将茶叶转贩至欧洲市场,获取厚利。同时,恰克图贸易还给沙俄政府带来了不菲的关税收入。1760年从恰克图收的关税已占俄全国关税收入的24%,1775年上升到38.5%。1821年至1850年,恰克图一处俄对华贸易额占俄全部对外贸易的40%—60%,最高时达到60%以上,而中国对外输出商品的16%和对内输入商品的19%是在这里进行的。这一时期的中俄贸易基本上是平等互利,双方商贸亦为公平贸易,并且年年呈现顺差,不少白银从俄国流入中国。

20世纪初,由于交通的发展,运输茶叶的路线改为以江海水路和铁路为主,通信事业的发展,有助于信息的传播,加快了流通速度,再加上俄政府对中国茶叶进口采取关税壁垒政策,以及印度茶、锡兰(今斯里兰卡)茶的竞争等原因,长达两个多世纪的中俄茶叶之路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山西祁县晋商老街,街道两侧遍布明清时期的茶庄、烟店、票号、钱庄、当铺等商铺旧址和商贾宅院

晋商是万里茶道的开拓者和经营主力军。山西商人历来有走出去行商,从事长途贩运的传统,足迹遍布全国各个主要商业重镇和码头。明清时期,晋商凭借区位优势、地利之便,成为长城沿线“九边重镇”和蒙古草原一带“茶马互市”等民间贸易的先驱者与经营垄断者,张家口、归化、包头、多伦、库伦、恰克图买卖城等商业区域均为晋商掌控。如恰克图买卖城清雍正八年(1730年)仅有4家晋商商号,至嘉庆初年发展到60余家;到道光年间,茶庄发展到100家左右,全部为晋商经营。茶叶贸易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旅蒙晋商”和伟大的国际贸易之路——万里茶道。

晋商为中国茶叶的国内外贸易乃至茶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是创造了“总号经济模式”,企业的最高决策层即东家与大掌柜坐阵总号,运筹帷幄,统揽全局;各分号在外独立自主,灵活经营。二是创造了茶票业兼营模式,实现了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三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产、加、运、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的茶产业经营模式。四是创造了茶叶品牌化营销模式,在抓好茶产品质量的同时,注重茶产品的品牌打造和市场营销。晋商在湖北羊楼洞一带生产的“川”字牌青砖茶,在湖南安化生产的“千两茶”,至今都是蒙古国和俄罗斯市场的畅销货。五是创造了“顶生意”的身股激励模式,把东家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绑在一起,共同发展。六是树立了勇于开拓、艰苦创业、诚实守信、以义制利、善于经营、精于管理的精神,创造了茶通天下、货通天下、汇通天下、义通天下的丰功伟绩。

万里茶道是伟大的,也是辉煌的,它是中蒙俄三国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它在经济、政治、文化、民族与宗教等方面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具有巨大的历史影响力。

河南省社旗县赊店镇是万里茶道上的重要驿站,图为晋商在此建造的山陕会馆(摄影/温飞)

从经济方面讲,通过贸易流通,满足了游牧民族对茶叶等生活物资的需求,同时也把牧民的牲畜、毛皮销售出去,增加了收入,有助于牧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健康水平的提高;推动了中国茶叶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茶叶的品种与形制不断丰富,质量不断提高,包装更加考究,品牌效应更加突出,带动了制造业、包装业、运输业、服务业、金融业、建筑业乃至镖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昌盛;带动了其他商品的流通,品种和数量大幅增加;吸引了大批的劳动力集聚,拓宽了就业门路和岗位;在造就了一大批大商号和大商人的同时也培养了众多的商业人才,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推动了中国商业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开创了中国茶叶的国际贸易市场,促进了沿线城镇的发展和繁荣,许多地方都是因茶而生、因茶而兴盛起来的。

从政治方面讲,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不仅勘定了边界,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贸易发展促进了政治的稳定。为了维护正常的贸易秩序,两国制定了一系列运行、管理和监督制度,而且特别规定禁止用鸦片与茶叶进行交易,有利于两国之间增进了解和沟通。

晋商在福建武夷山等地收购茶叶,经由航运及马匹、牛车、骆驼等陆路运输工具贩往恰克图等地

从文化方面讲,在进行经济贸易的同时,文化的交流也潜移默化地进行。在恰克图,中俄商人直接交流没有语言障碍,使用带有中国腔、俄国腔、蒙古调的“恰克图语”,各方商人相互都能听得懂;中国饮食文化在这里也得到传播,中国生产的红茶和砖茶受到商人青睐,包子、饺子、羊肉面、炸油饼在这里都能吃得到,做法和口味甚至食品名称的读音都带有山西味;富有民族特色的两国手工艺品很受欢迎;晋商与俄商在恰克图非常注重礼仪礼节,经常相互走动,相处和睦,每逢对方节日还要相互祝贺,互赠礼品。

从民族与宗教方面讲,行商的伙计都要学会中医的针灸拔罐,有的还随身携带药方和药品,方便给牧民治疗常见病;晋商非常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途经敖包和寺庙要献茶并祭拜,并且善于处理当地政府官员、王公贵族以及寺庙僧侣的关系,如遇灾害、修路、寺庙维修或有重大祭祀活动等都要慷慨捐资,广做善事,多行义举。由此可见,万里茶道也是民族之间交流融合、文明传承的和睦大道。

作者简介

张维东,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万里茶道专业委员会主任。

没有基础可以学茶艺吗?

有没有基础都是可以学的 下面就简单介绍下

茶艺,包括如何去泡好一壶茶的技术,和如何去享受一壶茶的艺术。

茶,就是科学泡茶,科学饮茶,使人们充分吸收茶叶的营养保健物质,达到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等各种保健功能。

艺,就是把泡茶饮茶艺术化,使人享受这一美好过程的同时,达到精神上的修养。

日常生活中,虽然人人都能泡茶、喝茶,但要真正泡好茶,喝好茶却并非易事。想要品尝一杯好茶,必须先学会如何泡茶,泡好一壶和享受一杯茶涉及到广泛的内容,如识茶、选茶、泡茶、品茶、茶叶经营、茶文化、茶艺美学等。因此泡茶、喝茶是一项技艺、一门艺术。

其实茶艺基本知识包括一个核心、两个基础、三个要求、四种茶具、五种茶艺、六个条件、七条标准、八种展示、泡茶九要、十大基本程序。

1.一个核心

我们以时间为线“唐代陆羽提出的思想:精行俭德;以后宋代徽宗赵佶又提出了“清和澹静”;到明代喻政又提出了“淡远清真”。再看中国茶道传到日本,千利休提出了“和静清寂”;传到韩国,韩国人提出了“和敬俭真”;传到新加坡,新加坡人提出了“和爱谦静”。而到现代,较为人知的是中国当代茶学专家庄晓芳提出了“廉美和敬”。这些茶道四字就是茶道、茶艺的核心思想。虽然都有时间和地域性,但它的核心都是道德修养。

2.两个基础

不论是茶道还是茶艺。*根本的两个基础是“茶”和“艺”,故称茶艺。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是茶艺的根本。茶就是科学泡茶,科学饮茶,使人们充分吸收茶叶的营养保健物质达到强身健体。艺就是把泡茶饮茶艺术化、人轻松愉快,达到精神上的养生。

3.三个要求

这是指茶道和茶艺表演的动作必须符合三个要求:

1、是动作圆活、连绵、轻盈;

2、是动作自然、优美、和谐;

3、是动作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4:四种茶具

综合茶道、茶艺的茶道具,不外乎陶、砂、瓷、透(玻璃)四种形态。

5:五种茶艺

1、红茶茶艺。2、绿茶茶艺。3、乌龙茶艺(也叫功夫茶艺)。4、花茶茶艺。 5、禅茶茶艺。

6:六个条件

无论是茶道还是茶艺表演必须具备六个条件,它们是茶、水、器、人、静、雅。

茶艺基本知识

7.通常有七条标准进行衡量和评判。

1、表演。2、解说。3、茶汤。4、搭配。5、交流。6、音乐。7、表演程序编排。

8:八种展示

茶道、茶艺表演要体现出八种展示。

1、展示环境美。2、展示芳魁汇萃。3、展示人性美。4、展示茶具美。5、展示服装美。6、展示语言美。7、展示音乐美。8、展示舞蹈美。

9.泡茶九要

在整个茶艺表演中泡茶是主要的,泡好茶要做到九要。

1、要确定用茶.2、要选好茶具。3、要选好用水。4、要放茶适量。5、要选好投茶方法。6、要掌握好水温。7、要注水适量。8、要掌握冲泡时间。9、要掌握好冲泡次数。

10.十大基本程序

1、群鹤沐浴。2、请君人宫。3、高山流水。4、清风拂面。5、关公巡城。6、韩信点兵。7、茶汤鉴赏。8、闻香通灵。9、三啜甘露。10、赞许回报。

以上是茶艺基本知识的简单介绍,由此可见茶艺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它需要大家不断的去实践,更需要大家用心的去体验与感悟。现代的茶艺大多都商业化,表演化了,泡茶的姑娘是美的,言辞是美的,茶的滋味是美的,但却很少有传递出茶道精髓文化给人们。亦或者说,很多人过于注重表演形式和商业目的,而忽略了我们的茶道思想。

冲泡与享用佳茗,是一种由茶技而茶艺,更由艺术而晋升至一种奇妙境界的历程。善饮者从茗饮中能喝出人生之甘味。看似简单的饮茶品茗,蕴含着高雅的情趣,是一种生活艺术的享受,是一门历千年而不衰的清心怡情的高雅生活艺术。

茶道是喝茶时候的感悟,茶道的程序是指喝茶的一个过程,虽然网络上很多关于茶道的程序文章,但对茶道的程序按顺序来仔细说的却没几个,每天喝茶却没有注意过茶道的流程!

因此,一泡一斟的茶道里,传递着的正是中国人的待客礼仪。在如今经济快速发展的商业社会里,茶道礼仪似乎已经被人遗忘。然而事实却是,在真正“以茶会友”的时候,人们往往都是从茶道礼仪的细节中定义对一个人的印象和感觉。所以,茶道的每一个流程,都有大学问,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茶道流程丨一步一步教你学茶道

品 茶 之 道

茶,是中国特有传统著名饮品,主要有降血压血脂,清热解毒等功效,味略苦涩,但香气却久久不散,所以在中国,很多人都喜欢饮茶,由此也慢慢演变出来一种喝茶品茶的茶道。

茶道,顾名思义就是赏茶品茶之道,它既是一种饮茶的生活艺术,也是一种修身的生活方式,亦是一种以茶为媒介拉近彼此关系的一种礼仪。

茶道流程丨一步一步教你学茶道

喜欢喝茶的人有很多,但真正懂得茶道的人却很少,今天就交给你们一些入门级的茶道经验,学会之后的你,以后就可以在朋友面前一展身手了!

1.水的选择

茶人有句口头禅,叫做:“茶有各种茶,水有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3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