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银针,一斤白毫银针能存多久

2023-03-10 119阅读 0评论

白毫银针,一斤白毫银针能存多久?

白毫银针,是可以存放多年,品质会随着存放年份增长而提高,一般情况下,白毫银针存放个2-3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这个阶段下的白毫银针品饮口感非常的好,茶性温和,口感醇厚,养生功效也是非常不错的。

白毫银针可以存放几年,主要还是看你的存放目的了,如果你想要达到一定的药用价值,那么可以存放个5-10年都不是问题,越老年份的白毫银针,无论是口感还是药用价值方面,都是非常出色的,喝一次就让人难以忘怀的。

白毫银针,一斤白毫银针能存多久

白毫银针的白毫是什么?

白毫也称茶毫,广泛分布在白茶树新梢的芽叶上。因为白茶的加工比较特殊,没有揉捻,没有焙火,也没有像龙井那样的“辉锅”工序,所以在成品茶内白毫保留的数量较为丰富。尤为是白毫银针和白牡丹,它们的采摘期较为靠前,鲜嫩度更佳,白毫的数量遥遥领先。白毫的本质是茶树嫰梢的茸毛,属于完整的单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无叶绿体。茸毛的基部有能分泌芳香物质的腺细胞,能分泌出白茶的独特毫香。

白毫银针是种什么茶?

谢谢头条邀请,欢迎关注小陈茶事!

白毫银针是白茶,而且是白茶里面最高端,品级最高的茶!

故,能唤作白毫银针的茶,它的外观,一定要是与自己的名字相匹配的:既有密实厚实的白毫,还要有如银似雪的外表,最重要的是,要长得笔直,像一根缝衣针。

具体想了解更多关于白毫银针的信息,可以查阅小陈茶事关于白毫银针的原创文章:

细数白毫银针的6大特性,并非所有茶的芽头,都是白毫银针!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你对白毫银针的要求真低!”

这是村姑陈前几天和一位朋友聊天的原话。

彼时,这位朋友,发来一小盘子茶芽(请原谅我只能叫它茶芽是,原因,后文会会写)。

茶友可能抱着考考村姑陈的心思,只发了这张图,只说了一句:你觉得这白毫银针怎么样?

一眼看过去,这盘子茶,是纯芽头,弯弯的,像鱼钩。很明显就不是白毫银针嘛。白毫银针人家是“针”,可不是“钩”!

与其说这盘子茶是“白毫银针”,不如叫它“白毫银钩”,还更贴合它的外形一点。

但是村姑陈没敢直说,怕伤害朋友的感情,于是迂回地答道:这不像福鼎的银针。

茶友心领神会,并揭晓答案:嗯啊,是云南的月光白。云南白茶。这个茶毫挺多啊。

茶毕竟是要喝的嘛,村姑陈想了解一些月光白口感方面的特征,于是问:“你喝了感觉如何啊?”

茶友如实回答:“我觉得还可以,入口甘甜,汤也有香味。回甜挺好。”

看来感觉还蛮好。

然而,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茶友对这款云南白茶的评价,都很朴素,客观地讲,这些评价,放在六大茶类当中的任何茶身上,好像都很贴切、很适合。

比如红茶、绿茶、黄茶、以及青茶里的铁观音,把茶友的上述评语放在它们身上,都能无缝对接。契合度五颗星。

也就是说,如果把这款茶当成白茶来品鉴的话,上述的评语,丝毫不合格。白茶,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毫香!没有毫香,或者毫香不明显,在白茶里,都算不得好茶!(详细标准请参阅最新白茶国标)

所以,这位茶友,得到了村姑陈那句看似不礼貌,却是大实话的评价:你对白毫银针的要求真低!

《2》

其实,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村姑陈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感脚。

这位茶友,是心慕白毫银针的,但却去购买了明显品质和价格都不如白毫银针的云南白茶。

并且自嘲:白毫银针,我能喝一口就满足了。

可是,您喝的根本就不是白毫银针啊,满足不了嘛。

这盘子茶芽,云南白茶的芽头,它不是白毫银针。

如果我们要翻故纸堆去考据的话,能查阅到“白毫银针”这个名字,是清朝的时候,由福建白茶人,发明出来的。

当时发明这个名字的时候,灵感来源,是因为白毫银针的外形,壮挺,鲁直,一头粗,一头细,细的那头,顶端还微微有点点子小弯勾,可以说,跟生活中常见到的缝衣服那种针,很接近了。

一根表面密密麻麻覆盖着白毫的针,如银似雪,便唤它做“银针白毫”,后来,许是感觉念起来不顺口,又改成了“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也是有外观标准的。

故,能唤作白毫银针的茶,它的外观,一定要是与自己的名字相匹配的:既有密实厚实的白毫,还要有如银似雪的外表,最重要的是,要长得笔直,像一根缝衣针。

而那些白毫稀、薄的,远远看去没有如银似雪感觉的,身体弯曲不像缝衣针形状的,都不能称作“白毫银针”。

红楼梦里,王熙凤埋汰自己,说见识少,人家给根棒槌,自己就认作针了。

今天村姑陈要正告列位看官,辨别白毫银针,一定要严格按照外观标准来。

免得别人随便拿颗芽头,你就当做针了。

《3》

并非所有茶的芽头,都是针。

正如并非所有披着白毫的,都是白茶。

比如桐木关的菜茶的芽头,身上也披着稀疏的白毫,但人家就没有叫自己“白毫银针”,而是叫了另外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金骏眉。

鼓励金骏眉的这种创新精神。BS动不动就拿自己芽头当针的模仿者。

每款茶,都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长处,自己的风格。

比如云南茶,生活地海拔够高,整个云贵高原就比福建浙江高了好几个头。

虽然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强劲,但这样的地理特征,也必然有自己独特的风韵。

完全可以用给自己传统的技术制茶,并创造出新的名字来。

比如,芽头弯的,就可以叫“塞上弓”,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有颜色,有空间感,有情调,也利于推广。

比如叶片红而大的,就可以叫“朱砂痣”,与白月光相对,又契了张爱玲的书做典故,定位小资情调的女性,卖起来不是难事。

又何必也给自己取名白茶,落了个东施效颦。

灰姑娘姐姐削足适履,最后被打回原形。

郑板桥老是临摹别人,被老婆骂过之后,才想到要有自己的风格,自己的字体,于是发愤创作,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效仿别人,只能永远做绿叶。

勇于做自己,做不一样的焰火,才能成为聚光灯下的宠儿。

《4》

白毫银针,是白茶里的顶尖货。

咱们茶客,对它的要求,一定要高一点。

比如,一定要喝好的白毫银针,哪怕喝少一点,也要喝好一点。

千万不要将就,去喝便宜的白毫银针,去喝来源不明产地不清的白毫银针。那样,喝到李鬼的概率,是很高的。

白毫银针的外形,是最容易辨别的。

第1,白毫多,又多又密,用手摸起来,表面的白毫,像小奶狗身上的绒毛一样,顺顺的,滑滑的,偶尔根部有几根倒绒,但摸上去就是芦花的那种绵软感觉。

但凡白毫不密的,不多的,摸起来不滑的,手感摸上去不厚实的,都不是好银针。

第2,把银针倒在桌面上,铺平,面积铺大一点,从侧面看上去,白毫能连成一片,衬着底下的绿色叶底,像是厚厚的白雪下,露出一层浅绿色的青苔。

但凡从侧面看,白色不连贯的,绿色比白色多的,看起来是绿草地上铺着糖霜的,都不是好银针。

第3,底下的叶底,是绿色的。新茶时期,白毫银针的叶底,是亮绿色的,到了三年五年之后,老银针的叶底,呈现出灰绿,暗绿,墨绿色了。但无论时间陈化多久,都不会变成褐色,黑色,土黄色。

但凡叶底不是绿色的,是褐色,咖啡,土黄,锈红.....都是工艺不行。如果变红,那则是过分曝光,氧化了。

第4,好的白毫银针,干茶闻起来,是带着干燥植物的普遍香气的,还有白毫的浓郁毫香。因为它是烘干后保存起来的茶。

如果闻起来有发酵的气味,有酸味,有巧克力味,有各种闻起来难让你联想到“水”、联想到“潮湿”的气味,都说明,存茶时,密封度不够,进水了。

第5,冲泡后,好的白毫银针,汤水是淳厚的,淳,就是温软,汤水是柔若无骨的,浆感是淳厚的,稠稠的,像上好的鸡蛋布丁一般,果冻感十足。

但凡汤水寡淡,没有浆感,质感像清水,两三冲就没有味道了的,必定不是好银针,甚至连银针,可能都不算。只是某种茶树的芽头。

第6,好的白毫银针,茶汤里毫香是浓郁的,能从第一冲持续到第十冲。无论是盖香还是水香,毫香时刻都在。只是前几冲浓点,后几冲弱点。

但凡冲泡后的茶汤里,毫香不足的,不明显的,淡的,两三泡就没有毫香的,那必定不是好银针,甚至,不是银针。

至于是什么茶,大家自己脑补吧。

《5》

好喝的茶,都是相似的。

不好喝的茶,各有各的缺点。

既然起了心,要想去攀折白茶顶端的那顶桂冠,就做好花钱的准备,出一点小钱,买一点好银针,尝个鲜,图个乐,未尝不好。

花了钱,还没喝上真货,这才是真的冤。

喝到好茶,不亏。

喝到劣茶,闹心。

白居易的《两碗茶》说得好: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愿大家喝茶解渴,喝好茶,解忧。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白毫银针是白茶吗?

白毫银针,是白茶中的一种。

白毫银针由于鲜叶原料全部是茶芽,制成后,形状似针,白毫密被,色白如银,因此命名为“白毫银针”。

简单来说,白毫银针就是白茶中最嫩的,采的是茶树芽头的部分。

白毫银针,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由于鲜叶原料全部采自大白茶树的肥芽,白毫银针的成品茶,长三厘米许,整个茶芽为白毫覆被,银装素裹,熠熠闪光,令人赏心悦目。冲泡后,香气清鲜,滋味醇和,杯中的景观也使人情趣横生。茶在杯中冲泡,即出现白云疑光闪,满盏浮花乳,芽芽挺立,蔚为奇观。

白毫银针,简称银针,又叫白毫,之所为归到白茶类,是因为白毫属轻微发酵茶,人们采摘了细嫩、叶背多白茸毛的芽叶,加工时不炒不揉,晒干或用文火烘干,使白茸毛在茶的外表完整地保留下来,这就是它呈白色的缘故。

白毫银针叶底泛红是什么意思?

白豪银针叶张红变,就多为萎凋过度。叶底色泽分辨的总体要看白茶的颜色是否正常,对于新白茶而言,叶底的颜色是嫩绿、浅杏黄或是浅黄绿,呈现的是一种鲜活,润泽、饱满的状态。

老白茶的叶底颜色则是棕褐色、黄褐色等,偏于深沉。如果叶张红变,就多为萎凋过度;若呈现暗黑,就多为雨天制成的死青。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19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