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精神的核心,而你认为中国茶道最注重的精神又是什么
茶道精神的核心,而你认为中国茶道最注重的精神又是什么?
谢邀,我只是一个茶人,只能谈谈我对于我自己茶道的理解。
茶道这个词汇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其实是一个非常玄乎的词汇。但是很多时候书中或者是说这个词汇的人,并没有相关的具体表现能去说明茶道到底指的是什么,更多的时候都是喝茶人本身对于茶或者对于喝茶的一种方式,之后又有了本身对于茶的一些结论,这些都是我们称之为茶道的最直接意义或者说表现,很多人看茶叶起起伏伏,就能联想到人生,或者关联到对于茶本身的理解上面去。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理解茶道就是喝茶的一种方式,用一种更优雅的方式实现喝茶喝的更加优雅或者是更加具有美感,让泡茶者和喝茶者都能感觉到茶本身的精华,简单来说就是把茶泡得好喝的一种方式。
照这个说法,茶道其实就是在懂如何喝茶之后对于喝茶方式的更好表达,也就是能实现更好的喝茶方式,理解如何泡出一杯好茶,这杯茶好喝是好喝在那个地方,能谈出来这样就是对于茶叶本身有了更多的理解,对于茶道也有了更多的理解,也是茶人之间沟通的内容,这些的全部就称之为茶道。
同时茶道也有周边,例如香道,例如一些茶器,都有一定了解一定的修养,能喝茶聊天时,掌握到喝茶的基本情况和基本要素。但是这在于知识不对等的状态下,人们不愿意去了解的时候,是非常难以普及到每一个普通喝茶人身上的。所以才造成了很多时候觉得茶道高深的理解,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只是人们没有深入去了解,术业有专攻而已。
现代人的茶道,更多的是对于生活的一种理解,一种好的生活方式一张健康的喝茶状态,这样的状态对于喝茶人的心态,素养,习惯以及本身的气质都是起到一种积极向上的作用。这其实就是普通人群的茶道,学习茶道的表面方法很简单,但是掌握茶道的内涵和意义就需要学习和尝试以及培养了。
预约吧,预约茶馆喝茶,线上化共享预约本,让预约成为一种完美时间规划的工具。
茶艺和茶道是一样的吗?
经常有朋友问到:茶艺与茶道有什么不同?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没有?今天小逸就跟大家详细谈谈茶艺与茶道的区别与联系。
一、茶艺是什么?茶艺的重点在“艺”,重在习茶技艺、艺术。茶艺技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茶艺艺术,在优秀的茶文化基础上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他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从中获得审美享受,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中国茶文化。
二、茶艺的的表现形式有哪些?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根据不同的划分原则,茶艺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1、以事茶功能分:生活型茶艺、经营性茶艺、表演性茶艺。
2、以茶叶种类分:六大茶类为基础,如绿茶茶艺、白茶茶艺、黄茶茶艺、红茶茶艺、青茶茶艺、黑茶茶艺。
3、以茶具分:(主要以主泡器来分)壶泡茶艺、盖碗茶艺、玻璃杯茶艺。
4、以冲泡方式分:烹茶茶艺、点茶茶艺、泡茶茶艺等。
5、以民族分:汉族茶艺、少数民族茶艺。
6、以时期分:古代茶艺、当代茶艺等。
茶艺的表现形式还有很多种,但无论何种茶艺,都体现出中华茶艺的共性和个性的和谐统一。
三、茶道是什么?茶道的重点在“道”,茶之道,道路道路,茶道也可理解为茶之路,旨在通过茶艺修心养性、参悟人生之道。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事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
四、茶艺与茶道的关系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二者的内涵与外延不尽相同。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则无精、无神。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很多业内人士将茶道文化讲得玄乎其玄,深不可触,以至于对茶文化具有浓厚的兴趣朋友想入门,却不知从何学起,事实上,学习茶文化最低的要求就是爱茶、爱茶文化,可以先从看得见的茶艺学起,“茶道”内容,应反映现实社会处境下人们的心灵渴求,引导人们追求品茶精神境界,使品茶生活成为人生旅途的“绿色栖所”:茶香飘处,收敛奢欲,洗心涤烦,振作向上,消除情乏,自我整合,人伦和谐,其乐融融。
好茶,岂止于茶
茶好器不对,是暴殄天物
茶遇好器,妙不可言
我是佳逸茶具茶小逸
只做好茶具,让喝茶更快乐
中国的茶文化和日本的茶文化有什么不同?
茶人相聚说茶,不时会有中日茶道之别的话题。日本的茶道我没有体验过,但看了很多详细的表演视频。
中国的现代茶艺表演面对面见过很多次,但没有一次是能够从头到尾直视下去的.......
日本的茶道表演,从你踏入他院子的那一刻起就已开始,整体环境充分的营造出了日式的“侘静”之美。
你低下头钻进茶室、盘腿坐下、茶师为你奉上茶水,这个过程重现了一段日本的历史。千利休代表文官集团向即将成为日本第一人的丰臣秀吉道贺和表示支持,又通过各种方式传达双方间的平等关系。
在整个表演中,体验者能充分的感受到表演者的严谨和敬意,整体环境烘托出了美与雅,还有日本的历史文化。
但我个人认为日本茶道与茶之间并没有多关系,千利休只是用茶把他的美学修为与政治智慧串联起来了。千利休确实厉害,他用茶道串联起来的政治力量使当权者忧虑。千利休与他的优秀弟子古田织部,最终都被不同的当权者命令切腹自杀。
在我们中国,一般是不会轻易称"道"的,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道”是一种政治主张或思想体系,带有崇高性。而日常可以称之为"道"的,恐怕只有茶道了。
喝茶,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日常行为,但它却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我没有见识过传统的中国茶道是怎样演绎的,现在我们平常能够看到的称之为茶艺表演,是近几十年才出现的。
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一位穿得就如同仙子一样的美女在表演茶艺。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的温婉、柔美......能不能专心把茶泡好了再叫我来喝呢?动作虽然都很美,但明显不能把茶泡好喝啊!这样会让我误会是不是请我喝茶的......
日本茶道用整体环境来表现美和雅,由人来演绎谨和敬。中国目前的茶艺用人来演绎美与雅,诱代敬、谨被丢,何以为道?只能沦为悦人之艺!
茶道是什么?是体验一杯好茶的滋味还是用茶来进入一种境界?怎样去演绎茶道?演绎出来的东西能真实表达茶道的内涵吗?
先说日本茶道,日本的茶道虽然很美,但那并不是纯粹的茶道。
就如同千利休对他弟子说过的一句话:“茶道应该根据自己对于艺术、文学感想和领悟,自由发挥”。
现在的日本茶道里把他们的美学、艺术、礼仪、历史融合在一起,用茶作为动线进行演绎。这个表演很好的传达了他们的思想和文化,但茶只是辅助工具,是可被替代的,有的茶道(古田织部流派)甚至会加入吃饭。
传递的重心是文化和思想,而非茶本身。
日本茶的演绎之道有幸。
出了一位千利休,一位在他所处时代中,公认的美学及茶道第一人。在日本最精彩的历史时段,关键的历史转折点上出了点睛之力。他最终悲情离世,完美的符合了圣人的标准。
正好日本也只有绿茶(抹茶为主),极易产生一致的共识,这些综合原因造就了日本茶道。
在我心目中,中国的茶道才是最纯粹、内涵最丰富,也是最有深度的,没有之一。
甚至可以说中国人对茶的理解,和其他国家是不同空间维度的。
光是加工制作上就有六大类茶,每一类茶还有很多不同品类,关于茶的研究和理解更是多元化。
正因如此,中国的茶道表演很难像日本茶道那样达成共识。
但真实的喝茶之道与演绎之道是有别的!
喝茶之道需要你去亲身体验,以茶修心之道需要你去深入理解。这些都无法通过演绎来准确的传达。
自从朱元璋罢造龙凤团饼后,打开了中国制茶人的创新思维,促成了中国茶叶制造方式的大变革。从此中国茶可以轻松的走进寻常百姓家。
而日本则因斗茶的奢侈、浪费,迎来了千利休用美学、意境和寻求心灵安宁所做的茶道改革。
加上地理环境和其他各种因素,日本茶道的发展稳定了下来,保留了来至宋代的茶文化。
而中国在这个变革中逐步抛弃了这种喝茶方式,并逐渐发展出了乌龙茶、红茶、黑茶3大类茶。
怎样去演绎中国茶道是很难的,因为茶与中国人的生活融合度是非常高的。学茶更重要的是对茶的全面理解,而非表演。
如要表演,我期望中国现在的茶艺能抛弃那些媚俗的做作,也别叫茶艺师那么麻烦,就两个字“茶师”多好。内容上可加入些传统礼仪,以严谨、专注的态度,用茶来表达出思想和修为,方可称之为道吧。
中国丰厚的文化,如此多的茶品类,理应百家齐鸣,为何要被现在的茶艺所禁锢呢?
茶道不只是一场表演,正因茶涉及的文化范围非常广,才可称之为道。
中国人从为什么喝茶、怎样做茶、如何喝茶,再到因茶而创的艺术、文学等等。不仅涉及面广,理解深度也是他国无法企及的。
一场表演无法表达中国的茶道,我们所看到的表演只能算是茶文化中的一角。
如何品铁观音茶艺流程?
我知道你要的是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嘉宾朋友们:
大家好!安溪是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安溪铁观音,体现了和谐健康新生活的时尚追求。
谁人寻得观音韵,便是百岁不老人。安溪铁观音品饮艺术,讲究茶叶之优质,泉水之纯净,茶具之精美,茶艺之高雅,茶境之和谐。
安溪铁观音茶艺,源于民间工夫茶,浓缩着中华茶艺的精华。细腻优雅的动作,传达的是纯、雅、礼、和的安溪茶道精神,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神妙境界,使人在品茶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启发人们走向和谐健康的新生活境界。下面请大家欣赏安溪铁观音茶艺表演。
(一)神入茶境:端正几容、仪态大方,表情亲切自然,愉快地走入茶境。
(二)茶具展示:下面向大家展示的是安溪铁观音功夫茶具:酒精炉、水壶、若琛瓯、茶杯、茶罐。
(三)烹煮泉水:好茶需要好水,山泉上、河水中、井水下,由于铁观音的外形颗粒紧结,为了使它更快地释放出香和韵,冲泡时水温必须达到沸点。
(四)沐霖瓯杯:在热瓯暖杯的过程中,先洗白立杯,然后把小杯放置小茶盘,摆成圆形,再把盖瓯洗净,这不但保持瓯杯有一定的温度,又起到消毒暖杯的作用。
(五)观音入宫:右手拿起茶斗,左手拿起茶匙,把名茶铁观音颗粒不丢的装入瓯杯,我们美其名曰:“观音入宫”。
(六)舒展香茗:冲泡中,第一次冲水马上倒出,因为铁观音的外形颗粒紧结,为了加快香和韵的舒展,必须加温再加温。
(七)悬壶高冲:提起水壶,对准瓯杯,先低后高,冲入瓯杯的水柱保持均匀而有力度,目地是使瓯里的茶叶均匀地吸收水分。
(八)春风拂面:左手提瓯盖,轻轻地瓯面上绕一圈,把浮在瓯面上的泡沫刮掉,然后右手拿起水壶把瓯盖冲净。
(九)瓯里酝香:安溪铁观音是乌龙茶的一种,生产环境得天独厚,采制技艺十分精湛,是天、地、人三者的有机结合,茶叶入瓯冲泡,必须等待一至两分钟,方能斟茶。
(十)三龙护鼎;(十一)行云流水;(十二)观音出海:“观音出海”民间称它为“关公巡城”,把茶低斟,倒得均匀。
(十三)点水流香:把瓯里的点滴香茗分在各个小杯,浓淡调匀,以表达对品茗者的平等和尊敬。
(十四)香茗敬宾:接下来敬请各位嘉宾品赏中国名茶安溪铁观音。品赏时,首先看它的金黄色的茶汤,接下来闻它天然的独特香气,最后呷(ga)上几口缓缓品啜,您会觉得味道甘鲜,齿颊留香,味无穷。
从来佳茗似佳人,喝茶要喝铁观音。安溪铁观音茶艺,演绎的是和谐自然,体现的是健康快乐。
谁能品出铁观音的特殊香韵,那真是人生的一件快事。愿今天的茶艺表演能给各位嘉宾留下美好的回忆,愿铁观音的香韵永驻您的心田。
是这个吧,摘自天晟茶艺培训学校官方网
属于茶性的重要意义?
茶性:品茶是“三分解渴七分品”,茶的旨趣源于饮茶人的心情与茶性的吻合统一,只有真正的嗜茶者才能获得茶之韵味和乐趣。
古人把品茶作为一种艺术修养,讲求心平气和,和就是平和、柔和。在品茶中品情、品理、品德、品人生,享受修身养性,清静心灵的妙处,“志绝尘境,栖神物外”。品茶的最高境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统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