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分为,茶席如何设计

2023-03-10 133阅读 0评论

茶道分为,茶席如何设计?

茶席本身就是一个禅意空间,有禅意的茶席设计,从落座即进入了清净寂定的禅境,平和而舒适。相通的禅境与茶道,体现静修清志的生活方式,而少了些禅意的茶席,终归只是茶具堆砌,规整而无趣。

茶器是终身伴侣茶席中的茶与器处于对称性的支配,如果现代人在生活中能对茶器倾心投入,那么茶席所给予人的亲切就不只是为了喝茶。

茶道分为,茶席如何设计

以茶席的桌布来看,所用的颜色令人想起一种亲密的附和,用对颜色,会给茶席参与者带来不可思议的安定感。茶席上的茶器摆设看起来像是一种参道,凝聚精气神韵,壶不单是壶,它在茶席上闪亮光辉,其隐含的制作者的用心感染着茶人,而杯子的形制与材质,更强烈昭显茶器制作者渴望杯成形后,可以豁然地成为茶人终身伴侣,即使它只是品茗时短暂使用的强烈愿望。

茶席上选用的器具有颜色、温度、质感和深度,蕴含着茶人的一种精神。茶席、茶器代表茶人,若茶人选用的器表是亮光的釉面,或是选择自己然灰釉质朴的器表,茶人内在深邃的光泽是一种异质的存在,象征着茶人不同的心境与对茶的诠释,在每次摆设茶席时,彰显引领与宾客对话和强烈诱惑宾客的心。

有趣的是,若茶席布置不得宜,又可以将其解体,重新回到原点,等待着将茶器再组合成另一种不同的境界。

人与器的对话茶席成之在人,相辅相成则是茶器。造型与布局耐人寻味,或以一壶一盏体味平淡而山高水深文化的况味,或壶杯相映同赏其色,又可玩其形制,心灵呼应茶器才能品出茶器的滋味,不无他处就是茶人自己。

茶席的小地方,可以窥视茶人在文化的素养与用心。有茶主人的个人意念,还必须靠茶主人的理性与创造力,加上对茶席表现的热情和怀抱梦想,才能在方寸之间掌握人与器的“对话”。

茶席即生活美学茶席的摆设有时从部分出发,如从壶开始;有时从整体开始,如跟环境结合,看起来是矛盾的逻辑,却是摆设茶席的趣味所在。透过茶席美学的界面,可延展到对现实生活美感的追求。

因此,学习茶席摆设,成为体现茶艺的生活美学,这也是将茶艺的情调、艺术的趣味,糅进审美的观照来体验外相表现,并对照出内心情境的交融。茶席的设计表现摆置,就成为具足叙述能力的美感地带。茶人则将茶席的美感地带,视为茶人自我静观的写照,从选用茶器时考量形制、釉色到烧结细节,必须心领神会后才选用为茶器,再经由茶席构出浑然进入一场茶席场域的妙境。

玩转文化生活知识,关注【东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买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选!内容来源东家匠人围鹿的分享。

喝茶分为几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是“喝茶是茶”。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虽然茶起源于神农氏还只是一个传说,但却揭示了茶来源于普通百姓日常劳动的事实。可以断定,当初中国人将茶作为饮品,主要是由于茶能解渴甚至药用等本身之特性;茶最早也流行于民间,并由民间逐步流向王公贵族阶层。总之,茶为饮者之始,茶只是茶,并无后人所赋于的种种哲理与玄妙,这也算是喝茶最朴素的境界了。

今日人们口渴之际端杯即饮,漫长的商业谈判和政治商谈之中举杯随饮,无聊之际闲坐茶楼小饮打发时间,都算是喝茶之朴素境界,此时人们并不太在意如何冲泡和茶之味道。

第二种境界是“喝茶不是茶”。

茶流入王公贵族之后,喝茶被赋于了各种哲理和思想,人们喝的已经不再是茶。现在人们津津乐道的茶道、茶艺、茶文化即是“喝茶不是茶”的典型表现。就如茶道,人们认识不一,有最简单的“以茶水待客之道”之说,也有如已故的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庄晚芳先生认为的“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之谈,还有周作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之论。不管论述简单复杂,凡事一旦上升为道,就会被赋予一种超乎寻常的哲理与玄妙,一以言之,即是“茶以载道”。因此时空不同,所载之道也即不同了,譬如中国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华,佛教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道家强调“天人和一 ”;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是“和、敬、清、寂”,要求人们通过饮茶进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沟通,于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内心的尘垢和彼此的芥蒂,以达到和敬的目的;朝鲜茶道则提倡“中正”的茶礼精神,要求人们处事不偏不倚,不枉不正,都充分体现了“喝茶不是茶”的特点。

今日茶之流行于中国社会各界的最大原因应在于“茶可载道”,通俗的说是茶是可以任人强奸和意淫的。商人眼里喝茶是制造金钱,文人眼里喝茶是创作,政客眼里喝茶是谋权,僧人眼里喝茶是求禅,道家弟子则喝出“重生、贵生、养生”之念。

第三种境界是“喝茶还是茶”。

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过:“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此话一语道破喝茶之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这与佛教之禅相似,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所谓茶道、茶艺、茶文化,透过浮华背后还是原本之茶也。只是此时之茶,已然与朴素境界之喝茶有本质之飞跃,就如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一样,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这十八界都已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轻松无比,看世界天蓝海碧,月明星朗,纵俗务繁杂,也能偷得浮生半日闲,解放被囚禁已久的行性

如何品茶才知茶的好坏?

高山云雾出好茶。位于西双版纳勐海县东南部的布朗山,山峦起伏连绵,沟谷纵横交错。一年中的大多数时间里,布朗山的诸峰在飘缈不定的云雾中忽隐忽现,仿佛天上的瑶池飘落人间,仍旧带着恋恋不舍的仙气。雨量充沛、气候温和、云蒸霞蔚,独特的海拔和自然环境,形成了布朗山茶叶特有的自然、荒野气息。在这一期福海讲堂中,我们截取几个关键词,来详细分析布朗山的滋味密码。

关键词:氨基酸

氨基酸是含有氨基和羟基的有机化合物,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在普洱茶中的物质属性是鲜爽度,其含量与其相应口感成正比例关系。茶树鲜叶中的氨基酸含量因品种、季节、茶产区海拔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变化。

由于布朗山特殊的海拔位置,布朗产区的茶叶谷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胱氨酸的含量较高。这就形成了布朗山茶叶令人印象深刻的醇厚与回甘,使茶汤中的刺激物质变得醇和厚重。

关键词:生物碱

生物碱是一类含氮物质,主要有咖啡碱、可可碱、茶叶碱。其中,咖啡碱是云南大叶种茶叶最重要的滋味组成部分。

布朗山的海拔较高,再加之许多茶树生长在原始森林当中,高山密林、土壤肥沃、云雾弥漫,空气状况良好,茶树接受紫外线照射的角度和质量与平地不同,再加之酸度适宜的土壤,茶树的营养物质得以更多的积累和贮存。从而导致布朗山的茶树生物碱含量较高。这也是布朗山的茶叶滋味醇厚、浓烈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芳香物质

茶叶的香气是由茶叶中的芳香物质决定的,茶叶香气有各种类型,起决定作用的成分也各不相同。由于芳香物质的不同而导致茶叶香型的不同,这一现象可以从化学结构上找到某些规律性的解释。

布朗山的普洱茶,由于海拔较高,独特的经纬度使得茶树的蒸腾作用相应加快。芽叶内链状的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等化合物在低分子范围内,挥发性强,气味明显。随着碳链的增长,香气由果实型→清香型→脂肪型变化,而且香气的持续性增加。

一般说来,高海拔地区的茶叶芳香物质比平地茶要高,所以布朗山的茶叶香气相对较高,冲泡后杯底留香,持续时间长。

关键词:糖类

茶叶中的糖类物质包含单糖、双糖和多糖。单糖和双糖通常都溶于水,所以又被称为可溶性糖,是构成茶汤浓稠度和滋味的重要物质。除了构成茶叶滋味外,糖类还参与了茶叶香气的形成。

茶叶内的可溶性糖会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布朗山温度相对较低,光照光质较好,光合作用有利于糖类物质累积,游离氨基酸总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因此糖类含量相对较高。此外,布朗山茶叶内的果胶含量较高,对口感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品茶时,口腔感觉的“浓稠”、“顺滑”就是果胶带来的直观感受。普洱茶在陈化过程中,果胶又可降解为

水溶性碳水化合物从而增加滋味。这就是布朗山的茶叶口感醇甜,易于后期转化的关键。

茶具怎么该使用?

茶具该怎么使用?

1.玻璃茶具

玻璃茶具一般用于冲泡绿茶比较多,以高玻璃杯用的多,用好玻璃杯冲泡绿茶,类似“毛尖、龙井、单芽”等比较细嫩的茶叶。

看茶叶的细嫩等级,可分别采用“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在投法”。

2.盖碗茶具

盖碗茶具六大茶类都可以泡,通常用于茶艺表演、茶事活动、外出旅行等。盖碗茶具携带方便,也比较通用,很多人会采用盖碗茶具。

盖碗茶具中盖碗可用于冲泡花茶。

3.紫砂茶具

紫砂茶具全套多用于潮汕功夫茶,冲泡乌龙茶以及乌龙茶茶艺表演等等。

如果是单紫砂壶加其他茶器,适用于冲泡所有茶,紫砂壶所具有特殊的双气孔结构,善于吸收茶汤,所以一把久经使用的紫砂壶,即使不加茶叶,单用沸水亦能冲出淡淡茶汤来。因此,一把“不事二茶”的紫砂壶冲泡出的茶汤才能保持原味的鲜度与纯度。

每款紫砂壶,因为其泥料、颜色、吸水性、透气性都不同,所以最适合泡的茶叶种类也不同,这关系到茶叶的口感和后期泡养的效果。

(可以点个关注,后期我们一起交流学习)

4.随手泡(飘逸杯):适用所有茶类都可以

茶道五件套怎么用?

1. 茶漏的使用方法

茶漏用于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2.盖碗的使用方法

盖碗或称盖杯,分为茶碗、碗盖、托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于碗內,沖水,加盖五~六分钟后饮用。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沖一次。

3.茶盘的使用方法

用以承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盘子,以盛接泡茶过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也可以用作摆放茶杯的盘子,茶盘有塑料制品、不锈钢制品,形状有圆形、长方形等多种。

4.茶则的使用方法

茶则为盛茶入壶之用具,一般为竹制。

5.茶挟的使用方法

又称「茶筷」,茶挟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3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