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藏茶,在家里如何贮藏普洱茶

2023-03-09 124阅读 0评论

新藏茶,在家里如何贮藏普洱茶?

普洱茶属于可以在常温下存放且随着时间陈化其口感会产生变化,因此拥有活性的普洱茶随着时间的转化,展现其岁月之美。

虽然普洱茶可以常温存放,但是对于环境还是有其要求的。影响普洱茶陈化的因素有温度、湿度、氧气等,也因此我们就要从这几方面入手。

新藏茶,在家里如何贮藏普洱茶

普洱茶适合在阴凉通风干燥无异味处存放,其环境湿度要控制在75%以下,平均温度在25度左右。

大家都知道茶叶是一种多孔疏松体,处于一种水分少,芳香物质一直试图往外散发的状态,因此其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也就是不断的吸取水分和外界比自己更稳定的芳香物质(包括异味)。这也是茶容易吸异味和串味的原因。所以无异味是必须的。而且生熟一定要分开,也是因为其吸附性的原因,生茶带了熟茶味,那香气就不对了,影响闻香和品香。而且新生茶要注意相对密闭,防止散香,因为新生茶香气较飘扬,也就是说较容易散逸,这时候适合在棉纸之外套上纸盒或者纸袋,而新熟茶反而适合直接放在阴凉通风处让堆味散掉一些然后正常存储。

都可以置于纸箱内长期存储普洱茶的麴菌发酵与茶叶内部氧化发酵是一连串复杂且互动的化学变化。茶饼内生物菌(其中以曲霉菌数量最多,其中主要是黑曲霉),分泌各种不同的酶,而将茶叶内的有机物质(如氨基酸、纤维素、淀粉、果胶质等)转化成单醣类,再聚合成多醣体,让普洱茶的滋味更加丰富甘醇。由于生物菌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会产生热,而此热能又会加速生物菌的生长。在剧烈的循环中,其产生的热能,足以让茶多酚自动氧化降解。而生物菌中的黑曲霉菌又会分泌多酚氧化酶,让茶多酚氧化聚合。在此双重作用下,茶叶内的有机物质会全面动员起来跟着变化。其中,茶叶内含低温的臭菁味会随之吐出,而氨基酸、胡萝卜素等,茶叶香气的先驱物质,也随之氧化合成,让茶叶逐渐变香。显然茶饼需要适量氧气却也不能太多,水分也是如此,因此存放不适合密封和开放式存储(比如直接扔在柜子上的做法)。所以我还是建议饼放入纸盒或者纸袋,然后类似香气的不同年份的放在一起的做法是比较合理的。温度问题和香气有关,我们都知道空气越干燥,温度越高,香气散发得越快,这是香气物质分子的扩散现象,所以我们自然要避免温度过高的原因还是在于避免散香,相对较低温度和较封闭环境可以让香气物质重新渗入茶饼内,这样我们开泡就容易出现香入水,甚至可以达到水含香、水生香、水即香。我们都知道如果湿度到了75%以上,黄曲霉菌开始生长,而且黑曲霉菌的抑制作用会减弱,于是当黄曲霉菌或者白曲霉菌开始孽生之后,茶就会发霉,从而茶就出现了霉味,因此我们要避免的就是湿度过高情况,只要湿度不超过75%基本不用担心茶饼发霉的情况。笔者所处南方还是高温高湿环境,利用图示纸箱纸盒装茶,在外界空气湿度接近90的时候箱子里基本还可以控制在75以下,也顺顺利利度过了四个年头无发霉现象,也证明这个方法的可行性。

最后,茶的存储还是基于用心二字,只要你用心照顾你的茶,自然就可以从茶得到愉悦的感受。

对于后期口感转化哪种更好?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知道老工艺和新工艺的两个重要时间转折点:

1975年

现代熟普的工艺,是因当年广东的“发水”做旧茶好卖,昆明茶厂、勐海茶厂和下关茶厂专门到广东学习回去后,1973年由昆明茶厂首试后发明的。

1975年工艺基本定型,统一为渥堆晒青毛茶发酵工艺。1976年各大茶厂按照此工艺制作,应用成熟。

所以,现在说的普洱茶发酵老工艺,至今也不外乎40多年时间。

1996年

1996年云南企业股份制改革以后,茶厂接受茶商定制。为了满足快速现饮的需要,人为降低普洱新茶的苦涩度及提高香气,由此产生了很多“新工艺”。

例如:

前发酵:闷黄和萎凋

轻揉捻

烘青、摇青、长炒青、高温烘干

这些新工艺上的改变,更类似于绿茶工艺,可以说从本质上丢掉了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基础。现饮容易入口,但后期转化空间有限。

可以想像,这些应用在普洱茶上的“新工艺”制作出来的普洱茶,如果不能在现饮和远期饮用上作出明确区分,对于普洱茶来说,将是一个灾难,N年后的所谓藏茶,将丧失了普洱茶应有的存放价值。

未来茶叶市场怎么样?

未来茶市场怎样?这是个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在这里以我一个茶业行业中普洱茶为主业的工作者说说个人对未来茶叶市场的看法。喝普洱茶的群体七八年代主要是粤港澳台为主的地区。二千年后普洱茶市场也渐渐扩展到全国各地。由于内地市场以绿茶消费市场为主,能接受绿茶的茶友,基本上也能接受普洱茶生茶,所以内地普洱茶茶市场是以普洱茶生茶为主。粤港澳台地区的茶友主要分为以普洱茶熟茶,或普洱茶年份生茶两个群体为主要受众。普洱茶熟茶的茶友多以50.60代为主70代一部分。而普洱茶年份生茶的茶友最主要是70代为主体,80代一部分,80的另一部分人就是古树普洱生茶的主力。所以广东地区60,70,这两代普洱茶爱好者家中都有或多或少的藏茶。时至今日,50.60.代的茶友基本上退出普洱茶消费市场。现在是以70.80代为主要消费群体。现在的90,00代人的年轻也开始进入茶的消费市场。但是这年轻人对于传统喝茶方式普遍没什么兴趣。大部分都是喜欢上奶茶,或水果茶,君不见近几年来茶饮店热销的是网红奶茶果茶,茶饮店开得满大街吗?(奶茶果茶的主原料还是红茶与绿茶)粉丝都是新新代吧?现在写字楼茶水间不光有自动咖啡机,也有自动煮茶机。新新代也喜欢喝茶,但主是快销茶(袋泡茶包)为主。时间再推进十年,70代为主要中国传统茶喝茶方式的主要茶客,也将退出茶消费市场了,就是80,90代为茶市场的消费主力。我的预感就是靠80代一半的茶友撑着传统中国茶消费市场吧,另一代半加上90,00代的茶消费者应该就是以奶茶果茶为主要市场及快销茶的受群了,到时也许茶叶市场的消费总量不变,但变的是茶叶制造重新洗牌与定义吧。这就要看茶叶行业中那部分先行改变经营方式与茶品的转变,贏得先机,与未来茶市场无缝对接,平稳过渡。

关于普洱茶的年份?

我们做茶的人的习惯就是每年存一部分茶,当然如果能卖掉那是最好的,卖不掉存起来,也不怕他贬值,如果要想买茶升值,主要是看你能不能卖出去,如果市场不好,没人要,存的茶叶也不会变成钱。根据我做茶叶十来年的经验,只要茶叶的品质好,没有普洱茶会砸在手里的。

所以会选好茶很重要,茶叶的品质,比茶叶的年份重要的多,只有品质好的普洱茶,才会越存放越好。

今天分享几个判断茶叶年份的方法,这些方法要综合使用,而且最重要的就是你曾经见过真的老茶。

我看过很多做茶叶的,因为天天和茶叶打交道,对各种茶叶的品性特点都已经烂熟于心了,1秒钟久可以判断的八九不离十。如果茶叶拿过来,要翻来覆去看半天,甚至要拿放大镜,那结果往往久悬了。

1、看包装

2007年以前的茶叶通常是不写生产日期的,也不写保质期,那个时候也没有古树茶,纯料茶的概念,一般就是直接一个饼子,写上普洱茶,或者七子饼普洱茶。。

2013年以前的茶叶,所采用的茶叶执行标准是不同的,茶叶后面会写执行标准,那个时候的执行标准是不写生普,熟普的,因为不区分。

2、如果买的是知名茶厂的知名茶叶

有一些网友喜欢收藏普洱茶,普洱茶收藏是一个很专业的事情,通常能进入收藏市场,并且能够有收藏价值,甚至升值的普洱茶,都是这几个工厂的茶。关于这些茶的辨别网上有很多教程,包装用的棉纸,印刷用的油墨,书写的字体,等等,如果包装错误,就肯定是假茶。

相关的知识是在是太复杂了,还要结合历史特点自己好好学习

3、闻茶汤的香气

如果你仔细闻茶汤就会发现每一道普洱茶的茶汤香气都是不一样的,有经验的茶友通过闻茶汤的香气,就可以判断出茶叶的年份。通过茶汤的香气判断普洱茶的年份,一定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前提就是你明确的层级闻到过真的老茶的味道。

第一泡以后的香气(带汤闻),如果有返青味,也就是像青草一样的味道,年份肯定不长。

一定要闻第一泡的杯底香气,因为第二泡以后这个返青味就消失了。

第三泡的香气,可以同个茶汤的厚重,霸道,果香,以及闻完茶叶之后的体感,比如脸红,心跳,出汗。

一般的人可以感觉的出来,新茶和老茶的不同,如果你经常对比喝茶和联系,就有可能能区分出茶叶更具体的年份。

这需要的是经验的积累,不是通过文字能够传达的。

第六泡以后是否有涩味,老茶经过多年存放,茶叶的涩味,都已经消失,或者非常非常不明显了,如果6泡以后还能喝出茶汤里的涩味,茶叶的年份久不久。

4、品尝茶叶的味道

年份久的茶,闻起来会有一种明显的陈味,有经验的茶友可以闻得出来,喝的时候也会有,就想家里的老木头家具发出来的那种味道。

口感轻柔滋润,这是口腔的一种触觉,从舌尖到喉咙,滋润口腔。新茶的口感则往往更刺激,更强烈。

醇,醇的意思就是味道干净,没有其他的异味,杂味,是品质很好的普洱茶的标志。

5、后记

茶叶的年份其实对茶叶的价格影响不大,除了收藏品市场以为,当然收藏品市场主要求的是真。一般的茶友自己喝茶,主要是看茶叶的品质,而不是年份,品质不好的茶存放年份再久,也不会变好的。

而茶叶的工艺一定是越来越好,而不是越来越越差的,早些年,茶叶加工是很粗放的,都是混采,然后匀堆,拼配。

这十几年才慢慢出现了,古树茶,纯料茶,名山茶。而且炒茶机器的出现,可以更精准的控制茶叶加工的温度,时间,力度。让茶的品质更加稳定。

判断茶叶的年份都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要靠足够的经验,即使如此,要判断一个茶叶的具体年份也是非常困难的,只能是不断的接近真相,永远无法到达。

关注我,分享更多的茶叶经验。

国内有哪些比较有名的茶叶?

《一七令·茶》

唐 元稹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茶是中国的传统饮品,饮茶在中国是源远流长。现在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喜爱品茶,各国茶文化各不相同,各有千秋,而中国的茶文化更是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悠久的文明和礼仪。

中国茶叶历史悠久,各种各样的茶类品种,万紫千红,竞相争艳,犹如春天的百花园,使万里山河分外妖娆。

按《中国茶经》的分类法,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品类。

中国一直有十大名茶的说法,其实十大名茶每次评比也不是一样的。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十大名茶:坦洋工夫、碧螺春、信阳毛尖、西湖龙井、君山银针、黄山毛峰、武夷岩茶、祁门红茶、都匀毛尖、六安瓜片

1959年中国“十大名茶”评比会:洞庭碧螺春、南京雨花茶、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

1999年《解放日报》十大名茶:江苏碧螺春、西湖龙井、安徽毛峰、六安瓜片、恩施玉露、福建铁观音、福建银针、云南普洱茶、福建云茶、江西庐山云雾茶

2001年美联社和《纽约日报》十大名茶: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蒙顶甘露、信阳毛尖、西湖龙井、都匀毛尖、庐山云雾、安徽瓜片、安溪铁观音、苏州茉莉花

2002年《香港文汇报》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江苏碧螺春、安徽毛峰、湖南君山银针、信阳毛尖、安徽祁门红、安徽瓜片、都匀毛尖、武夷岩茶、福建铁观音

其实,不说十大名茶,中国有名的茶叶还是很多的。

绿茶

西湖龙井,属于绿茶,素有“绿茶皇后”之称。西湖龙井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在清明节前采制的龙井茶简称明前龙井,美称女儿红,“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

洞庭碧螺春,属于绿茶,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一带,“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万里醉。”

信阳毛尖,属于绿茶,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淮南茶,信阳第一”。

黄山毛峰,属于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一带,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所以被命名为黄山毛峰。黄山毛峰的品饮,冲泡时水温以80℃左右为宜,玻璃杯或白瓷茶杯均可,一般可续水冲泡2—3次。

庐山云雾茶,属于绿茶,产自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庐山云雾茶有“六绝”,即“条索粗壮、青翠多毫、汤色明亮、叶嫩匀齐、香凛持久,醇厚味甘”。

南京雨花茶,是绿茶炒青中的珍品,“形如松针,翠绿挺拔”。雨花茶的名字表达了对雨花台革命烈士的崇敬与怀念。

都匀毛尖,属于绿茶,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产于贵州都匀市,以"干茶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的"三绿三黄"特色著称。

六安瓜片,属于绿茶,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

太平猴魁,是尖茶之极品,产于安徽省的太平县猴坑村。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

峨眉竹叶青,属于绿茶类,产于四川省峨眉山。

安吉白茶,虽然叫白茶却是属于绿茶类,是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特产。

茉莉花茶,又叫茉莉香片,属于花茶,茶胚为绿茶,成品将茉莉花去除,亦属于绿茶的一种,已有1000多年历史。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为福建福州,茶香与茉莉花香交互融合,有“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的美誉。

乌龙茶

安溪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发源于安溪县西坪镇尧阳山麓。安溪铁观音茶的泡饮方法别具一格,自成一家。首先,必须严把用水,茶具,冲泡三道关,“水以石泉为佳,炉以炭火为妙,茶具以小为上”。

武夷岩茶,是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产于福建闽北“秀甲东南”的武夷山一带,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四大名枞是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名枞”是“岩茶之王”。其它品种还有瓜子金、金钥匙、半天腰等。最著名的武夷岩茶就是大红袍,是四大名枞之首,素有“茶中之王”的美誉。

黄茶

君山银针,属于黄茶,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针,所以被称为君山银针,另外还有雅称“金镶玉”。

红茶

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享有盛誉,美称“群芳最”、“红茶皇后”,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今池州市)、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

普洱茶

“普洱茶”在制作上,分为普洱散茶和普洱紧茶两大类。普洱散茶,传统品类为毛尖、粗叶,今已发展为普洱绿茶、普洱青茶、普洱红茶、普洱黑茶、普洱黄茶、普洱白茶6个品类。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2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