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师,国家二级茶艺师
品茶师,国家二级茶艺师?
根据《评茶员国家职业标准》-,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评茶员(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评茶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评茶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评茶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评茶师(国际职业资格一级)。如何确定一首歌是什么调?
如何判断一首歌是什么调?
当你听到一首歌的旋律后如何来确定是什么调?要把你讲懂,必须由浅入深慢慢讲点理论基础!
1⃣️我们都知道钢琴有88个键,分七大组,每组12个键(七白五黑),也叫十二平均律。中间这一组第24个白键叫中央C(do),第29个白键a1(6音440Hz)叫国际标准音,为音乐会音高。
2⃣️十二平均律每级音可为一个调号。
升号调如下:1、#1、2、#2、3、4、#4、5、#5、6、#6、7、
降号调如下:1、b2、2、b3、3、4、b5、5、b6、6、b7、7
3⃣️歌曲左上角1=?就是调号,通常以七声音阶的大写字母CDEFGAB为七大调,注上#、b号便为十二平均律的十二个调号。
4⃣️什么叫调 式?
七声音阶中任意以某一个音为主音,按照一定关系构成的组织形态。
5⃣️什么叫调号?
表示调式高度的记号称为调号。因为变调号1=?主音的变化,在不同音高上排到相同的调式,就临时需要用#、b来调整调式中的音程关系,将临时#、b号写在谱号的后面就形成了调号。
七声音阶都分别作七大调:
1=C就是C大调,初入门学钢琴就是只弹白键不弹黑键,因为白键正好有3、4和7、i为半音。如果我要弹G大调1=G调号呢?有个简单的办法叫解决,用do音作sol、请看:
1、2、3、4、5、6、7、i
5、6、7、i、2、3#4、5
从以上两行相对齐看,凡是以1音作5音唱时,当排到后两位7、i时为半音,这时就要#4,把#4、5变成半音,才能与上一行7、i对应,让人听了是提高了五度音,但听起来还是1234567i的音阶排列,因为每个音都提高五度、其它的几个自然大调调号也是这么对齐解决而来的。下面列举:
🚪自然大调的音级结构形式为:
1234567i
(歌曲中没有#、b号,1音结束的为自大然大调)
🚪自然小调的音级结构形式为:
67i23456
(歌曲上6音开头,6音结尾的为自然小调)
🚪和声大调为:
12345b67i
(歌曲中1音开始,又是1音结束,曲中见到b6为和声大调)
🚪和声小调为:
67i234#56
(歌曲中出现#5为和声小调)
🚪旋律大调一般用上下行:
1234567ib7b654321
🚪旋律小调一般用上下行:
67123#4#565𠃑4𠃑32176
🚪大调和小调的关系为大调前面下行第三个音便为小调比如:
A大调f小调、G大调e小调、F大调d小调、E大调c小调、D大调b小调、C大调a小调,B大调g小调、
6⃣️对以上的部分基础知识有所了解,你想听一首歌曲就想知道曲子的调号,那你必须对国际标准la(6音440Hz)音的听辩能力相当强,脑中何时都有准确的音高值,你可以从高下行唱65432176,一但碰到其中一个音与歌唱者曲中的do(1音)等高时,那你就找到了歌唱者的调号了、比如他歌中的do(1音)音高正好与你唱出的sol(5音)等高,那你就能找出了歌唱者唱的调号是1=G调号。这里还牵涉到一个调式中的唱名。
7⃣️什么是调式中的唱名?
🚪固定唱名:不管这首歌曲属于什么词式?是和声?旋律还是什么的?就是唱谱时所用音级的唱名。
🚪首调唱名要在唱谱时随着调式的改变而改变唱名,大调的主音永远唱do(1音),其它音级也随之变化,请看下表!
8⃣️讲了这么多基础知识,对没学过乐理的人只能有所见识,如果你想凭听一首歌就知道什么调号,除了掌握更深奥的音乐理论知识外,体最重要的是试唱练耳,多唱多练,国际标准音la(6音440Hz)必须掌握好音高准确率,否则你只能通过一个la音定音哨或键盘乐为参照来以la音找标准歌唱者的调号!
谢谢你的阅读🙏!
连云港的茶文化有什么特点?
我是连云港人,目前也在连云港生活,喜欢喝茶,也因为喝茶认识了不少有相同爱好的茶友。
个人觉得,连云港的茶文化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类。
一、产茶方面:有特色茶,但市场没打开。连云港的花果山是江苏省海拔最高的一座山,都说“高山云雾出好茶”,连云港着有着产茶的先天优势,花果山产的云雾茶品质很好。同时,连云港的赣榆夹谷山也产绿茶,品质也不错。但是连云港的云雾茶基本上只有本地人知道,远不像宜兴红茶、苏州碧螺春那么出名,这是宣传工作没有做好,没有打开市场。
二、喝茶方面:喝茶学茶的氛围越来越深厚。都说“乱市黄金盛世茶”,只有国泰民安、人民富裕了,茶文化才能兴得起来。近些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喝茶学茶的人也越来越多,连云港也不例外。连云港有专门的茶艺培训机构,无论是成长还是孩童,都可以去学茶艺、习茶礼,据我了解,茶艺培训机构的生意很不错,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喝茶、学茶的人正在变得越来越多。同时,考取茶艺师、品茶师等证书的人也越来越多。
以上种种现象都表明,连云港有着很好的喝茶、学茶的氛围。以上是基于个人经验对连云港茶文化的一点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满意的话记得点个赞哦~~\(≧▽≦)/~我是薛定谔的圆盒子,欢迎关注我哦~送哪一种茶叶比较上档次呢?
送点简单的就可以了,这个罐装的,茶叶么随喜好。简单大气,2罐半斤茶叶,挺好的
武夷山十大传承人?
很多人应该都知道武夷岩茶(大红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你知道吗?只有确定了传承人,才能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所以,如果问你武夷岩茶十大传承人是谁,你知道几位呢?不过不知道也没关系,今天就为大家介绍武夷岩茶传承人名单。
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公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名单,共有12位。2015年,武夷山市政府发布文件,公布了第二批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称号,共有6位。
武夷岩茶第一批传承人
1、叶启桐
武夷山的高级评茶师,在武夷茶界贡献很大,其中包括主持制作了2004、2006两次武夷岩茶国家标准样品,这一规范从色香味去分析,将武夷茶种分五大类:大红袍、肉桂、水仙、名枞、奇种。诸多实物标准,花了整整两年时间才定下来。
2、陈德华
拼配大红袍之父,从事武夷岩茶名从品种的研究长达40余年,尤其是对大红袍的剪枝繁育和制作技艺做出了巨大贡献。1985年,陈德华在任茶科所所长的时候,凭借对大红袍品质的准确把握,组织科研组,用肉桂、水仙等优质武夷岩茶和纯种大红袍拼配出来的“大红袍”,香气、汤色、口感俱佳,岩韵感极强,很快就得到消费者的认可。1985年9月第一款商品大红袍上市,15克烟盒式包装的大红袍就这样诞生了。
3、苏炳溪
年龄最大的传承者,建国初,马头、磊石、天游、品石五茶厂拼为一个初级社。那年头春苏炳溪被委以五厂巡视员,总管岩茶采制,白天上山,晚上轮流到各厂察看。现在与儿子苏德发办“大坑口茶厂”。苏炳溪一做就是70年,2006年6月,他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岩茶制作传承人之一。
4、刘锋
十七岁从事茶业,在乡镇茶叶站工作过十多年,89年调入市茶科所,三年后提拔为市茶科所副所长。1988年开始,刘峰致力于发掘岩茶历史名丛“金佛茶”,经过数年艰苦努力,终于取得成功,注册了“永乐金佛茶”商标。
5、刘国英
1987年从福建农林大茶学系毕业,分配到武夷镇九龙山茶场。说是镇办茶场,其实只有一片荒坡,几间干打垒土屋。他发现,九龙山毛茶质量不高的原因,主要出在摇青上。他从规范使用综合摇青机,提高摇青工艺水平入手,很快破解了九龙山毛茶质量难题。从1989年起,在全市毛茶质量评选中,连续三年获得梅占第一,肉桂、水仙第二的优异成绩。97年起,他创办了“岩上茶科所”。
6、刘宝顺
毕业后,刘宝顺被分配到了武夷山市茶科所,主要负责武夷名丛的选育工作。十分重视武夷岩茶传统工艺技能的传承,1991年,刘宝顺筹备办起自己的茶厂,创办了幔亭岩茶研究所。
7、王顺明
1974年起于茶厂工作,从事茶叶栽培、制作、审评30余年,长期从事以大红袍为代表的武夷岩茶管理和制作工作,创办有武夷山琪明茶叶科学研究所。
8、黄圣亮
祖上世代经营岩茶,1982年父亲黄贤义种植了几亩茶地,还把祖上的茶厂老字号重新亮了出来。爷爷是“武夷山第一焙茶师”黄瑞喜,父亲黄贤义,叔黄贤庚归纳了一套27道108字的品茶程序,用于各类茶艺表演,是令人尊敬的老一辈茶人。黄圣亮是天心永乐禅寺住持泽道法师的俗家弟子,在其茶厂可以看到很多泽道的题字,现家中创办“瑞泉”茶厂,与父兄生产、制作、营销武夷岩茶。
9、吴宗燕
随父长期从事生产、制作、营销武夷岩茶,是地道的天心村人,家里世代以种茶、制茶为生。传到他祖父一辈,已在天心村好几个山头拥有茶园。上世纪八十年代,吴宗燕本人承办了天心村村办企业——天心茶厂,1992年他创办了北岩岩茶精制厂,现在属武夷岩茶的生产大户。
10、游玉琼
她从18岁开始跟着父亲学种茶。1985年,从一名武夷山市九曲茶叶精制厂技术员起步,发展成为拥有福建省著名商标及福建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的企业总经理。永生茶厂的前身,是集体性质的九曲精制茶厂。九十年代中期,游玉琼父亲游永生,押上全部家产,大胆揽下了这个小厂。为了重开局面,改名永生茶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