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钱柳降糖茶,怎么做能软化血管
青钱柳降糖茶,怎么做能软化血管?
血管,是身体输送营养、氧气的“要道”,同时,也运输体内垃圾。近些年来,血管疾病发病率逐渐增加,主要是心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脑梗死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内的垃圾会逐渐增多,除了自然规律外,主要与不良习惯有关,如吸烟喝酒、经常熬夜、高油脂饮食等。
血管有“三怕”,想健康,最好一个都别占!
一、血管怕堵
正常血管是流通顺畅的,这样才能将营养、氧分运输到全身各处,形成良性血液循环。
当血管内垃圾增多,使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增多,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减少时,会增加血块的形成,严重可发生血管堵塞。
堵在不同的部位,会诱发不同的疾病。如,
堵在下肢,诱发下肢静脉血栓;
堵在肺部,诱发肺栓塞;
堵在心脏,诱发心肌梗死;
堵在脑部,诱发脑梗死、脑出血。
二、血管怕硬
健康血管是富有弹性的,能使血液流动顺畅,所以,内壁很柔软。
但,血管怕“硬”,当胆固醇、血小板等附着在血管内壁上,就会使血管壁增厚或变硬,出现粉瘤(粥状硬化巢)。
血管硬化会使血管内腔变窄,血流循环不畅通,继续恶化,会导致完全堵塞。
三、血管怕激
血管中含有血液等成分,血液对血管壁有一定的压力,对动脉产生的压力,有收缩压和舒张压,简单理解,就是人们所说的高压和低压。
当血压过高时,就容易使血管破裂,所以高血压患者,控制好血压,预防出血性血管疾病很关键。
“热胀冷缩”原理,夏季血管会扩张,冬季血管会收缩。
当气候变化大时,血压波动性会增大,容易诱发脑出血、脑梗塞等。
养好血管,谨记“三补”:
血管,是人体重要的零件,养好血管,需要补充血管“偏爱”的营养素。
一、血管偏爱α-亚麻酸
研究发现,α-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需要从食物中摄取。中国营养学会2013年版,推荐α-亚麻酸每日摄取量1600-1800毫克。
α-亚麻酸对血管有哪些好处?
研究发现,α-亚麻酸进入体内会分解为EPA和DHA,其中,EPA被称为“血管清道夫”,能降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量,而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量,达到降血脂,减少血栓形成的作用。
α-亚麻酸还能使血管有弹性,调节脂质代谢,降低血粘稠度、增加血液携氧量,抑制甘油三酯合成,促进体内脂质的排泄,对改善血压也有一定作用。
如何补充,才能满足身体需要呢?
① 每天食用5毫升苏子油、有机亚麻籽油、核桃油等,可直接食用,也可与酸奶一起搅拌后食用。
② 每周2-3次吃深海鱼,深海鱼也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二、血管偏爱维生素C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能有效清除体内自由基,防止血管中脂质过氧化,降低血管病变的风险。
维生素C需要每天补充,建议,正常人每天食用2个猕猴桃,就能满足需要。
哪些食物富含维生素C?
主要存在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如西红柿、西兰花、鲜枣、橘子、柠檬、橙子、猕猴桃等。
三、血管偏爱粗纤维
粗纤维 是人体七大类营养素之一,是人体唯一不被吸收的营养素。
粗纤维,又称为膳食纤维,分为水溶性膳食纤维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
其中,水溶性膳食纤维能降低胆固醇水平。
经调查研究:摄入充足的膳食纤维,能够有效降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哪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
带皮的豆类,黄豆、黑豆、红豆等; 全谷类,燕麦、大麦、小麦等;还有芹菜、红薯、豆角、苹果、橘子 等蔬果也含有大量膳食纤维。
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是调脂控压的“良药”。
建议,健康成年人应每天摄入30克膳食纤维。
30g膳食纤维大约是多少呢?一般来说,大约等同于10个苹果、19根香蕉、4斤芹菜、6个番茄等。
养好血管,谨记“四忌”:
一、忌吸烟
吸烟从多方面损伤血管。
香烟中含有的尼古丁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一氧化碳会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管内皮缺氧,增加动脉硬化的发生。
吸烟还会使血管内皮受损,促进动脉血栓形成,增加心脑血管和外周血管疾病的风险。
二、忌熬夜
熬夜、睡眠不足,会使人体处于应激状态,促使肾上腺素等激素大量分泌,从而引起血管收缩异常,血液流速变慢,导致血管内垃圾不能及时排出,会增加血管堵塞的风险。
三、忌高盐
正常情况下,心脏通过血管泵出血液时会产生一氧化氮,可使血管放松、顺畅血流。
如果盐摄入过量,会阻碍一氧化氮的释放,妨碍血管的扩张能力,增加罹患动脉硬化的风险。
四、忌久坐
长期久坐会增加下肢血栓的形成。
因下肢远离心脏,长时间坐着保持不动,会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慢,易产生血液瘀滞,增加静脉血栓的形成。
好担心以后造成血栓?
你好!
大部分高脂血症的降脂治疗,主要还需靠药物管理,但是饮食的调控也有助于血脂的管理。下面列举高脂血症饮食方面需注意的几个原则:
1.慢食细咽:吃饭速度慢,能有效降低血脂。这是因为当人吃下食物时,血糖会升高,此时人体会发出信号,减少进食。如果吃饭速度过快,等到发出信号时,吃下的食物已经超过正常量,多出的食物就会转化为脂肪,存储在人体中,提高血液血脂含量,所以,吃饭一定要细嚼慢咽。
2.饭前喝汤:饭前喝汤,能滋润肠胃,促进消化,同时能占据胃的部分空间,这样吃下的其他食物就少,可达到降脂的目的。高脂血症肥胖者使用这一方法,尤其有效。
3.一定要吃早餐:不吃早餐的人,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比吃早餐的人高,血液粘稠度、血脂也高,因此一定要吃早餐,喝点水,可以有效降低血脂。
4.三餐食量均衡:早餐要吃,晚餐要少吃,三餐食量恒定,少吃高糖、高脂肪零食,可防治血糖、血脂忽高忽低,从而控制血脂。
5.春秋季节更要调脂:春季,血液的甘油三酯含量最高,这个时候就要少吃能使甘油三酯升高的食物,如各种肥肉、动物脂肪、奶油等;秋季血清胆固醇含量最高,这个时候就要少吃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蛋黄、鱼子、蟹黄、鱿鱼、皮蛋等。
除了以上需要注意的原则之外,以下具体食物的食用,对血脂的控制有一定的帮助:
1.玉米:含复合糖类,能降低血脂中的甘油三酯。玉米煮至熟透,降脂效果更好。
2.绿豆:含有一种球蛋白及多糖、能促进胆固醇的分解和代谢,促进甘油三酯的分解,从而降低血脂。吃的时候不要去外皮。
3.燕麦:能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降脂效果好。
4.黑木耳和蘑菇:含大量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可降低血脂含量,促进胆固醇代谢。
5.海带:有抗凝血和降血脂作用,能增强血管韧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减少脂肪在血管内的沉积,降低血液胆固醇含量。
6.洋葱:能降低胆固醇,提高血脂中纤维蛋白溶解的活性,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还能降血糖、降血压。
7.番茄和芹菜:降低血脂胆固醇。
8.萝卜:促进胆汁分泌,有助于脂肪消化,避免脂肪堆积,降低血胆固醇。
9.鱼:富含各种不饱和脂肪酸,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是高蛋白、低热能的食物,是降低血脂的上佳食物之一。
三高人群要注意什么?
昨天开始入伏了!三伏天不仅是养生的好时节,更加是一个需要避病去病的日子……
2017年三伏天具体时间
2017初伏时间:2017年7月12日庚辰
2017中伏时间:2017年7月22日庚戌
2017末伏时间:2017年8月11日庚午
三伏酷暑,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另一方面,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流失多,使血液黏度上升,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据医院急诊室大夫介绍,每年三伏酷暑的时候,都会接诊大量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所以大家要额外注意,伏天几件事情千万不能做:
1、西瓜解暑不宜多吃,因其性寒。
2、夏天时,人洗澡特别勤。有的人头发湿漉漉的,就坐在空调屋里,甚至头发不吹干就睡觉,导致“湿邪”在不知不觉中入侵身体。
3、三高人群在中老年人群比较常见,但是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有三高症状。夏季更是三高人群的危险时期,温度升高人体排汗量必定猛地增加,血液粘稠度也会增加,这也增加了热中风的危险。
伏天要做的事情:
1、进入伏天后,大部分人就会把洗热水澡这个习惯给排除了,觉得夏天要洗冷水才够清凉。其实天气越热,湿邪越重,热水洗澡就显得更有必要。
2、三伏天时节的养生关键要去湿,三高人群要特别注意避免增加热中风的危险,建议多喝——青钱柳薏仁茶,青钱柳薏仁茶是茶中的“清道夫”,它独有的青钱柳多糖能降血糖、降血脂,可以帮助软化血管祛湿除寒,还可以帮助降三高,在三伏天应该多喝这个茶。
3、注意合理规律地饮食,适当运动。
这些三伏天的注意事项,
你记住了吗?
糖尿病足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最复杂的并发症,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反复住院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定义 “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糖尿病患者出现末梢神经损伤的症状或体征。”该定义说明并不是所有的周围神经损伤都由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可以通过定量电生理学、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检查来确诊。
最常见的是慢性远端性、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其中前者多达50%的患者是无症状的,对足部损伤无感觉;后者则可能累及全身各个系统。
主要临床表现1.感觉神经病变
分为急性感觉神经病变和慢性感觉运动障碍性糖尿病多神经病变。
前者以急性、痛性感觉神经症状起病为特点,多继发于代谢控制紊乱或血糖控制紊乱,比较少见。 后者则是糖尿病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类型,表现为经常烧灼样痛、电击感或针刺感,深部酸痛。神经痛夜间加剧且下肢和足部多见,有时也出现在手部。患者可无自觉症状,但检查中可发现下肢振动觉消失,触觉、痛觉、温度觉和踝反射消失。表现为足凉、足热或足部麻木,足背静脉曲张、足部无痛性溃疡等。
2.局灶性和多灶性神经病变
该神经病变可能突然起病,通常累及的神经包括尺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表现为进展性、对称或不对称性运动缺陷,进行性感觉神经病变等。
3.自主神经病变
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静息时心动过速、运动耐量减低、体位性低血压、便秘、胃轻瘫、勃起功能障碍、发汗功能障碍、神经血管受损、脆性糖尿病和降糖药自发失效等。
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持续时间、年龄和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及血脂和血压的指数。因此,严格的控制血糖加上良好的血脂调节和血压控制有利于预防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所有糖尿病患者在确诊2型糖尿病时或者确诊1型糖尿病5年后,应该每年进行一次双足感觉功能、踝反射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体征的检查。如果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确诊。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首先当然是控制血糖、血脂以及血压。 其与为对症治疗,包括止痛药物、非药物性的局部或物理治疗等等,目前没有长期有效的治疗手段。
谢谢,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所帮助。
青钱柳在新疆南部能种植吗?
气候不太适合,但是如果种出来很大程度上应该还是有这个功效的。因为很多时候大地只是给植物提供生命所必须的营养,水,阳光和空气其他的微量元素很有可能是青钱柳自身合成出来的。因为同一块地域生长的其他树种就不具有降血糖的功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