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茶碧螺春的产地,西湖龙井和碧螺春有什么区别
名茶碧螺春的产地,西湖龙井和碧螺春有什么区别?
西湖龙井和碧螺春都是中国传统名茶,均有1000多年的历史,且都位列中国十大名茶,均为绿茶类中不可多得的上品。加上西湖龙井和碧螺春产茶区都不大,一直以来,正宗西湖龙井茶和碧螺春的价格也都不便宜。很多喜欢喝绿茶的茶友可能都知道西湖龙井和碧螺春茶叶,但若要完全分清两者区别,可能有一定难度,接下来,小编将与大家分享下西湖龙井和碧螺春的区别。
西湖龙井和碧螺春区别一:产地不同
西湖龙井,产自浙江省杭州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而碧螺春,是产自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一带。
西湖龙井和碧螺春区别二:外形不同
西湖龙井和碧螺春均为炒青绿茶,但西湖龙井的外形挺秀、扁平光滑、色泽翠绿,而碧螺春外形条索纤细、茸毛遍布、白毫隐翠。
西湖龙井和碧螺春区别三:香气不同
西湖龙井茶冲泡后的香气为清香或嫩栗香,但有部分茶带高火香;碧螺春碧冲泡后,香气嫩香清幽,并带有独特的花果香,主要是因为碧螺春茶树与果树相间种植,并且接受了洞庭特有水土的滋养,令碧螺春茶独具天然茶香果味,品质优异。
西湖龙井和碧螺春区别四:汤色不同
西湖龙井根据采摘嫩度的不同分为莲心、雀舌、旗枪,其成品茶在透明玻璃杯中冲泡后,单芽、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形状完整而立体,汤色嫩绿鲜亮清澈;碧螺春也是采摘鲜嫩茶叶制作而成,其成品茶卷曲成螺,在透明玻璃杯中冲泡后,白云翻滚,幼芽初展,芽大叶小,极具美感,汤色嫩绿整齐。
西湖龙井和碧螺春区别五:滋味不同
西湖龙井茶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碧螺春茶滋味鲜醇、回味甘厚。
以上便是关于西湖龙井茶和碧螺春茶区别的简单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至于西湖龙井和碧螺春哪个好,实际上,两者均为知名绿茶,品质优异,各有千秋,且茶友们的喜好各异,因而无所谓优劣,适合自己的茶,便是最好的。
特别声明:文章来源于视界网(http://www.shijiezx.com/news/show.php?itemid=d06d4e7a8787c9be),如需了解更多,请点击http://www.shijiezx.com/。
高山茶碧螺春的区别?
高山绿茶,顾名思义也就是产自高山中的茶叶,在高山之上,云雾缭绕,降雨充沛,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段,非常适合某些绿茶的生长,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茶叶都是属于高山绿茶中的一类,比较有名气的高山绿茶就包括了信阳毛尖茶,蒙顶茶等等,碧螺春是属于低海拔的高档绿茶,因此,高山绿茶和碧螺春这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相同等级的碧螺春和蒙顶甘露如何快速鉴别?
碧螺春VS蒙顶甘露
1. 碧螺春和蒙顶甘露都是绿茶,但产地不同。碧螺春产自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蒙顶甘露产自产于地跨四川省名山、雅安两县的蒙山;
2. 碧螺春和蒙顶茶都是卷曲形绿茶,但卷曲程度不同。但碧螺春是蜷曲如螺,而蒙顶甘露是紧卷多毫,仔细辨认,这两种卷曲是有所不同的;
3. 碧螺春和蒙顶甘露皆白毫显露,但香气不同。碧螺春冲泡后茶清香袭人;蒙顶甘露冲泡后香气馥郁芬芳。
为什么说只有苏州洞庭碧螺春才是最正宗的碧螺春?
只要按照碧螺春的制作方法进行炒制的茶都可以叫碧螺春,目前很多省份地区都出产碧螺春,如江苏的溧阳、贵州、江西、四川、福建等省,有些品质叶很好,外形和洞庭碧螺春非常相似,只是品饮起来,其香气、滋味区别很大。
坦率地说,外地商家引进碧螺春茶种,并以碧螺春工艺仿制,只要商标上不标明“洞庭碧螺春”的“洞庭”二字,就很难去下定义是伪茶还是劣茶。他们打的就是“擦边球”,这种状况在龙井等春茶上也有出现。
但是,只有苏州洞庭的碧螺春才有那种“吓煞人香”,香气、味道是不能替代的。
苏州人的春天,离不开一杯碧螺春。它来自苏州太湖的东、西洞庭山,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碧螺春,又叫洞庭碧螺春,也许有人会误以为它的产地是洞庭湖。其实,这个洞庭指的是苏州太湖的东洞庭山与西洞庭山。
明前碧螺春,比较推崇的是东山。它位于苏州城外40多公里,是一座三面环水,狭长的半岛。这里水气升腾,氤氲湿润,极其适合茶树生长。
东山碧螺春是传统的核心产区,东山人更是一年四季喝要碧螺春。当地人喝茶,并不讲究名贵,雨前茶也爱喝,外形大,滋味浓厚。碧螺春是东山人一年四季的饮品,融入了每一代东山人的血脉里。
追溯碧螺春的历史,宋代时已为“吴人所贵”。“吓煞人香”的故事,则被清朝的王应奎写进《柳南随笔》。茶叶丰收的康熙年间,当地采茶少女入山采茶叶,茶筐满了,便将茶叶放在胸口的衣襟内,茶得到体温,突发袭人香气,采茶女惊呼“吓煞人香”,称茶为“吓煞人”。
到后来,康熙皇帝南巡到了太湖洞庭山,喝了当地产的茶,喜欢得不行,又因为它茶色泽碧绿,形似螺旋,就将碧螺春的名字赐予它。此后地方官,年年需要采办碧螺春进贡。
碧螺春的传奇,一直没有落幕。这种世代流传的风味,更承载着一座江南小镇和茶的亲密回忆,以及人们对江南生活的想象。
采摘也是和大自然抢时间。特一级碧螺春,必须赶在清明前采摘第一波嫩芽,时间很短,不足一个月。四月中旬后,只能算作“炒青”。
上山的采茶人,一般下午2点左右下山,摘回来的茶叶还需要一根根地挑拣,只留下优质的一芽一叶,稍微有所破损或者残缺的茶芽都需要舍弃。当天采摘的茶叶,必须当天炒完。
杀青、炒揉、搓团、培干,这些工序,都得在同一锅内一气呵成。炒制特点可以总结为:“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
老道的师傅往往都是一边搁置在肘垫上,一手用力揉压,随着身体的节奏,全身的力气都集中在了那双手中的茶叶团上,大约要6-8万个鲜叶才能揉制出一整锅,仅仅一斤多的干茶。
每到春茶上市的日子,邱晓庭也会和老师傅们一起添柴生火、学习茶叶炒制的手工工艺,在他眼里,这些忙了半辈子的手艺,都是东山人的骄傲,他说,我们这一代选择坚守的人,已经愈来愈少了。
炒制过程中,低沸点的青草气挥发掉了,锅中新的物质反应不断发生,带领着香气和滋味登上新一个台阶。炒茶用的柴火,正是当地的果木。柴火在锅灶里发出哔剥的声响,伴随着充满力量感的揉搓,火焰带着果木香缓缓渗透和茶香相互混合,营造出一种令人心醉的奇妙氛围。
春茶上市的时候,几乎每个炒茶师傅,都要在自家的灶台上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映着火光,他们的脸上,是幸福的奔头。
融合着土地与手掌温度的手工茶,是他们守护心灵的一种方式。
看更多美学知识和东方传统手艺,欢迎关注【东家·守艺人】。
碧螺春茶应该都是绿茶?
碧螺春是中国十大名茶,绿茶红茶都有,而且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红茶主要产自洞庭湖西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