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安吉白茶,安吉白茶市场情况将会怎么样
浙江安吉白茶,安吉白茶市场情况将会怎么样?
1、量少正宗名茶,很难买到!例如西湖龙井,苏州碧螺春,南京雨花茶,大红袍,金骏眉等
2、量大的名茶,买的到但是假的也多。例如安吉白茶,黄山毛峰,信阳毛尖等。
3、假茶被误认为是真茶,真茶被误认为假茶的地区也有。例如松阳产假安吉白茶被误解为是正宗安吉白茶。甚至假的比真的还好(同价格松阳假白茶更白,更清淡,叶形更漂亮)。
4、广西,四川盛产:西湖龙井,苏州碧螺春,安吉白茶,黄山毛峰,南京雨花茶等。经过空运第二天就可以出现在某地交易市场。
5、原产地的茶叶交易市场多数为外地假茶。
6、原产地的茶厂也会从外地倒腾茶叶来做
7、茶农很辛苦,多数不挣钱,也不会自产自销。即使是茶农自产自销,茶叶也不见得就好。
8、好茶叶靠抢的,低档茶卖掉就是钱,卖不掉占地方!
9、嘴不刁喝不出来茶叶好坏。进价200卖你3000可能你觉得就是好茶!
10、在好的相机,也拍不了茶叶的原色!在好的文案,也描述不了好茶的口感与差别!
11、为什么老喝茶爱喝茶的都会去茶叶店买茶,不是没有原因!
12、老客户越多的茶叶店,生意越好
13、茶叶没有性价比这个概念。茶叶的价格要以正宗原产地的价格为主,同样原产价也会有好茶和坏茶。即使相同价格相同品质的茶叶,不同地区不同店售价不同。例如进价300同等次茶。上海卖1000,芜湖卖500,甘肃卖1500。
(这个问题有争议,那么我延伸开说)
我们以同品次同收价的茶叶来说。
在上海某茶叶店,因为铺租的影响,这个茶叶利润要求为50%
在某县城,因为市场竞争关系,利润要求20%
在某偏远地区,因为市场竞争小,利润要达到70%
所以跨地区茶叶是没有性价比这个概念的,只有同地区同品质茶,才会有不同的性价比。主要看老板的定价良心和地区茶叶市场环境。
14、不同茶系,口感均不相同,市场是能定义茶系好坏的。
正宗原产西湖龙井茶,并不是他多好喝,而是来自他的历史名气!当年进贡的可是西湖边上山顶的最优质的茶叶嫩叶做的茶,能不好喝?所以现在正宗西湖龙井山脚的一般的茶叶也会卖到2000+
而这个跟新昌那边好的龙井茶口味是不能比的。
所以会出现,假茶比真茶好喝的情况。
15、茶叶影响因素:
地理位置和气候,决定茶叶大品质。
当年的雨水和气温影响,决定当年茶叶品质和成长速度。
茶树的海拔,种植位置,阳光照射时长同样决定茶叶品质。
制作技术,温度时间调节,烘干程度,决定茶叶制作。
16、茶叶保管,没冷库是不行的,没经验也是不行的。
茶叶可以把冰箱里面所有的异味吸收,只要开封。如果冰箱有鱼的话可能茶叶放了还有鱼腥味!!
17、如果一次购买一斤,喝到最后的茶叶叶形都会好点,一般建议茶叶对比不拿尾茶和刚买的茶比。正常情况尾茶都会好点,口味也会差点。(同样茶叶)
18、正常喝茶不必过分追求真假,好喝就行
19、某平台上的爆款茶叶可能每次买的都不一样
20、想要持续喝到某口味的茶,还是茶叶店。
21、某平台19年明前海拔800米正宗安吉白茶卖48半斤。理由亏本销售挣回头客。其实我想说,真的亏本,别卖了。一斤至少亏500多还不止。
22、接上条,看了评论有的说不错,好喝。有的说还可以店家良心。确实懂喝茶的人太少了。另外,有评论说泡出来跟尿一个味。我很好奇,甚至想买点回来尝尝尿什么味。
23、买茶跟心理有很大关系。同样的茶叶,一家说是陈茶卖200,一家说是新茶卖300.多数人都会花300去买,然后拍照发朋友圈~新茶真香。所以直接导致为什么都说茶叶水深。因为商家不这么做,买家不买啊。
想到在更。利益相关:开茶叶店的,亲力亲为35年。
安吉白茶生长期?
安吉白茶一年采一次,时间为20天左右
茶树产“白茶”时间很短,通常仅一个月左右。以原产地浙江安吉为例,春季,因叶绿素缺失,在清明前萌发的嫩芽为白色。在谷雨前,色渐淡,多数呈玉白色。雨后至夏至前,逐渐转为白绿相间的花叶。至夏,芽叶恢复为全绿,与一般绿茶无异。正因为神奇的安吉白茶是在特定的白化期内采摘、加工和制作的,所以茶叶经瀹泡后,其叶底也呈现玉白色。

安吉白茶的产品性状,是早春清明至谷雨期间茶叶缺少叶绿素白化所致,是绿茶的变异品种,至夏季与春茶无异。如果知道安吉白茶这个特性的话,就可以知道安吉白茶只产春季一季茶叶,周期为每年清明之前3月下旬到4月22号的谷雨这点时间,整个周期为3个多星期!基本每年4月20-22号新茶下市结束采摘。
很多茶友会问秋季产不产茶,对于茶树生长的话秋季是有产,但是对于安吉原产地来说的话基本是不采摘炒制的,因为没有白茶的特性,泛不了白,就是普通的绿茶,而且采茶成本也比较高,采摘不划算。不过个别农户也有采,采下来当普通绿茶卖,个别农户采但占的份额基本不是很大百分之二三。
安吉白茶开采时间?
一般在三月下旬。
安吉白茶,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安吉白茶外形挺直略扁,形如兰蕙;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叶芽如金镶碧鞘,内裹银箭,十分可人。冲泡后,清香高扬且持久。滋味鲜爽,饮毕,唇齿留香,回味甘而生津。叶底嫩绿明亮,芽叶朵朵可辨。
安吉白茶白得像什么?
安吉白茶的白度,叶片发白的程度,干茶看着发金黄,泡出来一般好的是玉白色,这样说明这是安吉白的基本特征,就是叶片的白化,类似韭黄。
安吉白茶属于什么茶?
大家好,我是【吴本山人】,专注于回答茶文化类的话题,【关注】不会错!每天分享茶文化的内容,和茶友们每天共同成长。
话说这安吉白茶是一种非常特异的茶种,它是特定的优良生态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茶树,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珍贵物种,属绿茶类,与中国六大茶类中“白茶类”中的白毫银针、白牡丹是不同的概念:白毫银针、白牡丹指由绿色多毫的嫩叶制作而成的白茶;而安吉白茶是由一种特殊的白叶茶品种中由白色的嫩叶按绿茶的制法加工制作而成的名绿茶。它既是茶树的珍稀品种,也是茶叶的名贵品名。
安吉白茶,为浙江名茶的后起之秀。为啥叫安吉白茶呢?是由于安吉白茶,是用绿茶加工工艺制成,属绿茶类,其白色,是因为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种嫩叶全为白色的茶树。
其实安吉白茶(白叶茶)是一种珍罕的变异茶种,属于“低温敏感型”茶叶,其阈值约在23℃。茶树产“白茶”时间很短,通常仅一个月左右。以原产地浙江安吉为例,春季,因叶绿素缺失,在清明前萌发的嫩芽为白色。在谷雨前,色渐淡,多数呈玉白色。雨后至夏至前,逐渐转为白绿相间的花叶。至夏,芽叶恢复为全绿,与一般绿茶无异。正因为神奇的安吉白茶是在特定的白化期内采摘、加工和制作的,所以茶叶经瀹泡后,其叶底也呈现玉白色,这是安吉白茶特有的性状。
自古以来动植物的白化历来罕见并作灵物瑞兆看待。佛教中有白雀与白猿听经的故事,白蛇、白龟成为神话故事主角,今有发现也必然报道。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其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北宋庆历(1041-1048年)年间:“白叶茶,芽叶如纸,民间大重,以为茶瑞。”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说:“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簿,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北宋皇帝在说了白茶可贵之后又说:“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为常品。”自有这个记载一直到明代的350多年中,没有再发现过白茶。因此,安吉的白茶,填补了历史记载的空白,弥足珍奇。
安吉最早于1930年在孝丰镇的马铃冈发现野生白茶树数十棵,“枝头所抽之嫩叶色白如玉,焙后微黄,为当地金光寺庙产”(《县志》),后不知所终。安吉白茶树为茶树的变种,极为稀有。春季发出的嫩叶纯白,在“春老”时变为白绿相间的花叶,至夏才呈全绿色。如此珍奇的茶树品种,孕育出品质超群绝伦、卓而不群的安吉白茶,使中国的茶类百花园更为多姿多彩。
1982年,在天荒坪镇大溪村横坑坞800米的高山上又发现一株百年以上白茶树,嫩叶纯白,仅主脉呈微绿色,很少结籽。当时县林科所的技术人员刘益民、程雅谷等在4月4日剪取插穗繁育成功,至1996年已发展到1000亩,可以采制的只有200亩,年产干茶不足千斤。因其氨基酸含量高出一般茶一倍,为6.19%—6.92%,茶多酚10.7%,在1989年浙江省第二届斗茶会上以“玉凤”茶名获99分的最高分,次年又获99.3分,1991年再获浙江省一类名茶奖。安吉白茶,1996年每500克售价1500-2200元,因数量少,供不应求。
安吉地处天目山北麓,这里群山起伏,树竹交荫,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安吉还有“中国竹乡”之称,植被覆盖率为60%,而茶竹之缘,值得品味。“川源五百里,修竹半期间”,安吉白茶生长于原始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70%以上的浙江西北部天目山北北麓,地形成“畚箕形”的辐射状地内,天目山和龙王山自然保护区为产业区筑起了一道天然屏障。
安吉全年气候温和,无霜期短,冬季低温时间长,绝对低温一般在10度以下,空气相对湿度81%,直射的蓝紫光较少。土壤中含有较多的钾,镁等微量元素。这些特定的条件,为安吉白茶返白过程和物质代谢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安吉白茶中氨基酸等氮化合物及营养物质的形成和积累,为茶叶香郁味鲜的品质奠定基础。
生产实践表明,大凡四周为竹林或邻近竹林的茶园所采制的茶叶,一般都含有板栗香或蕙兰香,且越靠近竹林的其蕙兰香越明显。也许正是竹乡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出了惊世骇俗的安吉白茶树和安吉白茶。
以上供茶友们参考。
欢迎大家【关注】吴本山人。每天为大家分享茶文化类的话题。欢迎大家留言、私信、提问,针对个人实际生活中品茶遇到的各类问题留言。小编会尽力整理成问答的形式,给大家分享!
越多分享、越多收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