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入门图书,中国茶道的创始人被公认为是

2023-03-03 129阅读 0评论

茶道入门图书,中国茶道的创始人被公认为是?

第一个开创中国茶道的人是就是熟知的陆羽,他是中国的茶圣,而他编写的书籍以及对茶的研究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陆羽本人的身世与佛教又大有联系,从小就生活在寺庙的他,广受佛教文化的熏陶,后来又与著名诗僧皎然和尚成为了至交,因而后来他在对茶文化的记载中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佛教的影响,在他的书中都有对僧人饮茶的相关记载。

一个快40岁的女人?

一个快40岁的女人,有哪些书可读?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明确的答案,因为读什么书,跟年龄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看什么书,根据你当前的需求:如果这个年龄,你还希望在某个领域有所发展,或是想学习某种感兴趣的职能,那就到图书馆借阅或买相关领域的书进行学习如果只是想提高自己的修养,修身养性拓宽知识面,想这个年龄,第一看看历史相关的书籍,比如人物传记和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 包括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红楼梦》其实是一部集文学 、政治 、医学、心理学、禅学等等于一身的伟大作品,如果真正理解其中奥妙,必定是一件快事 外国作品,我个人比较喜欢雨果的作品,特别是《悲惨世界》,故事真挚感人,引人入胜,发人深省,感受生命真谛,看过后,一定会被作者主人翁命运遭遇和他对命运的态度所震撼,心灵如同被个个晶莹露珠洗礼般明朗,我推荐可以找《悲惨世界》优秀的音频,更能身临其境,当然,优秀作品很多,各种名著、人物传记都是很好的领略别人精彩人生的好载体,更适合40岁这个成熟年龄来阅读。再就是爱好,那就更不用说了,现在关于插花、烘焙、茶艺等等女性受欢迎的爱好技能的书更是很多,还可以考证,让自己爱好做到精益求精取悦自己的同时,也可以交到更好的朋友,这也是这个年龄段拓展人脉的好方法,同时也可以分享给家人,其乐融融

茶道入门图书,中国茶道的创始人被公认为是

职场菜鸟被迫端茶倒水是小事吗?

谢谢邀请

我觉得职场的菜鸟,端茶倒水肯定是必须的

加上被迫这两个字其实是不恰当的!

既然就像标题说的你是一个职场的菜鸟,就代表你在公司里是刚报道的新手什么都不会,端茶跟倒水是公司给你一个学习的机会,绝对不是表面上看起来做做杂事这么简单的

在端茶倒水的时候,可以观察到,很多前辈处理事情的方法及过程,比如跟上司之间如何应对,比如跟客户之间如何针锋相对,比如跟同事之间如何和平相处,比如跟你这个菜鸟之间怎么跟你好好说话,光是端茶倒水这一个环节,最起码就可以让你学习到职场的大部分冷暖,换一个角度来看,做这件事的同时,其实就是你把马步扎稳的好时候

会被叫做菜鸟,就是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今天将心比心,当你已经是老鸟的时候看到菜鸟这样不端茶倒水,你会作何感想呢?肯定是心里想这个菜粑粑的菜鸟连个倒水都不会,还能做些什么事呢?如果是一个连端水倒茶都可以做得很好的菜鸟,那很快就会被提拔提升,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小细节都不能好好完成,更不要说负担大责任了

其次,端水倒茶这件事光是其中的学问就不少,比如a领导喜欢喝热茶,b领导喜欢喝温茶,c领导喜欢喝冰水,光是水的温度这一块,每个人的喜好都不同,就可以看得出来,你用不用心

又或者今天你的甲同事喜欢喝美式咖啡,乙同事喜欢喝拿铁咖啡,丙同事喜欢调甜一点的焦糖玛奇朵,如何在有球鱼的的时候买一杯正确的咖啡,这也是一门学问

我觉得今天如果自己知道是一名菜鸟,就要保持着学习的心态,没有什么事是被强迫的,这个天底下是不会掉馅饼的,想要上司好好对你,前辈好好教导你,同事之间不会给你穿小鞋,后辈不会戳你小辫子无非就是从最简单的端水倒茶这件事开始做起,要不然你就是非常有能力,直接空降做领导,那这样也就不需要端水倒茶了,那也就不是菜鸟了

总而言之,什么都不会的菜鸟,就应该好好的把端水倒茶这件事,看成是职场上一门必修的学问

你知道哪些沏茶礼仪?

【茶道文化】:如果一个人能把茶喝好了,办其他的事情也不会特别难,因为茶里面有很多学问。茶是一种清雅而隽永的文化,中国是茶乡,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和喝茶的国度。当你回归到品茶生活,就是认同这种留白的生活方式;茶,是一种暗号,让人们心领神会的接头,在这祥和吉日,让我们回归自然,步入山中,采茶品茶,领略茶文化的精髓:

茶与自然――亲近绿色;

茶与身心――怡情养生;

茶与文化――生活哲学!

【功夫茶道】:这喝茶“品的是味道,花的是功夫”,若功夫不到,这味道自然就品不出来。。。喝茶最好是三个人,三口为一品,中国人的三指多数,“三”在中国是个吉祥数字,众人的“众”、森林的“森”、水晶的“晶”、品位的“品”。。如: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一个。。。

【闻香茶道】:它的香味不能常闻到,只有在你心最静的时候才能闻到,然后瞬间而逝,你想闻就再也闻不到了,用心者闻道也。。

【茶道茶语】:灵芽、择水、养壶、茶道、寻香、灵性。。。茶、水、壶,佛家讲“无情众生”,在爱茶人心目中皆有情,水有优劣之分,泡茶要拿捏好时间,过与不足都是遗憾;紫砂壶盏经茶水浸染,日久则呈现出陶瓷般光泽叫“养壶”。。。我们不能区别两杯茶的孰优孰劣,却能清楚的辨别一杯茶的好坏。。。

【礼尚往来】:朋友请喝的茶自然是最好的茶。。。请人喝茶是不抱目的,这才能喝到好茶!

【茶道自在】:《归去来兮辞》里渴望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适然。。茶给了时间味道,禅给了人生味道。。《烛光·茶香·禅音·乱翻书》:和茶有时候不是让你来会客的,是让你来静心的,一个人泡泡茶最好。。。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喝一杯咖啡叫苦涩人生,品一泡茶叫高山流水。如果人类只可留下一种饮品,我想西方人会不假思索要咖啡,而东方人会脱口而出选择茶。。。

关于茶文化?

茶的历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利用茶叶的国家。据历史资料考证,茶树起源于中国,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茶有解毒的功效。中国是茶的故乡,经过漫长的历史跋涉,现在茶已经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扎下了根,茶叶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

1、神农时代:5000年以前,神农时代利用生叶煮着喝,把茶叶拿来当药用。 拿来当药用。

2、西周、东周:3000以前,开始人工栽培茶树,当菜食。 拿来当药用。

3、秦代:2300年以前,开始当茗饮,调煮,羹饮。 拿来当药用。

4、汉代:

5、唐代:1200年以前,受唐代经济、文化的影响;陆羽《茶经》的倡导;僧道生活和茶为教事吸收的影响,气候条件也有得于茶业的发展。 拿来当药用。

6、宋代:1000年以前泡茶技艺的改进;水质的讲究;斗茶获得。 拿来当药用。

7、元代:700年以前,制作散茶,重炒略蒸。 拿来当药用。

8、明代:据今600多年,黄茶、黑茶和花茶的工艺相继形成。 拿来当药用。

9、清代:300年以前,中国茶风靡世界,独步世界茶市,当时出口茶叶的只有中国,工艺以烘青和炒青为主,制作了乌龙茶、红茶、黑茶、花茶、绿茶、白茶。 拿来当药用。

10、近代:

(1)1846-1886年是中国茶叶的兴盛时期(茶园面积不断的扩大,茶叶产量迅速增递,有力的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

(2)1886-1947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衰落时期(政治、经济方面、国际茶叶市场竞争失败)。

(3)1950-1988年,是中国茶叶生产的恢复发展时期,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大力恢复旧茶园,建立新茶园,改进新品种,推行科学种茶,茶叶经济走向稳定发展之路。使得茶叶生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2. 利用茶的三个阶段

1、药用:发现和利用茶可以追溯到原始时期,我国第一步药物专著《神农本草》中就有“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做药用,生嚼内服,清热,外敷消炎解毒。

2、食用:从生嚼到煮食,茶叶可以和粮食一起煮“茶粥”,“羹印”,或者灼煮,捞起,加调料。今云南基诺族仍有“凉拌茶菜”。

3、饮用:饮用源于食用,饮茶比喝白水解渴。牧区将茶掺入牛奶共饮,少数民族地区有擂茶和打油茶。

3. 饮茶的三个阶段

1、唐代煮茶法:煮茶前,先把茶叶碾成粉末,烧开水后将调料放入,再将茶粉撒入锅内。饮用时,趁热将茶渣和茶汤一起一起喝下去,谓之“吃茶”。

2、宋代点茶法:即用开水冲泡茶粉,并用茶搅拌后饮用,今日本的抹茶道就是起源于此。

3、明代泡茶法:明代改为整叶茶冲泡,为现代泡茶的开端。

4. 茶区分布

1、世界产茶区

中国、日本、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巴基斯坦、肯亚、马来西亚、印尼、越南、阿根庭及中南美洲,各国产茶区之茶籽、茶苗及制茶技术皆由中国直接或间接引入。

2、中国四大茶区

中国作为茶叶大国,茶区东起台湾东部海岸,西至西藏贡茶场,南至海南岛榆林海港,北到山东荣城市,包含西南、华南、江南、江北四大茶区。

西南茶区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叶产地,包括云南、贵州、四川、西藏东南部地区。西南茶区地形复杂,山脉高耸,气候多变,适合各种大叶种茶树的生长培育。中国的外销碎茶和边茶大多数产自这里,也是高档绿茶、普洱茶喝花茶的主要产地。多元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西南茶区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西南茶区,可以考证到中国茶大部分的演化史。

华南茶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南部等地,这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空气湿度大。而且这些地区多山地丘陵,自然环境优越,对于茶树的生长得天独厚。华南茶区的品种资源丰富,优良品种极多,茶树以乔木型和小乔木大叶种偏多。很多名茶,如铁观音、大红袍、凤凰单丛、六堡茶、西山茶等均产自这一茶区。

江南茶区以长江为界线,从长江抵达南岭,包括浙江、湖南、江西、安徽等地。江南茶区四季分明,春夏两季多雨,多丘陵地带,适宜茶树的生长。茶树以灌木型为主,是质优高档绿茶的集中产区,如西湖龙井、碧螺春等,在中国茶区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江北茶区从长江向北,直抵信阳,从西部的大巴山延伸到江苏北部,包括陕西南部,湖北北部,河南南部,安徽北部以及江苏北部等地区,江北茶区年平均气温较低,冬季漫长,降水量因地区不同各异。该茶区以生产绿茶为主,茶树均为灌木型中小叶种,生产的名茶有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紫阳毛尖等。

中国茶文化

茶叶的种类

茶(发酵度0%)

眉茶:炒青、特珍、珍眉、凤眉、秀眉、贡熙等

珠茶:珠茶、雨茶、秀眉等

细嫩炒青:龙井、大方、碧螺春、雨花茶、松针等

普通烘青:闽烘青、浙烘青、苏烘青等

细嫩烘青:黄山毛峰、太平猴、华顶去雾等

滇青、川青、陕青等

煎茶、玉露等(我国不多,日本比较流行)

2. 黄茶(发酵度10~20%)

君山银叶(湖南岳阳)

蒙顶黄芽(四川雅安)

霍山黄芽 (安徽)

北港毛尖(湖南岳阳)

沩山毛尖(湖南宁乡)

平阳黄汤(浙江温州)

远安鹿苑(湖北远安)

皖西黄小茶

霍山黄大茶(安徽)

皖西黄大茶(安徽)

广东大叶青

3. 白茶(发酵度20~30%)

白毫银针

白牡丹(大白叶茶、水仙种)

贡眉(小白叶茶)

4. 青茶(乌龙茶)(发酵度30~60%)

武夷岩茶: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

水仙

肉桂

铁观音

奇兰

水仙

黄金桂

凤凰单枞

凤凰水仙

岭头单枞

冻顶乌龙

包种

5. 红茶(发酵度80~90%)

正山小种

烟小种

滇红

祁红

川红

闽红

宁红

越红

叶茶

碎茶

片茶

末茶

6. 黑茶(发酵度100%)

安化黑茶

蒲圻老青茶

湖北佬扁茶

南路边茶

西路边茶

六堡茶(广西)

普洱茶(云南)

7. 再加工茶

加工茶就是在基本茶类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加工。

花茶:用茶叶盒花进行拼和熏制,使茶叶中吸收花香而制成的香茶。(茉莉花茶)

紧压茶:有各种散茶经过再加工蒸成一定形状而制成的茶叶。(如:黑茶紧压茶)

萃取茶:速溶茶

果味茶:柠檬红茶

药用保健品:绞股蓝茶,菊花茶,减肥茶

含茶饮料:茶可乐、绿茶冰淇淋、牛奶红茶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29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