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井绿,乌绿茶有哪些品种

2023-03-03 130阅读 0评论

双井绿,乌绿茶有哪些品种?

碧螺春

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是中国的名茶。

双井绿,乌绿茶有哪些品种

2/8

龙井

龙井是汉族传统名茶,属于绿茶,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一带,由汉族茶农创制于宋代,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西湖龙井茶叶为扁形,叶细嫩,条形整齐,宽度一致,为绿黄色,手感光滑,一芽一叶或二叶。

3/8

六安瓜片

中华传统历史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简称瓜片、片茶,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唐称“庐州六安茶”,为名茶;明始称“六安瓜片”,为上品、极品茶;清为朝廷贡茶。

4/8

乌龙茶

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乌龙茶为中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产。

5/8

姑箐茶

姑箐茶亦称“姑箐贡茶”,相传为清代年间水西地区进奉朝廷的物品。产于“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纳雍县,独特的1800米以上高海拔地理位置,决定了姑箐茶有机无农残的品质,并以其独特的品质和韵味,深受人们喜爱。现在同样产自纳雍县的自嘉茶已成为纳雍绿茶的代名词。

6/8

毛尖

外形细、圆、光、直、多白毫,色泽翠绿,冲后香高持久,滋味浓醇,回甘生津,汤色明亮清澈。 毛尖的色、香、味、形均有独特个性,其颜色鲜润、干净,不含杂质,香气高雅、清新,味道鲜爽、醇香、回甘,从外形上看则匀整、鲜绿有光泽、白毫明

7/8

铁观音

铁观音,汉族传统名茶,属于青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原产于福建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发现于1723—1735年。“铁观音”既是茶名,也是茶树品种名,铁观音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

8/8

庐山云雾茶

庐山云雾茶是汉族传统名茶。属于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绿茶中的一种。始于汉朝,宋代列为“贡茶”。因产自中国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而得名。庐山云雾茶由于长年饱受庐山流泉飞瀑的亲润、行云走雾的熏陶,从而形成其独特的醇香品质:叶厚毫多、醇香甘润、富含营养、延年益寿。

江西有没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土特产?

欢迎关注#吃遍南宁#,带你发现南宁地道的美食!

泱泱赣鄱大地

自古以来便是人文荟萃、物产富饶

在被“国家授予”的地理标志产品名录中

江西就占据了104个!

什么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根据国家定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一般产自特定地区,且极具当地特色

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而命名的产品

是优良品质的代表!

简单来讲,就是被御赐的“招牌特产”!

要是你还在纠结该吃啥、送啥、买啥?

内涵君忍不住要把江西这104个招牌甩给你

来看看,你的家乡都有哪些上榜!

nan chang

军山湖大闸蟹

李渡酒

安义瓦灰鸡

jiu jiang

庐山云雾茶

修水双井绿

瑞昌山药

彭泽鲫

修水西港化红

修水杭猪

修水宁红茶

jing de zhen

瑶里嫩蕊

浮梁茶

景德镇陶瓷

ping xiang

上栗花炮

萍乡红鲫

xin yu

新余蜜桔

ying tan

余江夏天无

gan zhou

信丰脐橙

信丰红瓜子

信丰萝卜干

兴国红鲤鱼

兴国灰鹅

兴国倒蒸红薯干

石城白莲

会昌米粉

赣南脐橙

寻乌蜜桔

南康甜柚

宁都黄鸡

全南桠柑

新干商州枳壳

大余金边瑞香

yi chun

奉新猕猴桃

高安腐竹

丰城冻米糖

丰城富硒大米

靖安桠柑

靖安白茶

万载百合

樟树黄栀子

樟树吴茱萸

宜丰竹笋

上高蒙山猪

上高紫皮大蒜

shang rao

余干辣椒

余干鄱阳湖藜蒿

德兴铁皮石斛

德兴覆盆子

德兴红花茶油

怀玉山三叶青

怀玉山马铃薯

铅山连四纸

铅山河红茶

铅山红芽芋

铅山县黄岗山玉绿

广丰马家柚

广丰白耳黄鸡

婺源荷包红鲤

婺源绿茶

弋阳多穗石栎

弋阳年糕

弋阳大禾谷

玉山黑猪

上饶蜂蜜

上饶早梨

上饶白眉

三清山山茶油

上饶青丝豆

临湖大蒜

铁山杨梅

万年贡米

横峰葛

ji an

宜春苎麻

泰和乌鸡

遂川狗牯脑茶

遂川板鸭

遂川金桔

安福县陈山红心杉

安福火腿

永丰辣椒

永丰茶油

万安玻璃红鲤鱼

井冈山竹笋

井冈山红米

登龙粉芋

吉安红毛鸭

三湖红桔

fu zhou

抚州水蕹

南城麻姑茶

崇仁麻鸡

王桥花果芋

广昌白莲

资溪白茶

南丰蜜桔

东乡白花蛇舌草

临川金银花

临川虎奶菇

黎川香榧

乐安花猪

南城县洪门鸡蛋

广昌泽泻

抚州西瓜

南城淮山

金溪蜜犁

综合上述,江西这104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

上饶成为了最大赢家,共计28个上榜

抚州也不甘落后,以17个斩获第二

而吉安和赣州并列荣获第三!

产品方面,江西的茶叶成为最大赢家

共计有13个地方茶叶上榜

蜜桔、脐橙、桠柑类水果以10个居次

绿茶有哪些种类?

绿茶主要有四种:1、炒青绿茶,包括信阳毛尖、庐山云雾等;2、蒸青绿茶,如恩施玉露;3、杀青绿茶,包括滇青、川青等等;4、烘青绿茶,如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

绿茶的品种:

英山云雾茶、西湖龙井、峨眉雪芽、湄潭翠芽、兰馨雀舌、惠明茶、洞庭碧螺春、中岳仙茶、剑叶、马边云雾茶、日照绿茶、顾渚紫茶、午子仙毫、黄山毛峰、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狗脑贡茶、云雾毛尖、曾侯银剑、大悟绿茶、平水珠茶、宝洪茶、上饶白眉、径山茶、峨眉竹叶青、峨眉春语、汉家刘氏茶、南安石亭绿、仰天雪绿、蒙顶茶、涌溪火青、仙人掌茶。

天山绿茶、永川秀芽、休宁松萝、恩施玉露、都匀毛尖、黎平雀舌、鸠坑毛尖、桂平西山茶、老竹大方、泉岗辉白、雪水云绿、眉茶、安吉白片、南京雨花茶、敬亭绿雪、天尊贡芽、滩茶、双龙银针、太平猴魁、源茗茶、峡州碧峰、秦巴雾毫、开化龙顶、庐山云雾、安化松针、日铸雪芽、紫阳毛尖、江山绿牡丹、岳西翠兰、高桥银峰、云峰与蟠毫、汉水银梭。

云南白毫、遵义毛峰、九华毛峰、五盖山米茶、井岗翠绿、韶峰、古劳茶、桐城小花、舒城兰花、州碧云、小布岩茶、华顶云雾、南山白毛芽、天柱剑毫、黄竹白毫、麻姑茶、车云山毛尖、桂林毛尖、建德苞茶、瑞州黄檗茶、双桥毛尖、覃塘毛尖、东湖银毫、江华毛尖、龙舞茶、龟山岩绿。

无锡毫茶、桂东玲珑茶、天目青顶、新江羽绒茶、金水翠峰、金坛雀舌、古丈毛尖、双井绿、周打铁茶、文君嫩绿、前峰雪莲、狮口银芽、雁荡毛峰、九龙茶、峨眉毛峰、南山寿眉、湘波绿、晒青、山岩翠绿、蒙顶甘露、瑞草魁、河西圆茶、普陀佛茶、雪峰毛尖。

青城雪芽、宝顶绿茶、隆中茶、松阳银猴、龙岩斜背茶、梅龙茶、兰溪毛峰、官庄毛尖、云海白毫、莲心茶、金山翠芽、峨蕊、牛抵茶、化佛茶、贵定云雾茶、天池茗毫、通天岩茶、凌云白茶、蒸青煎茶、云林茶、盘安云峰、绿春玛玉茶、东白春芽、

太白顶芽、千岛玉叶、清溪玉芽、攒林茶、仙居碧绿、七境堂绿茶、南岳云雾茶、大关翠华茶、湄潭翠芽、翠螺、窝坑茶、余姚瀑布茶、苍山雪绿、象棋云雾、花果山云雾茶、水仙茸勾茶、遂昌银猴、墨江云针、桐城小花、英德绿茶、保靖黄金茶、白马毛尖、关山云雾、房县绿茶、神农绿

泡绿茶采用两种方法冲泡:一是上投法,它适用于外形紧结的高档名优绿茶,即先将摄氏75—85度的热水冲入杯中。二是下投法,先放茶叶后直接倒85度左右的热水,适合普通绿茶。正确的泡绿茶饮用,能使口感更好,而且喝起来更加健康。泡茶有一定的讲究,尤其是水温。

茶叶的产地起源你了解吗?

茶叶名称常见产地所属分类

一、绿茶

1. 西湖龙井:浙江省杭州市

2. 普龙茶:普龙自然村

3. 六安瓜片:安徽省六安市

4. 碧螺春:江苏省苏州市

5. 武夷岩茶:福建武夷山

6. 都匀毛尖:贵州都匀市

7. 安溪铁观音:福建安溪县

8. 信阳毛尖:河南省信阳市

9. 黄山毛峰:安徽省黄山

10. 二祖禅茶: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

1. 黄竹白毫:湖南省永兴县

2. 双井绿:江西省修水县杭口乡双井村

3. 太平猴魁:安徽太平县(现改为黄山市黄山区)一带

4. 庐山云雾茶:江西省九江市

5. 惠明茶: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

6. 午子仙毫:陕西省西乡县

7. 蒙顶茶: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蒙山

8. 径山茶: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

9. 涌溪火青:安徽泾县榔桥镇涌溪村

10. 鸠坑毛尖:浙江省淳安县鸠坑源

1. 平水珠茶:浙江省绍兴市平水镇

2. 西山茶:广西省桂平市西山景区

3. 宝洪茶: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

4. 天山绿茶:福建省阂东地带的天山山脉

5. 老竹大方: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6. 上饶白眉:江西上饶县

7. 永川秀芽:重庆永川

8. 恩施玉露:湖北恩施市

9. 麻姑茶:江西南城县麻姑山

10. 古丈毛尖:湖南武陵山区古丈县

1. 绿春玛玉茶:云南红河绿春县骑马坝乡玛玉村

2. 敬亭绿雪: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敬亭山

3. 江山绿牡丹:仙霞岭北麓、浙江省江山县保安乡尤溪两侧山地

4. 苍山雪绿:云南大理苍山山麓

5. 仙人掌茶:湖北当阳

6. 安吉白片:浙江省

7. 雨花茶:江苏省南京

8. 建德苞茶: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

9. 桂东玲珑茶:湖南省桂东县清泉镇

10. 江西狗牯脑茶:江西遂川县汤湖乡狗牯脑山

1. 竹叶青茶:四川省峨眉山

2. 石笕茶:浙江绍兴诸暨市境内的东白山麓

3. 桐庐天尊贡芽:桐庐县钟山乡

4. 水仙茸勾茶: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5. 双桥毛尖:湖北省大悟县的双桥

6. 清溪玉芽:淳安县

7. 仰天雪绿:河南固始县仰天洼茶场

8. 顾渚紫茶:浙江省长兴县水口乡顾渚村

9. 千岛玉叶:淳安县

二、白茶

1. 白毫银针:福建省福鼎市、南平市政和县

2. 白牡丹:茶福建省政和县

3. 贡眉:福建建阳县

三、黄茶

1. 北港毛尖:湖南省岳阳市北港

2. 霍山黄芽:霍山县大化坪镇、太阳乡金竹坪

3. 温州黄汤:平阳、苍南、泰顺、瑞安、永嘉

4. 霍山黄大茶:安徽霍山、金寨、大安、岳西等地

5. 蒙顶黄芽:四川蒙山

6. 鹿苑毛尖: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7. 沩江白毛尖:湖南省宁乡县西部的大沩山

8. 广东大叶青:广东舌耕内韶关、肇庆、湛江

9. 海马宫茶:贵州省大方县的老鹰岩脚下的海马宫乡

10. 君山银针:湖南岳阳洞庭湖

四、花茶

1. 玳玳花茶:苏州与福州

2. 茉莉花茶:广西、福建等地

3. 珠兰花茶:安徽款县、福建福州、浙江金华和江西南昌等地

4. 桂花茶:广西桂林、湖北咸宁、四川成都、重庆等地

5. 白兰花茶:广州、苏州、福州、成都等地

6. 金银花茶:山东、陕西、河南、河北、湖北、江西、广东等地

7. 玫瑰花茶:广东、福建、浙江等省

8. 洛神花茶菊花茶:全国各地、随处可见

五、黑茶

1. 湖南黑茶:湖南

2. 老青茶:湖北省内蒲圻、咸宁、通山、崇阳、通城等市、县

3. 千两茶:湖南省安化县

4. 普洱茶: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地区

5. 安化黑茶: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

6. 四川边茶:四川省

六、乌龙茶

1. 闽北水仙:建瓯、建阳两县

2. 铁罗汉:福建省武夷山市八角亭

3. 龙须茶:福建省武夷山

4. 黄金桂:安溪虎邱美庄村

5. 凤凰水仙:广东省潮安县凤凰山区

6. 台湾乌龙:台湾省

7. 武夷肉桂:武夷

8. 大红袍:武夷

9. 永春佛手:福建永春县苏坑、玉斗、锦斗和桂洋等乡镇

10. 安溪色种:福建省安溪县

11. 凤凰单丛茶: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

12. 文山包种茶:台湾伸北部的台北市和桃园等县

13. 包种茶:台湾北部

七、红茶

1. 祁门红茶: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今池州市)、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

2. 日月潭红茶:台湾

3. 青城雪芽:四川省都江堰市灌县

4. 金骏眉:福建省武夷山市桐木关

5. 正山小种:福建省武夷山市

6. 云南红茶:云南省南部与西南部台湾高山茶台湾省

7. 苦丁茶:西南地区(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湖北)及华南地区(江西、广东、福建、海南)等地

8. 水仙茶:福建漳平市、永春县、建阳市、安溪县等地

什么是可燃冰?

什么是可燃冰,中国有多少?

先说说可燃冰是什么。

可燃冰,顾名思义就是可以燃烧的冰。冰怎么能燃烧呢?这就要学点化学知识了。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₄·nH₂O,是天然气与水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其外观看起来像冰,遇到火即可点燃,因此就叫“可燃冰”。但这只是俗称,其正式化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

这里特别要说明一下,可燃冰并不都是晶莹剔透的冰雪状,大多数情况下天然气水合物在地底下是与泥沙混合在一起的,比如在南海神狐海域采集起来的就是一种泥质粉砂状的物质,有点像黏土。由于这种矿藏渗透力较差,因此开采难度较大,出气强度、持续性、防砂防堵要求都很高。

可燃冰是一种清洁能源,比使用石化燃料的污染小多了,因此是人类未来石化燃料的理想替代能源。

可燃冰的热当量。

可燃冰是世界近年来越来越火的一种新能源,由于其储量大,热值高,在石油煤炭资源越来越匮乏,人类面临能源危机的情势下,对可燃冰的期待越来越高。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下结晶而成,其比重约为0.9g/cm^3,略低于水和水冰,每个立方米可燃冰含有0.8m^3的水,可转化释放出160~180m^3天然气。

根据油气标准当量,石油原油的热值与天然气热值对比,每吨原油相当于天然气1255m^3,为了方便计算,一般会把1吨原油约等于1000m^3天然气来比较。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1m^3可燃冰,约相当于原油0.16吨,或者说约6.25m^3可燃冰,可等值1吨原油。

可燃冰的发现过程。

最早提出可燃冰这个概念的是美国人哈默·施密特,他在一个被堵塞的输气管道中发现罪魁祸首是一块可燃燃烧的冰块,这是人类首先发现这种甲烷气水化合物。在此之前,1810年,英国化学家汉弗来.戴维爵士率首次在实验室发现过这种物质。

1946年,苏联学者斯特里诺夫提出了可燃冰在自然中可能存在的概念,他认为只要有适当的低温和压力,就能够形成这种矿藏;1968年,前苏联地质学家们在寒冷的西伯利亚发现了可燃冰的矿藏。

1972年,美国人首次在阿拉斯加的永冻层中采集到了可燃冰的样品;1968年开始,美国挑战者号海洋钻探船发现了某种奇怪的地震反射波,怀疑海底地层中有冰层带或者可燃冰的存在;1979年,挑战者号从这种反射层中钻取到了可燃冰,由此确定具有这种反射波的海域地下,就可能存在可燃冰。

从此,世界上可燃冰的勘探开采研究如火如荼起来。中国在可燃冰勘探研究上起步较晚,1999~2001年,地质科技人员才首次在南海西沙海槽发现存在可燃冰的地震异常信息,200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了海域可燃冰资源调查专项。

由此,拉开了中国可燃冰调查勘探的序幕,以后发展非常迅速,现在走到了世界前列。2017年5月,中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首次试采可燃冰取得成功;2020年2月17日,又实现了第二轮试采点火成功。

可燃冰的储量。

现在人类的主要燃料是石油,能源危机已经日益迫近。据世界上一些能源研究机构统计,全球石油已经探明的总储量大致在2000亿吨左右,除了已经开采使用的,剩下也就1500亿吨左右,根据目前的储量与消耗量计算,世界石油储量只够人类再使用40年左右。

在这种日益迫近的能源危机面前,可燃冰勘探成果的不断涌现,让濒临绝望的人们又抓住了一根稻草。现在世界上已经勘探出可燃冰总储量约2100万亿m^3,折算成石油约合336万亿吨。这是个什么概念?我们简单算一下就知道,这是现有石油储量的2240倍,如果现在的石油储量还可以供人类用40年,那么这些可燃冰储量就可以供人类用上89600年。

不过网络上一般认为,现在世界上探明的可燃冰储量可供人类使用1000年,我实在不知道这些数据是如何得来的。

中国可燃冰储量。

在这个领域,中国近年来可是战果频频。在南海、东海、青藏高原等地,已经探明相当巨大的可燃冰储量,相当于原油当量1000亿吨以上。这又是一个什么概念?就是中国的可燃冰不完全统计,就达到了世界燃油总剩余储量的约70%。

中国2020年消耗石油7.2亿吨,按这个消耗量,中国的可燃冰储量可以供中国人消耗138年,即便储量再大些,在1500吨以上,也就可供消耗200来年。

但网络上有些说法,似乎远远不止这些。比如许多帖子认为中国是世界上可燃冰储量最大的国家,还有的说中国可燃冰总储量占据了世界的90%。这些说法我就不知道有什么数据支撑,是如何得来的。如果按照前面说的,世界上可燃冰总储量2100万亿m^3,约合原油当量336万亿吨来看,中国约合原油1000亿吨的储量只占其中的3360分之一,怎么可能会成为世界第一,又如何占据了世界的90%呢?

当然,我希望是我孤陋寡闻,有些数据不清楚,我国的天然冰储量真的像一些网友们说的那样,世界第一。但我搜遍了网络,也无法找到能够证明这个说法的依据。如果有这方面可靠数据的朋友,欢迎在评论区予以指正,先行谢过。

可燃冰是怎么形成的。

形成可燃冰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温度、压力和气源。

温度就是要有低温环境,可燃冰只有在0~10℃的情况下才会生成,超过了20℃就会分解,因此可燃冰一般在海底或永久冻土层才会生成,海底温度一般保持在2~4℃,冻土层温度一般都在0℃以下。

压力就是要有30个海平面大气压,在海洋,只要有300米深的海水就能够形成30个大气压,因此较容易保证这个气压,现在开采到的可燃冰的海洋几乎都在1000米以上;在冻土层一般可燃冰会在800~1000m一下生成。

气源就是那里要有天然气来源,如果没有天然气,就巧妇难做无米之炊了,即便有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也无法生成可燃冰。一般海底有机物沉淀,经过碳化和生物转化,就形成了充足的气源,在适当的温度、气压和气源的交织下,可燃冰晶体就会在海底多孔介质的空隙中间生成。

而陆地冻土中的可燃冰一般混合在砂岩或粉砂岩岩床纵波,以甲烷包合物的方式存在。

可燃冰的分子结构有点像有若干水分子组成的笼子,而甲烷就被包裹在笼子的中间。这是因为水分子中氧原子的电负性较大,在高压下能吸引与之相近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形成氢键,构成笼状结构。这种笼状结晶化合物只有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才能稳定存在,温度和压力两个条件有一个出了问题,锁在笼子里的甲烷气体就会逸出,所谓可燃冰就会崩解而不复存在。

可燃冰的开采过程的问题。

可能有些人看到网上像冰块一样的可燃冰燃烧,会以为开采可燃冰就是把地底的可燃冰块挖出来,然后装上火车汽车轮船,运输到世界各地去。其实这种想法完全错了,如果这样开采的话,不要说不能得到这些燃料造福人类,反而会祸害地球生态。

因为如果将这些可燃冰固体开采出来,由于开采过程的温度升高和压力的降低,这些可燃冰还没出水面或到地表,其笼状结晶都会分解了,还没有到挖起来装载到运输车船上,天然气就挥发殆尽了。而可燃冰中的甲烷,其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20倍。

地下储存的可燃冰中的甲烷总量,是大气中甲烷总量的3000倍,如果这些气体逃逸到地球大气层,将对地球气温和气候造成不可逆转的巨大损害,即便泄漏到了海底,也会改变沉积物的工程力学性质,导致因海底软化造成的大规模滑坡,破坏海底构造以及通讯电缆、海洋钻井平台等设施。

可燃冰开采方法。

由于要注意防泄漏,因此可燃冰开采就是一个难度较高的技术。简单地说,人们只能在地底下让这些可燃冰打破樊笼,天然气逸出后,不泄漏地把它们抽取出来,密封在管道和或槽罐中,运输到需要的地方。

现在正在试验中的主要开采方法有热激发法、减压法、置换法等三种,就是通过给地下天然冰加热或减压,或通过用其他化学物质置换,让可燃冰在地底打破晶体笼状结构,使甲烷逃逸出来,然后把它们从地底用管道输送到地面。

技术的难点就是如何做到密封,让逸出的天然气只能顺着管道乖乖地流进到储罐或输送管道中,不能泄漏到海底或空气中。现在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更安全高效的开采方式,改进和提升开采设施。

中国有关专家表示,现在通过试采,可燃冰作为未来替代能源的前景是广阔的,但根据目前对可燃冰调查研究和技术储备现状,要实现商业化开采大概还要到2030年左右,也就是还需10年准备时间。世界上怎么样呢?我想也差不多吧。

这个问题就说到这,码字很累,如果喜欢就请给个关注和点赞吧。谢谢阅读,欢迎讨论。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侵权抄袭是不道德的行为,敬请理解合作。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3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