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茶杯,装茶具的器皿

2023-03-02 128阅读 0评论

茶道茶杯,装茶具的器皿?

茶壶:主要用于泡茶,壶身圆润,肚大能容,壶口带嘴用于斟茶。好的茶壶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茶的香味,且不吸茶香。

盖碗:盖碗又称“三才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主用也是泡茶。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茶文化的一种体现。

茶道茶杯,装茶具的器皿

公道杯:公道杯也称“茶海”,是用于均匀茶汤,再分茶至品茗杯中的茶具。以前人们用盖碗泡好茶后直接分至各品茗杯中,容易出现茶汤浓淡不一、汤量不一的现象,公道杯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品茗杯:就是用于喝茶的杯子,杯身较矮,款式多样。

闻香杯:闻香之用,比品茗杯细长,是乌龙茶特有的茶具。传统的茶道讲究的就是一嗅二闻三品味,闻香杯聚香效果好,香味散发慢,既可暖手又可尽情品玩。

辅助茶具有很多,应用于每一个泡茶品茶的环节,总的来说是个“细节控”。购买的时候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和实际需求来定就好了。

茶叶罐:盛放茶叶的容器。茶叶的存放,讲究密封、干燥、避光、阴凉、无异味,针对茶的特质来选存储工具,才是正理。

茶盘:茶盘是用于放置茶具、茶杯的平台。一般而言,茶盘要平,且不怕泡水,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采用乌金石茶盘,有档次感,还能排水。

杯托:刚泡好的茶容易烫手,一个杯托不仅能避免被烫,还能增加茶的仪式感,美哉。

茶滤:用于从茶壶中过滤茶汤,避免有碎叶茶渣落入茶汤,影响观感和口感。

茶洗:用来洗茶的工具,形如大碗。《潮州茶经》中说:"烹茶之家必备三个,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一以浸冲罐,一以储茶渣暨杯盘弃水。"到了现在,茶洗的功能更偏于洗杯、回收杯、装茶渣弃水等。

茶承:茶承是用来承载茶壶的器具,即茶壶下的托盘。一方面茶承可以用于淋壶时盛水,另一方面茶承可以用于衬托茶壶的精美。

杯架:用来晾杯的架子,洗过的茶杯倒置于杯架上可以沥干水分,保持干爽,不受污染。

茶荷:茶荷:用于盛放茶叶、观赏茶叶,将茶叶放入茶壶中。形状多以有引口的半球形,通常用竹、木、陶、瓷等制成。

茶盖置:用来放茶壶、盖碗的盖子,直接放桌上或承盘里易脏,易留下水渍,一个盖置可以。

茶道里的圆筒杯子有什么用?

要解释这个问题,首先应当了解一下什么是茶道六君子。茶道六君子释义如下:茶则(茶勺)是那个长勺子,用来盛茶叶。茶匙(茶刮)那个大弯耳勺,协助茶则将茶叶拨至壶中。茶夹(茶镊),用来夹闻香杯和品茗杯。茶漏,放置壶口防止茶叶外溢。茶针(茶通),当壶嘴被茶叶堵住时用来疏通,或放入茶叶后把茶叶拨匀,碎茶在底,整茶在上。如果指的是比品茗略长的,一般说是的闻香杯,是用来闻取茶叶香气用的,因为,聚香,所以叫闻香杯。

中国制茶、饮茶的历史十分悠久,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需要我们当代人进一步的学习、传承和发展。

如何快速清洁你的个人小茶杯呢?

题主你好: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水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器具,但带有污渍的水杯不仅影响美观,也会给人身体健康带来些危害,下面我就介绍几种自己日常生活中清洗水杯的小技巧,希望可以解决题主清洗水杯的烦恼。

第一,牙膏清洗。选用一些美白效果好的牙膏,将牙膏挤在干净的抹布或牙刷上,反复擦拭水杯,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第二,白醋清洗。白醋具有酸性,可以软化污渍。将水杯浸泡在白醋与水的混合物中十分钟左右,取出冲洗干净即可。

第三,食盐清洗。食盐微小的颗粒可以增加摩擦力,把食盐涂抹在水杯上,用干净抹布多擦拭几遍,就可以轻松去除污渍。

第四,碎蛋壳清洗。将蛋壳碾成粉末状,涂抹在水杯上,用干净抹布反复擦拭,去除污渍效果极好。

第五,土豆清洗。把土豆切成小块,放入带有污渍的陶瓷杯,加入热水,浸泡20分钟左右,然后冲洗过后你会发现水杯很干净。

第六,柠檬、橙子、橘子皮清洗。我们用这些水果皮,反复擦拭带有污渍的水杯,利用她们的酸性可以有效去除污渍,和白醋清洗效果一致。

第七,洗洁精清洗。对于污渍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把水杯浸泡在洗洁精水中,就会很轻松的清洗掉水杯中的污渍。

【归纳总结】:

由于水杯是盛水器皿,与健康息息相关,确保清洗时所用清洗物的安全性,我所用的清洗物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日用品,也都符合食品安全,清洗后不会有任何对身体健康不利的残留。建议大家不要使用一些不符合食品安全的清洗剂之类,以免对自己身体带来不健康危害。

为什么潮州喝茶最多只用三个茶杯?

潮汕人喝茶有上千年的历史,经历了上千年文化演绎和历史的沉淀,慢慢了也成了潮汕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而也就有了潮汕当地人对茶叶的称呼,称之为"茶米"意思也就是说茶和米一样是每天不可缺少的食物。从这里可以看出潮汕人对"茶米"的喜爱程度。为什么潮汕人喝茶会用三只茶杯呢?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潮州人我认为有种原因吧,潮州自古山多地少,耕田如绣花,形成了潮州人独有的一种特色,就是衣食住行所需的用品大部分都是小而精致,小而"易"(方便)的特色,例如茶具吧:一个盖瓯三只杯,三只杯可重叠一起放在瓯里,随时都方便携带,甚至可以揣进兜里,无论是去到哪里,只要一拿出来,加上一点开水和茶叶,三只茶杯更胜一桌美味佳肴,三只茶杯七八好友,在田野间,在榕树下,在渡船上,在集市中⋯可泡上一个下午,可聊出无限商机,可聊出中华上下五千年,可聊远在异国他乡的亲人,可聊出子孙后代千万年⋯, 三只茶杯是千百年来利益权势最完美的平衡,三只茶杯没有分左右尊卑,三只茶杯只有人来人往,三只茶杯只有给得闲的人,给赶上的朋友。三只茶杯犹如一个"品"字,可品生活,可品世事的无常,可品历史的风云。三只茶杯可接待远方尊贵的客人,三只茶杯也可随时可以和睦左邻右舍,三只茶杯可以让生意通五湖四海,三只茶杯更能泯久年的恩仇。 老子的道德经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也许是潮汕对文化,对寓意的寄托吧……

茶具介绍及茶道流程?

常见茶具通常有:茶杯、茶漏、盖碗、茶盘、茶则、茶挟、茶巾、茶针、煮水器、茶叶罐、茶船、茶海、茶匙等十三种

茶道操作流程如下:

第一道:净手和欣赏器具

也就是洗手,喝茶卫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请来宾赏茶,然后是赏具:品茶讲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镇的瓷器或宜兴的紫砂壶为上,这个都是为了喝茶前有个放松心情的准备。

第二道:烫杯温壶

就是把茶叶器具都用开水冲洗一次,目的也是为了卫生清洁,同时给茶具预热,这样出来的茶的味道更香,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说这叫洁具提温。

第三道:马龙入宫

把茶叶放到器具里,也就是放茶过程到茶壶里,名字叫的好听,程序简单,表演可以适当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韵。

第四道:洗茶

将沸水倒入壶中,让水和茶叶适当接触,然后又迅速倒出。目的是为了把茶叶表面的不清洁物质去掉,还有就是把没炒制好的茶叶过滤掉。

第五道:冲泡

把沸水再次倒入壶中,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三次,别一次把壶倒满,茶道的程序其实也只是好看而已,只有这步才是平时大家常用的,表演上有即所谓“凤凰三点头”,向客人示敬。

第六道:春风拂面

完全是表现技巧美观需求,水要高出壶口,用壶盖拂去茶末儿,把浮在上面的茶叶去掉,为的是只喝茶水不要让上面浮的茶叶到口中。

第七道:封壶

盖上壶盖,保存茶壶里茶叶冲泡出来的香气,用沸水遍浇壶身也是这个目的。

第八道:分杯

准备喝茶开始的步骤,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第九道:玉液回壶

轻轻将壶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给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简单点说就是给客人每人一杯茶。

第十道:分壶

然后将茶汤分别倒入每个客人的闻香杯,茶道的程序茶斟七分满,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第十一道:奉茶

把杯子双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礼仪,以茶奉客的中国古代礼仪之本。

第十二道:闻香

这个是客人开始独自感悟的步骤,客人将茶汤倒入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最好能有陶醉状,表示对主人茶的欣赏和赞叹。

第十三道:品茗

现在终于可以喝茶了,呵呵,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轻啜慢饮,然后放下,可以在谈话交流期间继续如此,显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茶杯、茶漏、盖碗、茶盘、茶则、茶挟、茶巾、茶针、煮水器、茶叶罐、茶船、茶海、茶匙、茶荷等十三种常见茶具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28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