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的诗,你最喜欢哪一项
茶道的诗,你最喜欢哪一项?
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有很多种,相信没有人会各个精通,就我了解的手工艺就有几百种了吧,但对我印象最深,最情有独钟的就是苏绣。
提到苏绣,相信大家都会有所了解,但大部分人对苏绣了解不深。
苏绣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三国时期吴主孙权的赵夫人擅长刺绣,被时人赞为“针绝”,宋代苏州已是“户户有刺绣”,明代,苏州刺绣形成“精细雅清”的地方特色,清代苏绣发展到鼎盛时期,形成了图案秀丽,色彩典雅,针法活泼,制作精细的独特风格,成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想要了解苏绣的朋友有机会可以可以参观一下苏州刺绣博物馆。
博物馆的主体陈列有"宫廷刺绣艺术"、"民间刺绣艺术"两部分,共154件文物,还有复制品500余件,其中包括唐宋元明清时期用于包经书的经袱和宗教用品,明代的《群鹿图》、《松鼠葡萄轴》及近代大师沈寿的《耶稣像》、《秋声》等刺绣欣赏品,明清时期皇帝、皇后的朝袍、靠垫等宫廷御用刺绣品,服饰、日用小件等历代民间刺绣品。
接下来我来说一下我与苏绣的情缘。
家住苏州,从小到大接触过最多的就是刺绣,从记事起家里就有绣架,还记得母亲时常坐在绣架前的情形。
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家里都比较穷嘛,家家户户的女人们都会在家里放一个绣架,绣一点东西补贴家用。
而我接触刺绣,大概在八九岁,小学一年级的暑假,用整整一个暑假的时间做刺绣,赚了一块四毛钱。父母没有没收我的钱,而是特意跑到苏州去买了块丝巾给我,那条菊花图案的粉色丝巾一路陪伴了我很长时间,就是读大学都在用非常喜欢。
因为我们村当时以盘金著称,第一次学的当然也是盘金,就是在绣好的图案边用金线银线勾勒出来,让绣品更有立体感。这个技术含量不高,所以小小年纪的我很快就学会了。像这种在绣品上加金边或银边。(呵呵,这个图案我绣过)
再大一点就学习全盘金,就是所有图案都用金线或银线盘成。各种花草、鸟兽,龙、凤……。反正拿到什么活就做什么活,那么多年只要一有空就会坐下来刺绣。而母亲最最喜欢的就是盘大龙袍。如下图:
其实对于刺绣,最开始是为了谋生,而且开始做的时候并不是太喜欢,但做着做着就成了习惯,如今不做刺绣已很久,却有别样的情节,只要一看到绣品就会说,“啊,这个我也会绣。嗯,这个很漂亮,我也绣过。”真的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
而且随着对苏绣的了解,更知道苏绣的博大精深。
这些年,除了盘金,也学过刺绣,但最终没有学会双面绣,也没有学会人物肖像。只会一些粗浅的绣法。
所以苏绣是我最喜欢的也是最有情结的手工艺。
苏绣是值得大家了解学习的一门手艺。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苏绣,学习苏绣,让苏绣永远传承下去。
双面绣:
关于茶的诗词对联及其妙语有哪些?
谷雨龙井翠,丹青瀚墨香。
——当代、增慧 一壶茗茶道禅味,半榻茶烟养性灵。——台湾某茶艺园 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长沙白沙井 白沙井中水,观音岩上茶。——白沙井茶楼 云带钟声采茶去,月移塔影啜茗来。——四川常道观 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广州陶陶居茶楼 酒后高歌,听一曲铁板铜琶,唱大江东去;茶边话旧,看几番星轺露冕,从淮海南来。——江苏镇江京江第一楼 楼上一层,看塔院朝瞰,湖天夜色;客来两地,许武林山水,沪渎莺花。——浙江嘉兴品芳茶园 自汲香泉带落花, 漫烧石鼎试新茶。绿阴天气闲庭院, 卧听黄蜂报晚衙。戴昺《赏茶》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唐、白居易 茶爽添诗句,天清莹道心。——唐、司徒空 入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唐、郑谷 摘带岳华蒸晓露,碾和松粉煮春泉。——唐、齐己 阳羡春茶瑶草碧,兰陵美酒郁金香。——唐、李白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宋、杜小山清水飘芙蓉元宝落玉盘作者?
《饺子》是现代诗人胡秉言写的。
《饺子》
素衣台案前,巧手赛天工。
雪花纷飞舞,皎月平空现。
清水飘芙蓉,元宝落玉盘。
饕餮世间味,最是此物鲜。
胡秉言,又名胡丙炎,胡禀炎。字,鉴诚。号,沂蒙居士,自幼受父亲熏陶,喜欢诗词、易经。1982年从事教师工作。自1986年从事植物克隆、微生物工作。期间不间断易学、诗词研究至今。完成易学著作《生命谣》、诗词著作《品味》。现任山东省民族文化学会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临沂市周易研究会实用易学秘书长,临沂市河东区作协委员。
一生必背十首茶诗?
关于一生必背关于茶的诗有:
1.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出自元代张可久的《人月圆·山中书事》
2.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出自宋代苏轼的《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3.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出自宋代陆游的《幽居初夏》
红楼梦中描写贾母只喝一种茶?
大家好,我是白茶文化爱好者小詹,很高兴很回答这个问题。
什么是六安茶?《红楼梦》是一本伟大的巨著,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是那么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人。你在研读这本经典名著的时候,仿佛可以直接感受他们的情感变化。言归正传,为何《红楼梦》中描写贾母只喝一种茶,这款茶叫什么?那么我们先来找找原文中具体讲了什么。
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原来贾母去妙玉那做客,妙玉自然用心招待,她拿出了好茶献给贾母,贾母以为是六安茶,于是赶紧跟妙玉说自己不喝六安茶。那么问题来了,这六安茶指的是什么茶?原来六安茶指的是六安瓜片,这是中国十大名茶,也是中国传统的历史名茶,有深厚的历史和底蕴。
六安瓜片是安徽所产的绿茶,这种茶很奇特,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由单片生叶制成。去芽不仅保持单片形体,且无青草味。以前六安瓜片是作为贡品上贡给皇室享用,1856年,慈禧生同治皇帝后,方有资格每月享受十四两六安瓜片茶的待遇。所以六安瓜片是非常名贵的茶。
贾母为何不喝六安瓜片?我们要知道,红楼梦是架空历史小说,但大多数人认为红楼梦故事发生在清朝,因为作者曹雪芹便是出身于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所以,红楼梦大致时代是清代,而在清朝时期,六安瓜片便很有名。
既然六安瓜片是贡品茶,为何贾母却直言“我不喝六安茶”?原来贾母是一个懂得养生并注重养生的老人。要知道六安瓜片是属于绿茶系,而绿茶系都是带有寒性的,所以老人不宜饮多量的绿茶。还有一点原因,我们还得从原文寻找。
妙玉笑往里让,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
原来贾母来妙玉这之前吃了酒肉,说明此时的贾母感觉嘴巴油腻,需要一些茶来解腻,显然喝六安瓜片不能很好达到解腻的效果,所以贾母不喝六安瓜片,直到听到妙玉说这是“老君眉”的时候,贾母才点头许可。也就是说,从贾母的态度可以看出,老君眉不是绿茶,并且这种茶具有解腻的效果。
什么是老君眉?那么问题来了,这款老君眉是什么茶呢?会不会就是我们福鼎的寿眉?小詹以为不是,虽然寿眉从外形上来看,寿眉叶整卷如眉,香气清纯,有些像所描述的老君眉样子,同时寿眉也具有解腻的效果。
但从时间上来看应该不是。因为白茶分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时间最早的是银针,而寿眉被生产的时间是比较靠后的。而红楼梦的故事大概发生在清朝中期,所以在时间上是对不上的,也就是老君眉或许并不是福鼎白茶中的寿眉。
不过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的《红楼梦》将这种茶注释为:
“老君眉———湖南洞庭湖君山所产的白毫银针茶,精选嫩芽制成...形如长眉,故名“老君眉”。此外还有不同看法,据清·郭柏苍《闽产录异·货属·茶》载:
“老君眉,叶长味郁,然多伪”。由此可见,老君眉可能是武夷山的名丛,也就乌龙茶,而乌龙茶是比较解腻的,也适合老年人喝。也就是说,老君眉很可能就是属于乌龙茶中的一种。
以上就是小詹的浅见,欢迎大家指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