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茶叶的功效,是一种什么茶

2024-02-17 92阅读 0评论

碧螺春茶叶的功效,是一种什么茶?

感谢官方邀请,我是赫赫有茗,一个科学茶知分享家。

“碧螺春”属绿茶类,产自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湖之中的洞庭山。始于明朝,扬名于乾隆时期,在清朝被列为贡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因为原产地保护,也称之为“洞庭碧螺春”。龚自珍曾称赞说:“茶以洞庭山之碧螺春为天下第一”。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历史名茶是否名副其实。

碧螺春茶叶的功效,是一种什么茶

碧螺春

名称由来

碧螺春始于何时,名称由来,说法颇多。

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当地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据《太湖备考》记载,相传古时有个人叫朱正元,在东山碧螺峰的石壁里采了几株野茶,发现香气惊人,就取名叫“吓煞人”。民间传说,有一年碧螺峰的野茶产量特多,竹筐装不下,大家把多余的放在怀里,不料茶叶沾上了热气,透出阵阵清香,采茶姑娘惊呼道:“吓煞人香!”这吓煞人香是苏州方言,意思是香气浓郁得使人惊奇。于是,众口争传,“吓煞人香”便成了茶名。

在《清朝野史大观·清宫遗闻》中有一段关于“吓煞人”改名“碧螺春”的记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土人称曰:吓煞人香。康熙己卯车驾幸太湖(康熙皇帝到达太湖),抚臣宋(荦)购此茶以进(大臣宋荤买了这种吓煞人香的野茶进献给康熙皇帝),圣祖以其名不雅驯(康熙皇帝认为它的名称不雅致),题之曰:碧螺春(改名为碧螺春)。自是地方有司,岁必采办进奉矣。”过后,还有一诗赞云:“从来隽物有嘉名,物以名传愈自珍。梅盛每称香雪海,茶尖争说碧螺春。已知焙制传三地,喜得忬(揄)扬到上京。吓煞人香原夸语,还须早摘趁春分。”白话文来说就是一次康熙帝下江南,品尝此茶后大加赞赏,但觉得其名“吓煞人香”不雅,便根据其茶色碧绿、形曲似螺、采于早春,赐名“碧螺春”。

碧螺春产区

又据清代王应奎《柳南随笔》记载:清圣祖康熙皇帝,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春,第三次南巡车驾幸太湖。巡抚宋荦从当地制茶高手朱正元处购得精制的“吓煞人香”进贡,帝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曰“碧螺春”。这即是碧螺春雅名由来的故事之一。后人评曰,此乃康熙帝取其色泽碧绿,卷曲似螺,春时采制,又得自洞庭碧螺峰等特点,钦赐其美名。从此碧螺春遂闻名于世,成为清宫的贡茶了。

现在人们对碧螺春的名字又有了新解释,说碧是状其颜色,好似碧玉;螺是指其形状卷曲如螺蛳;春是因采摘在早春;所以合称为碧螺春。

产地环境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洞庭分东、西两山,洞庭东山是宛如一个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洞庭西山是一个屹立在湖中的岛屿。两山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5~16.5°C,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加之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

东洞庭山茶果间作茶园

洞庭碧螺春产区是我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风,一片片浓荫如伞的果树,蔽覆霜雪,掩映秋阳。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说:“茶园不宜杂以恶木,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 茶树、果树相间种植,令碧螺春茶独具天然茶香果味,品质优异。

采制工艺

采摘时间:早

碧螺春茶树

鲜叶采摘时间为春分前后至谷雨,谷雨后采制的茶不得称为洞庭(山)碧螺春茶。

采摘标准:嫩

碧螺春采摘

一芽一叶初展至一芽二叶。每批采下的鲜叶嫩度、匀度、净度、新鲜度应基本一致。

其中高档碧螺春茶以一芽一叶初展为主,要芽长于叶,芽叶长1.5~2.0cm,百芽重3.3~3.5g,每500g有芽头6万多个;

中档茶以一芽一叶为主, 芽叶长2~3cm;

低档茶以-芽二叶为主,芽叶长3cm左右。

除此之外,碧螺春茶鲜叶的采摘要求分批勤采,别除鱼叶、老叶、嫩果等杂物,采清、采净。

工艺流程

碧螺春的加工工艺分为传统加工工艺和机械加工工艺两种。

传统加工工艺流程:鲜叶拣剔—杀青—热揉成形—搓团显毫—干燥。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鲜叶拣剔—杀青—揉捻—初烘—做形—提毫—足干。

下面把传统加工工艺给大家重点详述一下:

传统加工技术

洞庭碧螺春手工炒制在60cm的平锅中进行。

加工特点是“手不离锅,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带揉,连续操作,起锅即成”全程历时30~35 min。

1. 鲜叶拣剔

采后鲜叶放在室内洁净的竹匾或竹席上,置于阴凉处,边拣剔边摊放。

拣剔

摊放厚度一般为3~5cm,拣剔摊放时间为3~8 h完成,期间应保持室内空气通风凉爽。

2、杀青

杀青

在平锅中进行。每锅投叶量500~600g,锅温为190~220℃。

鲜叶下锅后,用手迅速旋转反复抛抖,抛闷结合,先抛后闷,多透少闷。做到捞净、抖散、杀透、杀匀。

同时,杀青锅温也要严格掌握,既要防止红梗红叶,又要防止烫焦。

杀青时间3~4min,达到叶质柔软,略有黏性,叶片暗绿,青气消失,茶香显露,失重约25%后转入揉捻。

3、热揉成形

揉捻

锅温降至65~75℃时,用双手或单手将叶沿锅壁盘旋转揉捻,使叶团在手掌和锅壁间滚动翻转,方向一致,不可倒转。

开始时,揉3~4转抖散一次,以散发叶团内水汽,防止结团,以后逐渐增加旋转次数,减少抖散次数,基本形成卷曲紧结的条索。

热揉的操作要点:

①保持小火加温,边揉边抖。热揉因叶质柔软、果胶质黏性大,易揉紧成条,但容易闷黄、产生闷热气,故需边揉边解块,散发叶内水分。

②先轻后重,用力均匀。先轻揉4~5min,如果开始用力太重,茶汁易粘在锅壁,结成锅巴,不仅影响品质、妨碍操作,又易碎芽尖。后重揉6~8min,否则条索松、茸毛不显露。

热揉全过程为10~15min,含水量降低到约45%。

4、搓团显毫

搓团是卷曲形名优绿茶加工造型最关键的工序。

搓团显毫

锅温降至55~56℃,一锅揉坯分成几团,即将茶置于两手掌中搓团,每团搓4~5转,搓好团后放在锅内定型,再搓第二团,第二团搓好后与第一团一道解块抖散。

如此反复操作,边搓团,边解块,边干燥。搓团方向一致,不能逆向,用力均匀,注意轻—重—轻的原则。

锅温依次为低—高—低,搓团初期火温宜低,过高则水分散失多、干燥过快、条索易松;

中期茸毛初显时要适当提高温度,促使茸毛充分显露;

后期要降温,否则茸毛被烧、色泽泛黄。

搓团显毫全过程需12~15min,待茸毛显露、条索卷曲、含水量降低到20%~25%,即可转入文火干燥。

5、干燥

干燥

锅温50~60℃,将搓团后的茶叶在锅中轻轻翻动,达到有触手感时,将茶叶均勾摊在洁净纸上,放锅中再烘一下, 即可起锅。

干燥历时5~6 min.当含水量降到6%~7%时出锅。

品质特征

品牌等级

推荐的品牌有碧螺、三万昌等。

目前碧螺春茶产品质量据《地理标志产品 洞庭(山)碧螺春》(GBT18957-2008)规定,分为特级一等、特级二等、一级、二级、三级。

品质独特——一嫩三鲜

“一嫩三鲜”是指碧螺春的芽叶细嫩、色鲜艳、香鲜浓、味鲜醇。

“一嫩”是指碧螺春的芽叶特别细嫩。每500克碧螺春茶含嫩芽5万个以上,芽大叶小,芽叶尚未展开。

碧螺春叶底

色鲜艳是指碧螺春不但色泽银绿隐翠、光彩夺目,而且茶汤碧绿毫多,有“毫混”,鲜艳耀人,叶底嫩绿亮丽。

碧螺春茶汤实拍

香鲜浓是指碧螺春清淡的茶香中透着浓郁的花香,使人迷恋和陶醉。

味鲜醇是指碧螺春的鲜爽茶味之中还有一种甜蜜的果味,令人回味无穷。

品质辨别碧螺春好差辨别

冲泡方法上投法

为了能更加直观地欣赏绿茶在水中曼妙的姿态,推荐使用200ml的玻璃杯。另外,准备热水壶,选取山泉水或矿泉水,3克茶叶7分满(茶水比1:50),如果是150ml杯子,则为2克茶。

因为碧螺春为细嫩芽茶,所以用上投法。先往杯中注入七分满的开水,待水温降至90℃,再投入3g茶叶,待茶叶完全下沉后即可。

第二泡开始,在茶汤剩1/2时就可加水,水温可以到100℃。

声名显赫

2011年,绿茶制作技艺(碧螺春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0年7月27日,洞庭(山)碧螺春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名单。

2020年3月,“江苏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颁发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以上就是关于洞庭碧螺春的介绍,不知道你对碧螺春还了解什么,欢迎留言分享~

关注我学习更多茶叶知识,随时向我提问~

碧螺春和西湖龙井比?

碧螺春和西湖龙井各有各的好,所以根本无法判断哪个好哪个不好,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

碧螺春简介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炒青。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是中国的名茶。

茶树、果树相间种植,令碧螺春茶独具天然茶香果味,品质优异。洞庭碧螺独特的花果香,主要是因为它生长在果园之中,并且接受了洞庭特有水土的滋养。其他碧螺春是没有清香和果香的,只有沃土气和青叶气。

碧螺春可振奋精神,消除疲劳;可利尿,可消除水肿;能抑制动脉硬化,高血压及冠心病病人适合饮用;能抗菌、抑菌,对于口腔炎、咽喉肿痛有一定的效果;茶中的咖啡碱、叶酸、泛酸等可减肥;茶中的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结合,可提高牙齿抗龋的能力;清咽解酒,醉酒后饮用碧螺春,可起到戒酒的作用。

龙井茶简介

西湖龙井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绿茶,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并因此得名,具有1200多年历史。清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西湖龙井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西湖龙井按外形和内质的优次分作1~8级。

龙井茶素以色翠、形美、香郁、味醇冠绝天下,其独特的“淡而远”“香而清”的绝世神采和非凡品质,在众多茗茶中独具一格,冠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

特级西湖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清明节前采制的龙井茶简称明前龙井,美称女儿红,“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西湖龙井茶与西湖一样,是人、自然、文化三者的完美结晶,是西湖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西湖龙井茶素有“绿茶皇后”之称,其原因之一主要得益于西湖龙井茶的功效及作用。西湖龙井茶是未经发酵而制成的茶性寒,故龙井茶的功效中较为显著的一点即清热、利尿。

龙井茶提神、生津止渴、降低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和胆固醇。具抗氧化、抗突然异变、抗肿瘤、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及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血压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产物过敏等功效。

综上,碧螺春和西湖龙井各有各的好,所以根本无法判断哪个好哪个不好,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

广西灵山碧螺春有什么好?

灵山碧螺春是中国名茶,是绿茶家族的重要成员,而且它是一种口感鲜嫩,滋味甘醇的养生茶,平时人们冲泡饮用碧螺春,不但能吸收丰富的营养,而且能起到明显保健作用,它对维持人体健康有很大好处。功效作用

1、减肥,碧螺春中的咖啡因、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馨类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茶多酚和维他命c能减低胆固纯和血脂,所以饮碧螺春茶能减肥。

2、消炎杀菌,碧螺春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和大量的天然鞣酸,这两种物质都是天然抗菌消炎成分,它们进入人体以后,能把人体内的多种致病菌消灭,而且能抑制人体内细菌繁殖。

3、提神醒脑, 碧螺春含大量的咖啡碱,咖啡碱能刺激人体的神经中枢系统,振奋精神,从而增进人们的思维,帮助提高工作效率

碧螺春的正确冲法?

1、赏茶。用茶匙拨出少许茶样入于赏茶碟中,供各位茶客欣赏茶叶闻茶香。

2、烫茶杯。取开水壶,往每个杯中冲人约占杯容量1/3的热开水进行烫杯,烫杯的作用是可以温杯和清洁茶杯。

3、水温。冲泡时以纯净山泉水最好,它不会破坏碧螺春茶的营养成分,泡茶水温度不宜太高,以80℃为宜。

4、放茶叶。茶与水的比例一般为1:50或根据个人的需要而定。

5、浸润。倒入l/4的开水,让茶叶在水中浸润,使芽叶吸水膨胀慢慢舒展,便于可溶物浸出,初展清香。这时的香气是整个冲泡过程中最浓郁的时候。

6、冲泡。手提水壶高冲低斟反复3次,利用水的冲力,使茶叶在杯中上下翻动,促使茶汤均匀,冲水量为杯容量的七分左右,意为“七分茶,三分情”或俗语说的茶七饭八酒满杯。

7、闻香。把鼻子轻轻靠近碧绿的茶水,氤氲的蒸汽瞬间钻进鼻孔,可谓茶香四溢,清香袭人。

8、品茶。一尝二酌三回味。一尝指的是初尝玉液,头一口感到色淡、香幽、汤味鲜雅。二酌即品第二口茶。二啜感到茶汤更绿、茶香更浓、滋味更醇,满口生津。三品碧清、香郁、回甘;再细品味,眼前的不再是茶,而是在品太湖春天的气息,在品人生的百味。

碧螺春红茶与黑茶哪个好?

个人认为黑茶好。黑茶的加工工艺为杀青、揉捻、晒干、渥堆、压饼。渥堆是黑茶加工手艺的关键工艺,它是指在特定的微生物菌落和一定的湿热作用下的发酵过程,在此过程中,大量苦涩味的物质转化为刺激性小、苦涩味弱的物质,水溶性糖和果胶增多,就形成了黑茶的特有品质。

普洱茶是黑茶中最著名的品种,此外还有六堡茶、茯砖、康砖等,也是黑茶的著名品种。冲泡黑茶的水温最好是100度的沸水。冲泡的黑茶香气为陈香,汤色如枣红色,滋味醇厚,回甘好。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9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