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坛,广东揭阳哪个旅游景点比较出名
蜜坛,广东揭阳哪个旅游景点比较出名?
1、兴道书院
兴道书院兴道书院在棉湖镇之东南,前临云湖。湖两旁,一为“之”字形桥,一为拱形桥,各有千秋,湖边木棉挺立,直刺云天。站在书院之前,近望隔湖岭顶埔,有如砚台。远望则层峦叠嶂,正中有铁山,海拔近五百公尺。三山并排,有如笔架。真个是“三山排青,一水汀碧”。书院正座宽十三公尺,深四十六公尺,前面门楼高耸,屋檐凌空,大门上有石刻“兴道书院”四字,有联云:“兴纪五百年,见知闻知,自古皆称名世;道传十六字,同学同乡,于今共颂作人。”门背则刻“砥行立名”。门楼内为天井,步入大厅,为文昌爷宝座。再过一天井,是一排高楼。楼下一厅二房,楼上斗拱交错,画栋雕梁,脊檐巍峨,祀魁星爷。楼前挂木匾书“造凤楼”。又有联云:“是楼上主人,云水湖桥资览胜;幸棉中学子,凤龙台阁定初基。”书院左侧为瑞制祠,宽二十五公尺,深三十公尺。
2、龙颈水库
龙颈水库龙颈波光(龙颈水库)在(揭西县)五经富镇之北,处于龙江上游。龙江发源于丰顺县之八乡山,蜿蜒三十里,注入揭西县境,又穿越六十里,注入榕江南河,为南河最长之支流。一九五八年,在此兴建水库,历二年余而竣工。在与丰顺交界处建上库大坝,又在下游的龙颈口建下坝。蓄水量达一亿多立方米,是县内首屈一指的水库。上库大坝,高达五十七公尺,有如一座大山,截住洪波。坝上宽阔平坦,将两旁高山连成一片。右侧有楼阁,红墙绿瓦,古色古香。左边水中有圆形放水台,亭亭玉立。往前一望,碧波渺茫,纵横十余里。上游山货,在此集散,为繁忙之转运站。坝左侧高山半山腰,有一隧道通入,乃一地下宫殿,因处水平线之下,又称水晶宫,内分四层楼,装电机三台,共九千六百千瓦,日夜机轮飞转,马达轰鸣。控制室中,银光屏闪闪发亮,似珠光宝气。各层之间,回廊相接,长梯相通,迂回曲折,可从另一洞口而出。
3、方方纪念馆
方方纪念馆方方纪念馆,建于洪阳文化广场,为四层楼房建筑,面积约2700m。该馆是为纪念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先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和国家侨务事业的卓越领导人方方而建。方方同志是洪阳镇西村人,青少年时期就追求真理,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1919年“五四”运动时任普宁学生会会长,1926年春转为0党员,历任0潮安县支部书记、普宁县委书记、汕头市委书记、福建省上杭中心县委书记、闽粤赣边区省委职工委书记、福建省委宣传部长兼武装部部长、南方工委书记、0中央香港分局书记、华南分局书记等职。解放后,任0华南分局第三书记、广东省人政府第一副主席、0中央-部副部长、中侨委党组书记、副主任、全国侨联副主席等职务。曾当选为党的七大、八大代表和第一、二、三届人国人大代表,第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文革”期间,方方同志受到残酷-,1971年9月含冤去世。
4、神泉胜迹
神泉胜迹在惠来县城南7.5公里处,地处广东省东南沿海,西临南海,背靠文昌山,是县内龙江、盐岭河和雷岭河汇合出海港口,是粤东地区历史上著名的海港。建于明嘉靖33年(1554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胜迹繁多,有“三奇”、“八景”之说。(“三奇”即奇物——丝线吊金钟,奇鱼——拜鱼,奇水——甘泉。“八景”指蜃楼海市、海角甘泉、烟墩望海、玉芴朝天、文笔高标、晚霞归帆、书院青松、古井通海。) 相传隋朝年间,神泉四面环海,是一个孤岛。唐朝时,岛上已有居民,以捕捞为生。尔后,因泥沙冲积,岛屿与陆地相连,形成了背山面海的地势,居民倍增,逐渐于神山古庙前后创建神前、神后、神山等13个村落,合称“神山巨镇”。海角甘泉位于神泉镇区东南角,宋代是海滩上一个淡水泉眼,明时砌成泉井,其时潮汕神童苏福为其题写独脚联“抉(快)取携而不竭任卤浸咸蒸独标平淡”,一时成为绝对,扩大了此泉影响,并被人们编写出许多神奇传说。
5、天竺岩
天竺岩天竺岩位于揭西县城河婆镇南面4公里的明山东麓,创建至今800多年。奇石突起,以天然石洞为佛殿,今增新宇,风光如画。1989年7月1日列为县级文保。1995年被批准开放。岩所处之明山,是著名三山之一,与毗邻的巾山、独山成为隋代创建三山国王庙之神话出处,驰名两岸,堪称“揭西第一洞”。清《广东通志》载:“招仙观在揭阳县西明山(今属揭西县),宋嘉定中(1208—1224)建,相传有羽士隐此。”至明朝成化八年(1472)秋月,由住持慧钊和尚募资,鸠筑成寺,佛殿僧舍初具规模。清乾隆十六年(1751)十二月初一日,揭阳县正堂顾,接受九月十六日生员黄鹰扬等12人呈文,称其祖杨蕴有粮田12亩,于康熙十八年(1679)施岩为香油资,为防被变卖,须勒石之求,故立下《廉明县主顾批准勒石示禁》碑(今存)。乾隆五十二年(1787),密证禅师住持此寺,遍题十方,修葺扩建,殿舍僧院更加完备(今存碑记)。
6、北标窥日
北标窥日北标窥日是北回归线标志塔,位于揭东县地都镇鸡笼山南麓,是标志地理学上北回归线经过地方的建筑物。由浮雕地球仪、“北”字承重架和观赏台三部分组成,塔高13.6米,底坛直径30米,每年夏至日中午十二点,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时,能透过标志塔地球仪的中轴线管,在观赏台中心石板上投下日影,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北回归线是地球上北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也就是北纬23°26′的纬线圈。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除了不断自转外,还以椭圆形的轨道绕着太阳旋转,叫做公转。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而地球的公转就形成了四季轮回。地球公转时是斜着身子绕太阳转,地轴与公转轨道面交相成66.5度的夹角,因此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光垂直照射地球表面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有时直射北半球,有时直射南半球。把太阳光直射在最北面的点连成一条假想线,就叫北回归线。一年之中太阳光的垂直照射点就在北回归线到南回归线之间移动。
7、郭氏大楼
郭氏大楼棉湖郭氏大楼,位于揭西棉湖,为清初富商郭来所建。大楼位于棉湖古镇翰林府右侧,永昌古庙左侧,面对高耸的铁山笔架峰,濒临秀美的云湖。湖桥亭榭镶缀,名胜古迹交辉。与兴道书院、翰林府、云园、永昌古庙等,形成一个壮观的建筑群。郭氏大楼显得尤为雄伟壮观,是远近有名的建筑物,有“潮汕民居古建筑之最”的美誉。此楼建于清雍正十一廿(1733年),竣工于1746年。整座楼占地5460平方米(约合9亩),楼宽52米、深105米,有四条花巷,五落院堂,后面有高4.25地琼楼一座,其建筑格局,模仿宫殿形式,里面原有99间房经后代修补增建,总数为100间,即所谓“驷马拖车”、“百凤朝阳”的格局。整座大楼以贝灰三合土夯成(据说三合土中和以少量地红糖),坚固美观,大院中有小院,院墙砌有长窗,清雅超俗。楼前有广场和高照壁。广场之右侧建有“会元居”,是该楼主人当年接待四方商贾和宾客之地。
8、京明温泉度假村
京明温泉度假村全国有机茶生产基地,中国十大名茶示范茶园。位于揭西县京溪园镇。周围有普惠、深汕高速公路、距揭西县城25公里,距揭阳市区35公里。是一个集生态茶园、旅游观光、会务、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2003年2月动工兴建,2004年1月开业。度假村整体规划面积10072亩,其中核心区面积52亩。北回归线穿境而过。玉、明、镜、翠、盅五潮环绕云、龙、翠、松、孔雀五岭,亭台楼榭,曲径横廊掩映湖光山色之中。度假村以“仰天地正气、享人生体闲”的开发思路和功能定位,按照“游、行、住、食、娱、购六要素配套各项旅游设施。主体区有京明长城、水上世界、动物观赏园、京明宝塔等20多个景点,集中了度假村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的精华,体现了度假村,的主体风貌和功能。特包景’区主要包括京明茶园、茶艺馆、茶山画廊等景点,尽显中国茶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
9、赤松观龙藏洞
赤松观龙藏洞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惠城镇西北8公里处,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古昔一仙庙,世称“龙藏洞”。这里山清水秀,清幽雅静,自然风光绮丽,民间传说:当地干旱缺水时,唯有此处终日泉水潺潺!历代地理先生朝思暮想择此地作风水,谁知罗庚盘一摆放,指针即不动弹,不可思议。置身此地,真有神秘玄妙之感。据传,清朝乾隆年间,惠来县靖海乡人宋超月乙镜真人,与道友畅游潮州九邑,惠来都十八景地,识昆仑山落脉,西系葵峰望天岭、双乳峰,居普陀岩虎头山,悟莲峰山油瓶石坑有玉盒献宝,仙师南行追龙赶凤,但见龙藏凤栖,到了“龙藏洞”,遂推卜立愿而戏言曰:“藏世道宣仙地,389年后,自有吾后传明月善人,在此为师创观建宫,存真容于龙藏洞。”至公元1994年11月,当地道友自筹资金300余万元,修复古庙,圆成“龙藏洞赤松观黄大仙庙”,并经揭阳市宗教事务局核准,惠来县宗教事务局批准登记开放。
10、惠来西来寺
西来寺位於广东省惠来县西三十五里龙溪西畔溪西镇上村,是入潮古道。《惠来县志》记载,唐大颠和尚得法於石头希迁禅师,在元和年间入潮,经过龙溪溪西乡的时候,恰遇乡民天旱祝祷雨,大颠和尚即发心求雨,如若无雨则自梵。精诚所至,克期雨至,村民都称大颠为“-”。后立祖师堂,世代奉祀。明嘉靖四年邑候杨孟训募建僧舍,塑大颠圣像,称祖师庵,香火旺盛。清顺治丁丑年,竭石镇守将陈万权增建前亭;康赜丙申年,邑候佟世后重修寺宇;乾隆壬戌年,知县杨宗秉、游府马锡宁又增筑墙垣;戊戌年龙江守府陈登奎、杨昌再修。己亥年邑贡生蔡士池撰《重建龙江西祖师庙序》,记修建因缘。历代文人吟诗撰联,为数甚多。寺内并有乾隆十七年《县主张太爷禁示牌》,记载了贡生蔡振声、蔡士江父子营建西来桥等善举。西来寺正殿为大颠祖堂,旁有联曰:“大师龙溪万古尊严成-,颠歌鹤舞千秋圣诞祝遐龄。”东侧为大雄宝殿及客堂,西侧为历代祖师堂及僧寮。
雍正帝为什么要杀了道士贾士芳?
说实话,雍正皇帝其实并不想处死牛鼻子老道贾士芳的,毕竟,这个牛鼻子老道还是有点用的,能让自己在一定的时间内处于“健康状态”。但是,久而久之雍正发现不对劲了,这个牛鼻子老道“似乎”是“有意”控制自己的健康,这是一个妥妥的“妖道”,雍正皇帝害怕了,贾士芳这个牛鼻子老道也只剩下人头落地一个下场。
由此可见,牛鼻子老道贾士芳之死,实际上,雍正皇帝的“疑心病”是“因”;但是,牛鼻子老道贾士芳本身也该死,所谓的灵丹妙药,本就是慢性毒药。
然而,事情真的如大家所说的这样?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件事。
众所周知,雍正皇帝一生崇尚佛道,而其中更重视的便是道,因为雍正皇帝和明神宗一样喜欢炼丹吃丹,希望通过此道达到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目的,只是可惜,雍正怎么也没想到最终适得其反,正处壮年之际便提前到阎罗殿报道了,这算什么事?
关于牛鼻子老道贾士芳的故事要从雍正八年说起,这一年的一天,正在处理朝政的雍正突感身体不适。这病来得突然,没一会儿雍正帝便卧床不起了,而且,这个时候雍正帝最为信任的兄弟怡亲王胤祥也跟着倒下。
两人相继病倒,而且病情严重,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情?换作以往,患有严重疑心病的雍正早就下令彻查了,只是这个时候的雍正,显然没心思也没有时间去研究幕后黑手到底是谁。因为这个时候最重要的还是将御医召开对进行诊治,毕竟,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小命更重要,至于幕后黑手到底是谁,等自己好了一定要将他们揪出来剥皮抽筋。
于是,雍正将太医院中最好的御医给找了过来给自己诊治。然而雍正的病情着实有些特殊,忽冷忽热的,又听不得风吹草动,一旦有人发出声音便会被惊醒,一惊一乍的,伺候的人无不战战兢兢。
而太医院对此也没有太多办法,也只能将雍正的具体情况据实和雍正说了。原本雍正就觉得自己病得蹊跷,只是自己并非医生,并非医学权威者,如今从御医的口中说出来,无疑是对自己想法的肯定。这个时候雍正,面对自己的病情,一向疑心的他,想到了鬼神直说,又联想起了那些江湖术士及一直以来深得自己信任的道士们。
牛鼻子老道贾士芳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由河南总督田文静举荐,来到雍正面前的。
据史料记载,贾士芳的名气很大,早年便与怡亲王胤祥有过来往,且还在紫禁城中有过短暂的逗留。虽说雍正崇尚佛道,但不是每个佛道中人都有机会得到雍正接见的,加上那个时候的雍正身体还十分健硕,贾士芳也没有用武之地,所以这一次贾士芳并没有在宫中呆多久,而是很快就离开了。
不得不说,这个牛鼻子老道贾士芳也算是“对得起他的名气”,还是有点本事的,雍正帝在他的治疗下,病情迅速得到缓解,在贾士芳的治疗下,长时间被病痛折磨的雍正第一次感到神清气爽,这可把雍正高兴坏了。
只是,这样的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雍正发现了一个可怕的事情,就是贾士芳好像在“控制”自己的病情一样,他根本没有将自己的病根去除,让自己始终处于反复之中。相比之下,在太医的诊治下虽说进度缓慢,但好歹能使自己病情得到长时间的控制,而牛鼻子老道贾士芳则不同,基本他一出手,雍正立马觉得神清气爽,他一停手,雍正立刻病情反弹。
细思极恐,这让雍正感到害怕,贾士芳这是要干嘛?故意操纵我的健康?贾士芳这是在操纵自己的健康?
也就是,贾士芳是个“妖道”!以控制自己健康的手段,企图将自己操控在手中。
就这样,经过自己的一番思考后,雍正有了自己的判断,这个牛鼻子老道无疑就是一个“妖道”。
雍正震怒,他怒斥贾士芳虽然可以让自己的病情得到好转,但却以极其恶毒的手段,来操控帝王的健康,实属“大逆不道”!有了雍正这句话,牛鼻子老道的下场可想而知,经三司会审,贾士芳被判死刑,并于雍正九年十月明正典刑。
那么问题来了,牛鼻子老道贾士芳真的在操控雍正健康?他真有这样的“本事”?
所谓的操控他人健康,以当时的科技水平来说实在是太过于天马行空,我不认为存在这样的可能。
就算贾士芳真有这样的本事,可以随意操控他人健康,也不见得他就要这样做。试问大家,贾士芳操控雍正的健康,对他有什么好处?还不如直接将雍正给治好,荣华富贵说来就来了。而且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贾士芳能力还是不错的,他将雍正帝的病情给控制住,只是他并不能彻底将其病根斩断,雍正帝在贾士芳的治疗下身体大有好转,这点便是明证,至于所谓的“偶有复发”,属于正常现象,哪怕在医学发达的现代,这样的情况也属常见。
所以,我并不认为雍正除掉贾士芳的理由是因为其操控自己的健康,那么雍正究竟为何非要除掉贾士芳呢?
首先我们可以确定的是,雍正虽然将牛鼻子老道贾士芳给砍了,但却并没有因此失去对道士的信任。
据现存清宫档案所载,自雍正闹病到驾崩的五年时间里,雍正多次在宫中道教活动,甚至还让道士们在太和殿、乾清宫等安放道神符板,自己的寝宫养心殿更是安设斗坛,以求道神的保护。期间雍正为了做法事,还特意在苏州定制了丝缎法衣,而且一次就是六十件,在今天,故宫中仍保存着当年雍正身着道教服装的画像。
由此可见,虽然发生了贾士芳一事,但是雍正的“道心”不变。
既然,雍正的“道心”没问题,依旧崇尚道教;牛鼻子老道贾士芳的治疗也没有问题。那么,牛鼻子老道贾士芳之死,真正的原因应该出在别的地方。
雍正在砍了贾士芳之后,请来“符箓派”的道士娄近垣。
“命娄近垣设坛礼斗,以符水治之,病始愈……封四品龙虎山提点,钦安殿住持。”
针对雍正皇帝的病情,娄近垣采取的治疗方法则是为雍正“设醮祈福”,至于药方更是离谱,就是一碗符水,结果雍正的病竟然好转了。因此,娄近垣还雍正封了四品提点。
你觉得符水能治病?你不觉得匪夷所思?我倒觉得娄近垣治愈雍正更多是在贾士芳和太医的基础上,因为雍正早在他们的治疗下有了起色,娄近垣只是给了雍正一个心理安慰。而且根据记载,关于雍正的病情用的是“始愈、有验”这样的词汇,也就是说雍正并没有真正病愈,事实上,雍正四年后驾崩,这说明他根本就没彻底病愈。
那么,也就是说娄近垣的治疗效果,与贾士芳并无区别。只是,娄近垣却活的好好的,还得到雍正的提点,而贾士芳却被雍正给砍了。
也许,关于雍正为何铁了心要砍了贾士芳,我们只能从他的治疗手段入手,从细微之处洞察贾士芳真正的死因。
很可惜关于这点我们并不能找到详细的记载,说法也是千奇百怪,唯一比较靠谱的说法则是贾士芳用的是念咒语与按摩穴位。
按摩这个东西,我相信大家都有体验过,按的时候很舒服,可是离开了就不行,至于通筋活血更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这很符合贾士芳每次给雍正“诊治”后,没多久雍正又不舒服了的情况;至于念咒语则更可怕了,符合雍正皇帝给他定的罪名——“蛊毒厌魅”。
说到这里,我不免要为牛鼻子老道贾士芳喊冤,毕竟从医学的角度出发,贾士芳的按摩总比娄近垣的符水更可靠。
那么,既然贾士芳更靠谱,可是为何他最终还是被雍正干掉了呢?反而是不靠谱的娄近垣,得到雍正的信任,甚至到了乾隆朝,还能得到乾隆皇帝的优待。
这其实就涉及到两人的根本,对“道”的不同理解,也决定了二人最终结局的不同。
娄近垣与贾士芳同为道士,但娄近垣与贾士芳却有大不同。娄近垣不喜炼气修真,认为这些都是妖枉之人的谋财手段。而贾士芳则过度沉迷于道教形式,追求外在需求,这也导致了离道家真正的思想越远,又或者说离世俗越来越远。
这也是为何雍正对娄近垣更加信任的原因,一碗符水真能治病?其实不能,但娄近垣的思想与“高度”,又让雍正心里放心。
此外雍正对佛禅宗也十分信任,娄近垣能受雍正影响,以道士之身专心于研究禅宗。
雍正皇帝曾说过这么一段话——“近垣豁然觉悟,竟能直透重关,而于三教一源之理……近代玄门中所罕见者。”
这句话说明什么?说明娄近垣将儒道释三教思想做到了融会贯通,妥妥的学术大家。
也就是说,娄近垣给雍正治病,而雍正却从来不只是将他看成给自己治病的道士,而是自己的灵魂导师。
反观牛鼻子老道贾士芳,则是一个妖枉之人,给自己看病为名为利,还干不好,所以,雍正砍了他。
以“道术”治病,说白了就是子虚飘渺之事,以所谓巫祝之言糊弄。贾士芳本就是在“玩火”,这样的结局,本就是注定。
可以分享一下你们家乡的美食和特色吗?
日照简介:
我的家乡坐落在山东省半岛东南部,黄海之滨,美丽的日照,全市陆地面积5310平方千米,海域面积6000平方千米。总人口300万左右,日照被誉为(水上运动之都)与(东方太阳城)并获得联合国人居奖。
日照有三宝。:绿茶,海鲜产品,黑陶。
1:日照绿茶被选山东省日照特产,中国国家第地理标志产品,日照绿茶具有汤色黄绿明亮。栗香浓郁、回味甘醇,叶片厚,香气高,耐冲泡等独特优良品质。被誉为(中国茶叶新贵)。(日照绿茶)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等等等荣誉称号。
2(石臼海鲜市场)在黄海一路南海滨二路西,是石臼最大的海鲜批发市场。里面有各种新鲜的海鲜,刚刚从渔船上能上岸,海鲜早市一般从五点钟开始,去了一定会有收获,最好拿一个保温箱。
(日照金阳市场)这里是一个综合批发市场。位于日照市老城区城西,这里海鲜种类最多。大量批发采购价格实惠。营业时间从凌晨一点到九点钟。
自驾游的朋友可以自己开车。去码头上买也可以,(大泉沟码头)(张家台码头)(任家台码头)等等……
干货海鲜市场:
位于岚山区安东卫南街,这里有全国最大的干货海鲜批发市场。自驾游的朋友可以自己开车导航去。也可以坐公交车去。
日照黑陶:
黑陶的主要特点,黑薄光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陶器的国家之一,距今4000到4500年,可以买几件回家做个纪念。
以上是我们日照几大特产,还有不少呀,我就不一一介绍了比如说,日照西施舌,日照黑头鱼,日照的刀鱼,日照的煎饼,五莲的苹果,日照金乌贼等等等等。
日照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来日照玩好吃好,不明白的地方私信我我告诉大家。
酒仙网是真的吗?
2020.04月在微拍堂的酒仙网甄选名酒买了几坛1.5L封坛国密。怀疑是假的。卖家让我自己找白酒鉴定权威部门或酒厂出具鉴定报告。告诉你,你找不到相关鉴定部门,我也找不到,找到人家也不理你。
为何一次都没进宫参与选妃?
读《红楼梦》的时候,相信有很多人也会对这个问题比较疑惑。书中交代,薛姨妈和薛蟠带着宝钗进京时,是“入宫待选”的。那么,作为皇商之女的薛宝钗都要入宫待选,那作为世代侯爵家的女儿林黛玉,为什么不用进宫待选呢?
薛宝钗是皇商之女,父亲去世后,哥哥薛蟠世袭了皇商的身份,仍旧在户部挂名。所以,宝钗仍旧作为皇商家的女儿,是有资格入宫待选的。结合小说写作背景,清朝的选秀规矩是分为满军八旗和汉军旗,也就是像贾府这样的包衣。这样人家出身的女儿是有资格直接待选皇帝的嫔妃的。而像宝钗这样的皇商出身,只能像书中写的选为“公主、郡主的入学陪侍”,而并不是像很多人认为的选为皇帝嫔妃的。
还有就是待选的年龄,那时的规定是入宫待选的年轻要在13到16岁,每三年选一次。从书中交代,宝钗进到贾府的第二年,王熙凤就曾经和贾琏商议过给她过生日。
原文:凤姐道:“二十一是薛妹妹的生日,你到底怎么样呢?”贾琏道:“我知道怎么样!你连多少大生日都料理过了,这会子倒没了主意?”凤姐道:“大生日料理,不过是有一定的则例在那里。如今他这生日,大又不是,小又不是,所以和你商量。”贾琏听了,低头想了半日道:“你今儿糊涂了。现有比例,那林妹妹就是例。往年怎么给林妹妹过的,如今也照依给薛妹妹过就是了。”凤姐听了,冷笑道:“我难道连这个也不知道?我原也这么想定了。但昨儿听见老太太说,问起大家的年纪生日来,听见薛大妹妹今年十五岁,虽不是整生日,也算得将笄之年。老太太说要替他作生日。想来若果真替他作,自然比往年与林妹妹的不同了。”
这里明确说到宝钗是十五岁及笄之年,也就是说宝钗进宫待选的时候是14岁,刚好符合年龄。当然,我们都知道,宝钗最后是落选了。所以才有了后来的金玉良缘一说。
那么,作为世代侯爵之后的林黛玉,既然比宝钗更有资格入宫待选,那为什么没有说她待选的事呢?
林黛玉的祖上是朝廷亲封的世袭侯爵,书中在介绍黛玉的父亲林如海的时候是这样的写的:
原文:那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
从书中交代可以看出,黛玉家应该不输于贾家,也是跟随先皇立下汗马功劳的,后被封为列侯,三代世袭。所以,也很有可能和贾家一样,是包衣出身。所以,按理说,黛玉的身份要比宝钗尊贵很多。要是入宫待选的话,是有资格选为皇帝的嫔妃的。
而黛玉在原文中的年级是这样交代的,贾雨村教黛玉读书的时候,黛玉只有五岁,教了一年母亲贾敏过世,然后就被接到了贾府。也就是说,黛玉进贾府的年龄应该是六七岁。结合朝廷选秀的年龄要求,显然这个时候是不符合的。再加上母亲刚刚去世,按礼制是要守孝三年的。到了宝钗14岁进贾府的时候,宝钗比宝玉大两岁,而宝玉比黛玉大一岁,这样算来,宝钗进府时黛玉应该是11岁。也就说说,这个时候,宝玉和黛玉已经两小无猜的相处了五年了。关于这一点,因为作者书中跳跃式的写作交代,误导了很多人,总以为黛玉刚进贾府宝钗紧接着就来了,这其实是不对的。
关于这个,宝玉的一段话倒是可以窥见一斑:当初姑娘来了,那不是我陪着顽笑?凭我心爱的,姑娘要,就拿去,我爱吃的,听见姑娘也爱吃,连忙干干净净收着等姑娘吃。一桌子吃饭,一床上睡觉。丫头们想不到的,我怕姑娘生气,我替丫头们想到了。我心里想着:姊妹们从小儿长大,亲也罢,热也罢,和气到了儿,才见得比人好。如今谁承望姑娘人大心大,不把我放在眼睛里,倒把外四路的什么宝姐姐凤姐姐的放在心坎儿上,倒把我三日不理四日不见的。可见,在宝钗来之前,宝玉和黛玉从小相处的时间应该不短。
而到了宝钗进府,黛玉最多也就是十一二岁,仍旧是不符合选秀年纪的。之后不久,又写到了林如海去世,黛玉回家奔丧。这下又不可能待选了,因为父亲去世,守丧三年,在这期间不可能入宫待选。之后,林家没有人在朝廷为官了,也早就没有了爵位世袭。这时候的林黛玉也就是一个贾府收养的孤女而已,所以更不能进宫待选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