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彩瓷器,什么是珐琅

2024-01-31 100阅读 0评论

珐琅彩瓷器,什么是珐琅?

是一种施加在物体表面的玻璃质地的装饰物质。从成分上看,它和玻璃类似,都以二氧化硅等为主。珐琅,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物质,那么,它就是那些呈现出不同宝石色泽的“粉状人造涂料”;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件器物,所谓珐琅器,就是把这些珐琅,涂在金属、陶瓷、玻璃、紫砂等不同质地的胎体上,经过干燥、烧成得到的复合性工艺品。

清代珐琅彩瓷器都有底款吗?

清代珐琅彩瓷器都有底款,因为珐琅彩瓷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极为名贵的宫廷御器,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与由法国传人的画珐琅技法相融合而产生的一个新的彩瓷品种。珐琅彩,瓷器装饰手法之一,源于画珐琅技法。珐琅彩瓷不同时期的有各自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彩绘和款识。

珐琅彩瓷器,什么是珐琅

乾隆珐琅彩瓷器如何鉴定?

一、先看瓷胎,瓷胎细薄,修胎规则,完整无缺,瓷质细密、均匀、滑润、有玉质感,大多为小件,超过一尺大的都少见。 二、造形,多为碗、瓶、烟壶之类的日用小件瓷,和动物摆设品,不论器型大小都要庄重、规矩,符合康、雍、乾器型特征。 三、底轴,为纯白轴,不偏青也不偏黄,轴面光滑洁净无疵。

四、珐琅彩色。色极鲜艳且柔和,主色鲜明,配色丰富,很少为纯色而为粉彩型偶合色。色种多,同一物上可出现七、八种颜色,多达十多种。

五、色料特点。每一图案均由多种色料调配而成。其料彩表面光滑有玻璃质反光感,有时还可反射蛤蜊光,十分美观。釉料均凸出底釉略高出一毫米左右,有明显的立体感,闭眼用手摸可明显感觉到,若用十倍放大镜看可在每一片小花、小叶上看到极小的开片纹,因为矿物质珐琅料,故烧成后必有开片。这一现象用肉眼看不出,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特征。而粉彩则感觉不到有凸出的情况。

六、绘画与纹饰,珐琅彩器画功特别讲究,多为功笔画;各个朝代有所不同,如康熙的珐琅彩大多为色地,其色地的色以红、黄、兰、绿、紫、胭脂色等。在色地上画缠枝牡丹,折枝大朵花卉,团花中心书寿,“万寿无疆”,九秋菊花等。康熙珐琅彩的特点是有花无鸟,其色彩调配比雍正乾隆两代都差一些。

中国瓷器珐琅彩何时出现?

珐琅彩始兴于清代,系由铜胎珐琅移植而来,故称“瓷胎珐琅”。康熙朝多在器外壁上釉处用黄、蓝、红、豆绿、绛紫等色彩作地,彩缠枝牡丹、月季、菊、莲等花卉图案,所施进口胭脂红,是我国最早使用的金红。雍正朝珐琅彩大多在白瓷上彩绘,除花卉外另有山水、竹石等题材,为诗书画结合的艺术品。乾隆朝则受西洋画影响,在彩地上画织锦纹、绸缎纹,谓之“锦上添花”。珐琅彩多由宫中画师绘画,景德镇御窑厂则“按图绘样,精工绘之”。 资料来源:景德镇陶瓷在线专版

仅供参考

珐琅彩真品鉴定方法?

一看台词瓷质细腻细润细薄,修胎规则完整。

二看造型,雍正时的造型是秀巧隽永,乾隆时的造型则略显规整。

三看底轴,没有瑕疵,光滑且洁净,不偏黄也不偏青。

四看绘画及纹饰,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朝代都不一样。

五看款识,同样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朝代也有所不同。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