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冲泡温度,煮茶水温多少合适
绿茶冲泡温度,煮茶水温多少合适?
高温泡茶:90℃以上。高温泡茶适合水仙、铁观音、佛手、洞顶乌龙等,色泽较黑、较暗、全发酵的茶都须以高温冲泡。
铁观音和普洱茶甚至可以用95℃以上的温度冲泡,高水温能够帮助此类茶叶的滋味快速浸出。
中温泡茶:80~90℃。中温泡茶适合轻发酵的茶类,如文山包种茶、白毫乌龙、高级红茶等,但若焙火较重,应以高温冲泡。
低温泡茶:低于80℃。低温泡茶适用于龙井、碧螺春等绿茶,若品茶时仍觉得苦麻重,则可再降低水温,尤其是嫩茶,可适当缩短冲泡时间,一般30~60秒即可饮用。
绿茶的冲泡方法上投法中投法与下投法?
一、上投法(如碧螺春)
采用上投法泡茶,对茶选择较强,细嫩名优绿茶一般用上投法,如碧螺春、信阳毛尖等。如对松散型或毛峰类茶叶,都是不适宜的,否则,会使茶叶浮在汤面。
第一步: 准备一只玻璃小壶或高玻璃杯,倒入85℃的水至壶或杯的七分满。
第二步:置茶。拿茶拨向茶杯中投茶,大约3~5克。
第三步:待茶叶伸展开来即可饮用。
PS:用上投法泡茶,虽然解决了部分紧实的高级细嫩名茶因开水温度太高,从而造成对茶汤和茶姿的不利影响,但同时,采用上投法泡茶,会使杯中茶汤浓度上下不一,茶的香气不容易挥发。因此,品饮上投法冲泡的茶时,最好先轻轻摇动茶杯,使茶汤浓度上下均一,茶香得以透发。
二、中投法(如自嘉•纳雍绿茶)
中投法其实就是两次分段泡茶法,它虽然对茶的选择不是很强,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泡茶水温偏高带来的弊端,但也给泡茶带来复杂化。
第一步:先向杯中倒入1/3的水;
第二步:然后投入自嘉·纳雍绿茶(约3~5克)
第三步:将水注入至七分满。
第四步:30秒后即可饮用,可泡3至4泡。
三:下投法(如日照绿茶)
适合于茶条松展的茶。
第一步: 准备一只玻璃小壶或高玻璃杯,投入3~5克茶叶。
第二步:倒入少许热水(85℃),将茶叶稍稍润湿。
第三步:倒入85℃的水至壶或杯的七分满。
第四步:待茶叶伸展开来即可饮用。
安吉白茶水温多少度合适?
安吉白茶泡茶水温为80~85℃
此水温指的是开水晾置后的温度,而并非未烧开之水,因安吉白茶是选用优质白化鲜叶制作而成,茶叶细嫩鲜爽,且未经发酵,因此不宜高温冲泡,冲泡时将茶叶投入玻璃杯中后,注入80~85℃的水七分满,晾置5分钟左右即可饮用。
安吉白茶的冲泡方法:
安吉白茶属于不耐泡的茶叶,水温适合80~85℃。茶水比例为1:50,即5g茶叶250ml的水。
其次茶具宜选择玻璃杯茶具为佳,最好是透明的,因安吉白茶在注水冲泡的时候,茶叶是上下舞动翩翩起舞的,而玻璃杯高且透明,能淋漓尽致得展现白茶的美,在欣赏如此美景之后小饮一口更是美上加美。
而且水温为85度最佳,大概就是刚烧开的水,静置三到五分钟,这种水温的水冲泡之后茶叶的香味和口感都是最佳的。
用高透的玻璃杯加上85摄氏度的水冲泡,茶叶香味口感与茶叶飞舞的景色都是上上乘的。
安吉白茶(白叶茶)是一种珍罕的变异茶种,属于“低温敏感型”茶叶,其阈值约在23℃。茶树产“白茶”时间很短,通常仅一个月左右。
以原产地浙江安吉为例,春季,因叶绿素缺失,在清明前萌发的嫩芽为白色。
谷雨前,色渐淡,多数呈玉白色。雨后至夏至前,逐渐转为白绿相间的花叶。
至夏,芽叶恢复为全绿,与一般绿茶无异。正因为神奇的安吉白茶是在特定的白化期内采摘、加工和制作的,所以茶叶经冲泡后,其叶底也呈现玉白色,因此被誉为“绿茶中的皇后”。
冲绿茶的开水多少度最合适?
我是霍山黄芽[忘不了野茶]茶农,虽然诚家野茶属黄茶但我闷的时间短,喝起来还是偏绿,我泡茶一般是80一90度开水左右,泡出的野茶闻清香四溢,喝甘醇回甘,舒服,喝过口留清新,那叫个爽歪歪啊😊!
大红袍用多少度的水冲泡最佳?
尽可能地保持冲泡时水的温度达到100度左右,在冲水后大约15秒钟立即倒茶。对于岩茶而言,高冲低斟显得非常重要,冲水时让茶叶在盖碗中能翻滚起来,斟茶时低斟,避免茶香飘逸。
大红袍的冲泡流程
1、取茶:依据个人口味8-10克之间,笔者以电子秤取茶8.23克。
2、洁具,温具:先用洁净水冲洗此次泡茶所用的一切器具。其中,盖碗内用开水温具两次。
3、投茶:将称取的8.23克大红袍投入盖碗中。
4、洗茶:由于这款大红袍的条索不紧结,笔者在洗茶过程采取即进即出快速洗茶方法洗茶一道。
5、冲泡:笔者在此次品鉴过程中,冲泡大红袍的水温达到初沸,即98℃左右,第一次出汤10秒左右,第二次出汤15秒左右,第三次出汤20秒。
6、分茶:简单地说,就是把已冲泡好的大红袍茶汤倒入各个品茗杯中,让在座品茗者品饮。
拓展资料
大红袍品饮方法:观其汤色,橙黄明亮,表面有“金圈”,闻其味,香气馥郁。
1、观其色
2、闻其香
3、第二道茶水(第一道洗茶):应重点放在茶味上,如茶味是否醇厚,或苦涩味或杂味等。
第三道茶水:对大红袍的品饮,讲究“岩骨”喉韵咀底,杯底香,(杯中水饮完后闻杯底香)等,品茶是一种精神感应,高层次的文化享受。因此,第三道茶水应在“岩韵”上下功夫,体验茶汤在口腔内是否有鲜爽感,在喉头上是否有润滑爽口之快感,还未想将茶汤吞下时是否有滑溜而下喉之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