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喝绿茶好,饮什么茶叶提神醒脑
什么时候喝绿茶好,饮什么茶叶提神醒脑?
中午打瞌睡,饮什么茶叶提神醒脑?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瞌睡说明缺觉,解决之道在于困了就睡,不要指望任何东西可以真正提神而代替睡眠。
尤其是,从事像驾驶机动车,操作机器或从事其他危险性活动,瞌睡容易造成意外事故风险,“提神”并不能减少这些风险。
茶为什么可以提神?如果特殊情况要求做不到困了就睡,某些物质的确可以起到暂时性提神的作用,比如,喝茶。
喝茶为什么可以提神?
原因在于茶叶中含有的咖啡因。
已知,咖啡因是一种兴奋剂,作用机制主要是,由于咖啡因与腺苷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相似性,因而在脑内它可以结合腺苷受体。
而腺苷是细胞产生的一种代谢产物。在脑内,腺苷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它能抑制多巴胺的释放,从而产生疲劳和困倦的作用。
困了打哈欠,主要就是腺苷的作道。
研究已经发现,在清醒状态下脑代谢会不断产生腺苷,腺苷在脑内不断积累,疲劳和困倦程度也随之加深。
而睡眠期间,清醒时积累的腺苷可以被某些酶分解掉,而解除困倦。这就是良好的睡眠之所以可以让人神清气爽的原因。
因此,腺苷和褪黑素,即维持清醒的时间长度和光照被认为是控制睡眠节律的两个主要因素。
而咖啡因可以与腺苷受体结合,自然可以暂时性抑制由腺苷诱导的困倦,因而具有提神的作用。
研究表明,当摄入咖啡因200毫克以上就会严重干扰睡眠,产生提神效应的咖啡因需求量自然低于200毫克。
喝什么茶,更能提神?咖啡因天然存在于咖啡豆,可可豆和茶叶中。
其中,茶叶中咖啡因含量最低。
制茶工艺也可以轻微改变茶叶中咖啡因含量。
我们知道,茶叶根据发酵程度大致可以分为“生茶”,即绿茶;半发酵茶,即乌龙茶;以及全发酵茶,即红茶。
发酵过程中,茶中的茶多酚会大幅度减少,转变成茶红素和茶黄素,这就是发酵茶会变黑、变红的原因;但是,随着发酵,咖啡因含量可以略有增加。
也就是说,绿茶,乌龙茶和红茶,咖啡因含量递增。
茶叶中含有多少咖啡因呢?
据美国农业部的资料,美国市场上主要是红茶,而且是加工包装的成品,每一“份”茶咖啡因含量大致如下:
相当于每杯(8盎司)新煮咖啡140毫克咖啡因的1/3到1/4;速溶咖啡75克咖啡因的一半。
我国虽然是喝茶大国,对于茶叶中咖啡因含量却不怎么讲究,无论是茶叶还是成品茶水,基本上都没有标注咖啡因含量。
比如,这款冰红茶就没有最为关键的咖啡因含量标识:
但是,一般认为,红茶咖啡因含量约2~4%。
这样,一般喝茶,每次放5到8克茶叶已经可以泡出很酽的茶水,咖啡因含量也仅有10到30毫克,几乎起不到提神的作用。
因此,想要提神,喝茶不如喝咖啡。
1杯新煮咖啡足以提神,2杯就能干扰睡眠(睡不着)。
一杯茶冲泡几次为好?
一杯泡的次数和茶的品种有关系,不同的茶冲泡的次数略有不同,越高级的茶叶冲泡次数越少,因为高级采摘的都是头茶嫩芽,特技像毛尖泡两次第三次就觉得没味道了。按茶的种类分看看一冲泡次数的不同
1、铁观音
泡茶的时间和水温要正确,铁观音用沸水泡15秒就可以过滤茶汤了,一般泡到第四次味道就比较淡了,正常情况下不超过6泡,第6泡以后再泡已经基本没啥茶味了。
2、大红袍
大红袍要想多泡几泡水温在85度左右,就是水沸后1分钟左右,能泡7-8泡,之后再泡味道很淡了。
3、红茶
泡茶是出汤要快,加入开水后立即出汤,大约5-6次
4、普洱茶
普洱茶在茶叶中算最耐泡的茶叶,古树老茶可以冲泡20泡,一般普洱茶也能冲泡10泡左右,普洱茶有个特点,茶汤颜色变浅味道依然在。
5、白茶
以文火煮为宜,和几泡没关系,茶汤根据自己的口感而定
有些喝茶讲究的人一般3泡就要把茶叶倒掉,对有些茶叶而言是比较浪费的。
早起喝茶好还是喝白开水好?
我是蒋小生,希望通过普及医学知识的机会让人们更好预防疾病,了解疾病,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习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关于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早晨起来后,空腹喝一杯水是很多专家建议的一种健康方式。所以很多人每天早上起来都会纠结应该喝什么?有的人主张喝茶水,有的人主张喝白开水,也有的人主张喝蜂蜜水。那么早上起来喝什么水最健康?
1、茶水:早晨起来,喝一杯茶水,可以补充一夜丢失的水分,稀释血液,降血压,去脂,刺激肠胃蠕动,但是对于肠胃不好的人,如果喝浓茶的话,由于茶叶里含的鞣酸多,容易引起便秘。所以早餐起来可以喝一杯淡淡的红茶或者绿茶,最好在早餐之后喝,可以起到去脂,减肥之功效。晨起之后不可空腹喝茶,因为空腹饮用的话肠胃会吸收过多的咖啡因,导致人体出现心慌、尿频等不适的症状。
2、白开水:清晨喝一杯白开水,补充了一夜丢失的水分,此外,白开水没有任何热量,不用消化就能被人体吸收,使血液迅速得到稀释,促进血液循环,让人更快地清醒过来。 所以早餐喝一杯白开水是最佳选择。但要注意的是:1、喝白开水最好喝温的白开水,减少肠胃刺激。2、最好刷牙后喝白开水,以免细菌进入胃内。3、如果是高血压或者肾功能异常的患者,早晨起来不可喝太多白开水。以免血压升高。
哪些水不适合晨起后喝的?1、淡盐水:没多大意义,因为现代人本身摄取的钠就过多,在身体不缺少盐的情况下再喝淡盐水,会增加无价值盐的摄入。反而让人觉得口干舌燥。 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异常的人更不要将淡盐水作为起床后的第一杯水,因为早晨是人体血压升高的第一个高峰,喝盐水会使血压更高。
2、蜂蜜水:蜂蜜中的果糖确实会对便秘的人有一定润肠、滑肠的作用,但晨起后空腹喝并不适合。因为蜂蜜中含有大量果糖和葡萄糖,会升高血糖,冲击食欲,影响早餐摄入。如果真要吃蜂蜜,最好早餐抹在面包上一起吃。
3、果汁:有不少女性喜欢晨起喝一杯鲜榨果汁养颜,这种做法并不可取。一方面是因为果汁偏甜,空腹喝会冲击食欲,吃不下早餐。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体喜欢温暖的环境,尤其是早晨,如果吃了凉东西,会刺激肠胃,影响消化吸收。
4、碳酸饮料:这是最不健康的食物,不但不能提供早起人体所需要的水分,在代谢中还会加速钙的排出,以及增加机体对水分的需求,所以早晨最好不要喝。
以上就是早晨起来可以喝的和不可以喝的饮料和各种水。希望可以帮到大家。我是蒋小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也可以点个赞再走呗。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在下方评论,见必回,回必快。谢谢你的支持。
哪个季节适合喝小青甘?
冬天当然最适合喝小青柑的季节啦,这里放一篇我的文章在这里。
又到了寒冬,这漫天雪花烂漫而又萧瑟慵懒的季节,而每年的此时相比国外的圣诞季的车马喧阗和欢声笑语而言,中国的冬季常常是恬静温馨的时刻。而一般每年的这个时候空气中往往此时弥漫着浓郁而恼人的雾气,又伴着刺骨的北风。因此不少人都独宅自中,自娱自乐 , 当然,这也别有一番风味。
而正值这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之际。独坐茶台前,拨开一颗体型袖珍滋味芬芳的小青柑。放入茶碗中,浇注暖腾腾的开水,唤醒那阳光的滋味。轻轻嗅一下,果香扑鼻,一瞬间就能在凛凛冬日里感受到那一丝茶的暖意。冬天干燥,唇干舌燥;为了御寒,高热量食品吃的比较多,喉咙容易上火,如鲠在喉。而小青柑属于新会陈皮和云南普洱熟茶的结合品;新会陈皮:行气、润肺、梳气、入肝经,调肠胃’止咳功倍于它药。而熟普:重发酵茶高纤维,解腻、降低血液浓度、健胃而温热。而经过阳光生晒发酵,功效加倍;大鱼大肉后,泡上一杯小青柑茶,解腻消食,所以,小青柑是冬季非常适合的一款茶饮。
冬天昼长夜短,喝水运动较少,人一般会比较嗜睡,没精打采。而小青柑的酚酸有醒神激脑之效,口感中的薄荷同胡椒的奇特滋味会将您寒冬的慵懒困倦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神清气爽同加倍的工作动力
。
冬天霾多,肺部咽部不适,常咳嗽多痰。而小青柑属于新会陈皮,新会陈皮可以降解肺泡中的颗粒物是终南山先生的研究成果。而青皮本质微凉,有清火解热之效。而且对于咽喉热气,喉部不适有奇效。而柑橘类的维C和果胶质,又有利喉缓咳的效果。所以只需要喝一颗小青柑就可以感到咽喉有放松和舒服的感觉。
冬季属干燥、阴凉的季节。这个时候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所以我们易出现皮肤、鼻腔、咽喉干燥不适 ; 而出汗也比较少,内循环不畅 ; 饮食上也摄取大量高热量食物,易出现消化不良,便便干结,皮肤干燥,手指脱皮等症状。因此,冬季经常喝一下小青柑茶可以有效补充人体所需水分,缓解冬季带来的一些不适。
那么亲爱的朋友们,冬日喝小青柑真的不错呢。
茶叶是酸性还是碱性?
茶叶究竟属于酸性还是碱性 经常会有朋友问起这个问题,茶叶是碱性的吗?大多数喝茶的人都知道茶是弱碱性食品,但我们用PH试剂来测试的话,其PH值大致是在5.5-7范围之间,属酸性。那么茶叶究竟是属于酸性还是碱性食物呢?我们是怎么来识别食物的酸碱性呢?又是根据什么来定性呢?相信大多数人对食物酸碱性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楚,凭口感来认定酸碱性可靠吗? 首先我们先简单的认识一下PH值,PH是法语Pouvoir Hydrogène一词的缩写,氢离子浓度指数(hydrogen ion concentration)是指溶液中氢离子的总数和总物质的量的比,它的数值简称pH值。PH值是表示溶液酸性或碱性程度的一个数值,即所含氢离子浓度的常用对数的负值。PH值亦称氢离子活度指数,是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一种标度,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溶液酸碱程度的衡量标准。PH值由1至14的数字标示,pH值为7属中性,pH值低于7就是酸性,若PH值高于7就是碱性,在常温下,pH值是检测溶液酸碱性的一个尺度,在生活中和医学上很多地方都要测试溶液的酸碱度,而这些溶液的酸碱度就得用pH值来标示。 食物的酸碱性不是简单的凭PH试剂和口感味觉来划分的,而是根据它在人体内的氧化产生物质来定的,或者说是根据食物在人体内最终的代谢产物(无机盐)来划分的。如果代谢产物内含钙、镁、钾、钠、铁等阳离子,即为碱性食物; 反之若是硫、氯、磷较多的即为酸性食物,所以说醋和水果的味道虽然是酸的但它们确是碱性食物。食品的酸碱性与其本身的PH值无关(味道是酸的食物不一定是酸性食物),主要是食品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后,最后在人体内变成酸性或碱性的物质来界定。 那么我们怎么来区分食物的酸碱性呢?一般情况下,我们倒是不必刻意去在乎食物的酸碱性,这是因为血液的中性(血液的PH值在7左右,正常人的血液PH值为7.35,呈弱碱性)是由肾脏来维持的,肺给予适当的调节和帮助。随着生活及外在环境的改变等诸多原因,人体的酸碱性就会出现不均衡,正常人的健康体质其PH值应在7.35~7.45之间,属弱碱性;那为什么弱碱性的体质会变成酸性体质呢?这是因为身体出现问题,才慢慢变成酸性体质。那这时就要根据食物的酸碱性来调理。麻烦就在这里,凭食物的外观和味道是没法判断其酸碱性的,我们大致参考食物中钙和磷的含量来识别了,钙质多的一般是碱性食物,磷质多的一般是酸性食物。 要想知道茶叶究竟是酸性还是碱性?那我们就来看看茶叶中到底含有什么化学成分?茶叶的化学成分大致是由3.5%—7% 的无机物和93%~96%的有机物组成。茶叶中的无机物质元素大约有27种,其主要是:钾、钙、镁、钠、锰、氟、铝、铁、铜、锌、硒、硫、磷等多二十多种,这些元素的摄入量对人体作用如下表: 茶叶中的无机矿质元素矿质元素每日饮茶10克摄入的数量对人体保健的作用钾140-300mg维持体液平衡镁1.5-5mg保持人体正常的糖代谢锰3.8-8mg参与多种酶的作用,与生殖、骨骼有关氟1.5-5mg预防龋齿,有助于骨骼生长铝0.4-1mg并非必需钙3-4mg有助于骨骼生长钠2-8mg维持体液平衡硫5-8mg与循环代谢有关铁0.6-1mg与造血功能有关铜0.5-0.6mg参与多种酶的作用镍0.05-0.28mg与代谢有关硅0.2-0.5mg与骨骼发育有关锌0.2-0.4mg有助于生长发育铅极微量并非必需硒微量参与某些酶的作用,增强免疫功能
茶叶中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生物碱、茶多酚、有机酸、色素、香气成分、维生素、皂苷、甾醇等。虽说茶叶中含有约20%—30%叶蛋白,但能溶于水的只有4%左右;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约有二十多种,约占茶叶的2%--4%左右;茶叶中的碳水化合物约有25%-30%,但能溶于水的也只有3.5%左右;另外茶叶中还含有5约%的脂质。
除了上述那些成分外,茶叶中还富含许多功能性成分,这些功能性的摄入含量对人体的作用如下表:
茶叶中的功能性成分成 分含 量对人体保健的作用茶多酚(包括儿茶素、黄酮类物质)10-25%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菌抗病毒、防龋、抗癌抗突变、消臭、抑制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降血压等。咖啡碱2-4%兴奋中枢神经、利尿、强心。多 糖0.1-0.5%调节免疫功能、降血糖、防治糖尿病。红茶色素2-10%(红茶)降血脂,防治血管硬化,保护心血管叶绿素0.6-1.2%消臭胡罗卜素7-20mg%预防夜盲症和白内障;抗癌。纤维素10-20%助消化,降低胆固醇。维生素B类8-13mg%预防皮肤病,保持神经系统正常。维生素C50-300mg%抗坏血病,预防贫血,增强免疫功能。维生素E20-80mg%抗氧化、抗衰老、平衡脂质代谢。维生素U20-25mg%预防消化道溃疡。维生素K300-500国际单位/克有降血压、强化血管。若把茶叶烧成灰,其灰分的无机物质约有6%;而钾约占50%,磷酸约15%,锰、碘、钠、铁、镁、石灰、苏打等等约占35%;据最新研究资料表明,陈年老茶对身体更有益,若取同等量的老茶(20年左右)来冲泡,其蛋白质成分约高达20%左右,胺基丁酸约28%左右,50ML的茶水中约有60%mg的钾,镁、铁、钙、锰、碘等物质比新茶高出一半左右,其约70%的物质可溶于水,所以说普洱茶、湖南黑茶、陈年老茶的医学功效比较好是有一定道理的。从医学和营养学的角度来说,无机质成分的食物可使人体保持弱碱性,而我们通过饮茶,尤其是饭后的半个小时左右,可以把在吃饭时因摄入过多的鱼肉类(酸性食物)变成的酸性血液调节及恢复至弱碱性;所以说茶叶是弱碱性食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