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蛇,谁能讲一个死里逃生的真实案例
美人蛇,谁能讲一个死里逃生的真实案例?
2010年,一个39岁女子,怀孕7个月和丈夫闹了点小矛盾,回娘家,结果坐错了车,来到另一个城市,天黑,女子误闯一个直径200米的沼泽地,被困4天4夜,下身和泥浆粘合在一起,她双手紧紧地拽着芦苇,等待救援.......
朱大姐是一个采石厂的厨师,那天,像往常一样在厨房忙碌,隐隐约约好像听到有人说:“救命呀!救命呀!” 朱大姐最开始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这声音一直断断续续地传来,她竖起耳朵听了半天,心中疑惑不已。
朱大姐立马去叫了两个男同事, 三个人在附近寻找声音的来源,找了五分钟后,在不远处的沼泽地里,看到一个浑身是泥浆的女人,她只露出半截身子在外面,两只手死死地拽着旁边的芦苇,身体这才没有往下沉。
看到有人过来,郑贤玉拼尽全身的力气说:“求求你们救救我,我已经在里面待了4天4夜了。”当时郑贤玉的位置大概离岸边有50米,他们也不敢贸然去救人,只能立即拨打了报 警电话。
大家都想不通,这个女人为什么会出现在哪里呢? 郑贤玉见到救星之后,之前还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不少,此刻的她,也没有力气说太多。
警 察赶到之后,试着想过去把她拉上来,但是走了几步,自己也陷进去了,这种事,他们也没有什么经验,很快,他们联系上了当地的消防队员。
救援赶到之后,队长立马展开施救工作,先是在沼泽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木板,这样人才能在上面正常行走,他们以为,郑贤玉以为自己可以很快获救,可谁想,由于她在沼泽地待的时候太长,下身已经僵硬,与泥浆混合在一起,根本拉不出来,稍微用力,她就疼得呱呱大叫。
这沼泽地为什么会有泥浆呢? 以前那个地方是水库,水干了以后,附近采石场的废料都倒在里面,与那些淤泥混合在一起,时间长了就非常有粘性,跟水泥差不多。
郑贤玉究竟是怎么被困在里面的呢? 她不会讲普通话,一直在用方言说,朱大姐之前也是听了半天,才听出她的意思,郑贤玉最开始还很配合,几个小时过去,她还是动弹不得,心情开始有些烦燥,嘴里嘀嘀咕咕不知道她在说什么,也没有人能够听得懂。
就在大家一头雾水的时候,有人在不远处看到一个黑色的皮包,在里面找到了一张身份证还有一个电话本,身份证显示这个被困的女子叫郑贤玉39岁,安徽人。 电话本上只记了一个号码,工作人员立马打过去,接电话的是个女人,她却说自己不认识郑贤玉,挂了电话以后,她又莫名奇妙地问了句:她现在人怎么样了?
大家还以为这件事搞不好跟这个女人有关,当然,这种事只是猜测,郑贤玉本人在这里,问她最清楚不过,部队里刚好有一个安徽籍的小伙子。
小伙子用家乡话跟郑贤玉聊天,终于有一个能听懂自己说话的人,郑贤玉顿时又来了精神,她告诉小伙子,自己怀孕7个月,是被人撵到沼泽地的,具体的细节她也没有精力说太多,只说自己已经4天没吃没喝,工作人员喂了一瓶水和牛奶给她补充一点体力。
转眼紧张的营救工作已经过去8个小时,郑贤玉的身体还只是拉上来一点,照这个速度下去,还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将她拉上来,这时,队长做了一个决定:“把她的裤子脱掉。 ” 年轻的小伙子有些害羞,都不好意思动手,郑贤玉自己也不同意。
队长对郑贤玉说:“尊严重要,还是命重要?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计较这些?”
紧接着又对小伙子们说:“在生命面前,没有男女之分,救人要紧。”
裤子脱了以后,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大的阻力,但是大家稍微一用力,郑贤玉就喊疼,如果硬拉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郑贤玉的情绪很不稳定,一会说:“只要你们能救我出去,不管多少钱,我都愿意给你们,我只想尽快回家。”
一会又绝望地说:“你们走吧,我要睡觉了,你们不要管我。” 时而又开始骂人,总之她已经快要崩溃了,被困这么久,眼看希望就在眼前,却迟迟没有进展,由最初的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郑贤玉的心情可想而知,小伙子不停地在边上安慰她,给她鼓气,让她不要乱动,好好配合。
这个时候,队长又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让人快速打造了一个边长2米的正方形木架,把这个木架固定在郑贤玉的四周,这样就能阻止那些淤泥冲过来,同时还在四个角钉了四根5斤重的铁棍,减少淤泥对木架的压力。
接下来就是将木架里的泥浆一点点地清理出来,这个过程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紧接着就是要一点点地将郑贤玉腿上的泥浆慢慢地扣出来,因为怕伤到她的皮肤,只能用指甲轻轻地一点点地扣,经过大家长达18个小时的努力,时机终于到了,他们将绳子固定好在郑贤玉的身上,然后用木头将她抬上来,郑贤玉被抬到车上的那一刻,大家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郑贤玉被立即送到医院,次日,她的状态恢复了很多,想起这几天的经历,郑贤玉说自己就像是做了一场恶梦,那么她究竟是怎么走到那个地方呢?
郑贤玉脑子不清醒,糊里糊涂坐上了去武汉的车,下车之后她慌了神,打了一辆出租车想回家,她也说不清楚自己在哪里,就借出租车司机的手机给丈夫打了个电话,让他来接自己。
丈夫见郑贤玉说不清楚具体的地址,就让司机接电话,丈夫一听郑贤玉去了武汉,恳求司机把她送回家,要多少钱随便他开价,只要平安把人送回来就行,谁想,司机嫌太远,直接把郑贤玉扔在了路上,而那个地方就是偏僻的采石场附近。
人生地不熟的郑贤玉,当时渴了想找水喝,见面前不远处的采石场亮着灯,就想穿过芦苇过去,当时天已经快黑了,她看不清楚踩到了沼泽中,拼命想往上爬,结果越陷越深。
就这样被困了4天4夜,她使劲地抓住两根芦苇,这才没有让自己陷下去,大家问她为什么能撑这么久呢?
郑贤玉说:“我当时想的只有一件事,就是要活下去,如果我死了,我的父母怎么办?我13岁的女儿该怎么办?”
郑贤玉凭着顽强的毅力,硬是坚持 了下来。
不过很遗憾的是,她虽然大难不死,但是腹中的胎儿却没能保住,郑贤玉伤心落泪,她的丈夫和父母从老家赶过来,父亲得知妻子这几天的遭遇,心疼落泪,自责不已,他见妻子这么长时间没回来,又打了好几次那个司机的电话,但是他只丢一句话:不知道。便挂了电话。
这位丈夫不停地说:“感谢大家救了我的妻子,你们是好人,我们会记住一辈子。”
那位出租司机看到这则新闻不知道是何感想? 身为一个出租车司机,最起码的职业道德都没有,虽然他有拒绝载客的自由,但是将一个怀孕7个月的孕妇,扔在这么偏僻的地方,而且还是晚上,于心何忍呢?
就算是他嫌路太远,最起码也要把她送到车站,或者是人多的地方吧!虽说郑贤玉自己误闯到沼泽地跟他没有直接关系,但这一切都是他间接造成的。
结语:谁能讲一个死里逃生的真实案例?
这是发生在2010发生的真实事件,文中这位女子能活下来真是一个“奇迹“,4天4夜没吃没喝,还动弹不得,在那样的环境该有多么绝望。
这位丈夫,处理得也欠当,发现妻子迟迟联系不上,就应该要马上报案,将那个司机的电话告诉警方,这样或许郑贤玉就不要受那么多罪了,如果不是朱大姐听见声音,后果不堪设想。
郑贤玉能够死里逃生,除了自己有强烈的求生欲望,还有细心善良的朱大姐,以及那些可爱的消防队员们,是他们不辞辛苦在淤泥中奋战了18个小时,才创造出这个“奇迹”。真希望这位司机,能够勇敢地站出来,承认错误,向郑贤玉说一句:对不起。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有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因为你的一个不作为,极有可能会影响别人的一生,凡事替别人考虑一下,相信这样的事就不可能会发生。历史上有哪些弄巧成拙的故事?
弄巧成拙的本意是想卖弄聪明,将事情做好,但最终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做了蠢事,将事情变得更糟。除了成语“弄巧成拙”本身的成语典故外,在我国历史上还有很多类似于弄巧成拙的故事,如:
邯郸学步:故事主人公不仅没有学会邯郸人优雅的走路姿势,反而连原本的走路方式也忘记,最终只能爬回故国;韩王的疲惫之策却造福了秦国:战国时期的韩王命郑国去秦国修水渠,原本是想疲秦、拖垮秦国,但最终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适得其反,给秦国添加数万顷良田,使秦国更加强大。
成语“弄巧成拙”的典故在北宋时期,有位著名的画家孙知微,非常擅长画人物。他画中的人物神态逼真,宛如活过来一样,因此当时的人都争着想找他画画,也有很多喜爱画画的人向他学习。
一次,孙知微受一寺庙(寿宁寺)的委托,画一幅《九曜星君图》。接到委托后的孙知微便开始用心构思作画,当只剩下最后一道工序时,恰巧有朋友到访,邀请他去饮酒。
孙知微仔细看了看作品,感觉还算满意,加上《九曜星君图》也只剩下最后的着色部分,于是孙知微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将最后的收尾工作交由弟子们完成,并对弟子们说:
“这幅画的线条我已经全部画好,剩下的着色部分,你们要小心些,不要用错了颜色,在我回来时,希望完成这幅画。”
孙知微刚走,他的一群弟子便围着老师的画开始交流起来。
在一群弟子都在互相讨论时,只有一个叫童仁益的弟子一言不发。于是有人便问童仁益为什么不说话,是老师这幅画有什么不足之处吗?
而童仁益平时就喜欢哗众取宠,卖弄自己的小聪明,这下可找到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他便故作高深地模样说:
“画中人物的神态很传神,但画中童子手中的水晶瓶却好像少了点东西。老师每次画瓶子时,都要在瓶中画一支梅花,这次却没有,想来是老师着急出门的原因吧!”
此时的童仁益已经忘了老师出门前的叮嘱(孙知微在出门前就仔细看过《九曜星君图》,并叮嘱众弟子,画已经全部画好,小心完成着色即可),于是就在画中瓶口处补画了一支红莲花。
最终孙知微从朋友家回来后,拿起画一看,一眼就发现画中多了一朵莲花,于是又气又笑地问道:“这是谁干的蠢事,画蛇添足也就算了,这简直就是弄巧成拙!”,说完便将此画撕了。
此时大家也能想到是那多出来的一朵莲花影响了整幅画,原因是童子手中的瓶子并非是普通的花瓶,而是水暖星君降服水怪所用的镇妖瓶。若是没有添上莲花,还是宝瓶,添了一朵莲花,反而变成了普通的花瓶。
原本是一副很好的作品,就因为童仁益一个卖弄聪明的举动,反而影响了画中的神韵,沦为一地碎纸。
通过童仁益的故事也让我们明白:在生活中,千万不要自作聪明,在自己没有成熟的想法和见解时就不要去炫耀,俗话说“没有那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不然最终只会显露自己的无知和浅薄,沦为大家的笑料。
邯郸学步的故事邯郸学步的典故来源于我国历史上战国时期,燕国的一个少年。
这位身在燕国寿陵的少年,只因听说赵国邯郸人的走路姿势非常优美,便决定前去学习。
当他不远千里到达赵国都城邯郸后,终于看到了邯郸人十分优雅的走路姿势,于是少年便在大街上跟随着路人模仿了起来。
不过这位少年愣是学着邯郸人走路模仿了好几天,但是无论他怎么学也学不会,不仅没有学会,反倒他自己的走路姿势比起之前还要更加难。
而且这位少年还没有放弃,反而认为自己之前的走路方式有问题。于是他更加卖力地学了起来,决定从头学起,这次他不仅模仿邯郸人的走路姿势,还仔细推敲下一步的动作,学得极为认真。
最终经过三个月的刻苦练习,这位少年还是没有学会,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路方式都给学忘了,以至于都不知道该如何走路,最后只好爬着回了燕国。
如果站在学习角度来看,这位燕国少年的精神应该得到肯定,但站在普通的人角度来看,他最终的结果却是弄巧成拙,以至于连自己原本的走路方式都能忘记,导致路都不会走,这种盲目的学习是不可取的。比如古代皇帝的威严,并不能通过模仿帝王的行为、说话方式就可以有的,这与帝王的家庭环境、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关,不是一蹴而就的。
韩王的疲惫之策,却是为秦国作嫁衣在战国后期,韩国作为战国七雄中实力较为弱小的国家,面对强大的秦国,根本无力对抗,但韩国又不想被秦国吞并。于是韩王企图想用疲秦之策削弱秦国,使秦国无力再征伐韩国。但最后韩王不仅没有没有拖垮秦国、达到预期目的,反而适得其反,韩国人郑国为秦国修建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郑国渠,最终却给秦国增加了四万多顷沃土良田,使秦国的关中地区变得更加富饶,国力更加强大。
众所周知,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在战国后期已经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秦国军事强大,国家富裕,加上又有统一天下的野心,从秦孝公开始就一直不断地蚕食各国的土地。逐渐强大起来的秦国,让诸侯列国深感不安,担心被秦国吞并,尤其是一些弱国、小国。
《史记》记载:“昭襄王四十三年,武安君白起攻韩,拔九城,斩首五万。四十四年,攻韩南阳,取之。四十五年,五大夫贲攻韩,取十城。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五十一年,将军摎攻韩,取阳城、负黍,斩首四万。庄襄王元年,使蒙骜伐韩,韩献成皋、巩。”
在秦国对外的扩张战争中,和秦国相邻的韩国就经常被秦军攻伐,韩国的陉城、南阳、阳城、负黍、城皋、荥阳等数十座城邑都被秦军先后攻占,但韩国碍于秦国强大的实力,不敢与其抗衡。
不过韩国也不想被秦统治,于是韩王只能想其他办法来化解秦国对韩国的攻势。在韩桓惠王二十七年,韩王命水工郑国西去秦国,劝说秦王修建水利工程,目的是为了耗费秦国的人力和财力,从而削弱秦国的国力和军事力量,使秦国无力东出攻打韩国。
至于韩王为什么不选别人,而是选了一个水工郑国?因为郑国虽是韩国人,但并非韩国的朝臣要员,只是一介水工,属于纯粹的技术人员,派郑国入秦,不容易被秦王发觉,远比派遣一个韩国大臣要安全的多。
于是郑国带着目的前往秦国,游说秦国凿穿经水,修一条长三百多里的水渠,引泾河水入洛水,灌溉农田。最终秦王嬴政采纳了郑国的建议,命其主持一系列开凿工程,为秦国修建水渠。
可见韩王的疲秦之策算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始,但最终的结果却令韩王始料不及。郑国虽然是带有目的为秦国修建水渠,但郑国却是一个工作狂,水渠工程开始之后,郑国已经完全忘了自己入秦的目的,一心一意投入到修渠的工作中。
但工程在未完成之前,郑国入秦的目的最终还是被秦国发现,不过秦王并没有处置郑国。郑国对秦王表明,渠成之后是对秦有利的,并且郑国忘我的工作态度也被秦王看在眼里,于是嬴政对郑国加以重用,继续让他负责修水渠。
《史记》记载:“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於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最终水渠在顺利完工后,秦国的关中地区在泾河水的灌溉下成为千里沃野,亩产高达六石四斗。秦国为此又多出了四万多顷的肥美良田,关中地区也成为秦国最富庶的地区,秦国变得更加富强,此渠也以郑国之名命名,人称“郑国渠”。
从此秦国的粮食产量大增,加上秦国强大的军事实力,秦国终于有能力开启统一六国的战争,而韩王的疲秦之策不仅没有成功,反而为秦人做了嫁衣,造福了秦国。
站在秦国的角度来看,韩王属于大好人,但站在韩国的角度来看,韩王此举就是典型的弄巧成拙,不仅没有削弱秦国,反而加速了韩国的灭亡,成为第一个被秦国吞并的国家,可以说是“赔了郑国又灭国”!
你还知道哪些弄巧成拙的故事,欢迎在下方留言区探讨。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谢谢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声明原创,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朱碧石原型是谁?
朱碧石的原型是歌手罗志祥。
朱碧石这个名字是在罗志祥参加《极限挑战》第二季时,他饰演的一位蛇竭美人的名字。因为突出的造型打扮让这个角色一夜爆红,后来竟然上了微博热搜,风头一度盖过罗志祥本人。
历史上有哪些为了美不要命的神操作?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男人爱美起来,比女人还“疯狂”。
先来说说南北朝时期的那帮大老爷们儿。魏晋南北朝这个时代比较有个性,它是个出名的“看脸”时代。尤其是魏晋那些有钱又有闲情的人,几乎个个追求“美姿容”。
试问,谁不想拥有洁白如玉、水嫩丝滑的肌肤呢?为了实现这个美丽的愿望,魏晋的风流人物们,选择了食玉。
美玉作为宝石珍玩,固然色泽晶莹、通体无暇。但它终究不是食物,魏晋狂人吃什么不好,为什么要吃无法消化的玉石呢?
在他们看来,“食玉”可以“润心肺,助喉咙,滋毛发”,简直是“越吃越美”。南北朝学者陶弘景更鼓吹说:有人“食玉”之后就死掉了,结果死了三年面容栩栩如生,丁点没腐烂。这“美容效果”,简直死了都管事。
死了都管事?那还等什么,这群魏晋南北朝的狂人们,马不停蹄地四处搜罗各种名贵玉器,自己的不够吃了,他们甚至惦记起了死人墓里面的存货。
比如李预、吴延稚等“名流”,竟然偷坟掘墓,把古墓里的玉器一件件挖出来“开吃”。这一通缺德操作,更给中国文化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大批具有重要价值的玉器文物,就这样被吃得精光,以至于现代人考古,都很难发现魏晋南北朝的玉器。
这吃相,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其实,他们之所以对玉的追求如此狂热,除了洗脑式的美白功效外,更源于骨子里的崇拜。
“玉”在中国古代,一直是财富和权力地位的象征。发展到魏晋南北朝年代,爱玉爱到骨头里的“魏晋狂人”,终于开始流行起一个奇特的风潮——爱玉,就要把玉吃下去!“食玉之风”从此流行。
可是,玉石这种硬邦邦、冷冰冰的硬物,要怎么吃到肚子里呢?
别急,他们有的是办法!
为了很自然地吃下玉,他们将玉石磨成粉屑当饭吃,就成了“玉屑饭”。
还有人将玉捣成米粒大小,用酒泡着喝,就成了“玉液”“玉酒”。
还有些爱动脑筋的,不断研发新食谱,讲究个“无心草木和之”,研制出了“有玉有草”的“大餐”。
果然,一堆堆无法消化的“玉石粉”吃下肚,很快就看见了效果。
在魏晋南北朝的典籍里,记载了很多人“食玉”后的症状:“身体发热”“目痛如刺”“关节疼痛”等症状。至于美白功效嘛,那些人也确实实现了“永葆青春”。现代考古学者发现:南京地区的南北朝墓葬里,墓主清一色是年轻人,没错,他们都英年早逝了。考古研究推断:“这与他们生前大 量服用汞、玉粉有很大的关系。”到了隋唐年间,这股荒诞的“食玉之风”才渐渐销声匿迹。男人尚且如此,女人自然也不能落下。南朝著名的美人张丽华,他是陈后主陈叔宝的宠妃。张丽华出身兵家,聪明灵慧,长得漂亮也就罢了,没事的时候还喜欢研究美容。
后来,她自创了一个美容方法,就是将鸡蛋打个小孔,拿出里面的蛋黄,再注入少量的朱砂粉末,然后拿里面的朱砂蛋液当面膜。据说她的“特聪慧,有神彩,进止闲华,容色端丽“就是这样来的。
可她精心呵护的美丽,却引致带来了南陈的灭亡,最后给隋朝以红颜祸水的说法,让她年纪轻轻就先走一步。
“小蛮腰”的中西文化碰撞。先来说说中国的小蛮腰推崇者楚灵王。
楚灵王别的本事没有,在穷奢极欲的领域倒是再创辉煌。那句脍炙人口的“楚王好细腰,宫娥多饿死”就是拜他所赐。
为了迎合楚王喜欢腰细的嗜好,后宫的女子们不吃东西也要减肥,有的被活活饿死。有的铤而走险,吞食布帛金箔,变相缩胃,成为病西施。楚灵王不仅要求女人腰身纤细,他还欣赏腰肢纤细的男人。美其名曰:身材纤细的人在马上更加灵活,杀敌更加有战力。
满朝文武为了投其所好,都一天吃一顿饭来保持身材,以免腰肥体胖遭大王的厌弃。
除了拒绝美食的诱惑,文武大臣在上朝的时候还要屏住呼吸,扎紧腰带。因为最瘦的,才是楚灵王最喜欢和重用的。
时间一久,楚国的大臣各个营养不良,面色黑黄。楚灵王也因此失去了民心,丢失王位,最后自缢而死。
《墨子·兼爱》中记载: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黎黑之色。在瘦身这件事上,汉代美女赵飞燕有过之而无不及。
赵飞燕体态婀娜,尤其是舞姿轻盈动人。 传说她能站在别人的手掌之上扬袖飘舞。
为了使肌肤雪白娇嫩,体态轻盈,她配制了一种叫作息肌丸的药方。这种丸药是由麝香、高丽参、鹿茸等名贵药物制成的蜜丸,将其放入肚脐内,确实功效显着,用后可使人肤如凝脂,肌香甜蜜,肌肤胜雪,双眸似星。
但该药的副作用也十分强,由于长期的大量使用,赵飞燕终生无法怀孕。后来皇宫药剂师上官妩曾教赵飞燕用羊花煮汤洗涤,最终也无法挽救。
西方人对瘦腰的执念,一点也不比东方女人少。
东方女人为了细腰,可以减个肥,吃个药什么的,而西方女人的细腰完全是靠衣服勒出来的。
在16世纪中期,西方女人们为了追求外形的曲线美,甚至会穿上用铁丝和木头制成的紧身胸衣,身体被磨得体无完肤。
这个传统最早出现在西班牙和英国王室的婚礼上,当时西班牙人用鲸鱼骨头,加上藤条或金属丝,做成一个大圈圈的裙子,在罩上华丽的布料,结果确实很美,在西班牙公主凯瑟琳下嫁给英国亨利八世那场婚礼,这件衣服惊艳了所有人,当然后来由上到下,开启了一场廋腰时尚。
随着瘦腰潮流的兴起和纺织技术的发展,16世纪末期的人们普遍开始使用鲸髦、钢丝、藤条等来制作紧身衣。
但是,这种紧身衣的“审美”,给女性带来的痛苦远大于快乐。
强行束腰,确实缩小了腰围,压迫导致增大了胸部曲线。但是这种行为对内脏造成了极大的负担,极易造成肋骨骨折、骨骼变形、流产、内脏移位。
西方社会每年举行细腰大赛,有老照片显示有女性的腰细到可以用手抓住,但很显然这个女子活不长了。
到了19世纪,这种“畸形”审美依然存在。比如芭比女孩,还有电影《铁达尼号》的露西,就是最好的诠释。
到了20世纪,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才渐渐的被人淘汰。
到了当代社会,各种美容方式层出不穷,有人不惜重金,给自己脸上动刀子,结果下不了手术台,这种新闻屡见不鲜。各种人工减肥、磨皮瘦身的方法更是鳞次栉比。
当然,爱美是每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我们无权干涉和抨击。仅希望各位爱美人士在追求美的同时,别忘了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毕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能持续长久地美下去。
有哪些令人震撼震惊的短小故事可以分享吗?
这篇文章我本来打算以视频的形式去呈现,但在考虑良久后还是决定只以文字方式叙述(后边会说为什么)。
前阵因为半藏森林又被骂上了热搜,我突发奇想了一个社会实验,骂半藏森林“小三”的人会去当“小三”吗?
我在想那些在半藏森林评论区里评论“小三就是小三”、“一辈子你都是小三”、“不去死了都便宜你”的那些人,自己在现实中如果遇到和半藏森林相同的选择,他们会去当“小三”吗?
并不是我认为当小三是一件不应被骂的事,只是我对于在网络上居高临下评价他人的人总会有一种鄙夷的想法,他自己明明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却总喜爱在道德制高点去评判他人。
指责一个人的前提,难道不应当是你在相同位置上也不会做出来同样的事情么?
为了知道“骂半藏森林“小三”的人会去当“小三”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
1
首先我找来了两位很好看的朋友,接着我们就开始在半藏森林微博的评论区里挑选“实验对象”。
我们挑选的实验对象需要满足以下三个特征:
1,他微博发布的内容显示他在上海
(我们可不想为了做一个社会实验还要飞到其他城市去)
2,他在评论区的留言内容是非常强烈的辱骂
(诸如你当小三全家都应该死了..这些言论)
3,年龄在20岁到25岁之间
(毕竟我们探讨的恋爱里的小三,而非婚姻中的小三)
结合这三个特征,我们挑选了十四位实验对象,当然他们是不知情的。
2
这项社会实验的思路也非常简单:
我们的演员会营造出高富帅、白富美的人设(这样更容易开展恋爱关系)
通过微博私信&评论认识他们,问他们去约会,暧昧,准备进入恋爱关系前,演员会告知他们“自己其实有恋人,但已经没有感情了,准备分手”。
这是实验最关键的一部分,我们要知道那些骂半藏森林是小三的人,在面对一个非常优质的对象时,自己是否会去当小三。
这项社会实验成本其实不小,毕竟要打造演员的高富帅和白富美人设。
约会开支都是我去承担的,吃饭选择的是人均一千以上的餐厅、我们还租了两辆车,一辆是兰博基尼飓风、一辆是法拉利Portofino。
为了完成这项有趣的社会实验,满足我的好奇心,总开销大概五万多。
之所以没有做成视频,原因很简单:
我们觉得这项测试人性化的社会实验,如果以视频的形式去传播,会引起大范围对于被试验者和演员的网络暴力,即便被试验者选择了当“小三”,我们也不应当成为任何一次网络暴力的发起人。
其次我认为文字形式已经足够让我们和拥有理性、逻辑能力的人分享这个有趣的社会实验,视频的受众有一大部分是我们不认可的,他们缺乏理性和逻辑,我不希望这项社会实验被人误解。
接下来我开始陈述这项社会实验的全过程:
我们挑选的十四位被试验者是七男七女,但真正完成实验的只有四男三女,因为有两位男生和三位女生没有完成我们的私信,还有一位女生我们约不出来,一位男生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上来摸我们演员的大腿。
1号男生
状况
他自己有一个谈了三年的大学女朋友(我们在实验后才发现),在上海某所大学读本科四年级,每个月生活费可能是1500-2000这个级别,不蹦迪、不去酒吧,长相还算蛮奶狗的。
实验过程
1号男生并不是我们第一个实验对象,但是进行中最顺利的。
我们只是让女生演员用微博小号随便私信了他一句“我觉得你在半藏森林微博下面评论的三观好正”。
可能因为我们演员的微博小号里有一张她的自拍,而且挺好看。1号男生就开始疯狂私信我们的演员,并且主动要了演员的微信。
因为我们的演员不是花钱招的,确实是我现实里很好的朋友,她也非常好看。
第二天就是圣诞节,1号男生主动约了我们演员出来吃饭、看电影,我们演员正好圣诞节也没什么事情,就主动提出了开车去1号男生学校接他,我们就让演员开着兰博基尼去1号男生学校门口接他了。
请想想一下一个超好看的女孩子开着兰博基尼来泡你。
当天是圣诞节,恰好我们演员也没人陪她过她寻思着约个小奶狗得了,因为是公费报销,我们的演员是真的狠心宰我,直接把餐厅订到了沃夫冈牛排馆,一顿饭吃了三千多。
吃完了饭1号男生一直暗示希望和演员在外面过夜,演员当然是拒绝了,开车把1号男生送回了学校。
结果当晚1号男生就跟演员表白了…
我们的演员也说了自己其实有一个恋爱五年的男友,不过过段时间就会分手,说自己还得再考虑一下。
而1号男生直接说他觉得地下恋情很浪漫…
然后最有趣的事情来了,当晚演员发现那个男生发了一条朋友圈,就是在朋友圈界面发现了男生的红点,类似这种:
但点进去男生朋友圈却发现他什么都没有发,我们演员本能就觉得有猫腻,于是我们用一个小号把名字和头像改成了“闪送”,添加了男生好友,备注“您好您是XX先生么,您有一份闪送但我联系不到您,对方要求圣诞节一定要送到”
男生通过了我们的“闪送小号”微信之后,我们用闪送小号看他的朋友圈,发现他发了一条秀恩爱的,内容大概是:和宝宝度过的第三个圣诞节,今年明明还在一个城市却因为赶Deadline没办法陪你,对不起云云…
就很讽刺,我们在测试这个男生会不会愿意当“小三”的过程里,演员却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被当成了“小三”。
2号男生
状况
应该刚刚毕业一两年开始工作,我们也不知道具体是做什么的,从朋友来看他蛮喜欢二次元的。
实验过程
还是和1号男生一样,我们的演员称赞了他关于半藏森林做小三该死的评论,之后在微博的私信交流上,这位男生吐露出自己被渣的感情经历,所以特别讨厌恋爱中劈腿、出轨的人,无论男女。
之后也主动要了我们演员的微信号,我们演员一直跟我吐槽:“他真的好啰嗦啊,一直疯狂找我聊天,还给我弹视频”
因为演员实在没办法忍耐下去跟2号男生聊天了,所以甚至跳过了聊天环节,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情况:
2号男生果然不负众望,直接表达了自己非常乐意做“小三”的态度。
3号男生
状况
应该家庭条件还不错,有点妈宝渣男的味道
实验过程
其实我们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四位实验男生都非常的主动,我们我们的演员私信3号男生,称赞了他关于半藏森林的评论,两个人就很自然的聊天了。
相比于1号和2号,三号显然和女生聊天更为熟练,大概经过两个晚上的聊天,他主动向我们的女演员提出了周末可以一起出门喝个下午茶,并且强调了他开的车是宝马,可以来接我们的女演员。
所以我们同意了他来一家美发店接女演员,而他让女演员上车的时候女演员直接说自己出门做头发也开了车,然后转身上了旁边的法拉利Portofino。
我真的好想把我们偷偷录到的那个男生尴尬的表情发出来,但还是算了。
吃完下午茶3号男生就约了我们的女演员去看电影,看电影的时候就发生了一件超尴尬的事情,就是3号男生跟女演员说,嘿你看那边,女演员头往那边看过去,什么也没看到,然后扭头回来的时候3号男生就把嘴贴过来了。
还好女演员反应的足够快,直接推开了3号男生,但这个举动也让气氛变得非常尴尬…
后来看完电影3号男生就说自己有事情开车回家了,我们猜测是他也觉得尴尬吧..
我们跟演员一起吃夜宵的时候,演员就发现自己被3号男生给删了,我们让演员又加了回去,跟3号男生说,拒绝你亲吻不是因为你不优秀…
然后3号男生直接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这个逻辑可谓是非常之玄妙了。
4号男生
状况
疫情回国的留学生
实验过程
其实男生都大致相同,非常之主动,同样的过程我也不复述了。
4号男生聊了几天之后呢,就约了我们的演员去蹦迪,还好四号男生约的是工作日,拿的还是便宜的卡座,所以我和摄影还有几个朋友在他后面又开了一张卡观察花的钱也不多。
这里得批评一下4号男生,一看就是不关注我公众号的,不然蹦迪不能蹦出来这个德行,整个过程里一直借机揩油我们的演员,同时很不关照女孩的灌酒,还叫着朋友和销售一起灌酒。
女演员说自己有男朋友,4号男生则说没关系啊,出来玩这有啥,他不介意。
我们在后面看着都想直接上去把他给打了。
后来我们就给女演员发微信说别演了,没必要。主要4号男生实在太恶心了。
女演员自己也受不了了,毕竟说是演员,她其实就是我们现实中关系很好的朋友,也是觉得这个实验很有趣。
然后女演员提出要走,4号男生死皮赖脸的拉住她不让她走,直到女演员执意要求离开,4号男生说一定要他送女演员回家,要跟女演员回家。
然后女演员就下楼了,4号男生死皮赖脸的拉着她要送她上车,我们也跟着下了楼,我一个朋友看不下去了,上去一脚把4号演员给踹了,不过也打起来,因为保安围上来了,把他们两个拉开了。
以上就是四位男生的实验结果,当然我这个属于抽样调查,不是大数据调查。
但从这四个抽样里,个人认为,一半骂半藏森林的男生们,如果得到一个机会去劈腿、出轨一位白富美,或者跟一位有男朋友的白富美发生关系,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的冲上去。
当然这个实验结果我们也不太奇怪,可以说是意料和情理之中,但最有趣的还是关于三位女孩子的测试了。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三位女孩的实验过程:
我们找的男演员是身边一位很装逼的朋友,真的是天花乱坠的装逼,朋友圈和微博都是各种各样的装逼…
我们之所以变成朋友,是因为他对于自己很好的朋友从来不装逼,他就会随意的说哦,我微博那个车啊,租的、那个照片啊,蹭的…
他本人是真的好看,之前还做过练习生。
1号女孩
状况
1号女孩是某时尚公司的市场部员工,但颜值并没有那么高,大概是普通人的水平,然后是一位上海本地人,估计只工作了两三年吧。
实验过程
因为女孩还是蛮含蓄的,所以我们就让他微博关注、点赞、评论了1号女孩,1号女孩也很快回关、回复评论了,于是他们就开始互动。
后面就添加了微信,我们让男演员发了一条有法拉利的朋友圈只对那个女生可见,不出意外那个女生评论了“你的车啊”,演员说“是的”。
后面女孩就私聊问能不能让男演员去公司接她下班:
因为公司门口我们也不好意思偷拍,但据男演员说,当时1号女孩跟三四个同事一起来了,然后到了车前就跟三四个同事说了再见,摆明了一副炫耀“我现在泡的男生开法拉利”的模样。
然后1号女孩非常之主动上车就问我们去什么呀,我们的男演员也是很体谅经费问题,跟女孩说我们去吃河南红烧牛肉面,对就上海满大街都是,二十块一碗的那种牛肉烩面。
然后女孩非常之开心的跟男演员去吃了,吃完饭还主动搂起了男演员的手,撒娇着求他陪自己去逛街。
本次活动抛去租车最大成本就是这趟逛街了,我实在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女孩会觉得自己配?你家第一次见面就去逛商场给你买东西是吗?
逛商场的前男演员还特意给我发了微信:
我想到就心疼,想到就难受,真的好后悔,所以我不写这段了,花了六千多块买个卫衣。
然后女孩就让我们的男演员送她回家了,第二天又让男演员去接她。
但我们男演员那天确实有事情,他就说自己有事情了,1号女生还发了脾气。
后面发给男演员一个淘宝链接,说必须让我们的男演员买给她。男演员来问我,我其实也不是很开心,就说拒绝得了,哪有这种人啊。
我写到这里我一定要告诫我所有的读者,不要网恋,因为你真的不知道那些在网络上活跃的人,都是些什么怪物。
拒绝了1号女生的购物要求之后,我个人是觉得钱白花了,没戏了,她明显是一个超低段位的拜金女作精还不够好看,可我们还必须去讨好她。
我就让男演员直接说了拒绝的理由:
钱也算没白花,反正是完成了这个对于1号女生的实验,证明了她也会愿意去当小三。
2号女生
状况
普通女大学生
实验过程
其实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开始觉得很有趣,到后面自己内心会有很多道德谴责,比如你凭什么玩弄别人的感情,就来做你所谓的“社会实验”呢?我自己又有什么资格测试人性呢?我自己这么做是不是不道德的。
这件事在2号女生身上体现的尤为清晰,我们能感受到2号女生是没见过世界、并且向往世界的,男演员自己也说了:
“她不是那种拜金女,但就是没见过世面的那种普通女孩子,她甚至对钱没什么概念,只是她看到我开的车是法拉利的那一刻,我就从她眼神里看到了,她想要去一直坐在这辆车的副驾驶上”
经历了1号女生,2号女生真的处处都非常之体贴,她主动要求把电影票、吃饭钱和我们的男演员A,还问男演员的地址要给男演员点奶茶,无论从行为还是语气上都处处极尽讨好。
无论是我还是男演员其实对于2号女生的评价都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态:她不是拜金女,但她向往繁华世界,她很聪明,她会讨好人,她对你的好会让你以为她是个好女孩,她是真心喜欢你,但实际上她喜欢你的只是你所代表的繁华世界,可这一点可能连她自己都不知道。
2号女生给我们的心理压力其实蛮大的,我们停止了对于她的测试。
3号女生
状况
不透漏身份相关
实验过程
3号女生讨厌半藏森林的原因是她前任劈腿了她,所以我们就觉得这样实在太操蛋了,她被渣过,我们还给她搞一个社会实验,让她喜欢上一个男生,然后那个男生再告诉她自己有女朋友。
我们不能干这么操蛋的事情,所以我们了解3号女生的状况之后,就停止了实验。
所以最后说到底,我们只进行了五个半实验而已.....
(主要因为每个实验成本太大,耗费时间太长,而且最后我们也决定了不把视频放出来)
也许因为我们找的男演员的条件过于好了,不仅长得帅还会开着法拉利Portofino。我是女生这种高富帅对我都是核武器一样的杀伤力。
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如果我们的男女演员都挑选普通人,去做这个社会实验,他们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才会让被试验者愿意恋爱。
让我再次重申一遍为什么要做这个社会实验:
我不是为了证明骂半藏森林“小三”的人会去当“小三”,来去给半藏森林洗白,来去说做小三正确。
我只是从小都看不惯一种人,那些谴责别人的人,我总觉得许多大声谴责坏人的人,其实内心里也是和坏人一样的,只要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就会成为那个坏人。
他们只是没有作恶的条件,却仍在那里深深的陶醉在道德优越感里,大多数人的善良并非真正的善良,只是他们没有条件作恶。
在互联网上,我们去指责任何一件事,都应该假想如果自己是当事人,自己会做出如此行为吗?
更多蹦迪故事请关注全中国最有趣蹦迪公众号“满分激光枪”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