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杏暗香系列,最后的红柳诗词
红杏暗香系列,最后的红柳诗词?
最后的红柳有关诗句,例如:“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
出自:苏轼《点绛唇·红杏飘香》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
译文:盛开的杏花芳香弥漫,柳树绿了,垂丝飘飘如缕,其轻如烟。伊人就住在水边的房屋里,她卷起帘子,目之所及只有一片黄昏雨。晚风吹来,烛光摇动。心中苦闷,愁卧在床。想回去却又回不去。不知她现住在何处呢?外面芳草萋萋,我已经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一枝红杏出墙来意思相同的诗句有什么?
大家好!我叫周忠应,号称作家,记者,编辑,摄影师,跑步达人,其实是个俗人,欢迎大家与我交流。对于我的观点,也敬请大家批评指教,谢谢!
“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胜将儿女染红裙。”这首诗是不是与“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有异曲同工之巧呢?
榴花盛开的时候了,到处可以看到灼灼欲燃的榴花。明朝徐渭诗云:“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胜将儿女染红裙。”把石榴花那火一般的红色形容得淋漓尽致。
我觉得石榴是位多么痴情的女子了,她的挚着,她的热烈,都是这样的分明。这让我想起这样一个故事。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有府僚在西湖设宴,官妓秀兰因浴后倦卧迟到,受到斥责,适石榴花开,秀兰折花谢罪,府僚益怒,以为不恭,苏轼遂作词化解。如今苏轼已渺,而他的词作就如永远盛开石榴,鲜红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他的《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石榴半吐红布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正从盛开的石榴枝上击节而来。
在东坡心里,石榴有着芳心千重,惹得他无限怜爱。对于折花请罪的官妓,受到府僚责难时,巧以词解危,让我们称道。其实自古以来,花喻女人,红颜薄命,美总是在劫难逃,从而产生诸多美丽的故事。而石榴花却是花中巾帼英雄,她的坚强和奔放无人能比,也许是她姓石的缘故吧。
点绛唇的寓意是?
一:解释:1、“点绛唇”的意思是嘴唇红润如用朱色点染。2、“点绛唇”是词牌名,盛行于宋代,又名“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等。形式一:以双调四十一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代表作有苏轼《点绛唇·红杏飘香》等。形式二:四十三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的变体。以韩琦《点绛唇·病起恹恹》为代表。
二:出自于:《南乡子·妙手写徽真》宋代:秦观妙手写徽真,水剪双眸点绛唇。
你知道关于描写春天诗词有哪些?
在这花红柳绿,生机盎然的季节里 欣赏描写春天的诗词自然是人生一大快事。一个人的世界,莫名的喜欢上了诗词,读着那些熟悉的诗词,想着曾经沧桑的故事,心里也会泛起酸楚,一个人的独处,喜欢与文字为伴,在文字中品读着尘世的悲欢离合,用文字倾诉自己的心情。让我们一起走进诗词里的春天,感受诗词里的春意盎然。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诗评《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诗人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缤纷的“乐春图”。全诗充满了生活情趣,诗情画意。诗人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展露无遗。本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字里行间透出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诗评《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03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评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04
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评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将要回游的河豚是画家画不出的,诗人用他的想象,把江南初春特有的气氛表现得多么真切啊!
05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诗评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06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诗评此诗写的是赏景,这类题材,盛唐绝句中屡见不鲜。但象此诗这样交画十分细微,色采异常称 丽的,则不多见。如“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寻李九庄》),“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春宫曲》),这些景都显得“清丽”而杜甫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更添蝶舞莺歌,景色就种画了。这种写法,可谓前无古人。
07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评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它的确很“好”。
08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评全诗看起来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但诗人的内在情感使其内容一以贯之,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构成一个统一的意境。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诗人对失望的感伤。
09
水槛遣心(其一)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诗评首联先写草堂的环境:草堂离城郭很远,庭园开阔宽敞,旁无村落,因而人能够极目远眺。中间四句紧接着写眺望到的景色。五、六两句刻画细腻,描写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着身躯,喷吐着水泡儿,欢欣地游到水面来了。燕子轻柔的躯体,在微风的吹拂下,倾斜着掠过水蒙蒙的天空。诗人遣词用意精微细致,描写十分生动。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微风细雨中鱼和燕子的动态,其意在托物寄兴。它句句写景,句句有“遣心”之意。诗中描绘的是草堂环境,然而字里行间含蕴的,却是诗人悠游闲适的心情和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
10
绝句二首(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评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
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
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
这首五言绝句,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全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格的篇章。
杏花灿烂这篇短文的感受?
1.这是一个阳光名明媚的中午,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红。我便走向那片杏林。
2.我被眼前的景象迷住了。放眼望去,只见杏花一片一片的,春风浮荡,万枝摇曳,游蜂舞蝶,上下翻飞。红杏出林,粉红似霞,遥而可及,望而心动。看那含苞欲放的花蕾,白里透着粉,粉里透着红,吹弹可破,急不可耐的从树体的怀里钻出来,想一睹春天的芳容;再看那一簇簇刚冒出的花骨朵儿,像一个个刚睡醒的婴孩噘着粉嘟嘟的小嘴,等待春姑娘的亲吻。最有趣的要数蜜蜂了,望着这满树的杏花,看看花枝娇媚,闻闻花瓣清香扑鼻,舔舔花蕊甜蜜醉心。这些小精灵们不停地在花丛中上下翻飞,舍不得这一朵又顾不上那一朵,真恨不得把所有的花朵都采个遍。有的干脆一头扎进花心中贪婪的吸吮着,再也不肯出来。
3.大自然呈现出一派热烈欢快的勃勃生机。就好像那少女浓妆淡抹,俏展丽影。田园野外,纵横交错,艳阳高照,杏花盛开,惠风和畅,芳香四溢,极目远眺,只见山杏灿烂却微呈白色。
4.我漫步在那一片片的杏花林中,欣赏着那些美丽的.杏花,沉浸在花朵的飘香里,我的思绪飞扬。
5.越往山里走,看到的花儿越多了,开始时只是路边稀稀落落的,后来就有大片大片的杏花了。来到山里,哇!漫山遍野的杏花啊!我们不禁惊呼起来:“花海!”只见白色的杏花团团地绕在树枝上,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远山朦朦胧胧的轮廓绵延起伏,真让人心情为之一振。远离城市的喧嚣,心都为之陶醉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