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阴垂野草青青,春阴垂野草青青
春阴垂野草青青,春阴垂野草青青?
出自北宋诗人苏舜钦的《淮中晚泊犊头》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诗人叙述中所见的景象说:春云布满天空,灰蒙蒙地笼罩着淮河两岸的原野,原野上草色青青,与空中阴云上下相映。这样阴暗的天气、单调的景色,是会叫远行的旅人感到乏味。幸而,岸边不时有一树野花闪现出来,红的,黄的,白的,在眼前豁然一亮,那鲜明的影像便印在你的心田。
阴云,青草,照眼的野花,自然都是白天的景色,但说是船行所见,何以见得呢?这就是“时有幽花一树明”那个“时”字的作用了。时有,就是时时有,不时地有。野花不是飞鸟,不是走兽,怎么能够一会儿一树,一会儿又一树,不时地来到眼前供人欣赏呢?这不就是所谓“移步换形”的现象,表明诗人在乘船看花吗?
春日一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春天的景色?
感谢邀请。想法赞一个。四月春风,枝条拂面,随手采撷有不但春芳,更有锦绣文章,妙。既然是要让同学感受春天的美好,那感怀伤春的诗句就不在此列了。自己知道的加上查来的,列举如下。随时更新。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唐 王维《相思》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唐 王涯《春游曲》
不觉春风换柳条——唐 韩滉《晦日呈诸判官》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宋·秦观《好事近》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宋·陆游《马上作》
东风吹雨细于尘 ——宋·辛弃疾《浣溪沙》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 ——宋·陈亮《南歌子》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宋·姜夔《淡黄柳》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春到人间草木知 ——宋·张栻《立春偶成》
诗词中所谓的意境是什么?
诗词的意境,简单来说,就是一首诗或一阕词中体现出的情感、思想所能呈现、达到以及升华的境界。如雄浑旷达之境、沉郁苍凉之境、清新素雅之境、温婉凄丽之境、淡泊悠远之境,等等。
诗词鉴赏向来注重意境。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乙稿序》里就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夫文学之所以有意境者,以其能观也,出于观我者,意余于境;而出于观物者,境多于意。然非物无以见我,而观我之时,又自有我在。
诗词的意境,往往通过“意象”来提炼、升华,所谓寓情于景、情景合一,方能达到一定的境界,从而呈现出所要达到的意境。余尝在《豫斋词话》对意象作过阐释,试列于下,望与同好者交流。
“易曰:立象以尽意。故万物皆有其象,万象皆寓其意。词之意象,乃词人情感之所寄托。凡伤别、愁怨、相思诸象,抑或凄婉、荒凉、寂寥诸象,抑或高洁、孤直、忠贞诸象,抑或隐逸、旷达、洒脱诸象,则自古洎今约定而俗成者也。意象恰切,则词味足、境深。”——《豫斋词话·三十一》
“凡杨柳、南浦、长亭、堤岸、桥渡、兰舟、芳草诸象,多别愁离伤。凡丁香、芭蕉、落花、流水、黄叶诸象,多凄婉幽怨。凡明月、西风、鲤鱼、鸿雁、子归、鹧鸪、云树、莼鲈、玉笛、玉阶、梧桐、红叶、红豆诸象,多怀眷相思;而情思乡思又有别也,如红豆之于情思,莼鲈之于乡思。凡馆驿、孤帆、浮云、飞絮、飘蓬诸象,多羁旅漂泊。凡梅、兰、竹、菊、莲、松柏、珍珠、冰雪诸象,多高洁孤直。凡采薇、东篱、林泉、樵歌、渔唱、田园、南亩诸象,多隐逸洒脱。凡金戈、铁马、吴钩、龙泉、玉壶、高山诸象,多沉雄豪迈;凡枯藤、老树、昏鸦、古道、瘦马、猿啼、蝉嘶、落日、大漠诸象,则沉郁荒凉也。余则不一一赘述。”——《豫斋词话·三十二》
一枝亭亭迥出风月间?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还是喜欢三月啊,刚刚推窗去望,但见长亭外,山重叠,暮雀隐花枝,一枝亭亭迥出风月间。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还是喜欢三月啊,刚刚推窗去望,但见长亭外,山重叠,暮雀隐花枝,一枝亭亭迥出风月间。花的诗句一春朱自清?
朱自清“描春草春花春雨春风”的诗句有: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3.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4.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5.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