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洋兴叹中兴的意思,为什么以克虏伯架退式后膛火炮为主

2023-10-18 103阅读 0评论

望洋兴叹中兴的意思,为什么以克虏伯架退式后膛火炮为主?

晚清克虏伯架退式后膛火炮在当时比较先进的一种火炮。李鸿章,亲自目睹了普鲁士大军用克虏伯火炮打败法国后,对德国虏伯大炮青睐有加。

克虏伯大炮,有效射程约20公里,炮弹3000米内可穿透60多厘米的钢板。李鸿章曾经考察过英、法、德等多个国家生产的各种大炮,最终认可了克虏伯大炮。

望洋兴叹中兴的意思,为什么以克虏伯架退式后膛火炮为主

1871年购买了328门克虏伯大炮。1888年正式建立北洋水师,成为大清王朝国防的中坚。李鸿章买了火炮还聘请了瑞乃尔、李劢协、汉纳根等一批德国军事教官指导淮军操练炮法。并与克虏伯公司谈判只有克虏伯方肯为华军事培训。

克虏伯305mm后膛炮是 克虏伯公司1880年制造,属于克虏伯钢套箍炮。北洋水师的“定远”、“镇远”各装备了4门这种火炮,分别布置于两座相连的梨型炮塔内,采用磨盘式炮架。 每门炮重31.5吨,25倍口径。克虏伯150mm后膛副炮 2门,每门炮重4.75吨。

开花弹头重292千克,内填充黑火药10千克,最大发射药包重72千克;实心弹重325千克,弹头内装微量炸药。火炮初速500米/秒,有效射程7800米。装备铁甲舰“定远”、“镇远”作为主炮,一共装备8门。并在大东沟海战中表现出色。

德国克虏伯公司制造克虏伯260mm后膛炮,北洋水师的“平远”、日本联合舰队的“高千穗”、“浪速”装备了此种火炮。

德国克虏伯公司制造,克虏伯1880式210mm后膛钢套箍炮,北洋水师的“济远”、“致远”、“靖远”、“经远”、“来远”舰均装备了此种口径的火炮。其中“济远”舰装备的2门210mm克虏伯炮。

晚清是西方海军技术发展的井喷期,北洋水师炮主要是用的是老式架退炮,同时期的英国英国新式管退炮射速已经大大超过克虏伯,而且威力也强了很多。

当时李鸿章早已经看出了差距,知道新式快炮的可怕,也明白北洋船慢炮慢,做梦都想给北洋加军舰加快炮,但他的死对头翁同禾的阻止,翁同禾是光绪帝的老师,光绪也默认了翁同龢的上书,于是北洋成军后就再也没有添加一只舰船。

大清朝是如何度过最后一天的?

这一天,早朝照常举行,在列的多位大臣面色凝重,他们即将告别一个时代,迎来新生或跌入深渊。

王朝末日的告别

小皇帝溥仪依然像往常一样跟随隆裕太后来到宝座旁,只是这天,往日恭恭敬敬的大臣们再没有大呼恭敬之词,大行跪拜之礼,中国上千年来的君臣礼节在尊严肃穆的三鞠躬后烟消云散。

从此,座上之人不再为王,殿下之人已是共和议员。这天,是1912年2月12日,大清再也熬不到农历新年了,尽管中间只隔了短短5天。

自武昌起义战火燃烧那一刻,仿佛有人欢呼,大人,时代变了,我们要走向共和!短短数月,清政府的江山已经以肉眼可见的夸张速度迅速缩水到如今的一半。枪炮声中,革命理念里,他们不再笃信君主专政,洋人殖民,几万万国人,应该自己当家做主。大清这场大梦,做着做着已到尿醒时分。

尽管知道这一刻迟早会来,外务大臣胡惟德还是跟隆裕太后稍微客套一番,试图想让对方觉得人将走茶还未快速凉。

只见他缓缓上前,双手掌心朝天,恭敬地接过诏书念道:“现在大局如此,太后睿明鉴远,顾全皇室,天下苍生,袁世凯和众大臣,百姓哪能不知?绝不会辜负太后慈衷善意。如今优待条件已经确定,今后五族共和,天下太平。敬祈太后保重,太后放心。”

诏毕,隆裕失声大哭,大有些树倒猢狲散的悲凉,所谓的皇亲国戚在在危急之时不见舍身为国,如今尽在皇家大树下乘凉,人人见利忘义,全不顾我这孤儿寡母。唯有少数忠诚的卿家至死不渝,我实在是愧对你们……

一个王朝就这样平静地远去了,有人痛哭,有人欢欣鼓舞,有人在等待着那份诏书……

清朝大厦崩溃前兆

清朝的墙角,是在北洋舰队覆灭那年被挖开的。

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最终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灭告终,此战,让众多国人更加明显地感受到严重的民族危机,曾一度傲立东方的大清帝国竟然在一个看不起的东洋岛国的舰炮下屈服了。

李鸿章因此从大清权力金字塔的顶端一泻千里,这一年,他丢掉了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之职;眼见辉煌了数千年的东方大国沦落成如今这幅模样,有人火上心头,再不做点什么,大家都是亡国奴。于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掀起了戊戌变法,颠覆是可贵的,更是可怕的,地主阶级们方寸大乱,这场运动只持续103三天就草草落幕,这次,李鸿章又朝帝国权利中心的反方向火速狂奔,远远地甩掉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头衔,空留一方大学士的虚职在头顶“熠熠生辉”。

庚子年七月二十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一路西逃到了西安,辛丑年七月二十五日,清廷与洋人签订《辛丑条约》,到此,大清基本已经拉开了亡国序幕。

《辛丑条约》后的清廷,已经被战争赔款和外国借款压得几近窒息,清廷财政早就捉襟见肘。曾在甲午战争之前,曾国藩的国家中兴和李鸿章的洋务运动曾给国民带来一丝改变的曙光,民族情结也让天下人把仇恨的枪口一致朝向洋人,但天津教案发生后,曾李两人对侵略者的妥协求和把人民刚刚燃起的希望砸了个粉碎。仁人志士对清廷的失望愈发深厚,似乎革命成了救国的唯一道路。

大厦将倾,颓势已不可挡,前有捻军,太平军,耗光了咸丰一辈子的精力,现有维新派、革命党的思想洪流,慈禧能做的只是让这个国家轰然倒塌的时候,声响小一点。她也照猫画虎,学习起维新变法的新政来,在她最后7年的时间里,她还有很多事想要做,但几乎无人可用,李鸿章、荣禄、刘坤一、宋庆、马玉坤等人于《辛丑条约》签订之后相继逝世,剩下的大臣,最有才干的只有袁世凯和张之洞。

想用维新人士,又忌惮他们的思潮星火。在两位堪以重用的大臣中,张之洞被委以重任,去筹办修建粤汉铁路,刚放出去,慈禧心里就打鼓了,来了一招明升暗降,免去张的两湖总督,调任北京担任大学士和军机大臣,虽然听着挺唬人,实际上实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袁世凯成了唯一的时代骄子,李鸿章临终前曾大力保举(环顾宇内人才,无出袁世凯右者。也有人说,这是袁世凯托人加上去的)。总之,袁慰廷被三番五次提拔重要,一时权倾朝野,今天还是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明天就又多个督办商务大臣的身份,甚至一顿饭后就又被赐个外务部尚书头衔。

与李鸿章相比,洋务和维新在袁世凯眼中统统不值一提,虽然洋务有钱就能办,但实际操作起来,发展这些算个啥,先把天下大权揽上身才是第一要务。

旧时代的丧钟,新世纪的希望

慈禧临终前用光绪的名义颁了一个遗诏,传位给溥仪,那年他才三岁。他继位后光绪皇后裕隆为皇太后,生父载沣为监国摄政王,年号为宣统。

这一时期,还有一件大事,彻底敲响了大清王朝的丧钟,邮传部大臣盛宣怀提出铁路国有口号,当年粤汉铁路和川汉铁路筑路权之前已经卖给洋人,老百姓有用自己的钱赎了回来,这一次,盛宣怀直接想要用一纸公文直接把老百姓真金白银砸出来的大动脉收归国有,再抵押给洋人,洋人摇身一变又变成百姓债主,如此荒唐的举动,如何叫人心服?

之后,大量有识之士在湘、鄂、川、粤各地纷纷罢课、罢市,掀起浩浩荡荡的保路运动。对此,载沣一律采取暴力镇压,任命赵尔丰为四川总督,又派端方领兵入川,拘捕保路会长邓孝可,股东代表颜楷等十多人,甚至将枪口对准了参加请愿的群众,致使四十多人受枪击。

此时,多个参加以孙中山为最高共同首领的多个革命团体拉起了起义的革命大旗,他们进攻总督衙门,光复武汉三镇,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宣统三年十一月十三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之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革命军这么一搞,袁世凯积出一肚子气,我都还没同意,你们建什么民国?果断授意段祺瑞、冯国璋等数十名清军将领通电造势反对。

光是打嘴炮还不行,还得整点声响出来,袁世凯决定上演另外一处大戏,榨干大清皇室最后一滴血汗。找隆裕太后哭穷,没有钱就领不了兵,领不了兵就打不了仗(没有钱就出不了城,出不了城就剿不了匪),建议太后将皇室8万枚金元宝拿出来卖给外国银行,充当军费(这操作也太……)。

忽悠军费的同时还派出代言人唐绍仪跟清室详谈溥仪退位之事。袁世凯认为,如今南北谈判陷入僵局(僵不僵我说了算),必须得从皇室找切入点,才可为我掌权增加筹码:比如皇帝退位。

隆裕太后一见清室权贵优待条款,身子顿时就凉了大半截,想不到大清两百多年的江山竟然在今日以这样的形式在我手中葬送了,与大臣们一连讨论了6天,不少人当时就急眼了,就这样退位,我们的特权怎么办???

其中有一位叫良弼的跳得最欢,十二月初七,即遇刺身亡。这一次,袁世凯终于安下心来,通电全国:同意共和了(重点是他同意)!

并且在退位诏书里面给自己任了个总理大臣的要职: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陈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

这一招,确实魔幻,溥仪退位,就算天下人不选举他为临时大总统,他也可以根据诏书上这一句话,立即在北京组建一个临时共和政府……

每天兼职做5份工作?

我做淘宝,拼多多,京东任务,3~20每单价位不等,每天只要1,2小时平均30左右,不限时间不限地点,只要有手机,到处都可以做,还有各种礼品赠送,各种日常生活用品,既节省开支,又可以赚零花钱。每天一点点,日积月累就会变得更多[强]或许你看不上这一天几十一百来块钱,日积月累下来差不多3个月吧有几千了,对于一些闲散在家的人,大学生或者在家带孩子的宝妈来说也可以报销一部分的开支,生活费妥妥的。因为受益所以推广!想让更多宝妈,闲散在家的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收入!赚自己的钱,让别人说去吧,这年头有钱比什么都踏实,赚到钱比什么都现实💪,赚钱第二,安全第一。

却斗不过一个刚刚继位年仅17岁的崇祯?

九千岁并非浪得虚名,但崇祯占据着法统的制高点,两人过招,魏忠贤底气不足,崇祯步步为营,再加上阉党内部松散,崇祯焉能不胜?

在中国历史上,敢称九千岁的人有两位,一位是太平天国时期的东王杨秀清,另一位就是明朝的太监魏忠贤。从这个千古称谓就可以看出,魏忠贤权倾一时的嚣张程度。

魏忠贤大字不识几个,智力也无超群之处,他之所以能弄权,有两点原因:

其一,他私通明熹宗朱由校的奶妈客氏,而朱由校又十分顺从客氏,因而魏忠贤通过客氏获得了朱由校的信任。当时的客氏还有一桩风流冤案,魏忠贤和魏朝都想和她配成对食,俩太监为此争风吃醋,为了解决这个纷争,当了皇帝的朱由校还亲自为她平息这场纷争,二选一,依客氏的意愿,选择了魏忠贤。由此可见,朱由校对乳母客氏的重视程度。

其二,他本身也是陪伴皇帝长大的内监,魏忠贤原是伺候朱由校的母亲王才人,后来王才人去世,父亲朱常洛因自身难保,也无暇顾及朱由校,于是,朱由校的衣食起居就落到了魏忠贤和客氏手上。魏忠贤进宫时已成过家也当过爹,对照顾朱由校很在行,当时也没想着朱由校会当皇帝,因此,他对朱由校的付出也是真诚的。

基于以上两点原因,魏忠贤在朱由校登基之后,才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与显赫的地位。《明史》说,内外大权,一归忠贤。内廷有王体乾、李朝钦、王朝辅等三十余人“左右拥护”;外廷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其中的“虎”、“彪”、“狗”,都是魏忠贤的义子。

可以说,在内廷布满了魏忠贤的眼钱,在外廷,阉党们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比如崔呈秀,占据着兵部尚书的位置,把控着军权。由此可见,号称“九千岁”的魏忠贤并非浪得虚名,而是名逼其实。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天启皇帝的英年早逝,给魏忠贤的前途蒙上了一层阴影。崇祯皇帝即位后,他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剪除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魏忠贤一直作为他的对立面存在,甚至在天启皇帝面前控告过他谋反,不除阉党安能坐稳这九龙椅?

但是要想拿下魏忠贤,心急也吃不了热豆腐,阉党势力盘根错节,既不可打草惊蛇,也不能无动于衷,于是,朱由检首先采取的是安抚政策,四步走完成了对阉党的铲除。

第一步:瞒天过海

为了放长线钓大鱼,崇祯上台后,并未对阉党进行大规模的清理,即使清理也未必见效。而是实施了一系列的安抚政策,以麻痹阉党的神经,让其误以为他崇祯与天启另无二样。

崇祯继位后,王体乾、魏忠贤这两位宦官依旧大权在握,崇祯还不断地向他们询问前朝政事安排。一切都太安静了,魏忠贤心里反而没底了。

为了试探崇祯的真实意图,他开始主动出击。他先向皇帝提出要辞去东厂提督一职,崇祯不仅没答应,反倒还安慰了他一一番。随后又让王体乾也去辞职,崇祯照样也是一番安慰。

再之后,魏忠贤又上疏要求各地停建自己的生祠。何谓生祠,替活人盖祠堂就叫生祠,历史上盖生祠最多的是魏忠贤,一年时间就能盖四十多处,而且每修建一处花费少则几万两,多则数十万两,除了花钱,还要占地,因此毁坏了两千多间民房,导致平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这种现象不用说在崇祯眼里,就在我们现在看来,也令人震惊。

所以,对于这一项要求,崇祯准了,准的原因也是为了让魏忠贤吃一颗定心丸,因为这样大肆建生祠并不合规矩。

为了彻底打消魏忠贤的疑虑,崇祯还对阉党成员大加封赏。一般来说,新帝即位除了大赦天下,还会提拔一批官员。魏忠贤借此机会,把自己的侄儿提拔为锦衣卫指挥官,把自己的一个兄弟提拔为锦衣卫的千户,崇祯也都允了。

经过崇祯的连环表演,魏忠贤的疑虑虽然没完全打消,但心里已算是安定了。他得出的结论是:虽然崇祯不喜欢自己,但也不是很讨厌自己。作为当朝的新皇帝,有自己想法也正常,只要他不大犯错,至少崇祯不会找自己麻烦。

第二步:欲盖弥彰

天启皇帝的奶妈客氏也住在宫中,他见魏忠贤如此行事,自己也上去凑热闹,也想从崇祯身上占卜一下自己的前程。

于是,她也照葫芦画瓢,请求皇帝让她出宫,结果她一提出,崇祯立马允了,客氏肠子都悔青了,皇帝赶你走,也不能懒着不走,于是,只好收拾东西搬出宫去了。

崇祯对客氏自然没有好感,为何不做安抚?其用意在于,客氏走了,再好不过,敌人少一个就是一个,正好集中精力对付魏忠贤。

崇祯对客氏的处理让一些大臣还是看到了风向标的转变,有对阉党作风不满的臣子开始给皇帝上疏,直接弹劾阉党的四名亲信骨干。这名胆大包天的大臣就是右副都督御史杨所修,他建议将兵部尚书崔呈秀、工部尚书李养德、太仆寺少卿陈殷和延绥巡抚朱童蒙革职,理由是:四位大臣没有严格遵守丁忧制度。

丁忧制度就是在职朝廷官员,在父母过世后要辞职回乡为父母守孝,按照明朝守孝制度,至少要守三年。以上四位大臣在父母过世后都没有回家守孝,全部“夺情”了,不符合孝道。

杨所修也是一名阉党,但为何要内讧呢?原来此人在阉党只是一名不入流的小角色,崇祯登基后,他觉得机会来了,趁早选边站,对自己发展有好处,搞不好就会咸鱼翻身。

但崇祯对杨所修的批复却更让阉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崇祯痛斥杨所修率性轻诋,随便乱骂人。但杨的上疏还是让四位大臣提高了警惕,崔呈秀等四人一合计,要不咱还是走吧,于是四人向皇帝提出要回家守孝。但崇祯只准了陈殷一人,其他三人没有批准。

之后都察院云南道御史杨维垣也上疏弹劾阉党骨干分子崔呈秀,说起来杨维垣这么做的目的与杨所修一样,同是阉党一派,长期得不到重用,此时也是奔着早站队早得利的目的去的。

崇祯对杨维垣的上疏没有理会,接着杨又来了二进宫,之后崇祯受理了,并做出批示,勒令崔呈秀回家。

崇祯的这一举动也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他的确是要整治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左右摇摆的大臣们终于摸准了皇帝的旨意,随之而来弹劾阉党的奏疏如雪片似的飞入乾清宫,而且矛头直指魏忠贤。

崇祯帝终于利剑出鞘。

第三步:利剑行动

崔呈秀作为魏忠贤的左膀右臂,他被免除职务,归籍守制,等于阉党的根基已经缺掉了一个脚 ,开始动摇了,崔呈秀的革职成为阉党集团瓦解的转折点。

早在崇祯帝封赏阉党的时候,也开始打造自己的势力。他将徐应元提拔做了内廷主管,尽管徐应元与魏忠贤也有勾结,后来徐应元也是因为魏忠贤被贬黜。但崇祯身边真没什么人可以用,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能谋划到这一步,实属不易。

他亲自参观了太临部队组织的表演大会,表演结束后,他让兵部通知太监们去领赏,并乘机下旨让这些武装太监不用再回宫。这样一来,就砍掉了魏忠贤辛苦组建的对皇宫有巨大威胁的太监部队。没有了武装力量的支撑,魏忠贤对皇宫的控制就大打折扣。

至此,我们也看到,崇祯利用的就是自己的法统地位,致使阉党内部产生矛盾,最后让其自掘坟墓,从而赢得多数人的支持。

崇祯于天启七年八月即位,至十月二十二,朝廷大臣开始大规模揭发魏忠贤的罪状。工部主事陆澄源列出了魏忠贤的四大罪状:正士习、纠官邪、安民生、足国用。

其主要意思就是说,魏忠贤得到的恩宠太高,甚至超过了明朝的开国元勋,且宫内外各个部门都有其亲信,办事衙门也有他所谓的干儿子操纵。天启皇帝经常把功劳归功于厂臣,这是一种反常的现象。

魏忠贤权势很大,大到大臣们写奏章都不敢写他的名字,这完全违背了君前臣民的礼仪制度。全朝上下对魏忠贤的个人崇拜过盛,个人生祠建的到处都是,将魏忠贤这样的奸臣标榜为孔子一类的圣人,实在是可笑至极。

正是由于魏忠贤的存在,才让崔呈秀这样的人在朝廷为非作歹,崔呈秀一旦被处理,其矛头必然指向魏忠贤。

此事一出,魏忠贤手下的一批阉党,要求辞职的人不在少数。崇祯也不再拦着,要走直接同意,不过对于在宫中作恶多端的太监,即使不想走,也被直接罢免了。

那么多人在崇祯那里告状,魏忠贤终于坐不住了。他只好使出苦肉计,跑去崇祯面前哭诉,崇祯不为所动。直到海盐县贡生钱嘉生上了一份奏疏,有理有据地列出了魏忠贤的十大罪状,导致魏忠贤再也不敢呆在天子脚 下了。

他主动向崇祯提出引疾辞爵,请求皇帝批准。由于崇祯还没想好如何逮捕魏忠贤,毕竟阉党势力交错,牵一发便动全身,于是,崇祯便同意了魏忠贤的请辞。

魏忠贤以为他这一走,自己成了没有权力的糟老头,对新皇帝也再没有威胁,至少可以安稳的回家养老吧。但他想错了,虽然他的权力没有了,但他的影响力还在,阉党成员仍有不少人还在其位。

魏忠贤前脚刚走,崇祯后脚便下旨让他去安徽凤阳守陵。十一月,崇祯公开宣布了魏忠贤的罪行,他很想杀了魏忠贤,但考虑到天启皇帝尸骨未寒,魏公公又是几朝太监,还是顾及到影响,才没有动手。

但崇祯不动手,不代表没有人动手,那些和魏忠贤撕破脸的大臣们怎肯放过他,不把魏忠贤弄死,他们是不会甘心的。

政治斗争就是这么残酷,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魏忠贤最终被逼自尽。

第四步:铲除余党

魏忠贤死后,阉党成员惶惶不可终日,崇祯将矛头对准了崔呈秀和客氏。崔呈秀收到风声后在家中自缢而亡,客氏则收押在宫内浣衣局进行了审讯,她承认了自己谋逆的罪名,最后被杖毙。

之后崇祯经过多番努力,,拟出了一份阉党名单,共计261人,罪行大小分了七等,这些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理。

由此可见,崇祯为肃清明朝阉党付出了诸多心血,整肃不良风气,刮骨疗毒是任何一个时代实现新政都需要的面临的坚决任务。同时,崇祯兵不血刃的扳倒阉党,也可见他的智慧所在,只是生不逢时,大明江山已是摇摇欲坠,凭他一己之力,明朝也难翻盘。

红旗H5值得购买吗?

红旗H5客观分析:没有品牌偏好并不值得选择

一汽红旗汽车的分为L/S/Q/H四个系列,其中H系是定义“主流车”的最低等级系列。然而红旗H5的指导价仍旧在14.68~19.08万之间(轻奢级),由此可见红旗汽车的整体产品定位很高,只是技术水平与品控水平均与产品定位不匹配。这样评价有理有据,当然想要做到“有节”就得让事实说话了。

基础参数与品控水平

红旗H5车身尺寸为4945*1845*1470,轴距2875mm,尺寸等级属于准C级(中大型)运动轿车。悬架结构为基础的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平台并没有实现一汽自主研发或设计,而是共享了级别较低的阿特兹,这就像曾经的H7共享皇冠平台一样——没有核心技术的体现。这些原型平台的品控水平一般理解还挺不错,然而那只是外行人的理解而已。

红旗H5的百车故障率高达284个,问题主要涉及悬架系统、底盘异响、轮毂轮胎(鼓包)、发动机动力不足以及车身电子附件。能把品控水平做到让问题如此“均衡”的车多像是其原型哦!而在国产轿车冲高的阵营中很少有百车故障率如此高的选项,即使是定位消费级的国产轿车大多也都能控制在100左右(“一般理解”的高品质合资同级轿车约为200左右),由此可见红旗H5不够省心。

性能与油耗

红旗H5装备的发动机是排量比较尴尬的1.8升直喷增压机,优秀的国产1.8T发动机普遍有140kw/300N·m(左右)的动力储备,但是油耗并不比主流的2.0T低多少、性能不比优秀的1.5T强多少,扭矩却能低50~90N·m。差距很大所以1.8升的发动机在乘用车领域基本都被淘汰了,而红旗H5装备的1.8T发动机只有132kw/250N·m,其动力水平还不如主流的1.5T国产机,所以这台机器理论上也应该被淘汰了。

红旗H5的整备质量为1583公斤,其最大推重比为113.7Hp/T,这一标准理论上还能做到9秒左右的破百成绩——一汽红旗汽车测试的成绩为9.7秒,实测普遍在10秒开外。变速箱匹配的是级别不够高的6AT手自一体,动力没有吸引力、品控水平不够高、配置水平中规中矩,变速箱级别还不够高,那么红旗H5的吸引力到底还剩下什么呢?似乎除了品牌价值以外没有其他了,可以确定的说自主品牌汽车的振兴指望不上红旗汽车,BGG——比亚迪长城吉利才是真正的国产车领跑者。

红旗H5面对的竞品团

1:定位10~15万消费级的传祺GA6,该车装备的1.5T发动机动力优于H5的1.8T,变速箱同为6AT手自一体。这台车的尺寸等级与H5相同但设计感更显沉稳,动力更强且油耗更低。

2:优惠后起售价在15万级的迈锐宝XL550T,其装备的智能闭缸2.0T发动机油耗更低,变速箱用9AT手自一体级别更高;7.2秒的破百成绩也更有吸引力,且与H5是定位相同的运动型轿车。

3:国产混合动力轿车秦ProDM,其双擎前驱混动系统包括1.5T直喷增压机、BSG电机、前置驱动电机,综合马力超310PS、扭矩高达495N·m。5.9秒破百与平均6L/100km左右的油耗……

更多竞品不用一一列举了,一旦传祺GA8的2.0T&8AT(185kw/390N·m)新款上市,双擎后驱加四驱的汉DM以20万级(2.9/3.9秒破百)的起售价登场。在15~30万之间的范围内国产汽车没有留给红旗轿车的生存空间了,改写车市格局的只有可能是这些“普通”的自主品牌。

编辑:天和Auto

内容:共享天和MCN头条号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