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糖茶,晚年为什么会饱受肥胖和痛风之苦
抗糖茶,晚年为什么会饱受肥胖和痛风之苦?
忽必烈算是长寿了,他活到了八十岁,这个年龄在古代社会已经远超平均线了,但长寿也成为了忽必烈晚年的一种苦痛,他一生吃过的肉,喝过的酒,最终竟然成为他晚年被“痛风”折磨的根源,毫不夸张地说,忽必烈驾崩的时候,是伴着痛苦而走的。
关于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患有“痛风”一事,正史都没有隐瞒,而且有关忽必烈的“画像”中,不难看出忽必烈是一个体态偏胖的人,肥胖,正是引起痛风的一个巨大的诱因。
这种病痛在现代被称为“代谢性疾病”,也就意味着,痛风这种疾病,是基于饮食习惯、生活习惯造成的,一般来说随着代谢能力的降低就会加重,从某种程度来看,这是“不可治愈”的。
可这种概念,忽必烈他不知道,他依然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最终在愈演愈烈的痛苦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非常巧的是,他反而是在当上了皇帝之后,才加大酗酒的量,他的晚年,似乎充斥着痛苦和迷醉。
忽必烈晚年的悲哀:丧妻、丧子。忽必烈是蒙古族中最具智慧的人物,因为正是忽必烈的“亲汉”思想,才缔造了元朝,在忽必烈以前,蒙古的统治者,都没有把重心放在中原王朝之上,更没有想过把根子放在中原,而是想着继续对外拓展,蒙古的铁骑得以踏向欧洲、北亚,就是基于这种思想。
这种扩张对于蒙古族而言是伟大的,但不建立秩序,一切都会成为明日黄花,所以忽必烈深深明白了这个道理,在蒙哥去世后,他借助汉臣的力量击败了和自己争锋的兄弟“阿里不哥”,最终成为蒙古的新大汗,不久后,忽必烈采纳汉臣的意见,建立一个中原王朝,取名为“元”。
公元1271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建立大元朝,追封成吉思汗为太祖,确定了成吉思汗和中原的历史联系,而忽必烈,也是蒙古中为数不多的,有智慧建立完整秩序的统治者。
在忽必烈建立王朝的时候,忽必烈是一个很“幸福”的人,因为忽必烈的妻子、第一任皇后察必皇后时常会对忽必烈发表自己的政见,也纠正忽必烈的错误,在忽必烈登上蒙古大汗、大元皇帝的道路上,察必皇后助力很多。
对于忽必烈来说,察必皇后就是他的“独孤伽罗”(隋文帝的皇后,帮助隋文帝建立隋朝),是他的“述律平”(耶律阿保机的皇后,帮助耶律阿保机度过很多次难关),所以忽必烈很深爱他的妻子,也不排斥他的妻子干涉朝政,他们的嫡长子真金,也被立为太子,一句话来概括,忽必烈家庭和谐,未来美好。
可是幸福是有保质期的,因为人是有寿命的,到了该分别的时候,悲伤就接踵而来。
随着忽必烈当皇帝的时间越来越长,察必皇后要为忽必烈处理的事情就越来越多,因为忽必烈身居高位,察必皇后也渐渐开始考虑和忽必烈之间的“距离”,这种距离,自然也让察必皇后感到疲惫。
公元1281年,察必皇后去世,她的离世,让习惯了妻子陪伴和辅佐的忽必烈难以接受,忽必烈居然才明白,原来他慢慢忽视了妻子的变化,不仅两人的距离变远了,类似于夫妻的交谈也少了,越是这样想,忽必烈越是内疚,因此他便开始“酗酒”来缓解自己的悲伤。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忽必烈的变化,他和他的太子真金之间,也出现了问题。
在忽必烈在位的中后期,曾经辅佐忽必烈的汉人大臣先后去世,这导致忽必烈对汉人臣子轻视了很多,于是忽必烈重用了回族大臣阿合马,以“理财”作为主要的管理国家手段,而忽必烈的态度转变,和真金的思想有了出入。
真金从小就被忽必烈请来的汉人大儒教导,所以真金的“儒家思想”以及“汉人思维”要比忽必烈纯粹得多,一旦忽必烈摒弃汉文化,那么第一个受打击的就是亲汉的真金,于是在政治的意见上,真金和忽必烈有了分歧。
而又是那么巧地,忽必烈重用的阿合马被人所刺杀,阿合马的死被众人以为是太子真金一派的布局,虽然真金百般解释,却无法避免已经被忽必烈猜忌了。
但这一切都不是致命的,真正致命的事情发生在公元1285年,一位南台的御史竟然上书忽必烈,让年事已高的忽必烈“禅让”皇位给太子真金,这件事情堪称是朝堂大地震,忽必烈震怒,真金被吓得六神无主,忽必烈大规模地清理有这种想法的臣子。
真金不知道怎么给忽必烈证明自己的清白,而忽必烈因为察必皇后的离去,也没有足以让他清醒的声音理性地去处理他和真金的关系,这种无声的沉默,侵蚀着真金的生命。
在一年后,因为忧虑引起重病的真金最终去世,当真金离世后,忽必烈才开始明白他和儿子之间的矛盾是让儿子病逝的根源,经历了和妻子疏远,然后天人永隔的苦痛后,忽必烈再次犯下和儿子失去沟通的错误,晚年失去自己用心培养的太子,忽必烈痛苦非常。
本来就已经不小的酒量,被忽必烈继续加大,忽必烈一方面是在以酒来麻痹自己,或许他不想正视他曾经那个美好家庭被他弄得一塌糊涂的事实,或许他也是在以酒醉来麻醉自己的痛风,以痛苦来压制痛苦,忽必烈注定更加痛苦。
不过忽必烈没有放纵到迷失自己,既然太子被自己吓没了,那么忽必烈有必要再立太子来维持国家的纲常,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真金去世了,那么忽必烈就将储君的位置给予真金的儿子铁穆耳,公元1293年,铁穆耳被立为皇太孙,成为大元朝的继承人,一年之后,忽必烈驾崩,铁穆耳登基,是为元成宗。
常年的大酒大肉,忽必烈的痛风不可避免。作为游牧民族,忽必烈一生吃过的肉肯定还多过蔬菜瓜果,而这种单调的饮食结构,虽然会让人看起来“牛高马大”、“充沛有力”,可在营养的角度来说,这是不利于身体运作的,因为太多的脂肪,会让人的身体变得非常糟糕。
古代社会中,但凡是带兵打仗的将军都喜欢“将军肚”,所以肥胖是一种必然,可以想象的,一个瘦弱的将军,又怎么带领军队冲锋,怕不是一个照面被敌人撂倒了,所以常年打仗的人身材肥胖,这不是什么坏事。
跟中原的将军相比,游牧民族的将军自然是更加魁梧,而吃的肉也自然是更多。
而除了吃肉这一点以外,带兵打仗的将领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常年的征伐,会导致身体关节产生巨大的负担,本来征战沙场的将士到老之后会产生各种病痛是很常见的事,那些吃肉吃得多的,就等于是把这种痛苦放大了。
忽必烈就是这样。
按照正常的情况来说,忽必烈的痛风大概是从中年开始就存在了,可是这应该不是忽必烈一人独有的,甚至是草原善战的男儿都会有的,所以忽必烈没有重视,也根本没有“养生”这种概念。
因为饮食习惯,忽必烈顿顿离不开酒肉,先不说酒,光是吃肉的饮食习惯,就会让忽必烈只吸收单调的“蛋白质”、“脂肪”、“糖”,这种饮食方法会让身体器官产生巨大的负担,比如血糖和血压就不会正常,而再加上大量饮酒,人体为了消化酒精,就会产生大量的“嘌呤”,嘌呤就是痛风的基础。
所以说,痛风既是病,但也是一种“习惯”和环境共同作用成的病,如果能够配合生活习惯进行矫正,那么就有减缓的作用,反之,就会加重,因此这不是一种绝症,只能说是一种“习惯病”、“生活病”。
事实上,到了元朝的时候,蒙古人已经大概率普及了“大酒大肉”会引起痛风的常识了,中原人很早便出现了养生的意识,加上中原王公贵族曾经因为酗酒和暴食肉类导致身体机能损坏的例子不在少数,所以忽必烈也肯定听过太医类似的说法。
但有这种常识归有常识,这种游牧民漫长以来养成的习惯,绝不是一个病痛就能把他们吓得退却的,游牧民族本就是作风豪放,尽情享乐的直性子,就算有病痛那也不打紧,而且元朝高层也都是蒙古贵族,他们每每狩猎和宴会,酒肉肯定少不了,总不能安全推脱掉。
而且对于忽必烈来说,察必皇后和太子真金的先后离世,对他的打击的确是太大了,一个是自己的枕边人已经多年的贤内助,失去了她,忽必烈的心里本来就没有依靠了,后来自己辛苦培养的继承人还被自己的猜忌“吓死”了,忽必烈的自责是肯定的,他也只能用喝酒来麻痹自己。
其实古代人在面对生活的快乐和痛苦的时候,首选的释放方式都是“饮酒”,在古代社会中,因为喝酒喝出毛病的文人不少,患上痛风的更是不少,例如豪放爱喝酒的唐朝,诗人白居易、卢照邻、刘禹锡,他们都有因为大量饮酒造成痛风的经历,而他们也不是不懂养生的人。
就算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酒仙李白,他到底有没有痛风这都是一个历史的谜题,但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说,李白一辈子把酒当白开水来喝的习惯,他的痛风那是没跑的,只是没有像白居易等人一样痛得不得不写出来。
酒虽然不是有利于健康的东西,但对于很多人来说,那也是一种精神食粮,所以古人说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不是骗人的,杜康虽有害,但比起精神上的苦楚,这种杜康带来的苦楚还要弱一些。
忽必烈很有可能还有卸甲风等顽疾。作为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继承了祖父强大的战斗基因,从击败敌人到击败兄弟,然后再统一中原,忽必烈大多数时候都亲赴战场,也血战沙场,而根据蒙古人“豪放”的性格和不羁的战斗风格,忽必烈大概是有一个蒙古人常见的坏习惯,那就是打完仗立马脱下铠甲。
穿着铠甲打仗,防御自然是到位的,但同样也非常地热,“炎热”,这是古代军队将士面临最严峻的干扰因素,因为厚重的铠甲透风性太差了,所以产生的闷热会让人受不了。
于是有一些耐不住热的将士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打完仗之后,立马脱下盔甲去吹风或者是跳入河中洗澡降温,这种感觉舒坦确实是舒坦,却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慢性的“风湿”,比如严重的急性“中风”。
在先秦以前,因为卸甲风造成的大量将士永久性损伤,所以中原一直有禁止“战后立即卸甲”的法令,而五代名将,那个以一当十的李存孝,就因为打完仗后立即卸甲导致吐血昏迷,可见卸甲风的危害是很大的。
但这种法令也并非是每个朝代都有的,因为有些人的身体确实足够强壮,在脱下了盔甲之后,的确不会有中风的情况,因此便有人觉得卸甲风是因人而异,可事实上,不管有没有立即中风,冒着大汗忽然卸甲,总会留下隐疾,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才慢慢爆发出来。
所以说,忽必烈本身或许也还有“卸甲风”这种隐疾,可能不是很严重的那种程度,但风湿这一种疾病大概率是有的(风湿和痛风是不同的,成因不同,但会一起发作,痛苦效果倍增)。
除了这一种隐疾有着很高的可能性以外,戎马一生的忽必烈或许还有很多不良习惯留下来的暗伤慢慢折磨着他,但不得不说的是,忽必烈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皇帝还能长寿活到八十岁,这是非常难得的事情了,因此比起大多数患有痛风的早逝者,忽必烈既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悲哀。
幸运就在于忽必烈很长寿,掌权时间够长,说明他身体的底子还是够强的,足够被病痛消耗折磨,悲哀就在于,漫长的生命,会让忽必烈经受同等漫长的痛苦,活到什么时候就痛到什么时候。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喝茶对胃好吗?
喝茶对胃好吗?有研究表明,喝绿茶对于预防胃癌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茶中有丰富的茶多酚物质,尤其是绿茶因为是不发酵茶,因此其中所富含的茶多酚也更丰富,严重表明,每天饮用绿茶>20g,可以显著的降低胃癌的发病风险,因此每天喝点绿茶还是不错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饮茶最好喝淡茶,饮用绿茶不仅可以帮助预防胃癌,还能够帮助降糖/降压遗迹预防癌症等等。饮茶时还需要注意的是饮水量,很多人喝茶的时候不太注意饮水量,往往饮茶的时候会导致饮水量过多,从而加重肾脏的负担,反而得不偿失。另外需要注意做好不要喝浓茶,浓茶也会刺激胃,并且茶中也有咖啡因会导致神经兴奋,尤其是晚上最好不要喝茶,以免影响睡眠。
除了上述的对胃的对用以外,经常喝绿茶,还有抑菌/消炎/抗过敏和解毒的作用,另外还能够帮助显著的降低胆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将低血液浓稠度,改善血液流变学,防治血栓以及具有活血化瘀的良好作用,因此对于心血管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茶叶行业到底是属于什么行业?
茶叶行业基本概况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jiǎ),茗,荈(chuǎn)。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有些国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叶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
可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茶叶行业的上游为茶叶种植,上游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茶叶产品原材料的供应数量与品质。下游是终端消费者与茶叶深加工行业。
茶叶产业链统计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全球茶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近年来,全球茶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其中,亚太地区的绿茶消费增长强劲,而北美、西欧的红茶市场也已发展成熟。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茶叶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茶叶产量约为557万吨。全球茶叶产量稳步增长,预计2018年全球茶叶产量将达577万吨,到2020年全球茶叶产量将超600万吨。其中,中国、印度两国的茶叶产量位居世界前位。2017年全球茶叶消费量约为544万吨,预计2018年全球茶叶消费量将达567万吨,到2020年全球茶叶消费量将超600万吨。
2015-2020年全球茶叶产量、消费量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全国精制茶产量呈增长趋势
2016年全国精制茶产量为258.8万吨,同比增长9.75%。2017年全国精制茶产量有所下降,2017年全国精制茶产量为246万吨。2018年1-7月全国精制茶产量为133.7万吨,同比增长2.53%。
2012-2018年1-7月全国精制茶产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目前,茶叶市场中绿茶、乌龙茶占据主要份额,但近年的产量比重在下降。同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其他茶叶份额逐渐提升。
中国普洱茶市场快速发展
目前,普洱茶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2017年中国普洱茶产量达15.7万吨。随着国内普洱茶市场增长,预计2018年中国普洱茶产量将超17万吨。
2013-2018年中国普洱茶产量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1、生产更加专业细分
从茶类来说,各茶类的品种对环境都会有一定的要求,茶叶生长的区域特征决定了茶产区的细分。如安溪产铁观音、武夷山产岩茶、杭州西湖产龙井。从加工产品来说,传统茶叶、茶饮料、速溶茶、袋泡茶等等都会更专业。
2、产品更加注重质量
日前中国茶叶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农残、重金属等有害物超标的问题。许多大的品牌都被抽检出不合格产品。随着人们对茶叶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一些消费者愿意出高价买好茶的前提下,茶叶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国家质量监督部门管理检测一定会越来越严。目前茶叶市场出现的乱象就是有QS认证的企业远远少于没有认证的,质量监督部门只能管有认证的。没有QS认证的成本低,茶叶便宜,有一定的市场需要。随着消费者觉悟与意识的提高,茶叶企业会越来越规范,产品质量也会越来越高。
3、品牌更加强调信誉
中国茶叶品牌很多,但真正值得信赖的品牌还比较少。许多品牌靠广告堆出来,没有死心踏地做品质,以质取胜。这也是目前茶叶市场乱象之一。真品质无人认知,假品质知名度却很高。形成想找好茶的人找不到好茶,真正的好茶又卖不出去的恶性循环。
4、营销更加趋于便捷
目前茶叶品牌可信度低,许多人都习惯品后再买。这就导致了,茶叶的销售务必走店铺营销的路子。随着电商的广泛使用,茶叶也挤入其中,但真正高档茶还是比较难销得动。因为没喝过,不敢花大价钱买高档茶。品牌与品质相匹配,是改变营销方式的根本。
总之,茶叶的未来走向,可能是营销为先导,抓住消费者。资源为基础,控制住优质茶。形成一个名符其实的品牌、品质、价格的体系。让消费者花钱花得明白,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选购自己所需要的茶叶。
胃烧心不能吃什么?
俗话说十人九胃病,胃烧心是一个很常见的症状,反应到疾病上,多是由于胃酸返流引起的一种功能性疾病的症状。
偶然发生的胃烧心不适,其实非常常见,有时饮食不当时,造成胃酸分泌增加,就可能会引起胃烧心表现,常常是感觉胸骨后隐隐不适,其实就是一种烧心表现。所以说,出现烧心症状,并不代表一定出现了胃食管疾病,所以并不需要过于担心,在改善饮食等注意事项时,就会明显好转。
但是长期的反复的胃烧心症状,就要警惕一些疾病到来了,尤其对于进展性的胃烧心症状,通过饮食等干预不能起到很好的症状缓解效果,那么就需要积极的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之所以提醒大家长期的反复烧心时,要注意检查,是因为引起烧心的疾病是有着非常多的方面的,有些时候通过饮食可以改善,有些时候通过饮食只能缓解,并且疾病进展,症状会越来越重,后期再通过饮食注意,可能起不到很好的作用。
我们先来看一下,哪一些原因可以引起烧心症状?第一,饮食、起居、精神心理等原因。
一些刺激性食物,比如酒精、辣椒、咖啡、浓茶、可乐、柑橘类饮料、酸性饮品等可以刺激胃酸分泌,亦可引起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下降,增加胃食管反流机率。另外,高脂肪的食物能够刺激胆囊收缩素的分泌引起食道下段括约肌压力降低,进食过多脂肪也可减慢胃排空,促使胃食管反流的发生。
再者,不规律饮食,暴饮暴食,进食后立即平卧或者剧烈运动等等,也会造成烧心发生,因为过量饮食会加重胃的负担,引起消化功能障碍,使胃排空减慢。食物停留在胃中,胃内压力增高,食物就容易反流到食管,引起烧心不适另外,饭后平躺时胃内容物尚不能完全排空,一旦平躺,滞留于胃内的食物很容易反流入食管,从而加重胃食管反流病。
另外,不良的精神因素,比如长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也会造成胃酸分泌过度,胃排空功能下降引起烧心。
所以说,通过这些方面原因,通过积极的饮食起居管理,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胃酸反流烧心的发生。具体如何做,我们在下文中来具体说到。
第二,功能性原因。
有些胃食管功能性的原因,也会造成腹内压升高,比如妊娠、肥胖等。再者,有些老年人结缔组织松弛、隔食管裂孔部位的弹簧夹作用减弱、食管下扩约肌(LES)的内在功能衰退,也容易出现食管反流,引起烧心症状。
第三,有些药物因素引起烧心。
常见的药物有:抗胆碱能药物或有抗胆输能副作用的药物,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苯二氮草类、某些钙持抗剂等等,容易引起胃酸反流,引起烧心症状。
第四,食管裂孔疝。
这个多由于发育原因引起,由于裂孔疝破坏了食管裂孔的正常解剖关系,造成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关闭不全,则产生胃食管反流,引起烧心症状。
第五,反流性食管炎。
这个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酸反流带来的食管炎症,这个疾病的典型表现就是烧心、反酸
第六,胃轻瘫。
胃轻瘫是由于糖尿病、胃手术、迷走神经切断术、药物等等愿意造成的胃功能下降的一种疾病。它容易造成胃排空延迟或胃内容物储留,同时还可能使食管下括约肌抗反流功能降低,食管清除率下降,食管反流,引起烧心症状。
第七,其他原因。
比如甲减,麻醉后、手术后、插胃管后等等原因,造成反酸引起烧心。
这很多的因素都会引起烧心不适,所以说,出现烧心不适,应该先来查找一下疾病原因。
但是无论哪一种原因引起的烧心不适,都应该关注饮食因素和起居、情绪等等原因。看一下如何预防烧心发生?首先,避免以上不良食物。
很多的食物可以刺激胃粘膜,引起胃酸分泌过多,这些食物都需要注意。比如减少进食酸、辣、甜、不易消化的食物,忌浓茶、咖啡、巧克力等等,减少高脂肪、油炸、烧烤等食物摄入。另外,含淀粉较高的食物、豆制品等等,也会引起胃酸过多,造成反流烧心等表现。
再者,避免吸烟同时避免吸二手烟。
适当多吃新鲜水果蔬菜,适当多吃粗粮,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避免便秘发生。
第二,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规律,避免饥一顿饱一顿。每餐不要吃过多,餐后不要立即平躺,尤其夜间,尽量早吃晚餐,避免餐后立即平躺睡觉。
第三,肥胖者要减肥。
肥胖可以造成腹压增加,引起胃酸反流,造成烧心症状。
第四,经常反流者,可以在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CM以减少反流。
第五,保持良好的心情。
日常通过保持良好的心情,胃食管反流病带来烧心不适的病人往往有很大的压力,有很大的精神压力或者不良的情绪。所以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调节心理压力,使心态保持平和,也有利于烧心的预防。
第六,规律日常生活。
通过作息规律,避免熬夜,避免过度劳累,保证睡眠,保证休息等,可以增强体质,增加免疫力,避免胃肠疾病发生,有利于烧心的预防。
第七,药物治疗。
如果症状反复,逐渐加重,就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抑制胃酸分泌以及促进胃动力等药物治疗。
综上所述,烧心是日常很常见的一个症状,日常很多时候是由于不良饮食和习惯带来的胃酸反流引起,所以说注意日常预防,尤其是饮食注意预防,非常重要,但如果烧心反复出现,逐渐加重,就需要及时就医。
我是全科医聊,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
秋冬用什么泡茶?
中国有几千年的茶文化,在寒冷的冬季,泡一杯温热的养生茶饮,不仅可以驱寒暖身,还能滋补养颜。冬天喝什么茶好?哪些茶最适合女性冬季饮用?小编推荐9款冬季养生茶,补肾益气,养颜抗衰老。
一、香蕉蜂蜜茶——润肤养颜
【配方】香蕉1根,绿茶3克,蜂蜜适量。
【制法】香蕉去皮,切成丁粒入杯备用。另取杯子放入茶叶沸水冲泡,焖5分钟后取汁,并兑入放香蕉的杯中。10分钟后,调入蜂蜜即成。
【功效】软化血管、滑肠通便、养颜润肤。
【应用】适用于便秘、皮肤干燥者。
【用法】每日1剂,代茶饮服,食用香蕉。
二、核桃茶——补肾养肾
【配方】核桃仁5~15克,白糖25克,绿茶0.5~1克。
【制法】核桃仁碾成粉,与绿茶、白糖一起,用沸水冲泡5分钟。
【功效】补肾强腰、敛肺定喘。
【应用】适用于腰肌劳损、虚弱、气喘、产后手脚软弱、慢性气管炎等。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代茶饮服。
三、红枣桂花茶——健脾养胃
【配方】红枣100克,糖桂花3克,茶叶10克,白糖30克。
【制法】先将红枣洗净,入锅后加水1 000毫升,煮至红枣熟烂,再加入茶叶、白糖、桂花,待沸后即成。
【功效】养血顺气、健脾和胃。
【应用】适用于血虚所致之头晕目花、面色萎黄者。
【用法】代茶饮用,并可食枣。
四、荔枝绿茶——补肾益气
【配方】荔枝干6枚,绿茶3克。
【制法】将荔枝干去壳后,与茶叶一起入杯,沸水冲泡,焖5分钟即成。
【功效】益肾养颜、壮阳温中。
【应用】适用于性欲减退、面色萎黄患者。
【用法】 每日1剂,分2~3次冲泡,代茶饮用,食荔枝肉。
五、芝麻润肤茶——补肾养肾
【制法】将芝麻淘洗干净、晾干,用文火炒至熟香,研为细末,贮瓶备用。
【功效】补肾养肺、润肤乌发。
【应用】适用于皮肤干燥、毛发干枯者。
【用法】 每日2次,每次取芝麻2克,茶叶3克,冲饮嚼食。连续25天为1疗程。
六、芝麻糖茶——抗衰老
【配方】芝麻3~5克,绿茶0.5~1克,红糖25克。
【制法】芝麻炒熟研末,与红糖、绿茶一起,用沸水冲泡5分钟即可。
【功效】滋润五脏、滋养肝肾、延缓衰老。
【应用】适用于肝阴虚头晕、肾阴虚耳鸣,四肢无力、皮肤干燥、头发干枯、妇女乳少者。
【用法】每日1剂,分3次温服。
七、萝卜茶——化痰止咳
【配方】白萝卜100克、茶叶5克,加少量食盐。
【制法】先将白萝卜洗净切片煮烂,略加食盐调味(勿放味精),再将茶叶用水冲泡5分钟后倒入萝卜汁内服用。
【功效】有清热化痰、理气开胃之功。
【应用】适用于咳嗽痰多、纳食不香者。
【用法】每天2次不拘时限。
八、自制梨茶——润燥养肺
【配方】取梨1-2个。
【制法】去皮去核,切成小块,和茶叶一起泡饮,外可放少许冰糖。另外,还可在梨茶中加入蜂蜜。
【功效】健体、润燥功效。
【应用】偏热体质的人更加适宜。
专家提醒:肚子容易冷痛、经期、脾胃不和的女性最好少喝梨茶。
编后语:女性的体质本就容易偏寒,大冬天的喝上一杯这样的养生茶可真是惬意啊,生活不仅要忙碌,还要在有限的条件里照顾好自己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