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坐饮茶的诗词,重庆论语公园有哪些
闲坐饮茶的诗词,重庆论语公园有哪些?
在南岸区涂山镇福民社区的一个公园里,一块块石板上刻有不少经典章句。与别的公园以闲坐、散步不同,这里透着一股子文化气息,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文化地标。
一些大人带着小孩闲逛时,会有意识地为孩子轻声朗读经典章句,试图在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一粒弘扬和汲取传统文化的种子。
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南岸区在涂山镇打造了一个特别的公园。这个公园因经典著作《论语》而命名为“论语公园”。在“发现重庆之美”参选的44个最美社区游园中,论语公园因打造的文化景观与众不同,最终获得的点赞量超过60万人次夺得点赞量第一。
据介绍,论语公园占地51.5亩,包括孔子圣迹图、论语集锦、五常研习、六艺展示、经典章句五大板块。“孔子圣迹图”主要介绍孔子生平最重要的成长节点;“论语集锦”为大家还原《论语》中最为经典和有画面感的片段;“五常研习”通过解仁、义、礼、智、信五个汉子,让人把握儒家思想核心;“六艺展示”连通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和耕、读、居、养、礼、乐“新六艺”;“经典章句”摘选了《论语》中的名言警句。此外,公园里也有《大学》《中庸》《孟子》的经典章句。
“论语公园,不仅仅是居民休闲散步的场所,还是社区又一重要的文化传承阵地,将造福后代子孙……”市民熊海铭说,他曾为此撰写《论语公园赋》。
公园里的孔子铜像,已被细雨冲刷得锃亮,显得更加肃穆与和蔼。“对于周边长大的小孩来说,这算是提前认识和了解孔子的地方。”市民李静说,“在这里能让孩子从小感受到国学气氛。”
此外,论语公园有绿地也有繁花,居民杏坛亭里聚会,石凳长廊中喝茶,在自然美韵打底下,集运动休闲、读书明理、亲子共学、社区教育、文化活动为一体。
戒烟有高招吗?
要想戒烟的成功率100%,请用2分钟认真阅读!小编已经成功戒烟已经10年,一点经验,给大家谈谈吧。也就是“三句话”:
第一,您确定真的想戒烟,不是“假惺惺”地说说。请确定:是“真的想戒烟”吗?!——是,对吗?
好,接下来:
第二,你要彻底地明白这个道理:抽烟仅仅是满足尼古丁瘾,别无它用!仅此而已!——所有的“烟民”所说的一切借口都是假的,或者是为了安慰自己或者“自欺欺人”而故意编造的理由和借口!
第三,真的想戒烟,你也明白抽烟不是为了自己(仅仅是为了满足“尼古丁这个恶魔”的需求),好吧,开始行动吧:“十星科技”小编成功戒烟10年总结出的【一句话戒烟法】,拯救了无数顽固的烟民出苦海:
刚开始的2周,请记住【晚上睡觉的几个小时不抽烟,不是也活的挺好吗?现在,坚持一小会儿,怎么啦?】
2周过后,您成功率99%了!剩下的请记住而且明白“十星科技”告诉你的前两句话,你戒烟的成功率100%啦!
你见过富二代女孩子可以有多低调?
我的高中同学也是我的同桌李菲,我们高中同窗快三年,居然没有发现她是个富二代。
我们当时上的高中,可谓是市里非常有名气的中学。我们在高一上半学期快期中的时候,一天早上,老师走进教室告诉我们,新来一位女同学,老师让她上讲台自我介绍一下。
只见她落落大方走上讲台,对着台下坐着的同学就是一个90度深鞠躬,这架势有点惊到我们了。
大家好,我叫李菲,来自东北黑龙江牡丹市。因为父亲工作调动来到这里,希望能和在座的各位同学相互学习,让我们成为好朋友。
字正腔圆的东北话,感觉就像新闻联播的播音员一样,气质不凡。亭亭玉立、大大的眼睛、秀气的鼻子、樱桃小嘴,尤其是那一头乌亮的秀发,有一种大家闺秀的魅力。身穿一件很普通的校服,
老师说欢迎新同学,李菲同学是在牡丹市中学年级1000多人,年级排名前五。你们以后要跟她多学习,然后老师安排她坐在我后排。我想这就是缘份吧。
近水楼台,有时下课不想出去走,就在座位上闲聊,慢慢地我们成了好朋友。平时学习上遇到困难,解题没有思路时,只要问她,都是非常耐心地给我讲。
在班级里每次考试,她用成绩证明自己是一个学霸,非常低调,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学得好就会洋洋得意。
那个时候学校还没有要求穿校服,但是我们也没有觉得她跟我们有什么不一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只是学习成绩胜我们一筹。
高中三年时光,我们从来没有觉得她的家庭是怎么样的,也从来不会打听。大家都是一心想学习好,考上自己想考的大学。
考前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根弦绷着,心里压力非常大。突然有一天晚上,我们都在上晚自习。我听到身后传来很粗的喘气声。
当我扭头的时候,看见李菲额头豆大的汗珠往书上滴,吓我一跳。
我急忙问:怎么了?
李菲有气无力地说:胃疼,我看到她手用力按着胃部地方。
那个时候学校也没有校医,怎么办呢?也没有现在的交通、通讯发达,有手机或者电话可以通知家长来学校接学生。
情急之下,我说你家离这里远吗?我扶你回家,一不做二不休,我搀扶着她,因为背是背不动,她本身个头比我高一头。让男生背,好象我们那个年代,还是有点男女授受不清。
黑夜中,我搀扶着她。东倒西歪地走几分钟,我们就休息一会儿。看着她咬紧牙关,眉头紧锁,我一边安慰,一边问着她家的方向。
我们摇摇摆摆大约走了半个小时,终于到了她家门口。当时真的以为是走错了,这怎么可能是她家呢?
那个年代傻到我能知道洋气的名字:“小洋楼”。整个“小洋楼”灯火辉煌,她有气无力在门口铁栏的墙按了一下按钮。
李菲弱弱地说了一声:一会儿张姨就出来了。很晚了,你要不先回去吧。我妈现在可能还在加班。一个中年妇女快步跑出来,声音响亮悦耳地说:菲儿,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王司机正准备开车去接你。
话音刚落,张姨就跑到了我们跟前。一个满头大汗,一个低头无力,李菲一只手还用力按着胃部,另一只手还搭在我肩上。
张姨嘴里还在关切地说:菲儿,这是怎么了?我马上叫张医生来家里给你看病?
然后转过身对我说:到家里喝口水再走吧?
我急忙推辞,太晚了,照顾李菲要紧。我先走了。
走在回学校的路上,我开始寻思李菲家到底有多富。我也百思不得其解,也从来没有听过李菲讲起过,好像我们就是学习还是学习。
这个谜底是在李菲来上学的一个周五下午。她知道我住校,周未一般都不回家,李菲告诉我说:她父母为了表达对我的感谢,让我今天晚上到她家吃饭,刚好她爸爸特意出差回来,赶回家一起吃饭。
李菲说:张姨今天特意做了山珍海味,还专门派王司机去很远的地方买的海鲜哟。
走出校门,黄菲故意拉着我往学校门口旁边比较偏的地方,老远看到了一辆车,刚好太阳落山的光照在车上,更显车子的奢华。
当时的我完全不知道这是什么豪华车。后来才知道是叫跑车的。当时的价位应该上百万,而对于那个年代的我们,那家是个万元户都觉得了不起。更别说一部车上百万,完全不可想象。
我有点胆怯地上了车,王司机看出我的窘态开玩笑地说:不要紧张。
我天天接送菲儿时,我才像老鼠见到猫,生怕同学到学校里去传菲儿是富二代。李菲的爸爸早有交代,让孩子低调。
我才知道原来李菲每天上学放学都是有专人接送。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李菲家,王司机车子到了花园门口,花色铁门就自动开了,王司机开到停车库停下来。
我才发现,妈呀!还有五辆豪车停在那里,只可惜当时的我,真的不知道是什么跑车。反正比较值钱就对了。
我随着李菲一路来到她家小洋楼,一路各种花草种植,太美了!光是小洋楼的外围花园应该差不多200多平,造型各异的草坪,漂亮的花台,陶醉于花的芬芳中。
原来这一栋小洋楼都是她家的,进门的客厅就有上百个平方米。装修全是欧式风格,客厅的吊灯,一看美观的造型就知道价格不菲。
我都有点不敢挪脚,整个客厅太富丽堂皇。感觉好像进了传说中的皇宫一样。
我的眼睛放大光芒,带着太多好奇,从来没有见过,有点像刘姥姥进大观园。光是地面一尘不染,我真的不知迈那只脚才合适。
此时,张姨看到我进了客厅,也认出来了,非常热情的,急忙拿着拖鞋让我换,让我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李菲看出我的紧张,微笑地牵着我的手说:我带你去我的房间聊天,便带我从客厅走到电梯间。
妈呀!我在想这是在酒店还是自己家呢?怎么家里还要带电梯?乘坐电梯时,黄菲说一楼是张姨和司机住,二楼是她父母住,三楼是弟弟住,四楼才是她的闺房,因为上面有屋顶花园。她很喜欢。
我才缓过神来,我们农村住家都是平房,我和我姐都是上了初中以后,才有共同的一间房子,还是和姐姐挤一张小床。难道这城里住家都是一层楼才住一二个人,这也太奢华了吧。
来到李菲的闺房,太让我震惊了,整个房间设计的粉色系为主,床上顶部都是挂着圆形粉色帷幔,中间放着也是圆形的床,上面摆放着好大一个宠物狗,毛绒绒的好可爱。
让我大开眼界的是卫生间,干净都是基本要求,还有奢华浴缸都是闪闪发亮,整个让人感觉太豪华。
我心里顿时打起小算盘,这样一个卫生间的装修,可能都够我们平常百姓家买一套房子了吧!我默默地退出来。
张姨已经泡好玫瑰花茶,精美古董式的茶艺杯。我都不敢拿,生怕手滑打了。我们在屋顶花园中间修的欧式小亭子里,畅快淋漓地聊天聊地。
我很好奇,为什么叫张姨,李菲告诉原来就是保姆的意思。
李菲也才说起:爸爸在黑龙江牡丹市粮油产业中做的是龙头老大企业。在当地是很有名望的。我们爸爸为了粮油产业的更好发展,全家才搬到这里。
妈妈现在在一家五星酒店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平时经常加班,爸爸又要经常出差,所以,就有张姨来照顾我们生活,学习基本都是靠我们自觉。
吃饭的时候才算让我开了眼界。大圆桌,精美的餐具让我拿着都好有压力。菜品的摆盘堪称比酒店还要霸气。
李菲的爸爸和妈妈热情招呼我吃饭的同时,我真心觉得不太舒服,因为张姨都是站在我身旁,一会给我倒茶,一会给我剥虾,然后告诉我怎么吃螃蟹,热情周到,张姨自己还不能吃。
说实话那确实是我有生以来头次吃海鲜。这样的站立式服务总让我觉得有失礼数,心里感觉有点怪怪的,可能是我不懂富人的规矩。
非常感恩李菲的邀请,让我也能有幸感受一次富二代的日常生活。让我感叹的是如此有能力、有资源、事业有成的爸爸,加上会赚钱的妈妈,还有如此的低调李菲,更是一个学霸。
真正的有钱人已经把培养孩子的目标锁定为“培养优质的人”。后来,如她所愿考到一所名校,现在的生活也算顺风顺水。
文化类综艺如何深入人心?
文化类综艺,做的其实是一种文化普及的工作,通过综艺的手段,一些平时看似艰深难懂的知识能比较轻松地被大众所接受。文化类综艺大多以谈话或脱口秀的形式呈现,主讲人或参与的嘉宾很关键。高晓松的《晓说》、窦文涛的《圆桌派》、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还有马未都的《观复嘟嘟》等等,这些人个个都是大IP,同时选题足够引起好奇,谈话足够引起兴趣,这才造就了这些节目的红火。
今天鲨君要安利的是最近刚看的一部文化类综艺,也许从中我们也能看到这类节目如何做到深入人心。
《邻家诗话》是今年暑假在腾讯视频和河北卫视推出的诗词文化节目,共12集。由著名演员王劲松主持,每期邀请文学教授、国乐大师及知名演员、歌手等嘉宾闲坐喝茶、聊古诗词、看歌唱、朗诵、舞蹈、乐器等表演。该综艺是国内首档“诗歌庭院雅集”综艺,每期选取一首古诗词,以国人美好的内心情感为引线,贯以诗、歌、乐、舞、书、画、茶等传统文化内容,喜闻乐见地向大家讲述诗词背后的故事,探讨相应时代下的古人情感、哲学、教育、生活观念等。
在如今喧闹浮华的速食社会,鲨君也很久没有静下心来读一首古诗词、画一幅图景、弹唱一首曲子了,看《邻家诗话》这节目,我内心确实是安静和放松下来的,脑海里感受着某种慢生活、慢节奏的美好,也恍若回到古韵古香的诗词年代了。每每郦波老师(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和蔡丹君老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为大家讲述某首古诗词背后的文化故事时,我都有一种重回初高中语文课堂的感觉。不过这样知识点满满又如此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鲨君也是直呼爱了爱了,瞬间也觉得当年被“背诵全文”支配的恐惧感早已烟消云散。
布景用心,诗情画意《邻家诗话》这档综艺有着精良的服化道布景,足见剧组的诚意。倒是关于这档节目的宣发带动方面显然是比较透明弱势的,毕竟没有如今娱乐圈炙手可热的流量鲜肉或小花站台,也没什么大咖来打call,全靠看过这综艺的自来水们自夸一波了。虽说主持人王劲松确实是实力派的硬气演员,但显然他的宣发号召力跟流量还是不太搭边。就连鲨君了解到这综艺名字,也是无意间电视换台跳到的,然后就被这节目给深深吸引了。眼看着这档好节目豆瓣评分也从8.8升到了现在的8.9,目测还有上升空间,毕竟这样的良心综艺,国内并不多。
近年来文化类节目也确实小火了一把,比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一本好书》等,不过这些综艺节目显然在咖位和宣发方面都比《邻家诗话》要稳得多了。相比之下,《邻家诗话》还颇有几分佛系的意味:并不是在成熟大气的演播室录制,而是随性地建了一座雅致的庭院,主持人和嘉宾在院中围着茶桌而坐随性聊天,犹如闲话家常般,也有几分烹茶论道的意味。看起来便如同我们平常的三五好友聚在一块,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
而且这院落还有着陶渊明田园诗的感觉,一下子这“邻家诗话”的主题感也上来了。每一期庭院的布景跟着所聊诗词的主题来变化,如《蒹葭》这一期就在庭院种上了芦苇,这芦苇随风摇曳,旁边庭院主人和嘉宾在吟诗歌唱,后边画师在不紧不慢地挥笔画着蒹葭图景,观众也很自然地被带入到了这诗情画意之中,感受着这秦风雅韵的千古绝音。
寓教于乐,文化传承说寓教于乐,未免严肃官方了一点。但是,这档节目,雅俗共赏,却也的确蕴含着太多文化精髓,主持人和嘉宾会很有感情地吟诵每一句诗词,我们亦能感受到到这诗词饱含的作者的思绪。文学老师会帮我们剖析这些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即使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静夜思》,却也远不是我们小时候读起来的那般简单。通常,鲨君以往读古诗词的时候差不多就是小和尚念经的感觉——有口无心:只知道有这么一首诗,只知道这诗,写得真好,而且朗朗上口,确实好读又好记,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此刻鲨君觉得自己小时候背的那些诗是差不多白背了。但是看这节目,伴着闲适悠哉的节奏,鲨君却获益匪浅。
鲨君还很喜欢节目中对“乐”这一块的发散。虽说一期节目短短40分钟,却是囊括万千的,从诗词歌赋到琴棋书画,古色古味,使人仿佛身临其境,融入到了诗词作者所处的境地与所感的思绪当中。鲨君印象深刻的是国乐大师方锦龙老师的乐器演奏技艺,确实能完全带动我整个的情感与思绪。在《垓下歌》那一期中,方老师现场的琵琶演奏,手法精妙,荡气回肠。连对琵琶半字不识的鲨君也感慨这得多深的道行呀,简直惊为天人。看那一期的评论,也有很多网友都纷纷表示要去学琵琶了,鲨君也是蠢蠢欲动。除了琵琶,这档综艺还带我们见识了羌笛、缶、鼓等古代乐器,特别有意义。
而《邻家诗话》这档节目,其融会贯通性也很强,从诗词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联系古今,融入作者的人生经历、感情故事,观众也自然而然地了解到了诗词背后作者的创作深意。古今人们的情感是相通的,我们现在所经历的苦闷不顺,其实早在几千年前,古人就已经将他们所遭遇的同样的情感逆境化作了流传千古的诗词佳句。这大概就是我们所说的传承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内里的文化命脉、情感声音都是能引起今人的无限共鸣的。
闹中取静,典韵悠长诗词文化对人的影响,往往在于言传身教,也是潜移默化的,如同杜甫《春夜喜雨》中所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在当下这个网络发达的速食年代,一切都很快、很闹。我们每一天中与手机、电脑为伴的时间太多了,你又多久没有静下心来读一首诗词了?古人有太多的智慧与哲理都蕴藏在他们创作的诗词中了,汲取古人的经验,定能让我们有更多的收获。我们学习语文、学习艺术,并不是一定要让自己变得文艺、变得看起来高大上,而是可以让我们思想变得通透、人格变得独立,在遇人遇事时,都可以保持自己理性的思考与认真的态度。
我们一直在赶路,却忘了要感受路。在这个节奏快的时代,我们如果可以让自己慢下来,何尝不是一件美事。有的诗词也许年少时候初读不解其中味,待到我们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后,兴许,我们的情感会变得更丰富,领悟能力也会更上一层楼,对今人古人的生活与情感也会有更多贴切的理解。记得节目中说:“古人的生活半径小,情感半径大,现代人的生活半径大,情感半径却小。”古人的世界没有网络、手机,通讯和交通都不发达,生活的圈子比较有限,但他们情怀远大、感情也足够充沛。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甫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我们现代人即使日行千里,但每日记挂的也只是自己的迷茫思惑,为生活奔波,无暇其他。
也不得不说,这是怎样的一种讽刺。我们或许也想要古人的情怀与旷达,即使深居一隅,也心忧天下。只是现代社会与古时确实大不一样,这个世界飞速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也很难静下心来思考太多大问题了。往往都是琐碎的现实问题找上门来,才寻思着如何去高效解决。我们整日地被流量、被娱乐、被舆论、被网络节奏带着走,留给我们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并不多,在这娱乐至死的当代社会,我们很难有人格与心智的独立通达吧。
那就更加要让自己静下心来了。在这热闹的世界安静地活着,读一首诗词,品其中韵味,感受那典韵的悠长。然后再去前行,去感受路,而不是赶路。
现实太无趣
电影有意思
欢迎关注电影鲨
一杯清茶开启周日美好时光?
周末也可以哪都不去,就在家里,泡一盏茶,从烧水到开泡,再到细细地品尝。闲坐喝茶,感受一种平淡的满足,或许这就是前人说的生活里的清富。当你开始放松自己,面对自己的内心,与内心深处的自己对话,更是品味人间百味的独特方式。不急不躁,任由思绪驰骋,看时光静静流淌,安享一方清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