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连,你知道许昌有哪些名人故事吗

2023-10-01 93阅读 0评论

衡连,你知道许昌有哪些名人故事吗?

许昌历史悠久,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史前文化系列、汉文化系列、三国文化系列、寺庙建筑文化系列、钧瓷文化系列等,构成了丰富的许昌古文化,因而许昌出现过许多历史名人。

周吉一(1918—1989),河南省许昌人。1937军参加八路军,1938年入党,开国少将。

1935年考入河南省立许昌第4中学,曾担任《许昌日报》《新民日报》副刊主编。 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

衡连,你知道许昌有哪些名人故事吗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山东抗大分校教员、新四军4师9旅25团政治处组织股长、政治处主任、 副政委,华东野战军2纵6师16团政委、21军63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等职。

参加过洪泽湖、朝阳、莱阳、莱芜、苏北、孟良崮、淮海、渡江等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志愿军21军干部部部长,21军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政治部青年部副部长、部长,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研究室副主任、政治部主任、分院副院长,陕西省七机局局长,国防科委政治部副主任、国防科工委办公厅主任等职。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中的1953年夏季进攻战役。

1964年晋为少将军衔,1989年2月23日病逝。

张铁岗,1946年9月出生,河南省许昌人,安全技术及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6年毕业于焦作矿业学院,曾任平顶山矿务局四矿总办公室主任、四矿技术副矿长,九矿总工程师,平顶山矿务局四矿、大庄矿矿长,平煤集团公司总调主任、总工程师,河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南省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

他长期在一线致力于煤矿工程、科研与安全技术工作,取得一些重要科研成果并多次获奖。出版有《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煤矿安全技术基础管理》《矿井瓦斯综合治理示范工程》《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煤炭资源价值与级差的理论预测方模型及其应用研究》《煤矿安全工程设计》等。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魏宝文,1935年11月出生,河南许昌禹州人,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曾任北京原子能研究所见习员,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副所长、所长,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主任等职。

他主要从事核物理和加速器物理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获多项重要成果,为拓展中国的重离子物理研究做出突出贡献。

1995年10月 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广连高速清远出入口?

5个。广连高速设有大湾、浛洸、西牛、水边、黎溪5个出入口;设有大湾、水边2个停车区;设有浛洸、黎溪2个服务区。广连高速公路起于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终于清远市连州市大路边镇粤湘两省交界处,全长235公里,为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为100-120公里。采用BOT+EPC模式,总投资超400亿。计划于2021年底前建成通车。

广州从化至清远连州高速公路是广东省和清远市的重点建设项目,是《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1-2030年)》中的第6条纵线,项目路线起于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接佛清从高速,途经清远市清城区、佛冈县、英德市、阳山县,终于连州市大路边镇粤湘界接湖南省衡临高速公路。

广连高速公路南接广州,北通连州,总投资330.01亿元,计划2021年通车运营。建成通车后,连州至广州的车程将由3.5小时缩至约2小时,将大幅改善清远北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交通出行问题,加快清远融入珠三角一小时经济生活圈。

加墨加什么牌子墨水好?

天威的连供有两种外置墨水瓶外观一种是撕掉瓶顶上的黄色导气膜进行导气,此类外观.加墨口在导气孔下方,温馨提示的封条下面有一排注墨孔.将此封条撕掉后墨瓶放倒,拔出注墨孔里的胶塞就可以加墨水了,一种是盖上盖子将导气孔疏通导气,此类外观,加墨口就在盖子下面.将盖子打开,有一白色胶塞.直接将胶塞拔出.在顶上直接加墨即可.加墨注意事项:不要加错墨水,按颜色标识加,原连供使用的什么墨水就购买天威相对应的墨水使用.加墨水不要加太满.连供用到接近警界线时一定要加.用空了影响连供衡压。

什么是衡连茶具?

衡连茶具是台湾衡连出产的仿宋汝窑器茶具的统称。

现大陆厂家也有出品,但是做工较差,而且大多数不是直接仿的宋汝窑,而是仿台湾衡连茶具而制。据有关汝窑的文献记载,汝瓷的釉色有以下九种颜色:天青、粉青、葱绿、天蓝、卵青、虾青、豆青、月白、茶叶末等。在各种釉色中,世称“天青为贵,粉青为尚,葱绿天蓝弥足珍贵”。衡连茶具确有新旧之分一说,收藏的目的大多是为了观赏把玩(赏型、观色、品做工),也有很多是为了等待升值后抛出。现在衡连茶具做工良莠不齐,价格参差混乱,如果是对其研究不深者,不要轻易购买为好!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至什么意思?

◎ 至 zhì

〈动〉

(1) (象形。从一,一犹地,指事,不去而下来。古文从土,上亦象飞下之形。尾上首下。本义:到来,到达)

(2) 同本义(上古时期多用“至”,中古时期多用“到”) [arrive;reach]

至,鸟飞从高下至地也。——《说文》

凤鸟不至。——《论语》

至,到也。——《字林》

至,到也。——《广韵》

王朝至于商郊 牧野。——《书·牧誓》

我征聿至。——《诗·豳风·东山》

远道不至。——《墨子·辞过》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至则行矣。——《论语·微子》

至则无可用。——唐· 柳宗元《三戒》

风雨骤至。——汉· 王粲《登楼赋》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小国寡民》

孝武帝时,至代相。——《史记·李将军列传》

至通州,几以不纳死。——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富者不能至。——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前狼又至。——《聊斋志异·狼三则》

至子之世。——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至旦(到天明);水流至足;至竟(到底;毕竟);至止(到达,到来。止,语气词);无微不至;自春至冬;由东至西;至于(到;达到);至乎(至于。到;达到);至至(达到,道的最高境地);至到(指程度达到极点;到)

(4) 来;去 [come;go]

至,来也。——《玉篇》

君子是以知桓王之失 郑也…己弗能有,而以与人;人之不至,不亦宜乎!——《左传·僖公五年》

词性变化

◎ 至 zhì

〈形〉?

(1) 形容事物的尽善尽美。犹言最好、最高、最大 [perfect;best;first-rate]

至人无己。——《庄子·逍遥游》

色愈恭,礼愈至。——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吾爱汝至。——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至心(极为诚恳的心意);最骏(最好的骏马);至意(极深远的用意);至情(极其真实的思想感情);至理(极深的道理);至材(极佳的才能);至治(最完善的政治);至德(最高尚伟大的德性)

(3) 深 [deep]

日,君以骊姬为夫人,民之疾心固皆至矣!——《周语》。 韦昭注:“至,深也。”

(4) 又如:至虑(深思熟虑);至戒(犹深戒);至契(交情极深的朋友)

(5) 得当;恰当 [proper;suitable]

不知逆顺之理、小大至不至之变者也,未可与及天下之大理者也。——《荀子·正论》。杨倞注:“至不至,犹言当不当也。”

(6) 亲近 [close;intimate]。如:至戚(最亲近的亲属)

(7) 真挚;诚挚 [honest]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中庸》。朱熹注:“天下至诚谓圣人之德之至,天下莫能加也。”

(8) 又如:至诚;至友

(9) 周到 [con siderate;thoughtful]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至 zhì

〈副〉

(1) 大 [great;maximum]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易·坤》

(2) 又如:至贤(大贤。指极有贤德的人);至砀(极广大)

(3) 极;最 [very]

材之不逮至远也。——汉· 贾谊《治安策》

陵见其至诚。——《汉书·李广苏建传》

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贾谊《论积贮疏》

罪至重而罚至轻,庸人不知恶矣。——《荀子·正论》

(4) 又如:至公(最公正);至足(极充足);至大至刚(广大无限而刚健不可屈挠);至大无外(大到极点,外无以加);至小无内(小到极点,内无余隙);至公无私(公正到极点,丝毫没有私心);至清(极其清澈)

(5) 一定;必 [certainly]

衡曰:“顾当得不耳,何至上书?”——《汉书·匡衡传》

(6) 竟,竟然 [unexpectedly]

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鸟飞。——《韩非子》

◎ 至 zhì

〈名〉

(1) 夏至、冬至的简称 [solstice]

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左传·僖公五年》

(2) 又如:至节(冬至或夏至);至日(指冬至日,夏至日。冬至昼最短,夏至昼最长)

(3) 至道。道家多以指最玄妙精深的道理 [very reason]

今背其本而求其末,释其要而索其于祥,末可与言至也。——《淮南子·本经训》

(4) 又如:至精(我国古代哲学家指一种极其精微神妙而不见形迹的存在)

(5) 道德高尚的人;圣人 [saint]

道者,圣之所吏也,至之所得也。——《鹖冠子》

(6) 又如:至人(道家指超凡脱俗,达到无我境界的人;思想或道德修养最高超的人)

(7) 准则 [standard;criterion]

民生而有习有常,以习为常,以常为慎…上贤而不穷,哀乐不谣,民知其至。——《逸周书》

◎ 至 zhì

<连>

(1) 乃;乃至;以至 [and even;down to;even]

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曹丕《与吴质书》

(2) 至于,甚至于 [as far;as to]——用于说完一事时,又另外提出一事。转折相连

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史记》

◎ 至 zhì

〈介〉

到…时候 [till;to;untill]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9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