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课鲍丽丽,想学习茶艺师
茶道课鲍丽丽,想学习茶艺师?
先说如何入门吧😄
第一想学习茶艺你得知道茶艺究竟是什么?:茶艺是在茶道精神和美学理论指导下的茶事实践,是一门以茶为媒介的生活艺术。它包括艺茶的技能,奉茶的礼仪,品茶的艺术,以及茶人在事茶的过程中沟通自然,內省自信,愉悦心灵,完善自我的身心体验。
如何学习茶艺?
基础知识大概包括:茶树(乔木、灌木)、茶叶分类:红茶(滇红、正山)、白茶(月光白)、绿茶(晒青、烘青、蒸青、炒青)、乌龙茶(青茶:大红袍)、黑茶(广西六堡茶、云南普洱茶)、黄茶、外加工茶类。
为什么要强调茶艺是在茶道精神指导下的茶事实践?
答:因为茶道精神融汇了儒家的中庸之道以及啜苦可励志,咽甘思报国的积极入世心态;道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达生、贵生、养生的理念;佛家的茶禅一味、无住生心、活在当下的佛法真如。所以只有以茶道精神为指导茶艺才有灵魂。
3、为什么要强调茶艺是在美学理论指导下的生活艺术?
答:因为自从人猿相揖別后,人类就执著追求美丽的人生。茶艺是唯美是求的生活艺术,它要求茶人不仅善于发现美、欣赏美,并且善于用美陶醉自已、感染別人。美学能使人充分享受生命的美丽和诗意,否则只是经历了生命的过程。
4、为什么在茶艺的概念中用艺茶的技能而不讲泡茶的技能?
答:因为艺茶包括识茶、鉴水、用火、择噐、布席、造境、泡茶、斟茶、奉茶等环节,它是茶人性情、修养、茶学知识及审美情趣的综合反映。泡茶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主要是灵活掌握投茶量、水温、出汤时间三个变数及注水手法。
5、品茶也能称为艺术吗?
答:能。品茶是五官并用,六根共识通过三看、三闻、三品、三回味的审美艺朮。看茶相、看汤色、看叶底;闻香气的纯度、闻本香、闻香气的变化和持久性;品火功、品滋味、品韵味:舌本回味甘甜,满口生津。齿颊回味甘醇,留香尽日。喉底回味甘爽,心旷神怡。
6、为什么完整的茶艺应包括"完善自我的心理体验"?
答:一般人品茶能养生识茶愉悦身心即可。但品茗的最高目标是通过"得味""得韵"达到"得道"。如唐颜真卿所言"流华滑肌骨,疏瀹涤心源"。如明朱权追求的"探玄虚参造化,淸心神出尘表"。最终"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7、什么是习茶三境界?
答:是得味、得韵、得道。得味指通过感官感知茶的色香味形等自然属性而识茶,这是习茶的基础。得韵是指把品茶从生活琐事升华为生活艺术,在茶艺的过程美和结果美中受到美的薫陶。得道是指在习茶时用虚静之心体物性、尚自然、崇幽趣、养天年达到明心见性。
8、按照《中国茶艺学》观点什么是茶道?
答:茶道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茶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从理论层面讲,茶道是研究茶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以茶修身养性,愉悦心灵,感悟人生,明心见性的一门人文科学。从实践方面讲,茶道是以茶修道的人生体验。茶道即人道。
9、茶道与茶艺的关系如何?
答:两者是心与术的关系。茶道是心,心主理,它是茶艺的灵魂。茶艺是朮,术主技,它是茶道的表现形式。茶道无形,修习茶道必须通过茶艺赋予其形象和生命,使其能被人感悟。茶艺賞心悦目,但若无茶道为灵魂必失于肤浅。因此习茶必须心术并重,道艺双修。
10、中国茶艺学的学科特点是什么?
答:茶艺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而茶艺学却是一门新创的学科,它“道心文趣兼备”,兼具科学性、艺术性、文学性和实用性,有四大特点:从内内涵上看文质并重,尤重意境;从形式上看百花齐放,不拘一格;从审美上看道法自然,崇静尚俭;从目的上看追求怡真,注重实用。
11、为什么茶艺美学的最高原则是道法自然?
答:审美是对人格的哺育。茶艺审美强调道法自然,不仅是倡导"美到极致是自然"的艺术表现法则,更是要求修习茶艺者的人性得到彻底解放,做到心不为物所役,造就茶人自由旷达、超然洒脱、率性任真、本色做人、自尊自爱、不卑不亢的人格。
12、"道法自然"的美学法则在茶事实践中如何体现?
答:在修习茶艺时要求动如行云流水,静如苍松屹立,笑如春花烂漫,言如山泉絮语,一举手一投足都纯任自然,发自心性,毫不造作,毫不媚俗。其神韵当"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即心不物所役,自由放飞自已的心灵,潇洒形骸,得大自在。
13、我国至少五千年的饮茶史大体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我国对茶的利利大体上可分为药用、鲜食羮饮、从大众饮料到"国饮"、深加工综合利用等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既相互衔接,有些内容又相互渗透,所以不能机械地用具体的年代把它们割断。
14、中国茶艺是如何分类的?
答:分类是在科学研究中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一个标志,把性质相同的事物或现象归纳在一起,把性质不同的事物或现象区别开。
①以茶艺表现形式分为:表演型茶艺、生活型茶艺、营销型茶艺及养生性型茶艺。
②以茶艺表现主题内容分为:宫廷茶艺、文士茶艺、民俗茶艺、宗教茶艺、外国茶艺以及现代创新茶艺
15、中国茶艺美学的四大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一、"天人合一,物我玄会"是中国茶艺美学的哲学基础。
二、"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是中国茶艺美学的人文追求。
三、"涤除玄鉴、澄怀味象"是中国茶艺审美观照的方法论基础。
四、"道法自然、保合太合"是茶艺美学表现形式的基本法则。
16、中国茶艺美学的三重境界是什么?
答:茶字上边是草字头,下边是木字底,当中是人字,意为人在草木中。草木代表着大自然,即茶字本身就告诉我们中国茶人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这种重追一般要经历寄情于山水,忘情于山水,心融于山水三个层次。
17、中国茶艺美学表现有哪些基本法则?
答:主要有神定气朗、对称与不均齐结合、简素、自然、枯高、脱俗、照应、节奏、调和对比、多样统一等十大基本法则。
18、何为六根共识?
答:佛教所谓的"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分別代表六种感觉功能,是"心之所依者"。外有"六尘"指色、声、香、味、触、法。六根对六尘的感知称为"识"。茶艺是高度综合的艺朮,必须调动六根,用心去全面感悟其过程美和结果美,所以称为"六根共识"。
19、茶艺的六要素是什么?
答:构成茶艺的六要素是人、茶、水、器、境、艺。茶艺是唯美是求的生活艺朮,只有这六要素都美,做到六美荟萃,相得益彰,茶艺才有无穷魅力。
20、茶艺中强调的人之美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主要看四个方面。
一、仪表美,包括形体美、服饰美、发型美。
二、风度美。风度是个人性格、素养、气质、情趣、精神世界和生活习惯的综合表现,是社交的无声语言,包括仪态美和神韵美。
三、语言美,包括语言规范和语言艺朮。
四、心灵美。
21、何为语言规范?
答:语言规范是语言美的基本要求,不同社交场所对语言规范有不同的要求,最基本的是待人接物有"五声":招呼声、问候声、致谢声、致歉声、道别声。
在服务业应使用"敬语"尊敬语、谦让语、郑重语。
杜绝"四语":蔑视语、烦躁语、斗气语以及不文明的口头语。
22、茶艺师应当如何看茶?
答:对于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心态。厂商往往用功利的眼光或王婆的看茶;评茶师用挑剔的眼光看茶;消费者多凭个人兴趣偏好看茶。而茶艺师则是用艺术鉴赏的眼光,带着感情色彩和想象力全面欣赏茶的名之美、形之美、色之美、香之美、味之美和内涵美。
23、从审评学的角度如何看茶香?
答:香气是茶叶的灵魂,审评时主要从三个方面评判。
一香气的特性,如清香、高香、幽香、毫香、嫩香、甜香、陈香、浓香,
二茶香的类型,如花香型、果香型、火香型,
三茶香的表现形式,如馥郁、高爽、浓郁、浓烈、纯正、平和、持久等。三者有时有交叉。
茶香的鉴赏:茶人们至少要三闻,三闻有个同的方式。
其一,一闻干茶的香气,二闻开泡后充分飘逸出来的茶的本香,三要闻茶香的持久性。
其二,一从氤氲上升的水汽中闻香,二从杯盖内壁上闻香,三从闻香杯或公道杯慢地细闻杯底留香。
其三,一闻热香,二闻温香,三闻杯底的冷香。
24、在茶艺学中水如何分类?
答、分为一、天水类:雨、雪、霜、露、雹等。
二、地水类:泉、溪、江、河、湖、池、井等。
三、再加工水类:包括自来水、纯净水(含蒸馏水、太空水),矿泉水、活性水(含磁化水、矿化水、离子水、生态水、高氧水等),净化水等五类 。
25、什么是酸性水?什么是碱性水?
答:水的酸碱度用PH值来表示。PH值小于7为酸性水,7为中性水,PH值大于7为碱性水。泡茶最宜用中性水或弱酸性水。其次为PH值7.3以内的弱碱性水。当PH值大于7时,茶黄素会被氧化而损失,茶红素会因氧化而使茶汤色发暗并降低鲜爽度,同时使香气减弱。
26、茶具按功能如何分类?
答:分为十类:烧火器具:如风炉、电磁灶等;
煮水器具:如陶壶、釜、铜壶等;
承载器具:如茶车、茶盘等;
盛茶器具:如茶叶罐、茶荷等;
泡茶器具:如茶壶、三才杯、飘逸杯等;
品茶器具:如杯、盏、碗等;
淸洁器具:如水方、水盂、茶巾等;
调味器具:如糖罐、奶盅等;
辅助器具和贮物器具。
27、如何挑选紫砂壶答:顾景舟大师讲紫砂壶审美"可总结为形、神、气、态四个要素"。具体四看:一看造型是否符合你的审美观并富有神韵。
二看泥质色泽是否温润,听声音是否清脆,把玩时手感是否柔润细腻亲人。
三看工艺是否精湛,出水收断水是否得心应手,收放自如。
四看铭文图案。
28、什么是茶艺礼仪?
答:礼仪从属于伦理道徳,是人类为了维护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文明社交的规范。
茶艺礼仪是指在茶事活动中形成的,并得到茶人共同认可的礼节,礼貌和仪式,是对茶事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礼仪关系的概括和反映。
29、茶艺礼仪有什么特征?
答:具有五大特征:
一、规范性,即礼仪是衡量当事各方是否律已敬人的统一尺度。
二、包容性,即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习俗。
三、传承性。
四、平等性,即在礼仪面前人无尊卑贵贱之分。
五、差异性,即承认不同民族不同人群的文化心理差异。
30、茶艺礼仪有什么功能?
答:一、有助于塑造良好的茶人形象。
二、规范人们的行为,提高人们的修养,促进社会文明进程
三、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加强国际交往,提升民族文明形象。
四,用于经营场所能营造和谐温馨气氛,提高管理水平。
31、常用的茶艺礼仪有哪些?
答: 主要有握手礼、鞠躬礼、伸掌礼、叩手礼、注目点头礼、端坐礼、置茶礼、奉茶礼、应答礼,、寓意礼及其它礼节等十一类,其中有一些是社交通用礼仪,有一些是茶室专用礼仪。
32、涉外茶事活动遵循原则。
①国家之间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尊重国格、尊重人格的原则。
③注重礼仪礼节的要求
④尊重女性的原则。
⑤尊重各国风俗习惯的原则
33、茶席:狭义单只从事泡茶,品饮或兼及奉茶而设的桌椅和地面
广义①是泡茶,喝茶的地方。包括泡茶的操作场所、客人的坐席,以及所需气氛的环境布置。
②是品茗环境的布置,即根据茶艺的类型和主题,对品茗环境进行艺术设计并实施美化。
特征:实用性、艺术性、综合性,独立性。
构成要素:茶品,茶具组合,铺垫(插花、焚香、挂画、相关工艺品、茶点茶果,背景),动态演示
34、茶艺的程序美不美看四方面
一看是否顺茶性
二看是否合茶道
三看是否科学卫生。
四看文化品位。
学习完这些茶艺基础理论就差不多了。
茶艺作为一门技艺实践出真知!
多喝茶!
至于说有没有前途那就基本上是看个人了!
我一个高级茶艺师现在也是在搬砖
如果喜欢普洱的话推荐一款普洱熟茶:
禾润:汤色红浓明亮、条索紧结、滋味醇和、叶底均匀活性好!香气四溢!
安徽绿茶这样有名?
你好,谢邀。
安徽绿茶里面我喜欢六安瓜片和太平猴魁。
安徽的茶比较多,贡茶也很多,比如六安瓜片、黄山云雾、敬亭绿雪、涌溪火青、霍山黄芽、岳西翠兰 ;
入选十大名茶称号的有太平猴魁,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祁门红茶。
这些茶也很有特点,比起说太平猴魁它是绿茶里面条形最大的茶,比如六安瓜片是由单生片制成的唯一无芽无梗的绿茶,再比如说祁门红茶是红茶里面香气最好的茶。
所以说安徽真是出好茶的神奇地方!
前面三款绿茶各有特色,文章后面再表,我们先说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它的地位显著,位于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首,关于它的香气有诗曰——“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它还有个很牛逼的称号“群芳最”,可见人们对他的喜爱。
不过现在主要做外销了,据说他是英国女王和王室最爱喝的红茶,真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啊。
“没有的东西总是好”,看来这句话也适合老外啊。
再说说绿茶,
黄山毛峰,清代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它的原料选摘良种茶树“黄山种”、“黄山大叶种”等的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
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太平猴魁,中国传统名茶,属于绿茶类尖茶,产于安徽一带,为尖茶之极品,久享盛名,是中国历史名茶之一。
清咸丰年间(1859),猴魁先祖郑守庆生产出扁平挺直、鲜爽味醇且散发出阵阵兰花香味的“尖茶”,冠名“太平尖茶”。
太平猴魁其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白毫隐伏,有“猴魁,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冲泡后散发出阵阵兰花香味。
太平猴魁也是“茶仙子”鲍丽丽推崇的绿茶。
六安瓜片,唐称“庐州六安茶”,到了明代始称“六安瓜片”,为上品、极品茶;清为朝廷贡茶。在世界所有茶叶中,六安瓜片由单片生叶制成,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
喜欢本文的朋友可以点赞收藏和转发,更多精彩请关注【锦清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