曜变天目釉,如何从造型胎体以及釉来鉴别宋代建盏
曜变天目釉,如何从造型胎体以及釉来鉴别宋代建盏?
建窑自宋末元初,改烧青白瓷器,此后,建窑停止了黑瓷的生产。
这一古老的工艺随建窑的衰落而逐渐被历史的尘土掩埋了近六百年之久。
宋代茶末釉建盏↑↑↑↑↑
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人阿弗雷德烧制出外观有斑点的黑釉碗。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日本的安藤坚先生仿制宋建窑曜变天目碗成功。
日本安腾坚仿制曜变天目碗↑↑↑↑↑
1981年3月,以中央工艺美院为领导的攻关小组第一次向社会公布了仿宋兔毫盏的样品,并获得了有关人士的好评。
此后,仿宋兔毫盏逐步走入市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仿宋油滴盏、鹧鸪斑盏等也获得成功,并批量流入市场。
仿宋代兔毫盏↑↑↑↑↑
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仿宋兔毫盏、油滴盏不仅大量进入市场,而且作伪手段越来越复杂。
常见的作伪手段有,
釉面去光:在釉面上做简单处理,即用酸性物质去光,再用黄土涂抹。
粘"土锈": 在釉面去光的基础上,再粘上"土锈"。
接底:将宋代的碗底接在新坯上,上釉后再入窑烧造。
老胎新釉:将窑址上采拣的废品重新上釉,再入窑烧造。
宋代建窑建盏器底↑↑↑↑↑
仿建产品除碗(盏)这类器形之外,还有少量梅瓶、蒜头瓶、小盅及茶壶等。
梅瓶、蒜头瓶比宋代的器形更大,较易辨别;而茶壶及小盅则非古代建窑制作。
宋代建窑蒜头瓶↑↑↑↑↑
现代仿建产品由于采用的瓷土、釉料及烧成温度与古代相近,故胎、釉的化学成分基本一致,纹理也几可乱真。
但只要仔细观察,就可以分辨出来。
1、看光泽
仿品釉面大多较浮亮且亮光扎眼,用酸性物质浸泡者则釉面呆板、晦涩,缺乏建盏的柔润深沉之感。有的粘"土锈",但不自然。
2、看器型
仿品大多为轮制压模或注浆成型,修刀过于工整,以致显得拘谨而缺乏真品的自然、随意之感。
宋代束口建盏↑↑↑↑↑
3、看器底刻字
少数仿品刻"供御"铭,但字迹甚差,毫无真品的潇洒、飘逸之感,不可同日而论。
4、用手去感觉
仿品胎土淘洗大多较细腻,胎体表面较平整光滑且较薄,手感较轻飘。
5、听声音
新仿品若用手指轻轻弹击,发出的声音较清脆;而宋代建盏发出的声音较深沉。
6、看冰裂纹
仿品大多不见冰裂纹,少数放置炉火焙烤而后置水中,利用热胀冷缩原理而产生冰裂纹,但裂纹较粗。
最后来个实例一起看看吧!
仿品↑↑↑↑↑
这是一只新仿建盏,属中高仿,胎釉与建盏相近,重量亦接近。
只是过于修整,全无自然飘逸之气。胎表无老气,釉面火气过重,贼光扎眼。
兔纹间夹杂褐斑为新仿配料的弊病,全无渗釉之肥厚感,从流釉看施釉亦不大胆,显做作。
真品↑↑↑↑↑
宋代兔毫建盏,浅圈足规整并倒角(修刀),胎骨黑色、粗密、坚硬厚重。
胎表深沉凝重,饰银兔毫釉,纹理清晰且有从釉中渗出之凸感。
仿品(左)真品(右)↑↑↑↑↑
将釉面放到一起对比,就可以感觉到什么是“渗釉的肥厚感”。
不知道你有没有掌握到那么一点点诀窍呢?
新老建盏鉴别不是看完小编写的就学会了~多看多比较才是正路!
曜变建盏为何被日本人称为碗中宇宙?
曜变天目茶碗是南宋时期,福建建安水吉窑出品的一种黑釉建盏,犹豫在烧制过程中,其中的釉质在经过高温自然窑变的过程中,产生了特殊的反应,碗中仿佛璀璨的宇宙一般,而星空中蕴藏无限奥秘,引人遐想,非常奇特耀眼。因此此碗可以说是世界级的珍宝。而日本这个“小国”,和中国的恩恩怨怨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时代,他们对中华文明的崇拜可以说是到了一种“顶礼膜拜”的地步,现在日文中也经常能看到汉字的身影。日本人也喝茶,而且喝茶文化就是从中国流传到日本的,他们对于茶器自然也是非常喜爱,尤其是这类世界级珍宝。本来曜变天目茶碗有3只,在日本得到这三只茶碗以后,立马成为了王公贵族的争抢对象,一只被织田信长所得,后来日本国内的一次叛乱,茶碗被毁。
另一只被德川家康传下来,辗转后被一个日本大名鼎鼎的企业家:三菱总裁-岩崎小弥太收藏,据说,他一生都没有用此碗喝过茶,因为觉得自己不配。而三只茶碗中,最后一只至今下落不明,有人认为可能在流逝的时光中,被日本人毁掉了,也有人认为可能被某位收藏爱好者收藏了,反正不得而知,由此可见曜变盏之珍贵!
变色盏是谁发明的?
相传北宋末年,一位北方窑工来到福建,在武夷山的一个亭子里遇见一位林姓的师傅,俩人在山上设窑烧造建盏。北方窑工把定窑的描金工艺引进过来,遂有这种黑盏描金器的面世。这个窑口被当地称为遇林亭窑,以纪念这段历史奇遇。传说遇林亭曾为朝廷烧制过贡御品。
曜变天目是对宋建盏一种特殊变色釉的称谓,在黑釉上面有着零星的带有蓝色的斑纹,这种斑纹往往富于变化,非常漂亮。这类茶碗在日本一直受到最高的礼遇,是各种建盏中等级最高的。目前,日本有四个曜变天目碗被定为国宝,其中一个仅见史书记载,未现实物,另外三件分别为静嘉堂文库、藤田美术馆、大德院所藏。请问这是否为建盏?
当然是现代的工艺品化工盏,画上去的,市场价几十块钱,没有收藏价值!带有化学成份不能喝茶,只适合摆设,有没有毒不知道,毕竟带有化学成份,身体最重要所以建议你不要装食物!
喝茶最好选传统的兔毫,油滴,乌金盏~或者柴烧的盏
我们这很多,整条街都是,想要的话可以帮你挑几个!
盏的分类?
一、黑釉
黑釉,就是纯黑色的釉,表面没有斑纹,是建窑产品中比较经典的一种釉色。也叫做“绀黑釉”或者是“乌金釉”。“绀黑”这个词在蔡襄的《茶录》里曾经有这样的记载:“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
二、兔毫
兔毫是建窑产品中最典型,也是产量最大的一种盏,使得人们常常将“兔毫盏”用来作为建盏的代名词。兔毫是指颜色青黑的底釉中析出一根根像兔毛一样细密的条纹。兔毫纹形状分有长短粗细,颜色也分有金银黄青等。
三、鹧鸪斑
古人将油滴斑称作鹧鸪斑,在北宋初年陶谷地的《清异录》一书中有记载:“闽中造盏,花纹类鹧鸪斑点,点试茶家珍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鹧鸪斑纹有多珍贵。目前极品的鹧鸪斑盏都现于日本,我国鲜有完整的鹧鸪斑盏。从建窑遗址的残片预估上判断得出,鹧鸪斑盏的残件数量都不到兔毫盏的十分一,非常稀少。鹧鸪斑盏的斑点大小均不一样,常见的形状为圆形或者椭圆形,颜色有银、灰、黄等,因斑纹像是漂浮在水面上的油滴,所以日本人称为油滴。
四、曜变
“曜变”这一称谓跟“油滴”一样来自于日本。目前曜变建盏在全世界共发现三只,都收藏在日本了,其中当以静嘉堂所收藏的,被称为“碗中宇宙”的曜变盏最出名。此外,日本大佛次郎收藏的一只建盏也被广泛认为曜变的釉色与之相似,被称为“准曜变”。2009年,在杭州出土文物中发现一只残件——“曜变天目”。残件据计算得出大概为整盏的三分之一。目前,在建窑的窑址上还没有发现“曜变”的残件。曜变盏内外,黑色底釉上具有大小不相同的圆形,或是近似圆形的斑点,斑核以群落的形式分布,斑点分布不均,在自然光下,斑核周围的釉面呈现七彩光。有学者认为,曜变属于鹧鸪斑釉中的特殊品种。
五、杂色釉
建盏中杂色釉数量较多,主要的有:柿红釉、茶叶末釉、青釉、龟裂纹釉、灰皮釉、灰白釉、酱釉。养盏成功后,釉面色彩斑斓,神奇惊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