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吻恶少,花蕊夫人说更无一个是男儿

2023-09-27 104阅读 0评论

夺吻恶少,花蕊夫人说更无一个是男儿?

“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宋太祖赵匡胤听说花蕊夫人能诗,令其献诗一首,花蕊夫人脱口而出这首满含哀怨的诗歌。人道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大宋仅仅用了六十六天时间,便让后主孟昶做了亡国之君,后蜀还有男儿吗?

后蜀无男儿

太祖伐蜀一共出动了六万大军,主力王全斌率三万人马,一路高歌猛进,剑锋直指剑门。西南行营都统王昭远奉孟昶之命,率军防御剑门。王昭远手持铁如意,摆出一副诸葛再世的派头,他醉醺醺大言不惭地说:“我这两三万雕面恶少,别说守剑门,即便马踏中原,也是易如反掌!”

夺吻恶少,花蕊夫人说更无一个是男儿

好有气魄的男子汉!可惜话音刚落,王昭远连败三仗。此时他再也顾不得男子汉气概,烧掉桥梁,扔下剑门关,一路逃窜。这哥们躲进一户农家,随行人员劝他再组织人马抵抗一下,他死活赖在板凳上,拽都拽不动。

其实,剑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威名不是空的,即便王昭远弃关逃跑,王全斌也一筹莫展。后来在降卒的指点下,王全斌才找到一条小路,形成夹攻之势。宋军渡江的浮桥还没造好,猛然一抬头,发现剑门关城头空了!

原来,王昭远的逃跑让全军锐气顿失,眼看浮桥就要造好,群龙无首的守军,非常坚定地,不给王全斌留进攻的机会,他们转身一哄而散,全军逃跑!

剑门失守,外围的守将都学乖了,包括太子孟玄喆,都跟王全斌比速度往成都逃跑。王全斌心里乐开了花,这倒好,省得一个一个拔钉子了,全部锁在成都正好一网打尽!

花蕊夫人说没有一个男儿,其实是冤枉了,后蜀还有半个男儿——夔州守将高彦俦。手下人劝他赶紧逃跑,高彦俦拒绝了,说无颜见成都父老,一把火把自己烧死了!

王全斌兵不血刃抵达成都,三军摩拳擦掌,准备攻城。想不到太让人失望了,一个被成都市民戏称为“世修降表世家”的官员李昊,奉孟昶之命,递上了降书!这仗打得真没劲,变成马拉松比赛了,直到冲刺成功,也没溅起一滴血,早知道磨什么刀,带根拐棍一路观光好了!

后蜀尽男儿

就当花蕊夫人暗骂后蜀无男儿时,并入大宋国土的蜀地子民,在没了后蜀政权支持后,反而闪现了蜀地男儿本色!

由于王全斌等内斗,导致政策失误,激起了后蜀降兵的哗变。这支乱军一路攻伐,到达绵州时居然聚集了十万之众。他们号称“兴国军”,推举前文州刺史全师雄为主帅,把蜀地搅得天翻地覆。

这场叛乱席卷蜀地十七州,几乎让大宋到手的鸭子飞了,王全斌、曹彬等花了一年多时间才平定叛乱,包括王全斌在内的十几位大将被革职审查,大宋在这场叛乱中的损失若干倍于攻蜀战争。

不过此时,花蕊夫人已经身在开封,看不到蜀地男儿的本色了,她的记忆里,还是蜀地的繁华,和蜀人的懦弱,尤其是君主的没血性。

那个最不“男儿”的人

孟昶应该是花蕊夫人爱恨交加的人,这个曾经被她视为依靠的大男人,在面对国难时,猥琐得连男人都算不上,束手就擒当了俘虏。

后蜀就像是一头羊领导的虎,任人宰割,当头羊被宰了后,虎反而露出了本色,孟昶你真该撞墙!是你,把蜀地十四万男儿变成了软脚蟹!

后世有人说,孟昶投降,其实是为了成都居民不被无辜杀戮,也许吧,不过事实上成都还是没逃过劫难。假如为了居民着想,那你当什么皇帝呢?早早献地不更高风亮节吗?唬人的遮羞布而已!

说实话,也不能简单地给孟昶加上一个“昏君”的帽子,此人早期治理蜀地很有成绩。很不幸他犯了两个错,一是过早地享乐无度,缺少长久的励精图治,二是他忘了这是群雄逐鹿的年代,只有虎才有资格生存!

孟昶不是虎,他生错了年代,注定他只能被别人咬死,他才是花蕊夫人口中的那个“非男儿”。既然你都卸甲做羊了,那就怪不得赵匡胤,卸了花蕊夫人的“甲”!

为什么蜀汉却更让后世产生好感?

正统当然是魏国,这是晋朝至明朝都承认的史事;魏承汉祚,魏灭蜀国;晋承魏祚,晋灭吴国,最终三家归晋,天下一统。魏国作为正统主要有三点原因:其一、汉朝末代皇帝禅位给了魏王曹丕,程序合法;其二、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在魏国手中;其三、魏国综合实力远远强于蜀汉。后世的人们更喜欢蜀汉原因只有一点,那就是《三国演义》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史书;《三国演义》将蜀汉当作正统,因此刘备仁德,诸葛亮多智,人人喜闻乐见;因此曹操奸诈,曹丕无德,司马懿巨奸,人们对魏国没有好感,而晋朝更没有存在感。

何谓正统?从历史上的统一王朝来看,首先要得国正,其次要实力强,最后要统一中原。何谓得国正?也就是建立的国家要名正言顺,名正言顺只有两种方法,一是前朝禅位,二是除暴兴仁。五帝时代是通过禅位传递政权,商、夏、周则是除暴兴仁取代前朝,秦国则是通过武力统一全国的,得国亦正。魏国得到汉朝的禅位,从程序上讲取得政权是合法的,有秦始皇的传国玉玺;蜀汉则是在魏国得到汉朝禅位后自立为国的地方割据政权。最后,魏国占据中原大地,还西控西域,北击蛮夷,土地面积,人口数量,文臣武将都远远超过蜀汉。蜀国尽管十多次北伐魏国,但是魏国岿然不动;最终魏国雷霆一击,蜀国举国而降。由此可见魏蜀两国实力悬殊极大,魏国代表了天下民心,否则蜀国也不会一战而降,降后反抗事件极少。

《三国演义》诞生于明朝时期,书中为了表达元朝非正统皇朝,故尊刘贬曹,尊蜀汉为正统,贬曹魏为割据政权。《三国演义》里将刘备塑造成一位爱民如子的仁义之君,天下万民听到刘皇叔到来,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刘备仁义之名布于天下,曹操奸雄之象流于后世,说实话当时曹操的作用远远大于刘备,北击乌桓,统一中原,稳定国家,曹操居功至伟!刘备四处投靠军阀,前后十次易主,可以说没有遇到诸葛亮之前都是碌碌无为。刘备以皇叔自居,以天下万民安居乐业为已任,究其实刘备只是想恢复汉朝,恢复刘氏皇族,对百姓还是没有实质好处。比如蜀汉连连北伐魏国,弄得富饶的巴蜀之地也民生凋敝!最终魏国攻占蜀国后,刘阿斗开门投降,蜀国大部分官员皆欢心的归顺了魏国,由此可见刘备治蜀百姓并没有什么实惠。

《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是忠臣的典范,他足智多谋无所不能,是人们最喜欢的历史人物。诸葛亮足不出天下,但是已知天下三分,提出了联吴抗曹的宏图大业;诸葛亮又草船借箭,借东风火攻曹军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诸葛亮还能是发明家,他发明了连弩、牛车木马。诸葛亮同时也是天文学家,他深究天象,往往可以通过星星的陨落推测出某某大将已死,或者前程吉凶;他还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甚至能驱阴兵作战。无所不能的诸葛亮大家当然喜欢,同时他还是一位大忠臣,一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们对诸葛亮有多喜欢就有多讨厌曹操。因此现在的人们深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十分喜欢蜀汉而厌恶曹魏!

好看的贵族校园小说男女主角是青梅竹马?

《虐恋情深后死遁了》作者:镜里片

【文案】

清醒冷静女神兽vs隐忍卑微小帝君

三世情缘,追妻火葬场,仙侠修真文!

章窈和苏谛是青梅竹马,成婚已有一年。

这一年,他看上了王府隔壁家那位爱翻墙的晓姑娘,见她目光便笑意盈盈。

夜里,章窈温柔问:“世子要不要纳了她?”

当年他还是个贫农之子,求娶知府长女章窈,坏了章窈名声。

章窈为保他性命,任父亲打断他半条腿,让他至今跛足。

谁知他一朝麻雀变凤凰,竟是被抱错的王府亲子,甚至仍旧愿意娶她。

等章窈硬着头皮嫁过来后,他待她一如既往温柔,只让人觉得可怕。

他问:“真的要纳吗?”

章窈不说话。

苏谛笑道:“不急。”

直到那一天,章窈看到他们衣衫不整躺在同一张床上,他抱着晓姑娘。

章窈脸色倏地苍白,动了胎气。

她难产整整一日,撑不住气血,难产而亡,临终前最后听到的,是门匆促被撞开的声音……

水浒传中你觉得宋江归顺朝廷是利大于弊?

宋江受招安,征方腊后,死伤惨重,108头领,只活下30来个,十去七八。

于是有人就以此为借口,宋江不应该招安,依旧在梁山共聚大义,替天行道,岂非更好!至少死伤不至于这么严重,苟活性命。

错,大错特错!

且不说招安利弊,分析下,如果宋江全伙不受招安,那么他们有以下三种可能,看各自结局。

三种结局一、梁山为根、开枝散叶

梁山好汉多次出兵,攻下大名府、高唐州等朝廷重镇,小的郡县如东平府、东昌府等,大地主家如祝家庄、曾头市等,可见梁山有极强的攻城拔寨的攻击能力。

梁山好汉也受过朝廷的多次围剿,二战童贯、三败高俅。各路将领大发神威,将朝廷来犯之敌,打得丢盔卸甲,溃不成军。虽然梁山有地利之便,却也能多少体现出梁山的实力。梁山有极强的防御能力。

攻击力与防御力都极为出色的梁山,如果攻城掠地,借势起义,那么必可攻入东京,推倒北宋。

且慢!

宋江的梁山起义军,在走出山东,打进东京之前,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而这两个问题,对宋江等人来说是致命的。

而且这两个问题的前提是粮草充足,后勤保障无碍。

1.前方吃紧。宋江不断攻下城池,就要留下至少三位将校,最起码一天罡二地煞的配置。那么长此以往,宋江手下头领(士兵有俘虏填充,姑且不算)越来越少,再打城池,就吃力了。宋江的将领红利,慢慢烟消云散。

北宋立马全国调兵遣将,合力围剿。宋江城池兵少将寡,步步被蚕食,得而复失,最后一顿饺子,收拾了宋江。或反之,先灭宋江,再夺回城池。

2.后方吃紧。留守将领冲锋陷阵是专家,管理城市,安抚百姓,全是外行。勉强靠点谱的卢俊义、吴用、柴进、李应、朱武、裴宣。仅这6位,城多将少,完全不够用,导致后方不稳。

一旦百姓聚众闹事,引发叛乱,宋江屁股着火,前后夹击,必败无疑。

故而宋江的梁山起义军难以成事,宋江笑黄巢不丈夫,黄巢笑宋江没出路。

宋江众人始终背负反贼之名,遗臭万年。

二、占山为王、快活无限

宋江效仿晁盖,与众兄弟在梁山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风花雪月,舞枪弄棒,日子逍遥,好生快活。结果:四个字,坐吃山空。

附近州县钱粮打劫光了,周围大户打劫光了,路过贪官污吏打劫光了(知梁山响马,他们绕远走),宋江不让打劫百姓。宋江三光政策之下,钱财何来?酒肉何来?粮食何来?

即便山上粮草充足,够这些人吃一辈子,那么儿子呢?孙子呢?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梁山好汉尽饿死,北宋不战而屈人之兵!宋江等草寇之名,淹没于众多绿林江湖之中,无人记得。

三、画鲁为界,四分北宋

宋江长驱直入,打下整个山东之地,各头领各司其职,据守要塞。宋江登基称帝(史称郓坏帝),分封诸侯。与王庆、田虎、方腊四分天下。

初期四方势力各有顾忌,相安无事。不久,三家联合,欲要吞并宋江。(宋江实力最强,自然要联合攻击。)

宋江武力无力抗衡三家联手,向辽借兵。辽国趁火打劫,顺道灭了宋江,梁山好汉被各方势力屠戮殆尽。(假道伐虢)方腊、王庆、田虎三方没了对手,为抢地盘,大打出手,互相争斗。

最终方腊胜出,与辽两军对垒。二者两败俱伤,金国大举南下,扫清障碍,称霸中原,笑到最后。

金国一统天下。宋江成了“汉奸”,背负千古骂名,遗臭万年。

三种结果,梁山好汉全军覆没,名声有缺。接受招安,与之相较,实在是上上之签。

一记高招

招安是利大于弊的,这一举措解决了梁山所有人的需求。是保全梁山人马及声誉的一记高招。梁山好汉,名声虽响,实为草寇。

梁山好汉分为三类人:

1.杀人放火的山贼与犯下滔天大案的逃犯。如武松、李逵等。

此等人本身就是罪无可恕,本应偿命。他们上得梁山,无非就是苟全性命。只要留得性命,便是最好归宿。

这些人大多是反对招安,因为他们对官府充满失望,甚至憎恨。

只要朝廷免罪,对他们既往不咎,保证其不可再犯,然后送这些人回乡,他们复为良民,若在犯事,依法论罪。

2.朝中降将及被裹挟上山。如关胜、李应、徐宁、孙立等。

这些人虽然落草梁山,但都想回到以前生活,虽然辛苦,却更坦荡。

这些人是梁山大部分,愿意接受招安。只要朝廷招安,这些人只要加官进爵或不愿为官,恩准回乡,即可解决。

3.无处安身,来靠码头之人,梁山的一小撮。如段景住、宋清等。

他们自己独立生活,难以温饱,又向往大器挥霍的日子,于是投靠梁山,背靠大树好乘凉。

这些人是向往招安的,因为没本事,难成事,所以想当上一官半职,混吃混喝。

对于这些人,给个九品小官就乐得屁颠屁颠儿的。

针对梁山好汉三种人,只有招安才能解决这些人的所有需求,故而招安是最适合梁山的。

命中注定

招安既然是高招,为何最后梁山好汉死伤惨重?

四个字:所托非人!

当晁盖病故,众人推举宋江为梁山寨主之时,他们的结局,就注定了。

只是可惜,梁山好汉们所托非人,宋江歹毒,一心想用梁山众兄弟的性命换来自己头顶上的乌纱!可悲!可恨!

一朝落草,终生污名。若要洗去污名,只能用建功立业的热血。重名而轻利的宋江,毫不犹豫,带着兄弟们走上了洗刷之路。即使这条路充满荆棘,那也在所不惜。

沽名钓誉的宋江成为梁山之主时,就注定了梁山水泊将是血染的风采。

结语

名,也是一把刀,较之利益,更血腥。

宋江接受招安并没有错。可是他接受招安以后的事,错了!错的很彻底,把梁山好汉全都带进坑里。

宋江接受招安之后,回乡务农,当个土财主不是挺好吗,就算奸臣不会放过,可保全其他兄弟的命。

结果为了一己之私,一己之名,搭上70多位兄弟的命,真的值吗?

无人知他赵士程意思是什么?

赵士程是唐婉后来的丈夫,对唐婉呵护备至,真心是个暖男。

赵士程与陆游,交集甚多,并且赵士程对陆游一直心怀敬佩之情。在陆游与唐琬共游沈园之时,赵士程初始了才女唐琬,并一见钟情,但是那时,唐琬已是陆游的妻子。赵士程也是正人君子,自然不会夺人所爱,只能自己凄凉。

冥冥之中,赵士程与唐琬之间好像有一种莫名的交集。一日,唐琬独自去寺庙上香,有一恶少趁四周无人,想对唐琬行不轨之事。在唐琬绝望之际,有一男子破门而入,赶走了恶少,此人就是赵士程。从头到尾,赵士程都对唐琬毕恭毕敬,不曾有任何非分之想。在将唐琬送到陆府的时候,还是解释了事情的经过才离开。

唐琬被休,陆游立即被安排再娶,而唐琬,也不得不再嫁。但是在任何朝代,被休的女子终是名声有损。而身为皇室后裔的赵士程,顶住了巨大的舆论压力,毅然决然的娶了唐琬。从那一刻起,他便知道,他给不了唐琬什么山盟海誓,他能给她的,只有余生的安详与守护。纵使唐琬不能生育,总是唐琬心中忘不了陆游,赵士程也始终不曾离开,不曾嫌弃。他深知唐琬绝非一般女子,便日日与唐琬吟诗作乐。

十年光阴,转瞬即逝,平淡的安详,是赵士程送给唐琬最好的礼物。只要唐琬安宁,足矣。在沈园偶遇陆游后,赵士程还特意以有事为由给唐琬与陆游独处的时间,只为了唐琬能一展笑颜。一曲《钗头凤》便结束了这场相遇,回家之后,唐琬反复读此诗,悲痛之际,也自己和了一首。从此之后,唐琬一病不起,纵使赵士程求遍名医,唐琬也终是泪尽人亡。

赵士程一生荣华光彩,终是输在了一个女子身上。厚葬唐婉时,赵士程也不过三十多岁,仍是一介翩翩公子。但是他却绝不再娶。悲伤了三年之后,赵士程幡然醒悟,他是皇室宗亲,他应该奔赴战场,杀敌报国。于是他便毅然奔赴战场,为国效力。十年平淡,为的是唐琬,唐琬走后又是十年。他终于还是战死沙场,不负余生。世人只知《钗头凤》,无人知他赵士程。赵士程,为情而生,为国而死,男儿本色,一生足矣。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