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普茶,家里的普洱茶长了小虫虫怎么办

2023-02-26 141阅读 0评论

柑普茶,家里的普洱茶长了小虫虫怎么办?

普洱茶长了虫子是可以喝的,下面讲解一下普洱茶虫的类型。1、普洱茶里面的虫子有两种: a:白色小虫:不是吃茶叶的“茶虫”,它们只是喜欢吃包装棉纸的“纸虫”。 在市场上,大家不难发现一些普洱茶的棉纸出现各种小洞,这些小洞行内人管他叫“虫眼”,这些“虫眼”正是纸虫所为,幸好这种小虫只爱吃棉纸,所以对普洱茶的品质也没多大的影响,不过一定要处理它们,要想对付这些“纸虫”,很简单,大家先用毛刷把茶叶扫干净,然后把爱茶放于通风透气并且干燥的地方存放即可,极端的“暴晒法”和“冷冻法”,还是不要做,因为茶叶经过暴晒或者冷冻后极有可能影响其品质。 注意:市面上出售茶叶时,其版面长相也是影响价格的一大因素,因此大家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茶叶包装纸被“茶虫”吃光了! b:灰黑色的小虫:这种“茶虫”只吃茶叶,可惜在市场上见过这种虫子的人寥寥无几。 “茶虫”是极为有益的,在一些品质好的普洱茶成品里会出现,它们专门吃茶,而且爱吃好茶,死后即会成为茶的一部分,据说这种茶泡出的汤色、口感、耐泡程度都比陈了50年的生普更漂亮更好喝(对此,由于小编无缘品尝,也无法告知大家这茶口感究竟如何)。说起“茶虫”,不得不说的是“龙珠茶”(也称虫屎茶),这种茶是指“茶虫”吃了茶叶后拉出的便便经过特别加工而制成的,虫茶的营养价值高于普通茶叶。 注意:“茶虫”是出现在正常仓储和正常陈化环境下的,切勿和存放于受潮环境下的普洱茶所招惹的虫子相提并论哦!

桔普茶是噱头吗?

桔普茶不是噱头,是外地人叫错了

柑普茶,家里的普洱茶长了小虫虫怎么办

多少外地人将“新会柑普茶”叫成“桔普茶”,作为新会人或新会陈皮行家,我们每次都会强调:是“新会柑普茶”,不是“桔普茶”!

柑:为芸香科植物柑等多种柑类的成熟果实。果实较大,近于球形,皮显黄色,橙黄色或橙红色,果皮粗厚,海绵层厚,质松,剥皮稍难,种子呈卵形,。味甜酸适度,耐储藏。

桔:为芸香科植物福桔或朱桔等多种桔类的成熟果实。种类很多,有八布桔、金钱桔、甜桔、酸桔、宫川、新津桔、尾张桔、温州桔、四川桔等品种。

陈皮普洱桔普柑普小青柑你分得清吗?

很多茶友就觉得柑普就等同于陈皮茶,

其实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陈皮是指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从陈皮的定义来看,

只有大红柑是用成熟柑橘皮,

所以柑普茶里面只有大红柑属于陈皮茶的范畴。

▲陈年大红柑

柑普是怎样的茶?

柑普茶顾名思义就是柑皮与普洱茶的结合,

一般是特指新会柑搭配云南盛产的普洱散熟茶,

在没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

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普洱茶。

柑普融合了新会柑的清醇果香和云南普洱的醇厚甘香,

形成了醇厚甜润感浓郁的独特风味,

又兼具新会柑皮和普洱茶保健功效。

▲陈皮与普洱的结合

柑普源于唐,起于清

唐朝时期陆羽便在《茶经》记载:

“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谓之茶。或用橘皮之等,煮之百沸……”

可见,

在我国橘皮配茶的说法由来已久。

▲陈皮配茶冲泡

而“柑普”茶最早出现于清朝,

相传罗天池在云南当官时很喜欢普洱茶,

辞官后他带了很多普洱茶回乡。

有一次罗天池感冒后,

误把妻子给他煮的陈年柑皮水用于泡茶,

又不舍得把茶水倒掉,

就啜了一口,

顿觉得陈皮和普洱茶混合的香味直透鼻孔,

两颊生香。

喝了几杯,

便觉得咽喉舒畅,

咳痰少了。

▲罗天池肖像图

受此启示,

罗天池尝试将新会大红柑挖去果肉后,

用普洱茶填实,

再拿出去晒干。

经过一段时间的陈放后,

柑桔皮呈金黄色既干又脆,

散发出淡淡的桔子清香,

这就是最早的“柑普茶”。

柑普的分类

柑普茶的柑皮原料按成熟程度不同,

可以分为柑胎、小青柑、青柑、二红柑、大红柑五种。

果树刚结成的小果子称为胎柑,小小的只有指头大小;

等长大到硬币至乒乓球大小就是小青柑,小巧可爱;

再过一段时间,柑果已经长大到一定程度了,但是柑皮仍然是绿色的,这个时候则叫做青柑或是大青柑;

等到柑开始发育成熟,逐渐变黄转红就是二红柑;

随着时间的变化,最后完全发育成熟,就是饱和香甜的大红柑。

柑普茶按照使用柑皮的成熟度不同,

可以划分为青皮普洱、微红皮普洱和大红皮普洱。

▲5类常见柑普

青皮柑

青柑一般在8-10月份采摘,

此时采摘的果子还未成熟,

青柑表面颜色青褐色至青黑色,

剥出的桔皮叫青皮。

青皮柑质青涩,

皮层密布微凹入的油室,

含有丰富的挥发性油和黄酮类物质。

青皮普洱融合了果香的清醇,

和普洱茶的醇厚甘香,

形成独特的口感与风味。

冲泡后汤色橙黄透亮,

茶汤醇厚,

汤感细腻,

回味爽适有甜感。

▲青皮柑

青皮普洱有降火、去热之效,

但体质虚寒的茶友不宜多喝;

消化功能弱的茶友可适量品饮有助消化,

但不可多饮。

微红皮

微红皮柑一般在11月份采摘,

这个时候柑果已经开始向成熟转变,

外果皮开始变色,

逐渐变黄、变红,

这一时间段的柑果也叫微红柑,

也可以叫做二红柑。

加工后的果皮,

表面颜色呈褐黄色至棕黄褐,

有大量凹型的油室,

发皱较显著。

皮较厚,质偏硬,

苦味中有点有香甜之味。

微红皮的功效与青皮较为接近。

▲微红皮

中医认为,微红柑主入脾,

所以微红皮可配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法半夏,

治中焦脾胃虚寒、痰湿咳嗽病。

大红皮

大红皮一般在11月底到冬至采摘,

这个时候果子已经完全成熟,

这个时间段的柑果称为大红柑。

随着果皮已经完全成熟,

经过加工,

果皮颜色会转变为红棕色至红黑色,

此时橙皮苷含量较低,

多糖的含量较高,

大而凹入的油室多且密集,

皱缩十分明显,

但挥发油有所减少。

这样的柑皮,

经过一定年份的储存后才能称为陈皮。

大红皮普洱陈皮香浓郁,

同时能明显体会到普洱茶味,

韵味十足,醇厚甘香,

顺滑,有回甘,气味清香,

随着时间的沉淀会越陈越香。

▲大红皮

陈期足够的陈皮和熟茶都具有较好养胃功效,

较为适合肠胃虚弱,

需要调养肠胃的茶友品饮。

柑普和桔普的区别

柑普最初是特指新会柑与云南顶级优质熟普的结合,

新会柑广陈皮在全国范围内首屈一指,

熟普也是深受众多茶友的追捧,

柑普是二者的强强联合,

既形成了醇厚甜润感浓郁的独特风味,

又兼具新会柑皮和普洱茶保健功效。

但是广陈皮和普洱真的都不便宜,

买过的茶友应该都深有体会。

这个时候,

用廉价的桔皮代替柑皮的桔皮普洱就出现了,

而且柑与桔的概念本身就十分混乱,

在绝大多数茶友的认知里,

柑和桔就是一种水果。

而实际上,

桔并不是柑,

它们在植物分类学上是同科同属而不同种的木本植物。

柑为芸香科植物柑等多种柑类的成熟果实;

桔为芸香科植物福桔或朱桔等多种桔类的成熟果实。

从它们的表皮上看就可以看到明显的区别:

桔皮薄,果皮与果肉容易分开,果瓣之间也容易分开,油室细小,经晾干或者干燥后不具备药用价值,泡茶也没有陈香味。

柑皮比桔皮厚,油包颗粒较大并清楚可见,经晾晒或者干燥后黄酮类化合物增加,泡茶时有甘甜味和回甘口感。

如何泡好一壶柑普茶?

来自最好陈皮的产区,家里有自己的果园,这个问题可以回答。

首先说陈皮,本草纲目是这样描述的“柑皮纹粗,黄而厚,内多白膜,其味辛甘……今天下以广中采者为胜。”指的是广陈皮,广陈皮又以新会陈皮为上城。所以柑普茶要以新会柑加上熟普才是上城。笔者每年都会自己加工柑普茶,以备送亲朋及自饮。因对普洱不是很熟悉,会选用一些老牌子的熟普茶饼,比如老班章,比如大益茶,将茶饼锤碎备用。

十月份,柑青,重约七钱,选晴天,切蒂,利器掏空清洗,晾干,塞入普洱茶叶,以切蒂压封,生晒,一月可全干,以罐封之,陈化三年可饮用,久存功效更佳。十一月,柑青黄交接,为之为二红;冬至前后柑大而红,为之大红柑,均可做出柑普,风味各不相同,饮法也是。青柑香涩,有种青春活力感;红柑偏甜,味厚实纯重。

柑普茶功效:具有健脾养胃,清热解毒,止咳化痰,降脂减肥,养颜美容,抗动脉粥样硬化,解酒等功效。

泡茶:建议小青柑使用整泡法;大的柑普茶可采取掰碎,茶叶和茶叶混合,分次冲泡,一颗三次为宜。先洗茶,第一泡弃之,之后可饮,开水冲进,十秒为宜。刚开始普洱味浓,再泡渐觉陈皮味浓。还有些个人经营,因为柑普茶容量有限,多泡普洱味淡,而陈皮味经久挥发,普洱味淡后可再独自添加普洱继续浸泡。

柑普茶的泡法?

首先准备一壶开水,一颗柑普茶,一壶盖碗,用开水将茶具清洗干净,然后将小青柑整个放入盖碗(去掉盖子),向盖碗注入开水,第一遍为洗茶不饮用,然后再次注满盖碗七分满的水,盖上盖子,等待7s即可出汤,最后将茶汤倒入茶杯,即可品饮。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4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