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心得,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品茶心得,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中国地州一级的城市大约330个,县旗区一级的大概3000多个。从1999年初中毕业第一次出远门,到现在为止。保守估计全国的县一级别的地方已经沾过且停留的在500个以上,去过的怎么算也已经超过了200个地级城市。底下有我最近3年使用百度地图留下的足迹图,可以看到很多自驾游,摩旅,高铁或飞机去过城市点,还有曾经用过导航留下红色的路径图。所以可能相比全国百分之99的人,我还是能算得上走过山山水水大江南北的。
头五年的时候可能更想去超级大城市,前十年更想去大城市,省会。但是慢慢地就把目光停留在偏僻的城市和小县城了。毕竟,好看的大城市千篇一律,有灵魂的县城鳞次栉比。最早的时候去上海,重庆,武汉这样的城市目光就放在大高楼上,大桥大塔上,照相也都是如此。后来去温州,厦门,成都目光就聚集于民俗建筑和特色小吃中。现如今更喜欢去的就是诸如乌拉特后旗,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或者东方这样的估计全国就百分之一的人听过的小地方。
为什么会这样呢?
答案是简单的,大城市毕竟都走遍了。现代化东西看腻了,更多地是从直观的冲击视觉的现代化建筑回溯到咱们中华大家庭的民俗文化历史中,从直观人文的城市建设返璞归真到自然野生的物种多样性研究和地质旅游当中。
见识的比同龄人多了,慢慢也能经常给出别人很多参考意见。比如亲子游去哪里,自驾游去哪里,在哪里过冬,在哪里蜜月,在哪里吃好吃的东西,在哪里能够见识到地质奇观。有时候即使习惯的大城市,也会给人提出不一样的那几个点。就好像说济南虽然普通,但是它最大的点儿真的是它的泉水。即使是有名的泉水也会知道他为什么那么有意思。就好像白天黑虎泉是游人如织的免费景点,晚上就摇身一变就成了水龙头和大澡堂。那种你看到的不同时间下同样的地点不同的感受会给人很稀奇的冲击。
全国各省都走遍了,很多省份的大小景点也走了不少。从走马观花到细致精游都是很大不一样的。就像2000年,那么喜欢武汉,就从寒假到暑假每天都在秘密规划,然后暑假时候对高中说在家休养,对家说学校军训就这么一个人偷偷骑自行车去武汉,中间6天旅程最后竟然和最早规划相差无几且回家当时还无人知晓。后来也很随性过,比如到了长途汽车站,采取随机漫步方式,一个人采用穷游办法有啥班车火车就坐啥也就那么从广州向西到广西到云南到贵州这么毕业旅行三周。最近几年因为成家,每年寒假还会作为后年南飞多个国内热带城市去自驾游团聚。暑假还会找机会北上找清凉之地享受大好山河。一来二去,虽然照片现在发的还不够多,但是心中早已有一本史诗级别的国内影像图。
我这个人觉得自己最大不一样就是自己从来不迷路,方向认得准,特别能记路,所以这可能也是我仰仗的资本和特别能出去玩的胆量吧。
不过说了这么多,在要让我推荐什么城市,我也觉得没有必要。其实哪里都好,哪里都能发现出来让人觉得留恋和有趣的地方。就像我最近主页一直更新近几年我们在陕西关中地区去过的各色县城景点+小吃的逛吃一日游游记,都是把曾经去过的地方总结下作为推荐给别人说,随便一个县城我可能都能给人说半天。毕竟“长城年久故事多,块块砖头有传说”。一个县城我姑且可以说半天,又岂是一个回答问题就能解惑别人的呢?
就像我看电影有时候一个镜头可能忽然让你共鸣好久,你会在旅游时某个瞬间忽然让你觉得难忘异常。我相信你也会在某次在某地在某个瞬间让你发现一个城市的独特难忘之处。就好像我在内蒙敖伦布拉格这样的小镇子走在峡谷之时忽然感受到的远古久远,在浙江洞头县跨海大桥上体会到的扑面海腥,在台风来的凌晨三点走在狂风肆虐的广东电白县荒郊坟地,抑或在贵州从江县那个大年初一寒流来袭时的生死徘徊。
国外转眼也去了好几个,但是可能心中总有声音说一定要多去看看全国的那么多3000多个小城市。因此,打心眼里,处于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热爱,总是觉得每一个都好,每一个都有值得去好好看看的机会。
我想,即使看到我回答的你,可能不知道我都说了什么。但是有一天你也会在某个瞬间,想起我在这里的喃喃呓语,突然觉得自己可能也会对眼前这个地方有这种不知道为什么说不上原因就是会觉得它挺好的这样的念头。
总结一下这么多年曾经国内过夜过的地级一层的城市,玩过吃过的就不再说了,费字。陕西的也不再说了。
注!仅住过!且按照现在的地级市行政划分,和十多年地方都有区别。
1999 南京 上海 杭州 厦门 泉州
2000 南阳 十堰 襄樊 随州 孝感 武汉
2001 拉萨 日喀则
2002 南京 上海 温州
2003 重庆 自贡
2004 北京 天津
2005 岳阳 长沙 北京
2006 西宁 海西
2007 成都 都江堰
2008 苏州 北京 邯郸
2009 临汾 郑州 周口 商丘
2010 黔东南 桂林 哈尔滨 长春 本溪 丹东 大连 烟台 青岛 开封
2011 三门峡 深圳 广元 成都
2012 北京 济南 淄博 潍坊 济宁
2013 广州 茂名 北海 南宁 百色 文山 红河 昆明 昭通 遵义 贵阳
2014 海口 三亚 (海南特殊,仅三个地级市,但是整个一圈市县都去了)
2015 运城 三门峡
2016 洛阳 南京 南通 淮安 亳州 商丘 周口 深圳 厦门 泉州 蚌埠
2017 广元 巴中 宜宾 昆明 玉溪 普洱 西双版纳 红河 曲靖 黔西南 泸州 鄂尔多斯 包头 巴彦淖尔 乌海 石嘴山 吴忠 庆阳 荆州 株洲 连江 海南
2018 海南 黔东 恩施 张掖 乌鲁木齐 克拉玛依 阿勒泰 吐鲁番
2019 南阳 岳阳 阳江 海南 湛江 北海 柳州 黔南 重庆 固原 中卫 白银 兰州 定西 天水 平凉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喝茶的?
☕茶叶有几千年的历史传承,茶叶文化在不同的时期,对生活与社会的发展有着润滑剂的作用,现代社会商业与文明的进步,茶已经深深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不同的茶有着不同的工艺文化,喝茶从人生的不同阶段开始,茶以其独特的中国茶文化属性,让更多人体验到茶的滋养与魅力!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至今却没有一个世界级的茶品牌,这是我们要共同努力的目标!本人是王氏制茶世家第十一代传承人,希望与对茶有相同兴趣的朋友一起交流。
☕人生如歌,有起不落;生活如茶,用心品味!
茶的道理和感悟?
茶的道理有两种,一是品茶的道理,另一个是精神上的道理。品茶的道理是一种把握茶艺规律的智慧,往往是经验累积,包括按品种选择茶叶、茶具选择、清洗茶具、温水沏茶、冲饮等,以熟练的技巧和经历,领略茶的香气。
而精神上的道理更多的是让人内心深处再次体会到这种习惯的喜乐,让品茶变成一种日常的慰藉,回大自然的温柔;一种欣赏事物本身的心态,认清茶与自然的隐喻关系。
你是如何理解茶的价值和茶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存在意义的?
还记得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浓缩了中国文字精华的那个“和”字吗?茶叶和茶文化,从古代时候由皇家寺院文人,普及到社会全阶层,大家都随手能够泡一杯,在大家感觉缺少茶文化的时候,茶文化其实已经与我们融和在身边了。
茶文化有狭隘的茶文化和广义的茶文化,很多人的看法是局限在茶书,茶具,古代名人的点评等等茶艺师培训时候那些教科书上的内容,把这类狭隘的茶叶当成茶文化的全部,其实从明清茶叶种植加工技术(包括像印度斯里兰卡等这些新兴茶园)改进以后,茶叶的产量消费量大福递增,茶叶已经从皇家寺院等富贵场所走入了千家万户寻常百姓家,同样的茶道也由贵族茶道,禅宗茶道,雅士茶道向世俗茶道发生了变化。而现在的这些茶文化传播者恰恰是最忽视这些最广泛的世俗茶道文化,而去反复那些雅士贵族茶道。
有一个现象是很好笑的 一些古人跑到那个深山古寺喝了一次茶,然后有所感叹的写了一首诗,一段话,因为是名人就成了茶文化,而你天天在泡茶,却不是茶文化。因为你不是名人。在茶叶中最大的笑话就出自港台茶叶骗子的上面,一些居住在城市从来没有接触过茶叶种植加工茶种的人,他们评论的茶叶是茶学的经典,因为他们挂着茶学教授学者的头衔。在杭州浙江大学是有茶学系的,茶学系教授的头衔很响,说起茶叶典故来是头头是道,但是真正走到茶地中间,这是龙井43这是乌牛早,这是108,这是老茶树,却分不出来,指着茶地的生长情况,用肥情况,管理情况说不出来,背诵书上记载的口味香味却是滔滔不绝,这就是精英茶文化?
虽然我不喜欢广东人作为炒作普洱金融茶的主要市场,对这些吹嘘忽悠天价的茶叶骗子深恶痛绝,但是对广东海南的茶文化,大街小巷都是茶店这种喝茶消费却格外喜欢亲切,你说这些普通市民有几个能滔滔不绝的说茶叶的历史名人和书籍记载口味香味特点,但是他们却是实实在在天天喝茶,天天和茶文化打交道,喝着茶看看新闻晚报,和朋友海阔天空的聊聊天 ,这种悠闲的生活难道不是茶文化吗?英国的下午茶文化,最重要的并不是茶叶本身 而是那个下午的社交圈子 下午茶最早开始只是那个贵妇人下午肚子有点饿了。
茶文化最大的悲哀是我们天天在和茶叶打交道,在茶文化中间,却还要去重复我们不理解遥远的茶文化。
这样是不是对身体有好处?
喝酒伤肝,己是人们的普遍认知,含有酒精的任何饮品,都对人的肝脏功能有一定的损伤:,即便是含酒精成份较低的啤酒。酒精通过肝脏及毛细血管渗透到人体全身,有时会导致人体不适,酒精能引起中枢神经兴奋,让人做出平时不可能做出的种种不雅举动,过量饮酒甚至会导致生命危险,因此,不提倡饮酒。
喝汤适量,对人体有一定帮助,但汤类毕竟含有盐份,积累一定量,对肝肾脏器也有损伤,清淡适量值得提倡。
喝茶,对人有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绿茶,含有较多的维生素,但茶类含有的咖啡因对神经有刺激作用,浓酽的茶品,也会产生醉酒一般的感觉,笔者对此有过体会。因此喝茶好是好,但不宜过浓过酽。
喝白开水是最佳选择。
不含酒精或其它刺激类成分的清凉饮品,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排除体内毒,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