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图片,李清照词格妍婉

2023-09-12 90阅读 0评论

天心图片,李清照词格妍婉?

“炙手可热心可寒”的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1155年,号易安居士,山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著名女词人,父李格非为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专家,早年生活安定、优裕。

天心图片,李清照词格妍婉

金兵入住中原后,夫赵明诚病亡,清照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李清照在诗、词、散文方面,均有成就;最优秀的是词作。

李清照的词作以南渡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一】前期多描写悠闲生活,题材多闺情。如: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词里描绘的藕花深处的归舟和滩头惊飞的鸥鹭,活泼而富有生趣。“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在轻快的节拍中传达出作者开朗愉快的心情。

前期的代表作: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词委婉而含蓄的表达了闺中少女的寂寞和异情,揭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流露出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喜爱。

【二】建炎三年,即1129年,金兵南下,李清照亲历变乱,生活颠沛流离 ,连续遭到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过着长期的流亡生活,李清照后期词风突变,词感沉郁,情调感伤,思想沉重,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在词法形式上,擅用白描手法,独辟途径,语言清丽,崇尚典雅情致。

后期的代表作《声声慢》表达了她的不幸遭遇,情绪就比较消沉。

《声声慢》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悽悽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

怎敌他、晚来风急!

燕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永遇乐》则含蓄而深沉的表现出她对现实的不满和关心。

《永遇乐》

落日熔金,

暮云合璧,

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

吹梅笛怨,

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

融和天气,

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

香车宝马,

谢她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

闺门多暇,

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

捻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

风鬟雾鬓,

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在元宵佳节的融和天气中,她想到的却是可能到来的风雨,因为她经历了中洲的盛日,也尝到了如今的憔悴,这正说明了她在经过兵乱之后对现实所怀有的深忧。

又如,她的《渔家傲》: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词里“梦魂归帝所”的幻想和“路长嗟日暮”的感慨,流露出她无家可归的痛苦心情;用《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和苏轼词“我欲乘风归去”的语意,表达了她要求摆脱现实的苦闷和对自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词体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

【三】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在士大夫大力提倡封建礼教、控制妇女思想、扼杀妇女才能的宋代,她并没有被驯服 。她不仅掌握了广博的文化知识,而且敢于干预闺房以外的事情。在早年,她献诗赵明诚的父亲,那当权的赵丞相、赵挺之是丈夫赵明诚的父亲的朋友,赵挺之见此诗后就说她“炙手可热心可寒”。

南渡后,李清照更以“南渡衣冠思王导,北来消息少刘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等诗句,直言鞭挞了南宋统治集团中那些见了敌人只知逃跑的人物。

在文学上,她没有一般封建社会妇女的自卑感,她敢于利用各种文学形式表情达意,甚至还批评了许多久负盛名的作家。正是这种精神,使她在词作中具备了较多的独创性。

《武陵春》以舴艋轻舟反衬心情的沉重;《永遇乐》以别人的笑语烘托自己的抑郁寡欢;

《声声慢》一开始连用十四个叠字形容她孤寂无依的处境 ,词作语言明快,流转如珠,富有声调美。

李清照的词主要继承了婉约派词家的道路发展;后期的词还兼有豪放派之长。

词风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漱玉词》、《李清照集》留世。

以前经常吼孩子?

首先,要找到吼孩子的原因。

有妈妈说,我很爱我的孩子,可我们一到一起,我就忍不住批评他。

「骂孩子」是中国家庭的常态。在骂孩子的那一刻,每位父母的口才都能胜过德云社,多数是单口,有时候甚至是爸妈对口。

你明明那么爱孩子,为什么却忍不住骂他,凶他呢?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心理学教授、墨尔本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心的创始主任、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主席莉·沃特斯在《优势教养》一书中指出,你可能把孩子发展的焦点,放在了他的缺点上。

时常听到有妈妈抱怨自己的孩子浑身都是小毛病:拖拉磨蹭、胆小害羞、爱哭、脾气臭、不自理……

这真的都是孩子的问题吗?

其实, 6 岁之前,孩子 99% 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

4 种机制,让你只看到孩子的缺点

心理学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会启动 4 种机制,让你只看到孩子的缺点。

❶负面偏见

孩子一门考了 99 分,一门考了 59 分,你是不是更关注那个低分?这就是负面偏见,即相比正面信息,人们对负面信息更敏感。

负面偏见原本不是坏事,我们的祖先身处严苛的环境,其大脑必须灵敏检测到环境中的负面信息,找出潜在的危险:

草间有动静,那里可能埋伏着一个猎食者;篝火旁那张不笑的脸,可能是一个潜在的敌人;跑得没有别人快,意味着危险来临时,我们将被落下……

严苛的环境下,放大那些「不对劲」,有助于提高我们幸存的几率。但如今我们通常并不会面临这种极端情况,过分关注负面反而让我们看不到机会,看不到全局。尤其是在养育中,过于警惕,草木皆兵,反而容易伤害孩子。

❷选择性关注

为避免大脑过载,我们会选择性地关注一些事情。

在一个经典的实验中,一个穿着大猩猩服装的人大摇大摆地走过,却没有人注意到他。

所有的观察者都忙着数被球员传来传去的球,而当他们专心于此事时,那个穿猩猩服装的人就变得无关紧要,所以会被忽略。

选择性注意,能帮大脑过滤输入的信息,避免大脑过载,但如果我们有选择地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缺点上,就容易忽略他的优点,不能客观的评价孩子。

❸心理投射

我们常把自己的负面形象,投射到孩子身上。

当孩子有令我们厌恶的表现时(比如说脏话、挖鼻孔),我们会制止,甚至会发火,我们会觉得这是在帮孩子,但深层的原因可能是,我们不想要这样一面镜子,担心他会投射出(丑陋的)自我。

我们担心自身的缺点,在孩子身上出现,所以看到孩子表现出来,会格外紧张。

❹二元对立思维

即认为非黑即白,比如,「他很淘气」「他是班里最笨的那一个」这样对孩子进行归类,就是在用二元思维。

这种思维会让你认为,优势和劣势是两个对立的极端。

而实际上,孩子并非要么有优势,要么就全是缺点。每个孩子都有优势,只不过目前可能表现还不太明显,还尚待培养。

在这 4 种机制的作用下,我们就像带着有色眼镜,镜片自动过滤了孩子好的一面,留下的全是问题、缺点和不足。

这一方面,会让孩子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心理健康,并且容易产生自卑感,自我价值感低。

另一方面,只看到孩子的缺点,不利于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反而会强化其缺点。有些妈妈总在孩子面前唠叨孩子的缺点和问题,骂他懒,骂他拖拉,这些缺点就很容易变成一种负面暗示,反而更容易把孩子推向不好的那一面。

如果你是这样的父母该怎么办呢?

我曾就这一问题,请教过做心理研究的朋友。朋友告诉我两点:

①如果你是这样的父母,也不必太过内疚,因为心理学研究发现,即便是性格最阳光的人都存在所谓的「积极-消极不对称」倾向,即更注意负面信息,而非正面信息。

②反省这些消极机制,打开「优势开关」,让孩子的优势点亮他的生活。

具体来说,当你无法忍受孩子的缺点,想对他发火的时候,可以注意以下三点:

❶关掉「鲨鱼音乐」

美国教育学家丹尼尔(Daniel J. Siegel)提出了一个「鲨鱼音乐」的概念。他认为,父母在指责孩子之前,大脑中的背景音乐是黑暗且具威胁性的,很像电影《大白鲨》里的主题曲。

它会把我们从原本祥和的亲子场景剥离开来,让我们进入恐惧式教育。结果,我们就无法给孩子最好的反馈。

比如,孩子考砸了,如果没有鲨鱼音乐作祟,你也许只会把原因归结为「他生病缺了几天课」,或者「这次的考题偏难」。

但如果,偏巧孩子这时打破了鱼缸,金鱼满屋乱蹦……那么,这片混乱就可能成为你脑海中的鲨鱼音乐,促使你开始训斥说教。你也许会从孩子这次糟糕的数学成绩,一直数落到他中学、大学可能遇到的困难,甚至找工作时雪片般飞来拒绝信。

不知不觉地,你不到 10 岁的儿子,就成了睡桥洞的流浪汉⋯⋯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他搞不清「>」代表什么!

❷反省大脑的消极机制,打开「优势开关」

莉·沃特斯博士在其著作《优势教养》中提到儿子尼克的一个例子。

尼克每次放学回家都不好好停放自行车,经常堵在门口,这天刚下过雨,还带进去很多泥。妈妈下班一开门,沾满泥巴的球鞋和袜子,横七竖八躺在门口。

看到这样的场景,妈妈训斥了尼克,但她同时也注意到,尼克迎接妈妈回家的笑容逐渐消失了。

妈妈很自责,决定找机会再跟尼克聊聊自行车的事情。

第二天,她发现自行车又挡在门前时,她稍稍平复了一下郁闷的心情,然后提醒自己关注积极,主动发掘尼克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哪些优势(这好比打开了一个优势开关)。

她一进门就亲切地跟尼克打招呼,然后环顾四周,注意到尼克刚把午餐盒打开放在水槽边,但这次球鞋整齐地摆放在鞋架上。

她提醒自己:尼克是个好孩子,而我,也应该是个好母亲,我们可以共同进步。

她抱了抱尼克,表扬他能把午餐盒清空、把球鞋收好,现在做事已经很有条理了。然后,又平静地要求他把自行车也放到该放的地方,明天一定要这么做。

接下来的一天,尼克确实照做了。

当然,自行车的问题并没有因为那一次交流就彻底解决,但在接下来的几周,沃特斯博士坚持用优势开关,直到母子俩找到那个让彼此都不受伤的办法:

①妈妈可以提醒自行车的事情,同时也指出尼克做得好的地方。

②同时培养尼克做事的条理性,妈妈越是表扬尼克归置物品很成功,他越会觉得自己是一个有条理的人,因此就更有可能放好自行车。

❸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缺点

孩子浑身都是缺点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父母能发展地去看待孩子的问题。

要知道,每一个孩子都不是完美的,有缺点,但优点同样值得关注。

而且,孩子有缺点不是一件不可逆转、可怕的事情。因为孩子是一直不断成长的,随着他心智不断成熟、认知能力不断发展、潜能的不断开发、伴随着父母正确的引导,缺点必然会慢慢改善。

卷儿妈有话说

在了解优势教养之前,我一度认为,只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就够了。

在每周给小卷儿幼儿园的反馈单中,我经常会写这样的话:「小卷儿语言表达、专注力都很不错,XXXX还需要老师多关注。」

为什么要那么紧张孩子的不足呢?

作为父母,我们能给予孩子的是什么?是帮他发现自己的优势,立足优势,活出自信,而非活在自己的不足之中,耿耿于怀,自怨自艾。

当然,从优势出发也并不意味着忽视缺点,而是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缺点并予以纠正。

比如,关注孩子分数高的学科,它让我们有机会去分析孩子在这门功课上的投入,研究那些学习模式可以用于提高他的弱势科目,而不是急于批评他。

用优势带动孩子全面发展,父母轻松,孩子更自信,何乐而不为呢?

--

科学养育,快乐成长。一键关注 @卷儿妈爱科普,育儿路上少走弯路。

我是卷儿妈,3岁女孩小卷儿的妈妈,科学育儿实践者与分享者,著有《好方法培养出最优秀的孩子》《提升女人幸福力的10堂课》。分享科学育儿干货,推荐优质教育资源,与你一起轻松育儿。

生活中如何快速给宝宝降温退烧?

宝宝发烧是常见的一种病症,一般有以下几种办法给宝宝降温:

1用温热的湿毛巾,擦拭宝宝的额头、腋窝、身体部位,降温,注意宝宝的保暖。

2多喝温开水,给宝宝降温。加快宝宝的新陈代谢,带走多余的身体热量。

3用酒精擦拭身体降温法,医用酒精,擦拭宝宝的前胸后背,酒精挥发的过程中,带走身体热量。注意安全。

4冰块降温。我家孩子在住院的时候,医院也采取冰块降温的办法。就是一个冰袋用毛巾包住,放在宝宝的脖子下面,枕着。这是一种常见的降温方法。

5退热贴降温。药房有退热贴,贴在宝宝的额头,对降温有效,家长可以尝试。

6药物降温。服用退烧药物,注意用法用量,以及药物的时效性,安全用药。

以上几种办法,是常见的降温办法,家长可以按需选用。当宝宝发烧,长时间不退烧时,一定要带宝宝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以免耽误治病的最佳时机。

「豹子头林冲」为什么座次没有排进前五?

梁山好汉排名,说复杂便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假如按照出身、资历、武艺、功劳,乃至山头派系来解读,肯定会十分的纠结,也很难讲得明白。

比如题主所举“豹子头林冲”,他为什就没能排进前五名。从梁山最后的排名来看,这个问题问得相当有道理。而且,题主的问题问得很高妙,原来是要答题人比较林冲、关胜谁更厉害,谁更有资格排在第五名的位置上。同时,也隐含着关胜、林冲到底谁该领衔五虎将这个疑问。

但是,如果以林冲与关胜比较出身、资历、武功等,肯定难以说服林冲屈居关胜之下而没能进入前五名。

在此,我先做个结论式的回答:林冲的位置就是第六名,不可能进入梁山前五,也不可能领衔梁山五虎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有关胜的存在。这是为什么呢?

关胜为什么排在了林冲之前

梁山大聚义时,天降石碣,决定了梁山一百单八将的排位。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中,力压林冲,排在第五名位置的是大刀关胜。那么,关胜凭什么就排在了林冲的前面,恰好阻止了林冲排进前五呢?

《水浒传》中说,林冲上梁山时,这个山寨总共有四个头领,四个头领中,杜千、宋万、朱贵最后参加了大聚义。林教头资格之老,别说关胜,前面四大头领都不及他。论资历,林冲肯定在关胜之上。假如以资历排位,林教头就能够挤进梁山前五了,甚至做寨主都不过份。

论功劳,林冲更不能屈居关胜之下。对于梁山而言,林冲是个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关键的人物。王伦时代,林冲上山强化了山寨势力,原本在阮小二眼中“不打紧”的王伦等辈,因为林冲的到来便打家劫舍,抢掳来往客人,把住泊子,绝了石碣村渔民的衣饭。

之后,又杀了王伦,扶晁盖做寨主,正式开启了道家妖魔梁山大聚义,梁山第一次击溃了官军的缉捕。晁天王归天,林冲又积极串联,联合公孙胜、吴用等人,扶持宋江做寨主,梁山进一步做大做强。林冲两度“拥主”,不断开启梁山新境界,这等拥主之功,梁山之上谁也比不上,何况姗姗来迟的关胜?

至于林冲攻城拔寨,冲锋陷阵之功,也是关胜不能比拟的。功劳簿上,关胜只有打凌州,活捉单廷圭,诱降魏定国,与没羽箭张清交战,大刀上中了一石子便无心恋战,大名府与林冲等人截杀梁中书等战绩。关胜功劳远远不如林冲,却就是把林冲挤出了梁山前五名。

无论怎么比,林冲坐第五把交椅,关胜紧挨着林冲落座,恐怕更符合故事逻辑,更能够满足看官们的欣赏要求。但是,梁山好汉按照“天地物理之数”排定座次后,又按照个人的能力、职业特长等等因素,对一百单八将进行了分工。这个分工却又是一次大排名。

在第二次排名中,关胜再一次压倒林冲,排在五虎将之首,林冲位居第二。这个排名就很有点道理了,即便有点争议,但争议并不大。因为,关胜是关云长之后,林冲则是“小张飞”。原本,张飞就是关羽的小弟,排在二哥后面,没有什么不对的。

《三国演义》中关羽、张飞的武艺谁更高一点,暂且不论。但《水浒传》中的关胜、林冲比武艺,林冲还是要稍稍处下风的。

林冲与秦明双战关胜,三人如走马灯似的杀得征尘扬起,关胜才是“看看输与他了”。除关胜而外,五虎将中林冲、秦明都跟呼延灼打过,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败。假若是林冲打五虎将第三名、第四名,肯定早就败了,打不到关胜那种程度。

所以,从“历史”因素以及武功实力考量,林冲都难以超越关胜而排名梁山前五。但是,这绝对不是林冲排在关胜之后,不能进入前五的原因。

资历、功劳、武功都不是林冲屈居关胜之后不能进入前五的原因,那么,到底又是什么问题,导致林冲就坐在了第六把交椅上呢?

林冲可不可以直接进入核心层

不能排名梁山五虎将第一名,就只能坐第六把交椅。假如要解答题主的问题,绿野老道建议,林冲干脆就把五虎将位置让出来,直接越过关胜,排在梁山第四名。这样干行吗?肯定不行。

第四名是公孙胜,这个人虽然资格也很老,功劳也不小,劫取了生辰纲,为梁山大聚义积累了第一桶金。高唐州破高廉,取得梁山第一场攻打州府战斗的大胜,芒砀山降魔,梁山开启了宋江时代。曾头市做法,帮助卢俊义活捉了史文恭。公孙胜的功劳不比林冲小,林冲想要越过公孙胜,难度比超越关胜还要大。

有读者认为,公孙胜与梁山不是一条心,说去就去,去了还不想回来。除了需要他的法术外,此人对山寨似乎大事似乎漠不关心。“天闲星”之“闲”,就是公孙胜在梁山的表现。如此一来,林冲便有取代公孙胜的理由而挤进梁山前五了。

其实,这样解读公孙胜,偏差可就大了。公孙胜是什么人?梁山“替天行道”的总监军!

《水浒传》开篇故事中,故意放走妖魔的人,是张天师虚靖先生。而引诱洪太尉来到佛魔之殿,误走妖魔的上清宫住持真人,就是公孙胜的师父罗真人。为何?

公孙胜原本道法并不高明,与高廉相当。后来,罗真人传授他“五雷天罡正法”,公孙胜便成为《水浒传》“现实版”法术最高之人了。

“五雷天罡正法”其实是有来历的,就是放走妖魔的张天师虚靖先生发明的“雷法”。道家认为,雷霆是宇宙威力最大的自然力,雷法就是道家的最高法术。所以,赵匡胤是“霹雳大仙”。所以,张天师虚靖先生与赵匡胤是雷部同事,特地放走了龙虎山的妖魔,去“替天行道”,恢复赵匡胤开创的“天下太平”。

张天师、罗真人、公孙胜因为“雷法”而成为一脉相承的传人,你说公孙胜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角色。

公孙胜二次出山时,罗真人传授他“五雷天心正法”,并特别叮嘱:“替天行道,保国安民”。看看,罗真人是不是张天师的嫡传弟子,是不是就是上清宫那位住持真人?

梁山没有执法队、监察御史这类的机构,公孙胜就是履行这个职责的人物。梁山“替天行道,保境安民”其实是出自道家的主张,公孙胜监军,谁敢违抗?

如此,林冲还能占据公孙胜的位置吗?

林教头可不可以替代玉麒麟

玉麒麟卢俊义上山时间比关胜更迟,武功也比关胜低得多,如何就做了副寨主呢?林冲做寨主都不过份,可不可以取代卢员外而排名第二呢?

讲到这里,肯定又会有很多朋友不服了,卢俊义明明是《水浒传》武功第一人,为何说他武功比关胜低得多?

绿野老道在这个回答中想再说一遍,卢俊义的武功不仅比关胜低得多,还排不进《水浒传》前二十名。说卢俊义武功第一的,是续书《征四寇》,施耐庵可没说过这句话。

《水浒传》中,宋江说了一句“(卢俊义)一身好武功,棍棒天下无对”。宋江说的不算数,他只是听闻而已。别说宋江只是听闻,谁又见过《了水浒传》中的卢俊义用过棍棒了?施耐庵写好汉的武功,必定是要经过实战检验的,没打过就是不会,至少是不高明。林冲棒打洪教头,这是《水浒传》中一场真正的棍棒之战。所以,要说《水浒传》中货真价实的“棍棒天下无对”,应当是林教头。

又会有读者要反驳了,容与堂本《水浒传》中有一首《满江红》赞卢俊义“惯使一条棍棒,护身龙绝技无伦”,此话怎讲?

先且不论容与堂本中的“致语”是不是施耐庵所为,即便是,那还有一首赞打虎将李忠的赞诗呢:“枪棒林中独擅名,李忠本是霸陵生”,难道李忠比卢俊义还厉害?因为《水浒传》中的“致语”中,有很多写得十分糟糕,且自相矛盾,所以,被袁无涯全部删去了。

卢员外上山迟了林冲很多,武功又远远不及林冲,那么,活捉史文恭这件功劳是不是卢员外稳坐第二把交椅凭据呢?

实际上,活捉史文恭并非是卢员外的功劳,而是宋江有意安排,在吴用设计、公孙胜做法、晁天王显圣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卢员外等于是捡了个现成,既不是武功的体现,更不能算他的功劳。

说活捉史文恭不能算卢员外的功劳,其实还有一个理由,因为,宋江早就惦记上了卢员外。晁盖死后,来自大名府法华寺的大圆和尚提起了河北玉麒麟,宋江当时的表现是“猛然省起”,这四个字说明,宋江在晁盖死之前就相中了玉麒麟,与晁盖之死没有关系,宋江原本并不是要请卢俊义给晁盖报仇的。卢俊义上山,更与梁山寨主归属毫无瓜葛。否则,宋江是不是傻,找来这样一个人,自己还与吴用、公孙胜帮他活捉史文恭。

卢俊义资历不够,功劳不大,武功又不济事,林教头是不是可以取而代之,坐山寨第二把交椅呢?

梁山大排名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

假如以资历、功劳、武功来排名,林冲别说取代卢俊义做副寨主,就是做寨主也够格,至于做不做得好,梁山头领是否集体拥护,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没有办法,林冲就是不能做寨主、副寨主,更不可能做军师,做监军。是不是因为林冲能力不够,或者不能服众呢?恐怕也不是。

梁山好汉大排名,是天降石碣决定的,这块石碣就是伏魔之殿中的那一块,上面早就刻着“龙章凤篆”蝌蚪文,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早就固定好位置了。施耐庵按照每一个星煞的名称及其含义,为一百单八将量身打造与之相对应的性格、出身、职业、状貌以及绰号,然后,按照所对应的星煞位置分别落座,排在第几就是第几,“天地之意,物理数定,谁敢违拗?”。

比如,宋江是《水浒传》头号主角,是梁山大聚义的召集人,因而,书中说他:“呼群保义,把寨为头”,是当然的首领。宋江对应上了“天魁星”,这个星煞,就是排在一百单八个星煞的第一位。

卢俊义绰号玉麒麟,在《水浒传》中就是一匹神驹,神仙的坐骑。麒麟在天,罡风凛凛,所以,就对应天罡星,理所当然的坐第二把交椅。正是因为卢俊义是“玉麒麟”,他才能制服一匹千里马“照夜玉狮子”。照夜玉狮子是金国王子的坐骑,按照《水浒传》的伏线,以及“招安巨寇杨志”的历史来看,梁山好汉肯定要参加抗金之战,与金国王子真正的较量一回。

玉麒麟卢俊义在《水浒传》的价值就是如此,代表着梁山的罡烈之风,林冲肯定是不能取代卢员外而进入前五,坐上副寨主之位的。

吴用是智多星,正是因为这个绰号,吴学究加亮先生从蓝本故事中的二号人物降为梁山老三。因为,智多星恰好对应“天机星”。

公孙胜是梁山“替天行道,保国安民”的总监军,原本就是一条“入云龙”。云中之龙往来自如,神龙见首不见尾,随心所欲,悠然自得。不过,除了字面上的意思而外,“入云龙”还有更深层次的隐喻。究竟是何隐喻,且容别的文章再去解读。说到这个意思,已经足够回答本问题了。

关胜是梁山上关羽的一大分身,与宋江、朱仝分别代表关羽的忠、勇、义。所以,关胜以勇猛无敌的青龙偃月刀得绰号“大刀”,从而对应“天勇星”。这个星煞不偏不倚,就是压住了“天雄星”一头,排在三十六天罡的第五位。

林冲上应“天雄星”,其实,在《水浒传》中他一点都不雄,反倒十分的怂。但是。林冲有诗云:“江湖驰闻望,京国显英雄。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

林冲在朱贵酒店所题之诗,前半段是说过去,后半段则是在“预言”未来。与上文所讲到的梁山好汉在七十回书之后有抗金的故事,那么,“京国显英雄”则是林冲有可能参加了汴京保卫战。

这样的林冲,当然是“天雄星”,排在第六名而没进梁山前五,也是实至名归,绝无疑义的。

朱棣为什么可以以弱胜强?

1、对手朱允炆太弱

朱允炆却生在洪武十年,这时候天下已经是朱家天下了,他出生于太平盛世,没有生活的磨砺,没有斗争的经验,他比他的父亲朱标更加悠游寡断。朱元璋为了让自己亲手打下的江山永保万代,他把那些曾经立过大功的功臣杀戮殆尽。朱元璋非常自豪地跟朱允炆说到这件事,他说我为你铺平了所有的道路,你也没什么后顾之忧了。虽然北边蒙古势力来犯我们,但是他们没办法威胁到你,因为你些叔叔们一个一个能征善战,特别是燕王,在北平就是我们的万里长城。朱允炆的这些叔叔是很能干,但是朱元璋没有考虑到这些叔叔对于朱允炆来说却是最大的威胁。

2、朱棣本身能征善战

在明初的藩王守边体制下,朱棣长期坐镇北平,其实际地位相当于一个做了一二十年总兵的武将,在这其实朱棣经常和北方蒙古少数民族势力,进行多次交战,这些烧死民族大多能征善战,在真刀真枪的直面对抗中,朱棣及其部下积累了不少宝贵的作战经验。这些都是身处朝廷太平之地的将士所不能够比拟的。

朱棣与北平的文武将吏,早已相互勾结,根深蒂固,发展成了自己的势力团体。其实早在建文帝登基之前,朱棣就已经在秘密打造自己的人才队伍和兵器。朱棣在燕王府招募各种奇人异士,与此同时,朱棣还让工匠在燕王府里秘密打造兵器。

3、宁王的加入

在二十多个亲王当中,就数燕王和宁王的实力比较强。众所周知燕王善战,宁王善谋。宁王的实力强,不仅仅在于善谋,而且他还有很强大的实力。一般的藩王只有几千的护卫队,实力强大的燕王也不不到两万的兵力,而这个宁王却有甲兵八万,战车八千,而其他还拥有强悍的蒙古骑兵“朵颜三卫”。宁王驻扎在北平的东北方,也就是北平的后方,如果朱棣南下攻打朝廷,他的身后有一个实力强大的宁王让他非常担心。万一朝廷和宁王一起联手,他将会腹背受敌。所以朱棣通过设计要挟宁王参加到自己的行列当中和自己一起造反,这样不仅消除了后顾之忧,而且大大地加强了自己和朝廷对抗的力量。

4、朱允炆用人失误

朱允炆再用人方面犯了很大一个错误就是重用了李景隆,在靖难之役中,对战燕王朱棣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李景隆这一连串的败仗致使朱允炆损失惨重,朝廷的实力锐减,不得不由进攻转而防守。虽然接连的兵败让朱允炆终于看清李景隆“纸上谈兵”的本事,不再委以军务。但是朱允炆并未怪罪于他,当众臣请求朱允炆杀李景隆以谢天下的时候,朱允炆反而力排众议,保住了李景隆的爵位和性命。更要命的是朱棣攻打南京城的时候,朱允炆还非常地信赖的李景隆,让李景隆去守金川门。万万没想到这个李景隆联合谷王朱橞秘密打开金川门,直接放朱棣进城。

5、朱棣善用心理战术

朱元璋为了防止大明江山落入他人之手,还是赋予了藩王特殊的领兵权力,朱元璋在祖训中有写到“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必训兵讨之,以清君侧之恶。”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如果朝中出了奸臣,没有正臣,亲王必须要尽心尽力讨伐清理皇帝身边的这些奸臣,匡扶皇室。 这与我出兵的口号“清君侧,靖国难”很吻合,朱棣引用了朱元璋留下的祖训作为依据这样出师就更加名正言顺了。 其实朱元璋给他子孙留下的《皇明祖训》确确实实是有类似朱棣引用的这几句话,但是朱棣偷梁换柱,篡改了其中的一句。《皇明祖训》的原版是“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必训兵待命,以清君侧之恶。” “必训兵待命”的意思是亲王要把你的军队管好,训练好,要等待皇帝的命令,你才能够去清君侧。现在朱棣把它改成了“必训兵讨之”这就是说亲王可以直接带兵去清君侧。在文字上玩了一个小把戏,让天下人看,我燕王朱棣是依据先皇的祖训来帮助皇帝,为解除皇帝患难,将这场战争美其名曰靖难之役。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9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