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四大金刚,死间计划历史上存在吗
军统四大金刚,死间计划历史上存在吗?
这种计划是确实存在的,实际意义上来说,这算反间计,就跟三国蒋干盗书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咱们真正的历史上这种计划很多,比如渡江战役(类似于国军江防图,解放军兵力部署),针对这些曾经开展过很多类似的计划,所以说,这种计划确实是真实存在的,但或许不叫死间计划罢了。并且,毒蜂老师王天风是有历史原型的,他正是军统四大金刚之一的王天木,而王天木也确实背叛了军统,导致当年整个军统上海站遭受到了毁灭性打击,然而最后有档案资料显示,这是当年军统老大戴笠布置的一个局,而王天木不过是其中的一枚棋子,所谓的叛变也是戴笠乃至于军统高层授意,这不就是真实的死间计划吗,如果感兴趣可以去搜索王天木这个人,而且历史上,不论是国内外,类似于死间计划的计划还有很多,比如二战时期盟军的肉馅计划,同样属于这个范畴,通过特殊手段向德军发送假情报,使希特勒误认为盟军只是佯攻西西里岛,而真正的目标则是希腊,导致希特勒错误的将西西里岛的军力撤走,但最后事实证明盟军的目标从来都是西西里岛,令德军遭遇了惨败,并且为盟军反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这种计划的意义所在。
沈醉原名叫什么?
沈醉的原名就是沈醉,字叔逸,化名陈仓。湖南湘潭人。
沈醉长期服务于军统,与陈恭澍、赵理君、王天木并称四大金刚,与周养浩、徐远举并称军统三剑客,起义将领。
都挺好演员表苏明玉的秘书?
剧中苏明玉的秘书小新一直跟着苏明玉,对她忠心耿耿,在明成打伤明玉之后 也是她一直在身旁照顾着,她与明玉早已相处的像姐妹一样。观众们在看剧的同时,对这个美丽大方,心细如发的小秘书也是印象深刻。而小新的扮演者也是一名实力派演员,她叫——文静!
文静毕业于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早在上学的时候,文静就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大大小小的话剧。也许是大学期间得到了很多的锻炼,让文静积累了很多表演检验。刚毕业出道的文静就资源不断,出演很多部经典的作品。虽然文静这么多年来名不经传,但是现在回头看看,她参演的那些剧都是经典之剧,这也从侧面验证了文静是一个实力派演员。
早在2007年,文静便凭借徐宏辉执导的爱情题材剧《意乱情迷》出道,之后开启了自己的演绎之路。2011年,文静出演了由王文盛执导的战争历史剧《开国元勋朱德》,在剧中饰演江青,当时的文静年纪还很小,但是她丝毫没有胆怯,仍旧将江青复杂的人物性格表现的很好,让人记忆深刻。随后,文静参演了《剿匪英雄》,在剧中饰演四大金刚之一的花蚊子;同年在《英雄使命》中饰演军统女特工王茜。文静的实力一直都在进步,她虽然作品很多,但她从不骄傲,一直都在磨练自己的演技。
2014年,文静开始挑战自己,她在梁冠华主演的古装推理悬疑剧《神探狄仁杰5》中,一人分饰两角——池野瞳、紫嫣。文静将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处理的很好,没有给观众一种类似的感觉,反而对于这两个角色各有各的记忆。这部剧中都是老戏骨,文静在其中只是一个晚辈,但是她也不害怕,对于有疑惑的地方虚心请教,努力提审自己的专业技能。2015年,文静在热播大剧《琅琊榜》中饰演晋阳长公主,她将人物的性格表现的很棒,就连导演孔笙都对她赞不绝口。文静的实力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这是她本人来说也是一种鼓励。
文静在《都挺好》中的表现也让人记忆犹新,一个小秘书的细心,温柔,忠心都被她演活了。虽然文静一直不火,知名度也比不上那些流量明星,但是她的作品却部部经典。
山东淄博土匪杨大山为什么很神秘?
1939年的一天傍晚,山东五虎山的一处洞窟内,一群光着膀子的土匪正在推杯换盏,有的喝酒还不忘调戏一下身边的女人,惹来女人的一阵笑骂声。
正在大家举杯庆祝的时候,一个左眼带着眼罩,脸上有着刀疤的男人从桌边站了起来说:“大伙听我说,今天是大当家藏身洞窟修完的好日子,兄弟们都辛苦了,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我提议大伙一起举杯敬大当家的一个。”
众人听后都是纷纷叫好,举起了手中的酒杯,嘴里说着祝大当家的万寿无疆,随后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
被称呼为大当家的男人听后也是面带笑容说:“兄弟们,跟着我好好混,以后有我的就有你们的。干!”
说完和大家一起举起了手中的酒杯,让人奇怪的是他却没有喝,在众人喝完后将酒杯又放回了桌上。
正当酒席进入高潮时,那个带着眼罩的男人突然手捂着肚子站起身,脸上露出一副痛苦的表情。
刚要张嘴说话,却从口中吐出一口鲜血,随即整个人缓缓地倒了下去。
其他人正在诧异的时候,桌上喝过酒的人都开始出现相同的症状,一个接一个地倒了下去,这时众人才明白是酒中有毒,不过已经为时已晚。
席中两个女人没有喝酒,并没有出现中毒的症状,不过当她们看见大当家眼中的凶光时就明白了,这是大当家为了除掉他们设的局。
两个人立即痛哭流涕跪在了大当家的面前边磕头边说:“大当家的,你饶了我们吧,我们今后给您当牛做马,保证不把这里的位置透露出去。”
话没说完,传来了两声枪响,两个女人缓缓地倒在了地上,大当家的手中握着枪,望了望满地的尸体,从身上拿起了酒壶喝了一口,转身慢慢走出了洞窟。
这个所谓的大当家为什么要杀自己的手下?他到底是何许人也?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个神秘土匪的故事:
这个心狠手辣的土匪大当家就是民国时期山东土匪杨大山。
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国内多方势力暗流涌动,在特殊的环境下也滋生了一批土匪恶霸。
早在抗日战争以前,山东淄博的土匪杨大山就纠集百余人盘踞在淄河以西的黎金山、卧虎山和大山一带,为祸一方,更是仗着神出鬼没的伎俩多次逃避了剿匪的围捕,最后行踪成谜。
狡兔三窟的杨大山1938年,杨大山敏锐地感觉到土匪职业受到太多的势力制约,为了能够更好地拓展行业竞争力,他带领自己的手下投靠了日军,成为了日军的走狗,还自封为司令。
有了日本人撑腰的杨大山,为了能够大肆敛财,他不惜屠杀整个村子的百姓,原因仅仅是因为村里一个孩子骂了他一句汉奸。
当时的杨大山做事非常谨慎,为了能够保持身份的神秘性,杨大山很少在人多的时候露面。
大多数时间都是让手下的西大金刚作为自己的代言人出去干活,即使是投靠日军的时候也是手下代表他去和日军谈判的。
1947年9月14日,杨大山和土匪王六配合国民党军队合围军屯、太平庄等6个村庄,在对待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时,几乎无所不用其极,男的统统抓到山上干活,女的则是……,让很多老百姓怨声载道。
仅太平庄一个村,被杨匪抢去大牲口83头,猪羊360头,捕去村民41人,财物不计其数。
杨大山生性十分狡猾,为了能够及时掌握山下的情况,强迫放牧的村民为他负责巡逻,一旦知情不报就屠村处理,处在淫威之下的村民成了他义务的情报员。
即使是这样,杨大山也没有放过其他的村庄,每个被他抓到的村民都要被严刑逼供,如果只是农民还好,只要交够了赎金就能回家。
要是土改的村干部那就完了,给钱都不放人,直接就枪毙处理。如果村干部是个女性,还要加个娱乐项目,就是强迫脱光衣服扭秧歌,如果不扭就拿刀戳屁股,直至刺死为止。
即使有了日本人靠山的杨大山对国人做了这么多天怒人怨的事,但他也始终没有放下对小鬼子的戒心。
嘴上说是投靠了日本人,但是他和日本人也是各怀鬼胎,日本人想利用他牵制国内的解放军和国军,他想借助日军的势力来震慑剿匪的队伍。
他也知道小鬼子靠不住,如有有一天他倒了,第一个干掉他的就是日本人。
正所谓狡兔三窟,为了防止小鬼子的临阵倒戈,他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建造藏身之处。
他在卧虎山和黎金山建了许多藏身的洞窟,有的在悬崖峭壁,有的在深山密林,有的在山根堰岭,里面藏满了他四处搜刮来的金银财宝、武器弹药。
密洞的进出口都被他尽心派人伪装过,如果没有人带路,就算是从洞口经过也未必能够发现。
杨大山为了能够掌握这些落脚点,特意自己绘制了地图,除了自己的媳妇和手下的四大金刚,其他的小喽啰一概不知。
为了能够确保密洞的安全性,所有参与密洞挖掘的工人和监工的土匪在随后都被他设局干掉,无一活口,文章开头的庆功宴就是他为了干掉知情人设的局,而这种场景在每建好一个藏身密洞后都会上演,不同的只是情节而已 。
生性多疑的扛把子在普通人眼里看来,杨大山是一个无恶不作,阴险恶毒的土匪头子,可是如果从人性的掌控来看,他也算是土匪业界的一流高手。
他招募土匪入伙的传统节目就是过三关,只有通过了考验才能被收入团队。
第一关是试探关。
首先要排除来入伙的人不是点子。(就是我们现在的卧底)进了山门见到杨大山被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的底我们早就门清,你是共军派来的点子!
随后不等来人回答,就直接让手下拉出去崩了,如果来人听到这里就被吓瘫了,匪徒们就会一顿暴揍把他赶走,说他没种,不配当土匪。
如果来人面无惧色,匪徒们便拉他出去,拿出准备好的空包弹,在他头上连开三枪,如果还能面不改色,说明是个有胆量的汉子,算是通过了第一关的初试。
第二关是投名状。
既然过了初试,证明你是个有胆识的人,但是这还不行,既然想入伙,那就得交上投名状。
土匪会给你一把枪,让你去杀人,杀了以后还得把人头带回来,手上有了人命官司的你这时也无路可走了,只能跟着土匪一条道走到黑了。
杀人的时候土匪们还会派人在远处盯着你,如果你没完成任务,那结局就是成为土匪的枪下亡魂。
第三关是抢姑娘。
经过前两关的考验,最后一个任务就来了。
你要自己一个人到山下帮派一个大户人家的姑娘回来,供匪徒们玩乐。
既然是绑票,当然就得有人拿钱来赎人,如果被抢的人家拿不出钱,这个姑娘就会被杀掉。
有了这三关的保障,入了伙的土匪是退路全无,只能死心塌地地跟着杨大山了。
逃脱审判的罪人1947年2月,华东野战军进驻了山东淄博,为了逃避惩罚,杨大山带领手下四大金刚逃窜到了蓼河区。
从4月初开始,山东淄博等四个地方集结了500多人的民兵配合当地土改运动,展开了长期剿匪清匪活动。
历时50天,对土匪杨大山曾经的驻地进行了反复清剿,抓住了土匪唐英林(杨匪四大金刚之一)、马洪山等60多人,缴获了大量被藏匿的财物和枪支弹药。
据说杨匪逃窜后,没有去找他的老东家小鬼子,反而是投靠了国民党军统,成了一名土匪特务,迫害了我党不少的爱国义士,最终在军统的安排下潜逃,去向无人知晓,一代罪人最后在国民党的帮助下逃脱了人民的审判,没有能够得以正法。
如何评价王亚樵?
只要您看过周星驰的电影《功夫》,定然会对片中的斧头帮记忆犹新。因为,这股黑帮势力简直到了无法无天和令人发指的地步,烧杀抢劫,恣意妄为。而要讲述斧头帮,就必定绕不开它的创始人王亚樵。
王亚樵的大名,在民国可谓是风极一时,俨然如同传奇一般存在着。他除了是“斧头帮创始帮主”,还是抗日爱国志士、铁血锄奸团团长和天字第一号杀手,令无数人都闻风丧胆,比如蒋介石、汪精卫和宋子文等人。
在王亚樵过世后,毛主席曾如此评价这位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
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
接下来,文史不假带您一起回顾王亚樵,点评他的一生功过是非。
王亚樵(1889年——1936年),字九光,安徽省合肥人。面对晚清的昏庸腐朽,他很早就树立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抱负,积极追随孙中山进行民主革命,并且为之终生努力。
王亚樵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磨店乡,祖辈都以种田为生。为了改变门风,父亲竭尽全力供他读书识字,希望通过科举考试入仕为官。而他本人也很争气,从小就能勤奋学习,立志要光宗耀祖。
不过,由于王家无力交付高昂的地租,王亚樵只得在考中秀才后辍学谋生。当然,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他也没有了再次参加科举考试的可能和必要。
安徽是清末重臣李鸿章的故乡,淮军系的军事将领在当时有很多。因此,合肥一带历来就非常尚武,王亚樵所在的村子就有不少原来淮军的官兵。受此影响,他从小就特别喜欢武术,还拜师学得了一手好拳脚,习得了一手好枪法。
在此期间,他也终于认识到了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现状,才是导致内部民不聊生和外部遭受欺凌的根源所在。因此,只有推翻满清王朝的统治,中国的命运才能改观。
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消亡了,全国各地都开展了如火如荼的资产阶级革命。为了顺应这股潮流,为了响应孙中山的号召,王亚樵积极参与创立了合肥革命军,组建了军政府。
不过,由于缺乏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纲领,孙中山并没有承认这个地方政府,反而从上海派来了孙品骖重新建立了地方政府。于是,合肥突然之间就同时存在了两个军政府,都宣称自己最革命,都视对方为假政府。
王亚樵仗着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合肥人和本土派,不断扩充军力以逼迫对方妥协。但是,孙品骖毕竟得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支持,而且更具政治手腕,最终通过软硬兼施的手段击败了王亚樵,逼迫他逃离了合肥。
来到南京后,王亚樵继续支持变革图强,但对于资产阶级革命派却敬而远之。不久,他在江亢虎的吸纳下加入中国社会党,主要负责安徽支部的创建工作。所谓“中国社会党”,就是支持民主共和与平均地权的一个进步组织,甚至包含了一些社会主义的萌芽性质。
王亚樵开始四处演讲,他身材瘦弱,长相文弱,戴着眼镜,看起来非常的斯文和进步,吸引了一大批的青年支持者。终于,中国社会党引起了北洋军阀倪嗣冲的关注,下令通缉包括王亚樵在内的社会党人士。
不得以,王亚樵只好再次逃亡异地,来到了上海。这段时期,他没有了必要的经济来源,日子过得非常艰难,甚至到了食不果腹和居无定所的地步,只能从事最苦最累的体力工作。即便如此,他也从来没有绝望过,在上海变得小有名气。
1921年,王亚樵正式接管了安徽的旅沪同乡会,号召所有人都要团结一致。某次,有一名工人因为索要合理的工资而遭到工厂老板毒打,王亚樵集结了一百名安徽籍劳工前去讨要说法,逼迫对方道歉并且结清了工资。
事后,王亚樵在上海变得声名大振,任谁也不敢再继续小觑这些安徽人。于是,他索性成立了一个帮会,取名为“斧头帮”,最先宗旨就是除暴安良和救国救民。
有幸荣登王亚樵除暴安良名单“第一人”的,应该是淞沪警察厅厅长徐国梁。他为了上位,对于镇压革命志士和爱国人士可谓“不遗余力”,手上沾满了累累的血迹。
1923年11月10日下午,徐国梁遭到了王亚樵的暗杀,他也成为了革命派中的旗手和偶像。期间,还与戴笠、胡宗南等人成为了莫逆之交,甚至还结为了异姓兄弟。至于说,这二人先后考上黄埔军校并成为蒋介石的红人后,结拜兄弟反目成仇就是后话了。
李鸿章的嫡长孙李国杰是上海轮船招商局的董事长,但在蒋介石进入上海后,立即就盯上了这个肥缺,多次以不同理由“敲竹杠”。面对南京国民政府的逼迫,李国杰只得无奈同意接受政府的“监督和指导”。
于是,赵铁桥就成为了官派的上海轮船局总办,还强势架空了李国杰的所有权力。在此危难时刻,李国杰想起了自己的安徽同乡王亚樵,请求帮忙对付赵铁桥以及他身后的蒋介石。
当时,王亚樵看到蒋介石背叛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背叛了民主革命的初衷,早就对他心存不满。如今,眼看是机会来了,正好可以通过对赵铁桥出手敲打敲打蒋介石。
而且,财大气粗的李国杰自然不会让自己白白出手,当即表示愿意提供八千块大洋作为定金。事成之后,还会将旗下最大的海轮“江安号”赠予王亚樵,双方达成了交易。
1930年7月24日晨,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办公大楼前,刚刚前来上班的赵铁桥突然遭到了不明人物的枪杀,送到医院后不治身亡。闻讯后,蒋介石非常气愤,但是苦于没有直接证据,而且以自己的身份公开与王亚樵为敌有些掉价,只能暂时隐忍。
不过,王亚樵与蒋介石矛盾的最巅峰,还是由于胡汉民。胡汉民遭到蒋介石的软禁后,其家属找到了最厉害的杀手王亚樵,以20万大洋的高价,请求他执行刺杀蒋介石的计划。
为了刺杀蒋介石,王亚樵特意购买了十几只大火腿并掏空,借助这种伪装将武器带上了庐山。不过,卫兵搜山时发现了被遗弃的火腿,断定出有人已经借助火腿将武器带上了庐山,立即就加强了戒备。
因此,原定的刺杀计划只得做出调整,派出的暗杀人员虽然完成了射击,但只击中了蒋介石身边的警卫,他本人却毫发未伤,这就是著名的“庐山刺蒋事件”。
刺蒋虽然失败了,但王亚樵却被所有的反蒋人士视为英雄,再次公举他出手,这次的目标是蒋介石的“钱袋子”宋子文。当宋子文抵达火车站时,王亚樵率人亲自出手,可惜宋和他的随从们都穿着白色西装,竟然误将他的秘书击毙了。
当时,上海滩最大的帮会势力莫过于以黄金荣、张啸林和杜月笙为首的“三大亨”。他们三人基本上垄断了上海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文化人都很有影响力。
1932年,王亚樵终于取得了“江安号”海轮的所有权。但是,又有一个问题随之而来,因为“江安号”的经理是张延龄,他仗着自己的叔叔是张啸林,竟然拒绝交出轮船。
王亚樵明知张延龄的身份,依然毫不畏惧,提出和平解决的办法却遭到了对方无视。于是,他派人去张啸林的后院炸开了大洞,警告对方赶快收手,否则下次就是他本人挨炸。
经过与杜月笙和黄金荣的商议,张啸林尽管嘴上骂骂咧咧,但还是让人交出了“江安号”。难怪,军统的大特务沈醉曾这样私下评价:
人人都害怕魔鬼,但是魔鬼害怕王亚樵!
王亚樵这一路走来,最大的两个特点就是“坚决反蒋”和“坚决抗日”。
在九一八事变后,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已经上升成为了社会的主要矛盾。期间,虽然蒋介石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但许多爱国将领却始终站在抗日的第一线。爱国将领马占山就是其中一位,他得不到国民政府的军费,只得向全国人民进行募捐。
对于此事,王亚樵表现得非常积极。凭借影响力,他积极负责在上海的募捐活动,积极支持东北人民的抗日活动。
第一次上海事变,日军突然从海上向驻扎在上海闸北的19路军发起了攻击。王亚樵紧急召集部下、工人、学生和市民组成了敢死队3000余人,自任上海义勇军司令,赶赴了抗日第一线,配合19路军抗击外敌。
得知此事后,蒋介石非但没有鼓励和支持,反而极为震怒,立即下令解除王亚樵的职务,并且就地解散了这支义勇军。职务虽然没了,但王亚樵并没有离开前线,继续进行了坚决的抗日。
“出云号”是日军入侵上海的主力战舰,王亚樵选出了7名水性最好的手下组建敢死队,悄悄潜至“出云号”的舰底安放炸药。虽然,“出云号”没有被最终炸毁,但是船体却受到了严重损伤,使得日军士气锐减。
在19路军和社会各界的誓死抵抗下,日军吹嘘的“24小时占领京沪”成为了笑柄。但是,蒋介石还是与之签订了“淞沪停战协议”,日军在虹口留驻了大量部队。
日军在上海举行了隆重的庆祝大会,甚至日本外相还亲自赶来参加。王亚樵为了洗刷国耻,联络到了朝鲜在沪的革命人士安昌浩,由他通过热水瓶带入了定时炸弹,将日军指挥官白川义炸死,将重光葵炸伤了一条腿。
1933年11月,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召开,王亚樵再次出手。他安排杀手在各位代表合影留念时,取出藏在相机中的手枪对着汪精卫连开三枪,送医院抢救后才脱离了危险。不过,事后得知汪精卫只是他此次暗杀的“第二人选”,而“第一人选”蒋介石当时没有出席才算是躲过一劫。
这一系列的事件下来,蒋介石彻底震怒了,下令戴笠要不惜一切代价捕杀王亚樵。不过,对王亚樵相交甚深的戴笠,深知他行踪诡秘,但唯一的缺点就是特别义气。
于是,戴笠将王亚樵的心腹余立奎抓来,但余立奎却宁死不吐露王亚樵的行踪。不过,余立奎的小妾余婉君却没有顶住威逼利诱,带领军统特务抵达了梧州,成功诱杀了王亚樵。
得知王亚樵的死讯后,周恩来无比感慨地表示:
若是我们早点把王亚樵先生接来延安,该能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事业做出多么大的贡献啊!
时至今日,王亚樵的身上依旧有着太多的争议,属于一个毁誉参半的人。但是,他最大的两个标签“反蒋”和“抗日”,都使得他成为了被后人所尊敬的历史人物。@文史不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