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岩茶,肉桂岩茶基本知识
武夷山岩茶,肉桂岩茶基本知识?
肉桂岩茶是一种产自武夷山的茶类,属于乌龙茶类,具有独特的品种特征和制作工艺。以下是关于肉桂岩茶的基本知识:
品种来源:肉桂岩茶的品种来源于武夷山自然生长的肉桂树,是福建省武夷山市岩茶厂选育出来的品种。这种茶树的嫩芽剪成圆形,经过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后,就制成了肉桂岩茶。
香气特征:肉桂岩茶的香气独具特色,具有强烈的肉桂香味,香气高而持久,是武夷山岩茶中的代表之一。
制作工艺:肉桂岩茶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包括采摘、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焙等步骤。其中,采摘时间以中午为佳,萎凋时间较长,做青则需要反复摇青多次,杀青采用高温快炒的方法,最后经过揉捻和烘焙,形成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品质特点:肉桂岩茶的干茶外观呈条状,色泽绿褐油润,茶汤橙黄明亮,花香浓郁,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肥厚软亮,经久耐泡。
饮用方法:肉桂岩茶可以单独饮用,也可以加入适量的水进行冲泡,一般每杯3-5克干茶,冲入150-250毫升沸水,浸泡3-4分钟后即可饮用。
总之,肉桂岩茶是福建省武夷山市的特产,具有独特的品种特征和制作工艺,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
马说肉桂3000和9000哪个贵?
马说肉桂3000和肉桂9000,马说肉桂9000贵些,区别有4点:
1、香味,肉桂3000香味有淡淡的桂皮香,肉桂9000香味有淡淡果香。
2、茶味,肉桂3000茶味弱,肉桂9000茶味弱。
3、回甘,肉桂3000回甘慢,肉桂回甘快。
4、鲜活度,肉桂3000茶汤从第一泡到三四泡到五六泡变化不大、鲜活度一般,肉桂9000从第一泡到三四泡到五六泡茶汤荼味由弱变强,香味不变,变化大。
茶叶直播话术开场白?
卖茶叶直播的人,一般是这样来说话的。
亲爱的各位网友各位朋友直播间的各位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我们茶叶直播的现场,我们今天赠送给大家的是一款主要99元一斤的铁观音,这是我们这边的一品几款铁观音,以前的话要卖500块钱一瓶,现在只要99,欢迎大家抢购,朋友们赶紧去抢吧。
武夷岩茶一亩产量多少?
平均亩产约150斤,不同品种产量不一。
岩茶乃武夷山特产,全称叫武夷岩茶。是半发酵的青茶(俗称乌龙茶)类。按武夷山制作大红袍的工艺来算,5-7年成林。一亩正岩茶能出大约400-800斤青叶,约40-80斤精制茶。一亩丹岩台地茶能出大约800-1300斤青叶,约80-130斤精制茶。
武夷山三坑两涧正岩核心产区的岩茶?
众所周知,武夷岩茶中品质最好的正岩茶、半岩茶产至武夷山风景区主景区64平方公里范围内。武夷岩茶的产量到底有多少?正岩茶到底有多少?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爱茶的茶友,老杨也是带着这个问题去武夷寻茶。在实地考察中,很多茶商对这个问题避而不谈,茶农又说不清。于是只好通过查询媒体公开报道和相关文献来寻找答案,管中窥豹,这个答案未必完全准确,希望能给给位热爱岩茶的茶友以启发。如果有相关权威数据的朋友,希望能提供给老杨作为参考,感激不尽。
据武夷山市茶叶局局长邓崇慧在2017年接受《中国茶商》记者采访时介绍:”从2008年开始严格控制茶园面积,严禁乱开垦茶山,因此到现在,原产地的茶产区保持在15万亩左右。”“武夷山是县级市,总人口二十三万多人,现有茶企5800多家,茶行业从业人员就有8万多人,其中,是以民营的中小企业为主,这是茶产区的弊端,难以形成标准化。”
据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闽北乌龙茶的总产量大约为1400万斤(7000吨),武夷山的岩茶总产量约为600万斤(3000吨),以三坑两涧为核心的正岩产区产量约为6000斤(3吨)。(注意:此数据为茶人网络上发布数据,尚未得到准确验证,仅供参考。)
根据武夷山市茶业局2008年编制的《武夷山茶叶资源概况》介绍:“天心村至2007年底,全村茶山面积7179亩,占全街道茶叶面积的22.8%,其中大红袍1002亩、肉桂2244亩、水仙3870亩、奇种63亩。年加工干毛茶692.1吨。”
据福州新闻网2017年10月《武夷岩茶遍地大半是假货 仿制量达真岩茶两三倍》中报道“业内人士判断,按照武夷山茶区面积,真正的武夷岩茶,每年的出产量、在四五千吨,但目前市场上出现的至少有上万吨。‘类似品质的茶,仿制的成本不到正宗武夷岩茶的一半。’”
综上所述,老杨得到了这样的结论:1、能够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正宗武夷岩茶的年产量不足万吨左右;真正的武夷山景区内的高品质岩茶产量更少,远远没有市场上销售的岩茶数量多;三坑两涧作为武夷岩茶核心产区,也是品质最为优异者,产量非常有限。2、市场上武夷岩茶的假冒产品很多,以三坑两涧为代表的正岩茶假茶比例更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