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师傅绿茶代言人,曾市值千亿的娃哈哈
康师傅绿茶代言人,曾市值千亿的娃哈哈?
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
这句广告语最火的那几年,也是娃哈哈成长最快的年头。
创办于1987年的娃哈哈,在众多民族品牌中,说它是带头大哥级别的角色,估计没有多少人反对。
与它同龄,而且依然活跃在一线的知名公司里,不多,据“NM知本产融服务区”不完全统计,大抵相当的品牌也就华为、联想、海尔等。
遗憾的是,经过三十年的岁月沉淀,盛极一时的娃哈哈帝国也未能避免颓态的呈现:
销售额从2013年的783亿元,一路下滑,2014年720亿元,2015年494亿元,到2017年,这个数字变成了456亿元。
300多亿没了,有一种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感觉。
“NM知本产融服务区”就给大家详细分析一下。
客观来讲,娃哈哈并不是守旧的公司,更不是满足于当前成就的公司,它曾经展开过多种创新的探索。
产品线,在饮料之外,还做过童装、奶粉、商业地产和白酒领域,每年都有很多新品上市。
遗憾的是,大多数新品表现都不是很出色。
提起娃哈哈,除了纯净水,大多人还是只能想到AD钙奶、营养快线和八宝粥,还有爽歪歪,其它的就没什么印象了。
按道理,同时做了四五款明星产品,应该不致于几年损失300多亿营收。
问题的症结在于,优势品类的天花板很矮,做到一定规模就难以再扩大,加上遭遇其他强势品牌的蚕食,更是雪上加霜。
在纯净水板块,又有农夫山泉、康师傅等强势竞争对手,娃哈哈难以抢到更大的蛋糕。
在一些热门的市场上,娃哈哈也曾有动作,包括:非常可乐、蓝梅冰红茶、维C含片、儿童营养液、花草茶、哟哟奶茶、香瓜子、啤儿茶爽、功能饮料、凉茶、HELLO-C果汁饮料等。
结局大家想必都清楚,在这些市场上,都有更强大的角色,娃哈哈一直没有占到优势。
可乐板块,百事与可口可乐的地位,一直无法撼动。
奶茶板块,香飘飘、coco等,认可度更高。
凉茶市场,几乎成了王老吉与加多宝的专属。
功能饮料,还有谁比红牛、脉动更强。
在这些细分市场上,如果不能做到前三名,你想拿到几十亿营收,根本没有机会。
据“NM知本产融服务区”的查询,娃哈哈开辟新战场后,有一些公开的战况如下:
2003年,娃哈哈推出童装,年营收目标定在10亿,多年后,离这个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在童装领域,娃哈哈的认可度并不高。
2009年,娃哈哈又杀入奶粉行业,推出进口奶粉品牌“爱迪生”,由荷兰富仕兰康必奶DOMO下属的贝伦工厂生产,最初定的目标是,两年内做到10万吨销量,100亿的销售额。现实同样很残酷,市场地位日渐式微。
2012年,娃哈哈高调进军零售业,在杭州试点娃欧商城,初步规划用3—5年时间,组建100家各种类型的商场与城市综合体,以及300家品牌特许经营加盟店,但娃欧商场亏损严重,逐渐成为弃子。
2013年,娃哈哈斥巨资闯进白酒业,“领酱国酒”问世,有说法是投了150亿,如今却沦为边缘产品,提及率很低,少量的媒体报道里,却有不少负面。
更让人担忧的是,娃哈哈的饮料主业也不像以前那么强势,纯净水、AD钙奶、营养快线等王牌产品,销售增速要么下滑,要么整体销量走低。
我一直认为,娃哈哈内部的创新爆发力是比较强的,只不过作为头部力量,它的模仿多于创新,而且颠覆式创新太少,导致丧失了引领市场的机会。
最近,娃哈哈又出手了,宣布进军大健康产业,不仅要开设1000家功能食品馆,还要开发保健型食品,并推出新品“娃哈哈天眼晶睛”发酵乳。
娃哈哈天眼晶睛发布会现场,宗庆后亲自站台。
娃哈哈研究院宣称,天眼晶睛富含叶黄素、牛磺酸、维生素A、锌等四大护眼因子,有效保护眼睛,缓解视疲劳,以此填补食品保健领域的空白。
值得注意的是,娃哈哈天眼晶睛推广没有采用娃哈哈传统的线下代理,而是依托IP互动和粉丝经济做起了社交零售。
该产品的瓶身,采用了动画片《天眼传奇》中的人物形象,片子曾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由中南卡通制作。
据说,这款产品在上市之前,就接受消费者预订,并且根据买家的反馈,改进产品。做法明显区别于以前,增加了互动与反馈。
根据娃哈哈的渠道设计,“天眼晶睛”将采取多种办法,让消费者变成“代理+代言”的联营者。
另有消息透露,“天眼晶睛”已在全国召集了1万多名经销商。
界面新闻一篇文章里,对它的经销商体系做过介绍:
天眼晶睛处于招商阶段,正常门槛是21.6万元做到最高代理,现在只需要7.2万元,就可以做到最高代理(黄冠),每箱净赚78元。
而在零售终端,必须按照“一箱24瓶,售价198元”的价格销售,不允许打折促销。从招商代理价目表来看,仅需4032元就可以参与这份事业。
除了建立这样一套微商体系外,娃哈哈天眼晶晴计划了更多动作,比如组织天眼粉丝会、建娃哈哈功能食品馆,并计划通过娃哈哈创客中心、创业基金等,扶持小和同创业。
援引《中国新闻周刊》一篇报道的消息,在6月1日的发布会上,一名高管透露,娃哈哈将在全国建立200家娃哈哈创客中心,利用大品牌的力量为小微企业提供相关培训与教育,助力50万家庭创业。
发布会后,此事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些评论认为,娃哈哈走上了微商之路。有些人甚至把这件事情视为娃哈哈走出“中年危机”的努力。
其实没必要过度解读娃哈哈此次的社交零售尝试,它并不是单纯的微商路线,更准确地来讲,是多种新营销方式的结合,包括了微商、粉丝营销、动漫营销等。
这些道路曾经被很多品牌验证过,有成功并且做大的可能性。只不过就看娃哈哈能不能玩转。
对于进军大健康产业的计划,我们从娃哈哈以前的动作也能看出迹象,想必已筹划许久,并不是突然的拍脑袋计划。
2017年时,宗庆后就曾表示要回归娃哈哈起家产品,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健康型产品。
而在天眼晶睛之前,娃哈哈已针对中老年人推出了“轻之”八宝粥,据说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
事实上,娃哈哈在踩风口方面,并不是很迟钝,往往在一些热点业务战场,都可能出现它的身影。
那么,娃哈哈又该如何重振旗鼓,恢复往日雄风?
“NM知本产融服务区”认为,这方面的分析已经很多,各有道理,综合来看,娃哈哈至少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调整:
A、在传统优势品类之外,投入重兵打造新的王牌。但策略要变,不适宜采用之前的打法,全线出击,没有重点主次,每条线都在投入,结果都没有取得大的成功。
B、以娃哈哈的核心产业为圆点,进行扩张,评估自己适合做什么,娃哈哈有哪些东西最受市场认可,得出可靠的结论后,再出发,最好是避开那些本身不擅长的领域。
C、如果继续走复制的路线,插足一些潜力品牌的优势业务阵地,娃哈哈可能依然难有大的作为,毕竟多线作战,很难把一些成长型的公司打垮。
换一种思路,以娃哈哈本身的能力,完全可以颠覆式创新,重新开辟一些未知的荒地,全新创造一些品类,引领消费需求,不仅市场想像空间足够大,而且也是龙头公司们应该做的事情。
D、在宗庆后之外,把骨干团队练起来,走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路线,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我们认识的娃哈哈,除了宗庆后及其女儿之外,其他核心高管并不为外人所熟悉,给外界的印象是,娃哈哈就是宗庆后。
阿里巴巴,除了马云,我们还知道张勇、彭蕾等多员战将。华为的任正非之外,我们还经常看到孙亚方、孟晚舟、余承东、徐直军等等。哪怕是小米,除了雷军外,还有黎万强、林斌、周光平等,活跃在一线。
在很多场合,创始人宗庆后发表的观点,其实并不妥当,给外界留下了娃哈哈很保守、不追求进步的印象。
2017年初,宗庆后指责互联网不是“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根本不创造价值,矛头直指马云提出的“新经济”概念,引发舆论热议。
作为执掌娃哈哈30多年的老船长,他的个人形象几乎就代表了娃哈哈。
如果给人留下不思进取的认知,消费者就可能很难相信你的东西会多么好。
以娃哈哈的能力,它还有很大的机会向1000亿看齐。
请关注“NM知本产融服务区”,商业财富深度分析,企业产融结合发展之道。
康师傅都有什么口味的饮料?
康师傅饮料分为五个系列。茶系列:蜂蜜绿茶,茉莉清茶,茉莉蜜茶,大麦香茶;冰系列:冰红茶,冰绿茶,劲凉冰红,劲凉冰绿;果汁系列:鲜之每日C,康果汁;运动饮料:劲跑X;水:矿物质水;另外还有八宝粥、实粒派和酸梅汤。
康师傅绿茶和康师傅冰红茶哪个更好喝?
红茶饮品更容易发胖一些 当然 我说的是康师傅的饮料 绿茶比较清淡 前提是生产商确实是使用了茶叶而不是香精和茶粉 否则两者没有本质区别 如果甜味剂是蜂蜜当然更好 不过考虑成本 它们添加的甜味剂很可能是 阿斯巴甜 或 安赛蜜 之类的物质 如果你真那么在意身材 我劝你还是选矿泉水吧
康师傅绿茶味泡面会出吗?
不会出现康师傅绿茶味的泡面因为康师傅的泡面产品中,绿茶味并不是其中的一种产品,所以理论上不存在康师傅绿茶味的泡面产品。如果您想体验绿茶味的泡面,可以考虑尝试其他品牌或自己在家尝试添加绿茶味的调料来制作。
吴磊代言过百事可乐吗?
吴磊没有代言过百事可乐。
吴磊代言有 伊利畅意、康师傅绿茶、读书郎。
吴磊,1999年12月26日出生于上海,[1]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2018级本科[2]。
2005年,年仅5岁的吴磊,主演个人首部电视剧《封神榜》,正式进入演艺圈。2009年,因在电视剧《家有外星人》中饰演“唐不苦”一角,而被观众所熟知。2011年,在电视剧《淘气包马小跳》中饰演“马小跳”一角,而获得高关注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