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终点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终点?
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的路线,全长6440公里。这条路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
丝绸经济带的起点位于?
丝绸之路是西汉的张骞出使西域时,所开辟的一条道路。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它的终点是罗马。
张骞曾经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出使西域是为了寻找大月氏,想要跟他联手攻打匈奴。不过最终也没有找到,但是却意外地发现了西域。西域的发现,并不能证明和西域各国有联系,也不能证明彼此之间有商业往来。
所以这并不是丝绸之路的起点。真正的时间起点是在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这次出使西域,加上有使者往来,促成了和西域各国的通商。这才是丝绸之路的时间起点。
总之,丝绸之路的空间起点是长安,而时间起点是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时间。
中国丝绸之路惠及多少国家?
首先是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五国。这是与中国西部边界山水相连、陆路相通、民族跨界而居的地区,也是目前与中国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地区,是中国的重要能源和资源供应地,也是中国商品的主要销售市场和投资密集区之一。
其次是西亚的伊朗、伊拉克、约旦、叙利亚、沙特、土耳其等国。这些国家以油气能源生产和出口为主,能源经济相对发达,但现在面临如何改变单一经济结构的问题,它们期待通过与中国合作发展其他产业及农业等,这一地区也是中国产品销售的潜在市场和产业转移的理想承接地。
第三是高加索的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以及东欧的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摩尔多瓦等国。这些国家处在欧亚地理交接线及其邻近地区,经济相对发达也较单一,其国家外交方向选择上更多倾向与欧盟逐渐实现经济一体化,与东亚和西亚的合作现在属于次要和辅助地位,未来有望适当提升东向外交与合作地位,以保障从东西两个方向都能获利。
第四是俄罗斯。俄罗斯作为丝绸之路的局部路经国家,也是这一经济带的组成部分,但俄本身就是独立的地区中心,且与中亚、高加索和西亚有着密切关系,并对其有着特殊影响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必须考虑到俄罗斯因素,应与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战略和中亚、西亚战略形成自然衔接。
第五是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三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心区域——中亚地区的关系及未来发展,主要取决于阿富汗问题的解决,如果阿富汗和平进程顺利,则三国与中亚的经济合作也将提速,相反则可能长期陷入松散甚至若即若离状态,难以深入参与该经济带建设。
丝绸之路是什么样的一种经济模式?
丝绸之路经济带”属于跨国经济带,远景目标是构建区域合作新模式。“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传统的区域合作模式的区别在于,传统的区域合作是通过建立互惠的贸易和投资安排,确立统一的关税政策,然后建立超国家的机构来实现深入的合作。
“丝绸之路经济带”没有设立高端目标,近期主要是贸易、交通、投资领域的合作,未来不会设定关税同盟。“经济带”不是“紧密型一体化合作组织”,不会打破现有的区域制度安排,更多的是一种务实灵活的经济合作安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