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茶苦茶,还有哪些描写品茶的古诗词
灭茶苦茶,还有哪些描写品茶的古诗词?
春水泡茶
有哪些你超级喜欢的富有哲理句子?
1.多栽花,少种刺。
2.行路难,难在心路。
3.施恩勿念,受恩勿忘。
4.知命不惧,日日自新。
5.藏巧于拙,用晦而明。
6.云月相同,溪山各异。
7.看开是福,看淡是幸。
8.久处现人品,患难见真情。
9.家和万事兴,家和福自生。
10.平常不平凡,单纯不简单。
11.从容一点吧,等等我们的心。
12.睡前原谅一切,醒来便是新生。
13.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
14.你的救世主,从来都是你自己。
15.人越缺少什么,就越在意什么。
16.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建筑师。
17.交不同的朋友,看不同的风景。
18.喝苦茶时,特别能回味蜜茶的滋味。
19.在这个世界上,关怀是最有力量的。
20.手执烟火以谋生,心怀诗意以谋爱。
21.梦里行走了千万里,醒来仍旧在原地。
22.你遇见的所有人,其实都是来渡你的。
23.有些爱如果伤害到别人,那比恨还可怕。
24.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25.世界上可以不劳而获的只有贫穷和年龄。
26.人生本来就孤独,却渴望拥抱相似的灵魂。
27.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很少。
28.自由的第一个意义就是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29.不要对任何人,抱有任何道德洁癖的期望。
30.一笑而过,是人生的淡然,也是人生的优雅。
31.懒惰行动得如此缓慢,贫穷很快就能超过它。
32.外观世音,内观自在,莫忘初心,及时放下。
33.小孩总希望白天更长,而成年人却希望夜晚更长。
34.成长的苦是一时的,安于现状的苦才是长期的。
35.人是不能太闲的,闲久了,努力一下就以为是拼命。
36.做事和做梦,最大的区别在于能不能马上开始行动。
37.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我要很多很多的钱。
38.拳头打出去之前,先要收起来,才能将力量充分释放。
39.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40.在追寻彩虹的日子,我们也不会忘记每天面包出炉的时间。
41.做事不做人,永远做不成事;做人不立德,永远做不成人。
42.一尘不染,不是没有尘埃,而是尘埃飞扬,我只有我的阳光。
43.一个人过得好不好,不是他拥有什么,而是他心里装着什么。
44.时时要保持一种爱,学会欣赏美,惟有爱和美才是心灵的故乡。
45.安静无言并不是陷入空白,而是有一个更深广、更澄明的所在。
46.做任何一件事,最重要的一点是心里要想着“我能行”,而不是“我不行”。
47.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48.有珍惜的心,珍惜人情,珍惜一草一木,社会,乃至世界的清明就较可期待。
49.没有边界的善良,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毫无原则的仁慈,只会让对方为所欲为。
50.谁见过人蓄养凤凰呢?谁能束缚月光呢?一颗流星自有它来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处。
51.那些因舍而空出的必有更好的东西来填补,那些舍去的并未消失,是为了生发更好的而存在。
52.你不愿意种花,你说,你不愿看到它一点点凋落,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的开始。
53.能观悲喜,有觉悟的心,获得与失去都是很好。不能观照,执迷于外相,得到和失去都是不幸。
54.山谷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许多走进山谷的人之所以走不出来,正是他们停住双脚,蹲在山谷烦恼哭泣的缘故。
55.站在百尺竿头的人,若要更进一步,就不能向前飞跃,否则便会粉身碎骨。只有先从竿头滑下,才能去爬一百零一尺的竿子。
56.当我们活在当下的那一刻,才能斩断过去的忧愁和未来的恐惧,当我们斩断过去的忧愁和未来的恐惧,才可以得到真正的自由。
57.凡是当主角的人,都是在跑龙套时聚精会神努力跑龙套的人,那些跑龙套时随随便便的人,你几乎可以确定地说:这个人永远不可能成为主角。
58.人的贫穷不是来自生活的困顿,而是来自在贫穷生活中失去人的尊严;人的富有也不是来自财富的积累,而是来自在富裕的生活里不失去人的有情。
59.什么是成功的人?就是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的人,今天比昨天更慈悲的人,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爱的人,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生活美的人,今天比昨天更懂得宽容的人。
60.如果我们企图要停驻在过去的快乐,那真是自寻烦恼,而我们不时从记忆中想起苦难,反而使苦难加倍。生命历程中的快乐或痛苦,欢欣和悲叹只是写在水上的字,一定会在阳光里流走。 爱的开始是一个眼神,爱的最后是无限的苍穹。
茶文化如何博大精深?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雅俗共赏。从居家必备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到商家在茶座谈生意,朋友们在茶室叙旧,直至文人雅士以茶为媒介,谈诗论画。
茶叶
茶叶种类非常多,不外乎两大类:绿茶与发酵茶。
绿茶有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黄山毛峰、都匀毛尖、六安瓜片等等。以茶树的嫩芽为原料,并且采摘时节越早,质量越好,所以有“雨前茶”、“明前茶”等说法。茶树嫩芽采摘下来,迅速杀青,炒制,推向市场,喝绿茶讲究一个“当年新茶”。绿茶的保质期在一年左右,超过一年半,一般就不再饮用了。
发酵茶是茶叶制作工艺的一种,它是指茶树芽叶经过萎凋,揉切,发酵,干燥等初制工序制成毛茶后,再经精制制成的茶,就是发酵茶.
发酵茶有铁观音、祁门红茶、黑茶类的普洱茶等等,发酵茶陈化质量会更好一些,一般保质期在10年一一20年。
茶具
沏茶的茶具,以陶制品、瓷制品、玻璃制品三种为最优。江西宜兴出产的紫砂壶为极品。
水
沏茶用水以泉水最好,无污染的江水、河水、井水次之,自来水最差。
宋代苏东坡不仅是一位大文学家,也是一位熟谙茶道的高手。他一生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为人们留下了不少隽永的咏茶诗联、趣闻轶事。
《次韵黄夷仲茶磨》
北宋·苏轼
前人初用茗饮时,煮之无问叶与骨。
浸穷厥味臼始用,复计其初碾方出。
计尽功极至于磨,信哉智者能创物。
破槽折杵向墙角,亦其遭遇有伸屈。
岁久讲求知处所,佳者出自衡山窟。
巴蜀石工强镌凿,理疏性软良可咄。
予家江陵远莫致,尘土何人为披拂。
西江月 茶词
[宋] 苏轼
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
除了茶诗、茶词外,历史上还流传几则苏东坡地许多茶事典故,传为美谈。
典故一:据说王安石患有痰火之症,医生告诉他用阳羡茶可治愈,但须用长江中峡瞿塘的水煎服才有效用,那时东坡服父丧期满,正将返京复职,王安石捎信给东坡,要他出川时顺道带一瓮中峡的江水进京。东坡因贪看沿途的风景而忘记取水的事,等他想起时,船已到了下峡,遂取下峡的水交差,却被王安石发现了,王安石解释说:「上峡水性太急,下峡水性太缓,惟有中峡的水,缓急相半,水性中和;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方才见茶色迟迟未现,故知必为下峡水。
典故二:
东坡谪居宜兴蜀山讲学时,非常讲究饮茶,有所谓「饮茶三绝」之说,即茶美、水美、壶美,惟宜兴兼备三者。俗话说:"水为茶之母,壶是茶之父。"苏东坡对烹茶用具很讲究,他认为"铜腥铁涩不宜泉",而最好用石烧水。据说,苏轼在宜兴时,还亲自设计了一种提梁式紫砂壶,烹茶审味,怡然自得,题有「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诗句。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种壶式命名为"东坡壶"。
典故三:
东坡烹茶,独钟金沙泉水,常遣童仆前往金沙寺挑水,僮仆不堪往返劳顿,遂取其它河水代之,但为苏东坡识破。后来苏东坡准备两种不同颜色的桃符,分别交给僮仆和寺僧,每次取水必须和寺僧交换桃符,如此僮仆就无法偷懒了。
典故四:
一天,苏东坡、司马光等一批墨人骚客斗茶取乐,苏东坡的白茶取胜,免不了乐滋滋的。当时茶汤尚白。司马光便有意难为他,笑着说:"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君何以同时爱此二物?"苏东坡想了想,从容回答说:"奇茶妙墨俱香,公以为然否?"司马光问得妙,苏东坡答得巧,众皆称善。
典故五:东坡与茶联
苏东坡平素不讲究衣着,一日,他穿一件普通的长衫,到一个寺院里,寺院的主持大和尚并不认识他,仅说了一句:"坐。"招呼侍者:"茶。"东坡没有理他,集中精力欣赏寺内的字画去了,主持和尚见此位来客举止不凡,不由得肃然起敬忙又道:"请坐!"忙吩咐侍者:"敬茶!"那主持和尚请教客人的姓名,方知客人竟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时,满脸堆起笑容,恭请客人:"请上坐!"连呼侍者:"敬香茶。"当和尚请他写一对联时,东坡触景生情挥就一联:"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此联将势利鬼的姿态刻划得淋漓尽致。
苏东坡烹茶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他认为好茶还须好水配,"活水还须活火烹"。他还在《试院煎茶》诗中,对烹茶用水的温度作了形象的描述。他说:"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以沸水的气泡形态和声音来判断水的沸腾程度。
苏东坡对烹茶用具也很讲究,他认为"铜腥铁涩不宜泉",而最好用石?烧水。据说,苏轼在宜兴时,还亲自设计了一种提梁式紫砂壶。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种壶式命名为"东坡壶"。
苏东坡对茶的功效,也深有研究。在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在杭州任通判时,一天,因病告假,游湖上净慈、南屏诸寺,晚上又到孤山谒惠勤禅师,一日之中,饮浓茶数碗,不觉病已痊愈。便在禅师粉壁上题了七绝一首:
东坡茶
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苏轼还在《仇池笔记》中介绍了一种以茶护齿的妙法:
"除烦去腻,不可缺茶,然暗中损人不少。吾有一法,每食已,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出而脾胃不知。肉在齿间,消缩脱去,不烦挑刺,而齿性便若缘此坚密。率皆用中下茶,其上者亦不常有,数日一啜不为害也。此大有理。"
苏东坡创作的散文《叶嘉传》,以拟人手法,形象地称颂了茶的历史、功效、品质和制作等各方面的特色。
苏东坡一生,因任职或遭贬谪,到过许多地方,每到一处,凡有名茶佳泉,他都留下诗词。如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苏轼任徐州太守时作有《浣溪沙》一词:"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形象地再现了他思茶解渴的神情。
"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是描写杭州的"白云茶"。
"千金买断顾渚春,似与越人降日注"是称颂湖州的"顾渚紫笋"。
而对福建的壑源茶,则更是推崇备至。他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一诗中这样写道:
仙山灵草温行云,洗遍香肌粉末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苏轼不仅以诗文名天下,而且还精于茶道。据史料记载,苏轼在黄州为官时,曾有一位名叫参寥的朋友从吴中来访,二人一起品茗,洽谈甚欢。一天,苏轼梦见参寥作了一首好诗,醒来后还记得其中二句:"寒食清明都过了,石泉槐火一时新"。
过了七年,苏轼到钱塘去任职,参寥正好住在西湖智果寺,寺院内有一泓泉水,从石缝中汩汩流出,异常甘冷,适合烹茶。在寒食的翌日,苏轼与朋友从孤山出发,泛舟西湖,去见参寥。在智果寺内,大家一起去汲泉水,钻火,烹黄蘖茶,真是其乐融融,非常尽兴。在饮茶时,苏轼猛然想起上次梦见参寥的事,他就朗声吟诗给大家听。梦中的诗,竟然在今碰巧应验,在座的朋友无不称奇。
苏轼对品茶有他独到的理解。他认为品茶的最高心境是"静中无求,虚中不留。 "对茶友和茶具他也有很高的要求,在他的《扬州石塔试茶》中有二句诗即体现了他的品味: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苏轼对茶的养生作用也十分注重,他在《物类相感志》一文中说:吃茶多腹胀,以醋解之。不止如此,他还懂得茶的另一种与饮用无关的功用:驱蚊虫。每当夏季,他都会用陈茶点燃,然后再吹灭以烟驱蚊虫。
古人认为喝茶能治病,苏轼亦对此认同。他在杭州时,有一回一口气喝了七杯浓茶,感觉非常过瘾,还戏写了一首非常诙谐的诗,将茶的药用价值写入了诗中,其诗曰:示病维摩原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天气越来越热?
天气越来越热,心静自然凉,切勿烦躁,遇事冷静,调整心态,也是自然降火的自我保护功能。
早餐喝杯牛奶,牛奶性微寒,可以通过滋阴、解热毒来发挥“去火”功效,而且牛奶中含有多达70%左右的水分,还能补充夏季人体因大量出汗而损失的水分。
中午晚上用餐凉调一盘苦瓜,清热去火顺气。除了苦瓜,还有其他苦味食物也有“去火”功效,如杏仁、苦菜、芹菜、芥兰、等,同样能清热解暑。
西红柿在夏季最多,最甜,营养也最丰富。它同样可以清热解毒、平肝“去火”。日常 除了多吃苦味食物,夏季蔬果多,还要多吃甘甜爽口的新鲜水果和鲜嫩蔬菜。
日常生活自己可以熬制绿豆汤,加点冰糖,清热解毒。泡杯金银花茶、苦丁茶,对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身热头痛、心烦少寐、神昏舌绛、咽干口燥有一定作用,但金银花药性偏寒,不适合长期饮用,在暑天使用较为合适。
人体正常的情况下,最好以凉白开为主,经常饮用低温凉白开水,不仅可以冲淡体内毒素,起到“内洗涤”的作用,而且还有助于改善内分泌及、心、肝、肾的生理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持皮肤水分,使人容光焕发。人常说:“早饮一杯水延寿20年”不无道理。
很多人认为夏季天热多吃西瓜,也可以降温去火,这是不可取的。要适量食用,西瓜只是一时的解渴,但吃多了也会容易上火。这主要是由于西瓜有利尿功效会伤到人体的津液,造成阴虚火旺的症状,出现嗓子干、鼻子出血等,尤其是晚上,尽量少吃。
茶语人生经典句子?
“人生如茶,第一道苦如生命,第二道香似爱情,第三道淡如清风,”作家三毛说。
第一道茶,其味甚苦,称为苦茶,代表的是人生的苦境。万事成于难,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坎坷。面对艰难困苦,我们唯有学会忍耐,坚守心中的信念,才会化蛹成蝶,谱写出自己精彩的人生。第二道茶,其味苦中带香甜,代表的是人生的甘境。经过艰难困苦的煎熬,历经岁月沧桑的浸润,人到而立之年,随之而来的是甜蜜的爱情,温暖的家庭,还有蓬勃的事业。当我们在收获甜美的果实时,须好好品味,好好珍惜。更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重新审视自己,去面对世事的一切。第三道茶,其味淡而有味,代表的是人生的淡境。人生百味,在尝过酸甜苦辣之后,“淡”字却最耐人寻味。淡,素雅宁静、质朴馨香、凡心的冶炼、睿智的操守、物我皆忘;淡者,朴实简约、不苛求、不炫耀、远离喧嚣和诱惑,永葆人性本色。它是一种至美的境界,是一种对世事的释然,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现实生活中,只要我们保持一份淡泊的心境,就会坐看云起云落坦然处之,生活得宁静从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