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泡法,洞庭碧螺春茶的冲泡流程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碧螺春泡法,洞庭碧螺春茶的冲泡流程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洞庭碧螺春茶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香气浓郁,滋味鲜醇甘厚,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 碧螺春茶的冲泡事项 碧螺春茶由于在炒茶工艺方面与其它茶叶的不同,在“杀青、揉捻、搓团、烘干”各个方面都异于外地茶叶。这种种的不同之处,将对洞庭碧螺春茶的冲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般茶在冲泡时,都是先放茶叶,然后将开水倒进杯中或者壶中冲泡,最终品尝。 然后碧螺春茶在炒茶过程中有一个搓团的过程,所以我们在看茶叶的外形的时候就会发现,茶叶如螺旋一般。这样的外形,落入杯中自然也会如螺旋一般沉下水里,这时茶叶方面的讲究。碧螺春茶第二个讲究就是水的讲究,一般泡正宗的洞庭山碧螺春都需要优质的水,然后将水一般烧制到70到80度这样炮茶为最佳状态。碧螺春茶冲泡方法与其它茶冲泡不同,碧螺春茶是先倒水,然后将茶叶搁在水中,然后你会发现茶叶如螺旋一般在水中打转,直至沉入水中。 碧螺春茶讲究很多,一泡一般为洗茶,二泡为最佳,三泡浓茶,在这三泡过程中,稍微上点年纪的人都比较钟爱三泡浓茶,浓而不苦涩;二泡处于茶泡最佳状态,喝下对每个人都很大的好处。碧螺春茶因为这样的讲究,所以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拥有十大名茶的称谓也是实至名归。 碧螺春茶大多都是采用嫩叶制作而成,所以水温不能太高。如果冲泡碧螺春的水温太高,容易破坏茶叶内的营养物质,如果水温太低的话,可能无法让茶叶舒展冲泡开来,也会影响碧螺春的香气散发。所以,泡碧螺春的水温控制在80℃左右就可以。 冲泡碧螺春绿茶应该选用无盖的茶杯,或者可以茶壶先别盖盖,让壶中的沸水随着水汽的蒸发而自然降温,这样你会看到更加美好的景象,壶中蒸汽氤氲,这种现象有个美丽的名字叫做“玉壶含烟”。 喝碧螺春的注意事项 1、饮冷茶:温茶、热茶能使人神思爽畅、耳聪目明。冷茶对身体则有滞寒、聚痰的副作用。 2、空腹饮茶:空腹饮茶,茶性入肺腑,会冷脾胃,我国自古就有“不饮空心茶”之说。 3、饮烫茶:太烫的茶对人的咽喉、食道和胃刺激较强。如果长期喝烫茶,可能引起这些器官病变。另据外国研究显示,经常饮温度超过62℃的茶,胃壁较容易受损,导致胃病。饮茶的温度宜在56℃以下。 4、浓茶:浓茶含咖啡因、茶碱多,刺激强,易引起头痛、失眠。 5、冲泡时间太久:冲泡时间过长,茶叶中的茶多酚、芳香物质等可能自动氧化,不仅茶汤色暗、味差、失去品尝价值,而且由于茶叶中的营养物质因氧化而减少。同时由于茶汤搁置时间太久,会受到周围环境的污染,很不卫生。 6、冲泡次数过多:一般茶叶在冲泡三四次后就没有什么儿茶素了,几乎没有保健作用了。据有关试验测定,头泡茶汤可含水浸出物总量的50%,二泡茶汤为30%,三泡茶汤为10%,四泡只有1~3%。 7、饭前饮茶:饭前饮茶会冲淡唾液,使饮食无味,还能暂时使消化器官吸收蛋白质的功能下降。 8、饭后马上饮茶:茶中含有鞣酸,能与食物中的蛋白质、铁质发生凝固作用,影响人体对蛋白质和铁质的消化吸收。 9、用茶水服药:茶叶中含有大量鞣质,可分解成鞣酸,与许多药物结合而产生沉淀,阻碍吸收,影响药效。 上等的碧螺春银白隐翠,条索细长,卷曲成螺,身披白毫,冲泡后汤色碧绿清澈,香气浓郁,滋味鲜醇甘厚,回甘持久。伪劣的碧螺春则颜色发黑,披绿毫,暗淡无光,冲泡后无香味,汤色黄暗如同隔夜陈茶。
什么是碧螺春?
碧螺春是绿茶。
是采摘鲜嫩的芽叶,经过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炒青、炒制等工序制成,具有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的特点,冲泡后茶汤嫩绿清澈明亮、叶底嫩匀多芽、香气嫩香清幽、滋味甘醇鲜爽。
碧螺春是绿茶,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一带,是采摘质地鲜嫩的芽叶,经过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炒青、炒制等工序制成,具有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的特点。
螺春的具体泡法是什么?
先温杯(用开水在玻璃杯里转转),倒入开水,再投放茶叶,这样泡出的碧螺春茶茶水清亮,口感好,试试吧.
关于绿茶冲泡的一些小技巧?
五月天,少了三月的风和日丽,却另有一种别样风情。一阵阵雨过后,在采茶师傅的辛勤劳作下,春茶终于在茶客的“千呼万唤”中出来了,春茶飘香~
泡茶,看似简单,其实内有玄机。投茶有序,尤其是冲泡绿茶,先放茶叶还是先倒水,一切细节皆有讲究。今天小逸就来跟大家具体聊聊,可别再用错了,常用投茶方法有上投法、中投法和下投法。投茶三法主要针对的是绿茶,器具主要用通透的玻璃杯。
上投法:先放水,后放茶上投法主要是冲泡细嫩绿茶,通常是单芽或者一芽一叶,比如贵州都匀毛尖、洞庭碧螺春等嫩度较高的绿茶。
原因:细嫩的茶叶是茶树上刚刚生长出来的新生命,犹如刚出生的婴孩,珍贵且几乎没有防御力。冲泡这样的茶,不能用刚烧开的水,那样会烫伤它,一般80℃~85℃的水,有热度且安全。采用“先水后茶”的上投法,也是为了避免水直接冲击茶身带来的物理伤害。
中投法:先放水,然后放茶,再放水中投法主要冲泡细嫩且高香的绿茶,或干茶呈自然状态的茶叶,如紫阳毛尖、汉中仙毫、雀舌等。
原因:细嫩且高香的茶叶经不得高温热力和水冲击的伤害,但是又需要温度来激发茶中的香气,所以采用“水-茶-水”的投茶顺序。先水后茶,保护茶叶不受热力的伤害,二次高冲注水,激发茶香。
下投法:先放茶,后放水采用下投法泡茶,操作比较简单,茶叶舒展较快,茶汁容易浸出,茶香透发完全,而且整杯茶汤浓淡均匀。因此,有利于提高茶汤的色、香、味,此法也最为常见。
下投法主要冲泡粗壮、粗老茶叶,通常一芽二三叶或者更低等级,如:太平猴魁。
粗壮的茶,等级不高,身板强健,营养物质内敛。这样的茶要用高温的水来浸提它的内含物,同时利用热水注入时的冲击力激发它内含物的扩散。
冲泡温度绿茶,尤其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茶,冲泡一般以85℃左右为宜,不宜超过90℃(注:这里的水温是指水烧开之后再凉下来的水温),茶叶愈嫩、愈绿,冲泡水温愈低,这样泡出的茶汤一定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
绿茶鲜爽、香醇、形态优美,芽叶明显,带给人如沐春风之感。在骄阳似火的夏天,泡一杯清汤绿叶的绿茶,许你清凉一夏。
好茶,岂止于茶
茶好器不对,是暴殄天物
茶遇好器,妙不可言
泡起来水怎么总是浑浊的?
碧螺春,产自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
洞庭山所产的茶叶,因香气高而持久,俗称“吓煞人香”,后来清代康熙皇帝品尝此茶后, 得知是洞庭山碧螺峰所产, 改定名为“碧螺春”。碧螺春采初春的嫩芽精心制作,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披茸毛。因此,冲泡碧螺春应采用上投法。即先在杯中注水,再投入茶叶,才能避免茶毫因水的冲击而使茶汤变混浊。冲泡这一类细嫩的绿茶,水温应在75-85度,避免将茶叶烫熟,而降低鲜爽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