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都信阳,南阳到底是北方还是属于南方
迁都信阳,南阳到底是北方还是属于南方?
南阳是个好地方,中国独有。
南阳盆地四季分明.但冬不寒夏不酷、气候过渡带。四周群山、冬无大风。特殊气候造就大批飞行员,中国每100个飞行员12个是河南人,其中8个系南阳籍,所以被空军授予飞行员摇篮。
〈1〉南阳既能种稻米又可种小麦、而且产量很高。中国每一百斤小麦有一斤产于南阳,中国一百斤棉花四斤来自南阳,一百斤油两斤产于南阳。
〈2〉北方苹果种到南阳能结果,但到襄樊就不行;南方柑橘子到南阳淅川、内乡能结果且产量很高,出了盆地到平顶山就不行。 还有淅川和桐柏茶树往北到平顶山就不行。南方香樟树在南阳长势很旺北到邻居平顶山过冬成活极低。怪不得宝天曼成了中国物种最多最全的保护区。
〈3〉地质构造独特,中国版图上少有的宝地。地震等地质灾害最少的地段。这也是南阳被选为核电基地和迁都首选地的重要原因。
〈4〉水质最好,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地和主要汇水区,水质非常好,口感也好,一类标准,可直接饮用。
〈5〉产石油、金、银、玉、…四周封闭起来不靠外援完全可以自给。 〈6〉旅游资源太丰富!想看水到亚洲最大淡水湖丹江。想登山去西峡八百里伏牛山顶峰老界岭(海拔2200米,酷夏山上保持18度)、内乡宝天曼、南召石人山和桐柏太白顶。
南阳真好!当南阳人真幸福!
周末计划带上家人在河南省内自驾游玩?
这个周末,有女同事让我推荐自驾目的地,还邀我一起出游。但是考虑到疫情当头,我婉言谢绝了。
这还真不是吹,“玩”在河南,我是数一数二的专家。身边常有亲戚、朋友要我推荐旅游目的地。近几年,我已经自驾游览了河南所有地市。虽说有些景区我还没去过(河南有近600家A级景区,走遍太难了),但对各地山水的特点,我还是非常了解的。天下如“井”字,河南居其中!许多对河南不熟悉的外省人,都会这样误解河南:中原大地,应该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但实际上,河南有一半的土地,都被山岭占据。这其中,西北方的太行山,是晋豫界山;南部的桐柏山、大别山则是鄂豫界山;西面陕西的小秦岭,伸入河南境内。伏牛山更是河南龙脉,像一把大扇子,覆盖在河南西部。而嵩山则居于河南中央,君临天下!而河南东部,确实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天下粮仓。河南看山指南河南不仅有山,而且不乏高大巍峨者。小秦岭中,有河南第一高峰“老鸦岔垴”,海拔超过了2400米。1、伏牛山在伏牛山深处,存在着一系列海拔2200米左右的高峰。虽说和西藏动辄五、六千米的山相比,两千多米完全不够看,但要知道河南平地的海拔,只有50米左右。这些山的相对高度,还是很可观的。正是这一系列的高峻山峰,造就了河南最美的山水风景群。这一带的山水,植被茂密,泉瀑众多,气象万千,美不胜收!到河南看山,伏牛山是最佳的选择。具体范围,就是老君山和尧山之间的狭长地带(平顶山、洛阳、南阳交界附近)。尧山、白云山、老界岭、老君山等知名景区,就分布在这一地带。2、太行山太行山蜿蜒在河南西北边界。太行山虽然不如伏牛山高大,但也有自己鲜明的特点,那就是“险”。这一带的山具有连绵不绝的、陡立的悬崖峭壁,仿佛随时会坍塌下来,让游人心惊胆裂,又不禁赞叹不绝!这一自然奇观,造就了白云山、八里沟、神农山、太行大峡谷景区。3、除了上述两个区域,优质的山水就不多了。由于桐柏山、大别山较为低矮,这两列山系中,让人拍案叫绝的风景并不多,景区分布较为稀疏。当然,里面也有如鸡公山这样小而美的山水风光。嵩山山脉里,太室、少室两个主峰鹤立鸡群,是优质的山水美景,不容错过。方城缺口以东(可以看作是伏牛山延伸的部分),山大都比较低矮。但其中的嵖岈山得天地灵秀,奇绝天下,当真是必游景区!具体景区名单牛且缓吹!下面为大家推荐10个山水景区,是河南最优质、最知名、最具代表性的山水景点。如果有一个让大家失望,我可以直播吃榴莲!1、云台山AAAAA
位于焦作的云台山,是个奇怪的景区:门票、小交通乍看上去挺贵的,但很多去过的游人却觉得很实惠。实际上,云台山是一个景点集群,一天根本转不过来。云台山景区别出心裁,卖给游客的票是三天有效的(现在甚至可以一年内任选三天),可以让游客玩个痛快。小交通也是,猛一看60元挺贵的,但它也是三天有效的。云台山景点众多,它的小交通简直是一个小型公交网,一张票可以随意穿梭、往返。云台山并不是河南最美的山水,但却是最好玩的山水。云台山的各个景点,能带给游客多重体验,丰富的游览项目让人流连忘返。2、老君山AAAAA
在我心目中,伏牛山水的第一景区,当是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都很卓越的老君山。老君山位于河南洛阳南部,最高海拔2217米,是伏牛山三大主峰之一。老君山巍峨险峻,山顶常可看到云海奇观。山坡上则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山谷里流水潺潺,令人陶醉。老君山还拥有北方较为少见的石林风光。老君山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山顶金碧辉煌的道教殿宇,殿借山势,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神仙境界。相传老君山是道教开宗祖师“老子”的修炼之所,这里很早就是道教圣山。3、白云山AAAAA
白云山是又一个伏牛山水的代表,它位于洛阳嵩县,是嵩县的王牌景区。白云山曾被《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之一。白云山有高大的山体、茂密的森林、变幻莫测的云雾、叮咚作声的泉水。由于山体高大,山顶常被白云笼罩,所以它才得名白云山。4、嵩山AAAAA
很奇怪,网上不少游客黑嵩山,论据主要是少林寺如何如何坑。然而少林寺仅仅是这个巨大景区的一个景点而已,这些人显然还没弄明白“嵩山少林”是一个什么样的景区。如果只是仰慕中岳嵩山的大名鼎鼎,建议先游三皇寨。三皇寨的奇险,不亚于华山。看完了三皇寨,再下来看少林寺。因为少林寺离景区大门近,晚一点没什么。但如果你先看少林寺,再上山的话,有可能时间不够。等到缆车、小交通都下班了,你就不好下山了。讲真的,我觉得一天游遍这个景区是很困难的。期待景区学学云台山,推出两天或三天有效的票。5、嵖岈山AAAAA
嵖岈山主打西游文化,因为老版电视剧《西游记》曾在这里取景。其实嵖岈山本身的风光,就足以让人拍案叫绝,是它让西游记增色了。嵖岈山是一座怪山。在嵖岈山周围,分布着众多连绵起伏的山峦,但都是平缓、庸常的山。然而嵖岈山不是这样,它甚至不像是天然形成的,而像是巨灵神从别处搬来的一堆巨石块。整座山就是巨石磊磊,巨石的缝隙里却常常空无一物,没有别的山那样的坍塌碎屑。6、尧山AAAAA
这个景区是平顶山市的王牌旅游景点,也是伏牛山水的代表作。尧山主峰2153米,高度也接近的伏牛山的三大主峰,简直是第四主峰。尧山山体高大,山形变幻无穷,森林茂盛,泉瀑众多。山顶上耸立着一些象形的巨石,更是尧山的标志景观。7、神农山AAAAA
位于焦作沁阳市境内,属太行山脉,是全球首批地质公园。神农山的名字,来源于炎帝神农氏。传说神农氏曾在这座山中辨五谷、尝百草,设坛祭天。另外,这里据说还有道教祖师老子的遗迹。神农山最大的特点是险,险得让人心惊胆战的。因为神农山到处都是直立的悬崖,崖壁上还有纵横的裂纹。在这些悬崖下面经过时,常常担心它会坍塌。不过神农山也有一个缺点,就是没水。它海拔1000米左右,可能是山不够大的缘故。8、老界岭AAAAA
老界岭是南阳的王牌景区,也属于伏牛山,周围分布着老君山、白云山、宝天曼、龙峪湾等知名景区。风景怎么样?我词穷了,不多说了。它的风景和周围景区比较相似,质量是完全不输的。9、八里沟AAAAA
它属于太行山水,位于新乡辉县境内。它是峡谷风光,景色特点和云台山相似。10、太行大峡谷AAAAA
太行大峡谷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接近豫晋交界。它也是具有鲜明“山行山水”调性的景区,范围较八里沟更大气一些。以上就是我推荐的河南山水,全部是5A级景区,相信不会让你失望。觉得有用的亲,可以收藏。我是点亮神州,关注我,关注更大的世界!河南省现在共有多少个地级市?
有十七个地级市。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三大技术均发明于河南。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为中国古都数量最多最密集的省区。17个地级市: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平顶山市、安阳市、鹤壁市、新乡市、焦作市、濮阳市、许昌市、漯河市、三门峡市、南阳市、商丘市、信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
无论是高山还是小村庄一不小心就让你就回到千年前?
在河南西北与山西晋城毗邻的地方,在太行山南麓与黄河北岸之间,一座雄伟的山,一条神奇的河,悠远厚重成上古时代夏王朝的都城“原”,美丽风雅成战国至两汉时期以富庶闻名天下的“轵邑”(聂政故里)。隋开皇16年(596年),这片叫“原”和“轵邑”的地方设县,那条河,给了这个县邑一个沿用至今的名字:济源。
那座山,东依太行,西接中条,北连太岳,南临黄河,“以其山形若王者之屋”(《尚书·禹贡》),故称王屋山。
这座中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的王屋山,给了济源一个愚公移山的神话,还给了济源一个黄帝祭天的传说。
王屋山主峰曰天坛,海拔1715米,被称“擎天地柱”、“太行之脊”,其拔地通天之势,独具“王者风范”。群峰环绕,又似“众诸侯仰面朝天”。峰顶有石坛,据说为轩辕黄帝祭天之所。黄帝鏖战蚩尤不过,“于此告天,遂感九天玄女、西王母降授《九鼎神丹经》《阴符策》,遂乃克伏蚩尤之党,自此天坛之始也。”历代皇帝每年都来设坛祭天。明清迁都北京后,皇帝祭天嫌路远,才在北京另建天坛。
“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李白)王屋山风景绮丽,是道教主流全真派的圣地,被尊为道教十大洞天之首。
山环水绕,奇峰峥嵘,这座2006年申请的世界地质公园,有许多美景奇观,最让我嗟叹不已的,是王屋山顶峰太乙池发源的那条神奇的河流。
那条河,叫济水。
古代,济水地位非常煊赫,《尔雅》把“江、河、淮、济”列为“四渎”。皇帝祭祀名山大川,即指“五岳四渎”。何为“渎”?就是有独立源头,并能入海的河流。
唐太宗问大臣许敬宗:“天下洪流巨谷不载祀典,济水甚细而尊四渎,何也?”许曰:“渎之为言独也,不因余水独能赴海也,济潜流屡绝,状虽微细,独而尊也。”
王屋山的巍峨苍莽与葱茏繁茂涵养了水源、孕育了济水,济水呢?一脉细流,却拒绝成为一条支流,独成水系,绕山穿谷,不可思议地从黄河底下穴地伏流,济河而过(济者,渡也。济水由此得名),躲过百河之宗的吞并,奇迹般三隐三现,迢迢两千里,独流入海。
人们说,消失的只是济水的河道,济水呢,已然化为济南遍地的泉水了。沈括《梦溪笔谈》写道:“古说济水伏流地中,今历下(即济南)凡发地皆流水,世传济水经过其下。”蒲松龄《趵突泉赋》也说:“泺水之源,发自王屋;为济为荥,时见时伏;下至稷门,汇为巨渎;穿城绕郭,汹汹相续。”此情可待成追忆,济源、济宁、济南、济州、济阳、济阴,这些以“济”为姓的城市,这些济水藤蔓上开结的花果,以这种方式,纪念着这条逝去的母亲河。
其实,济水依然活着,真的,因为源头仍在,虽是细流潺潺,但我想,它一定做着大海的梦。山高水长,终有一天,它会再次泉水翻涌,汇流成溪,澎湃成河,寻梦远方的。
金国灭了辽北宋以后?
金国不行也不可能统治中原前言:文明评论!严禁恶噴!谢谢!😋
金国(1115年~1234年),中国历史上由东北女真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历十帝,享国一百二十年。金国的历史可谓是伴随着杀戮。自天庆四年(1114)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起兵,一直到金哀宗兵败被蒙古人杀掉,期间约八十余年不断地与南宋和蒙古交手。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就在1126年攻灭了北宋,俘获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变”,中原百姓无不咬牙切齿。但是,在金军攻克开封以后,没有继续南下发起统一战争,也没有留下足够兵力驻守各地,反而先后扶植起伪楚(张邦昌)和伪齐(刘豫)政权,以作屏障。为什么呢?偌大个中原唾手可得呀!在我看来,金国不是不想统一,而是有心无力。
民族政权局限性众所周知,金国统治者原是生活在东北雪原的女真部落,以渔猎为生。在唐朝时被称作“黑水靺鞨”,五代时臣服于渤海国,在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辽国后,攻灭渤海国,女真人随即宣布臣服,世代向辽国皇帝称臣纳贡。因为辽国末年政治腐败,鱼肉女真百姓,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遂决意起兵推翻辽国,这才有了金国的历史。虽然金太祖在会宁(今黑龙江哈尔滨)建国称帝,以金为国号,取意万世不变,显露出对中华文明的向往,但在金国统治者眼中,自始至终,女真族的传统是不能变动的。如果金国统一了中原,不可避免要充分吸取汉文化去治理,而汉族知识分子随之会得到重用,这样一来女真贵族的利益就会被削弱,汉人的地位就会被拔高,这自然不是金国统治者愿意看到的。另一方面,金军虽然勇猛,“人如龙马如虎”,金国铁骑纵横天下,但金国统治者在当时(灭辽和北宋时期)没有治理中原的能力,他们依旧是以传统的“猛安谋克制”和“南北面官制”(从辽国吸收而来)来治理国家。这种制度对于治理游牧民族而言绰绰有余,但对于治理从事农业生产的中原人而言是根本不合适的(中原人根本不懂游牧民族那套东西)。所以,即使金国有能力统一全国,也没有能力去治理全国,还不如趁势退兵,站稳已经打下的土地。
金军的作战风格根据《金史》记载,金太祖建国之初,将金军分为四个部分,即本族军(女真族)、其他民族军、州郡军和属国军。前两军为战时主力,后两军充当作战辅助。同时,金国对国内实行“猛安谋克制”,一种全民皆兵的军事制度。规定一百户人口为一“猛安”,相当于百夫长;一千户人口为一“谋克”,相当于千夫长。万户府下辖诸谋克,谋克下辖诸猛安,猛安下再设立“五十、十、伍”等军事组织,兵员分正副,正死副补。在和平时期,各级分工合作,从事生产作业;当战事紧急时,迅速集合出征迎敌,效率极高。
另一方面,金军兵种以骑兵为主、步兵次之,水军和部分火器军充当辅助。金军骑兵通常一人配发多匹战马,披挂重甲,手持弯刀、利斧、狼牙棒、弓箭和长矛,机动性极强。步兵则根据情况配备重甲、皮甲,手持短矛、弯刀、弓箭等兵器。说到这里,我们已经可以明白为什么金军没有继续南下了!金军既然是以骑兵为主,那么骑兵在什么地形中威力巨大呢?当然是一马平川的广阔平原。可是当金军越过长江就会发现,南方大片土地是丘陵密布、水泽弥漫,更要命的是南方湿热的气候使金军难以适应。所谓“北人善骑南人善舟”,道理就在这里。金熙宗年间,完颜宗弼(金国名将,别名完颜兀术,金太祖第四子)领十万大军南下攻打南宋,南宋名将韩世宗以数千子弟兵,将金军围困在黄天荡(今南京东北水域),完颜宗弼数次突围均以失败告终,金军又因水土不服而大片倒地,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完颜宗弼得到一位无名书生指点,得以从小路打开局面撤回北方,可见南方地域根本不适合金军作战。至于后来蒙古人为什么能够灭宋,这个问题就没有可比性了!但是对于金人而言,南方是不可想象的。
南宋军民的奋死反抗面对家破人亡的凄凉画面,宋朝百姓是真的众志成城。在金军攻破北宋都城开封后,各地勤王之师就络绎不绝,这里面最出名的就是起自河北的“八字军”。
八字军是南宋建炎元年至绍兴三年(1127~1133)由河北招抚司都统制王彦率领的一支部队,因全军将士脸上皆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賊”而得名。最初八字军仅是千人规模,但在焦文通、刘泽、孟德等十九寨义军加入后,人数膨胀至十余万人,屡次重创金军。其中最能体现其战斗力的就是在绍兴三年(1135)二月,八字军配合南宋陕北名将吴阶扼守金军入陕要塞,金军人批重甲,强行攻打要塞,八字军居高临下,在外无援军的情况下,凭借险要地势,打退金军数次疯狂进攻,整整顽强守卫六昼夜,金军无奈只好北撤,八字军随即收复金州(今陕西安康)。
除了八字军外,南宋朝廷派出的爱国名将岳飞、张浚、韩世忠、刘琦等人,分别在各自的战场上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战绩,岳飞更是凭借“偃城大捷”重创金军引以为傲的重装骑兵“铁浮屠”,将完颜宗弼打得大败,宋军攻占仅离开封数里的朱仙镇,迫使金军收缩防线,收复汴京指日可待。可惜最后岳飞接到宋高宗十二道金牌命令不得不退兵,中原百姓纷纷跪倒在岳飞马前,哭喊着“岳将军莫走”,岳飞也是很无奈和悲愤,但这些都是后话了!上述例子至少说明了一点,南宋军民爱国的情怀是可歌可泣的。
金国统治者的意志无论是什么行动,彪悍的金军总归是听命于自己的皇帝指挥。说句老实话,金国一百二十年国祚里,有统一中原意识的就三位君主,即金太祖、金太宗和海陵王完颜亮,其他的七位皇帝,多是守成之君,并没有多少大志向。而这三位特殊的皇帝里,又数海陵王完颜亮对统一中原十分热心。在成功篡位登基后,他不仅将金国都城从北方的会宁迁至燕京(今北京),定名中都,而且大规模招募军队,准备再次南侵宋朝。正隆六年(1161)十月,完颜亮集中兵力分四路伐宋。史籍曾这样记载道:“众六十万,号百万,毡帐相望,铮鼓之声不绝,远近大震”。战争初期,金军进展顺利,接连攻克南宋归化军、蒋州、信阳军、扬州与和州(今安徽和县),宋军退守江南。然而此时,完颜亮之弟完颜雍,于辽阳起兵称帝,号召天下反抗暴君。完颜亮为保面子,不顾群臣反对,强令金军从和州渡江进攻南宋,被宋将虞允文在“采石矶”杀得大败,金军彻底溃散。完颜亮依旧不依不饶,再次命令金军“三日渡江不得,将随军大臣尽行处斩”,此举一出立刻激发兵变,兵马都统领耶律元宜与其子元祥等人共谋,于次日凌晨率叛军杀死完颜亮,随后与南宋议和,金军北撤。就这样,金国唯一一次大规模统一战争就这么结束了,但事实也证明,金国没有能力统一全国。
结尾公元1234年,在蒙古和南宋两军的夹击下,金国最后抵抗之地“蔡州”被攻陷,金哀宗慌忙中将帝位传于完颜承麟,即金末帝,自己则上吊自杀,不久后金末帝也在乱军中被杀,金国彻底灭亡。而曾经一统中原的梦,也随着硝烟四处消散了……多少英雄事,都付笑谈中。
╮(╯_╰)╭ 喜欢我可以关注我哦!我会不定期为各位小伙伴更新最新鲜的历史知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