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双壁,南宋有哪些著名的词人

2023-08-26 109阅读 0评论

史学双壁,南宋有哪些著名的词人?

1;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是先后任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位的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也是除了诗词外,在散文、书、画等方面有着较高成就的北宋中期文坛领袖。

史学双壁,南宋有哪些著名的词人

2.辛弃疾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文学家、也是有着“词中之龙”之称的豪放派词人,在他的词作中包含了自己恢复中原的满腔激情,还有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而这些吟诵国家山河的作品传至今日共有600多首。

3.周邦彦

周邦彦号清真居士,是在官场上先后担任国子监主簿、校书郎等职位,深受皇帝赏识的宋词婉约派代表词人之一,而这位精通音律的词人作品通常以闺情、羁旅为题材,长调尤擅铺叙,作品在婉约派中长期被封为正宗。

4.姜夔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是一生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的南宋文学家、音乐家,是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较为擅长的艺术全才,在诗词方面,描写的题材广泛,并以《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等书传世。

5.李清照

李清照这位有着“千古第一才女”美称的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李清照从小长于书香门第中,有着良好的文学基础,出嫁后始终致力于搜集整理书画金石,在诗词方面早期以描写悠闲生活为主,后期的情调多为感伤。

6.柳永

柳永字耆卿,是以《乐章集》、《雨霖铃·寒蝉凄切》等为主要作品的北宋著名词人,在官场时曾先后担任晓峰盐监、泗州判官等职位的婉约派代表人物,是以慢词为主的两宋词坛中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7.吴文英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觉翁,是主要居住在苏、杭、越三地的南宋词坛大家,是在词坛流派中有着较高地位和影响力的词人,一生流传下来的340首词中,以《梦窗词》、《霜花腴》为主要代表作品。

8.晏几道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是先后官至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职位的北宋著名词人,是以语言清丽、感情深挚的小令而著称于世的婉约派重要作家,是喜欢描写爱情生活,并以《小山词》为代表作品的著名词人。

9.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先后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的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是与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等人并称的唐宋八大家,凭借个人正确的古文理论和在散文方面的高度成就而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并在史学方面也有着较高的成就。

10.王沂孙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中仙,是曾任庆元路学正的南宋末年著名词人,在词作的风格方面接近周邦彦,有类似于姜夔,是宋末格律派词人中,诗词章法缜密、颇具艺术个性的宋末词坛四大家,并以《天香·龙涎香》、《齐天乐·蝉》等为代表作。

史记什么时候被发现?

史记一直保存完好,从西汉一直传承至今,并不是在哪里“发现”的。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五史的第一部。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史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最初没有书名,或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演变成“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与《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宋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汉书是中国第1部经传本?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传”,也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130篇,52.65万余字。司马迁参考了众多典籍,如《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和诸子百家等,同时参考档案、民间古文书籍。司马迁还亲自采访,进行实地调查。

河南洛阳汉武帝陵内的汉武帝塑像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也堪称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人们将司马迁的《史记》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而二人也被并称为“史学两司马”。

《史记》作为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不仅在古代中国史学史研究上具有辉煌的成就,甚至在世界古代史学史的研究上也是成就非凡的。《史记》开启会通古今撰成于一书的先例,树立了榜样,于是仿效这种体裁修史的史学家也就相继而起了。通史家风,一直影响着近现代的史学研究与写作。

我国古代,史学是包含在经学范围之内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的。所以史部之书在刘歆的《七略》和班固的《艺文志》里,都是附在《春秋》的后面。自从司马迁修成《史记》以后,作者继起,专门的史学著作越来越多。于是,晋朝的荀勖适应新的要求,才把历代的典籍分为四部:甲部记六艺小学,乙部记诸子兵术,丙部记史记皇览,丁部记诗赋图赞。从而,史学一门,在中国学术领域里才取得了独立地位。饮水思源,这一功绩应该归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司马光和司马迁合称?

史家两司马

司马迁《史记》 司马光《资治通鉴》

司马迁与司马光史学思想有许多相同之处 :都提倡直笔 ,对统治阶级的阴暗面和人民的反抗斗争能实事求是给予真实地记载 ;都具有无神论思想 ,重人事而不言天命 ;都具有总结历史盛衰的自觉意识 ,善于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但是 ,他们的史学思想也存在许多不同之处 :司马迁持异端史观 ,而司马光持正统史观 ;司马迁认为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而司马光认为古今不变 ,求古之道是为了施于今 ;司马迁旨在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写成一部包罗万象的通史 ,而司马光旨在关国家盛衰 ,系生民休戚 ,为帝王们写成一部政治课本。

传统文化知识?

传统文化常识汇集

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相如、司马迁

史界两司马:司马迁、司马光

二安: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辛弃疾(字幼安)

二王:王羲之、王献之

二陆:陆机、陆云

二程:程颢、程颐

三山:黄山、庐山、雁荡山

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

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三吴:吴郡、吴兴、会稽

三元:解元、会元、状元

三教:儒教、释教、道教

三藏:经藏、律藏、论藏

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三礼:《仪礼》、《周礼》、《礼记》

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

三吏:《 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三别:《 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

三皇:燧人、伏羲、神农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三谢:谢灵运、谢惠连、谢脁

元嘉三大家:谢灵运、颜延之、鲍照

四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

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四大佛教名山:峨眉、普陀、五台、九华

四大道教名山:武当、青城、齐云、龙虎

四大古都:洛阳、西安、南京、北京

四大古镇:佛山镇,景德镇,汉口镇,朱仙镇

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

四大名锦:云锦、蜀锦、宋锦、壮锦

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四凶:混沌、穷奇、梼杌、饕餮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四诗:《风》、《大雅》、《小雅》、《颂》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书法四体:楷、草、隶、篆

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文章四友: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

吴中四士:张旭、贺知章、张若虚、包融

永嘉四灵: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

四大边塞诗人: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

宋词四大家: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

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

北宋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南宋四大诗人: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

四大名著:施耐庵《水浒传》、罗贯中《三国演义》、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

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四大名剧:《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

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

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四大才女: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儿、卓文君

吴中四才子: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

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四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

四大名亭:醉翁亭、湖心亭、陶然亭、爱晚亭

四大名楼: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鹳雀楼

四大名刹:灵岩寺、国清寺、玉泉寺、栖霞寺

四大名塔:嵩岳寺塔、飞虹塔、释迦塔、千寻塔

四大名桥: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

四大碑林:西安碑林、孔庙碑林、南门碑林、地震碑林

四大石窟: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

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

五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五刑:笞、杖、徒、流、死

五胡:羯、氐、羌、鲜卑、匈奴

五毒:蜈蚣、毒蛇、蝎子、壁虎、蟾蜍

五爵:公、侯、伯、子、男

五彩:青、黄、赤、白、黑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常:仁、义、礼、智、信

五音:宫、商、角、徵、羽

五味:辛、酸、甘、苦、咸

五臭:臊、焦、香、腥、腐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义:赋、比、兴、风、雅、颂

六谷:稻、黍、稷、粱、麦、苽

六畜:马、牛、羊、猪、狗、鸡

六朝:孙吴、东晋、宋、齐、梁、陈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竹溪六逸:李白、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战国七雄:秦、楚、齐、燕、赵、魏、韩

配药七方: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

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八股: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八旗:镶黄、正黄、正红、镶红、正白、镶白、正蓝、镶蓝

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八仙: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

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竟陵八友: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

八大菩萨:观音、弥勒、虚空藏、普贤、金刚手、文殊、除盖障、地藏

扬州八怪: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

唐宋八大家:柳宗元、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江苏菜、闽菜、浙江菜、湘菜、徽菜

八大古都: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安阳、杭州

八水绕长安:渭、泾、沣、涝、潏、滈、浐、灞

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九大关:山海关、居庸关、紫荆关、娘子关、平型关、雁门关、嘉峪关、武胜关、友谊关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农家、名家、墨家、纵横家 、杂家

九属: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九章:《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

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龙生九子: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负屃、螭吻

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

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十大名曲:《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阳箫鼓》、《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

十大兵书:《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六韬》、《尉缭子》、《司马法》、《太白阴经》、《虎钤经》、《纪效新书》、《练兵实纪》

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瑾、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勣、秦琼

云台二十八将:角木蛟邓禹、吴汉、贾复、耿弇、寇恂、岑彭、冯异、朱祐、祭遵、景丹、盖延、坚镡、耿纯、臧宫、马武、刘隆、马成、王梁、陈俊、傅俊、杜茂、铫期、王霸、任光、李忠、万脩、邳彤、刘植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9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