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油茶的好处,青稞粉的别名

2023-08-25 108阅读 0评论

酥油茶的好处,青稞粉的别名?

糌粑粉。

“糌粑”是“炒面”的音译,糌粑是将青稞洗净、晾干、炒熟后磨成的面粉,食用时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搅拌均匀,用手捏成团即可。它不仅便于食用,营养丰富、热量高,很适合充饥御寒,还便于携带和储藏。

酥油茶的好处,青稞粉的别名

去高海拔地区比如西藏车载式制氧机?

我们说准备要充足,但是没必要那么紧张。我第一次进藏是50岁,因为不在意,拎包上楼走快了,倒了一次。后来缓解过来,自己再稍微注意一下,然后适应两天再开始游玩!一点事都没有。到珠峰大本营,我都没有一点问题。第三次到西藏高原,我是58岁,身体明显不如50岁,那年好,比较辛苦点。但是高反并不是那么可怕,只要没有隐性病严重的高血压就可以。氧气可以缓解你高反的难受,但真正严重起来,还是必须要尽快返回的。所以不要依赖氧气,一般的人休息两天是都能够适应的,太依赖反而不好。准备必须的高反药,多喝酥油茶,一定休息好!没有问题的!

天天吃酥油的好处和坏处?

优点:口感好,易消化。

缺点:摄入的脂肪可能会超标。

1.酥油茶含脂肪量较高,也含有一定比例的食盐和茶碱、单宁、咖啡因等物质。长期不定量地喝酥油茶,可使人食欲减退。

2.高原居民膳食中牛羊肉及奶制品较多,使得脂质含量较高,而蔬菜水果等较少,构成高脂质、高盐、高胆固醇、低维生素C的饮食特点。

3.喝酥油茶对高原人健康是有好处的,但也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如特殊物理因素影响下,在寒冷季节、从事强体力劳动时等,可以多喝些。

4.合理安排膳食中各营养素的比例,并根据客观实际适当调整膳食,严格控制过多摄入动物性脂肪等对人的健康才有好处。

西藏的牛粪有什么用?

西藏的牛粪堪比黄金,谁家门前的牛粪多意味着这家人越有钱,牛粪不仅是财富的象征,还是必备的嫁妆,藏族人民的生活离不开牛粪!

说到牛粪,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是脏的是臭的是令人感有点恶心的,在农村看到牛粪都要绕道而行,避之不及。而牛粪在西藏同胞们的心中却是堪比黄金般的存在,牛粪的作用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具体都有哪些呢?感兴趣的小伙伴请往下看。

一、牛粪是财富的象征去过西藏农村的人相信都会看到这样的一道风景,在西藏的农村,居民家的房子外面院子外面都贴着一个一个像饼状一样的东西,或是一堆堆整齐的摆放在院前,这些就是用牛粪做出来的。

在西藏,谁家的门前牛粪越多,代表着财富越多,为什么这么说呢?

西藏是游牧民族,家家户户都养着不少牛和羊,而这些牛都是属于高原特有的牦牛,以经济价值来算,一头牦牛最少都值1万多块。

门前的牛粪代表着家里养的牦牛就多,养个几百头就是好几百万呢,在藏族嫁女儿嫁妆就有送牦牛的。其次是代表着这户人家人丁兴旺,有足够多的人去收集这些散落在外的牛粪。谁家门前的牛粪堆得越整齐越好看,也意味着这家的女主人是一个很能干的人,贤惠持家。

所以,来到西藏,想知道谁家富不富就看谁家门前的牛粪多不多,我们常说视金钱如粪土,在这里是视粪土如金钱!

二、牛粪是必不可必的生活用品在西藏,牛粪绝对是一种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在西藏冬天是很冷的,而且也没有暖气,在冬天取暖完全靠烧炉子。在平原地区烧炉子无非就是用木柴或是煤碳,而在西藏是用牛粪。

西藏由于高海拔,在这里种树很不容易成活,所以,在西藏很多地区都只有高原草地,在林芝地区由于海拔较低会有树林,可以用到烧木柴取暖,其它地区基本上都是靠烧牛粪取暖。牛粪在藏语里叫“久瓦”,意为燃料,没有粪、尿的含义。人们对它不但没有不干净的概念,而且还觉得很亲切。

在天气暖和的时候,西藏人民不管男女老少,都有随时捡牛粪的习惯,西藏的每一个孩子小时候也都有捡牛粪的经历。当我们看到草原上漫山遍野都是牛羊时,很多人会想那句很诗意的话:风吹草低见牛羊!但如果没有人去捡牛粪的话,估计就是:风吹草低见牛翔了。

牛是一边吃草一边拉便便的,而且一拉就是一大堆,所以,藏族人民都是背着一个竹篓随时跟在牛的后面去捡。捡回来的牛粪会趁热,涂到墙上。我们看到的墙上那种饼状的牛粪上面的纹路,那就是手掌印。

牛粪收集起来,晒干堆成一堆一堆的,或是垒成一垛垛的,等到天气冷的时候,就可以用来烧火做饭,同时可以用来烧炉子取暖。

牛粪晒干后非常易燃,一点就着,有些人可能会说了,这牛粪烧起来那不得臭气熏天?西藏的牛粪,一点也不臭,因为牦牛都是吃青草自然生长的,不但不臭,而且还有一股淡淡的青草香。

晒干的牛粪,不仅是非常好的燃料,既能烧火做饭又能烧火取暖,而且牛粪涂在房子的墙上,还能起到保暖的作用,不仅保暖夏天时还能挡住火热的太阳,让屋里更清凉。

牛粪除了以上用途外,还是清洁用品,比如锅底黑了,用牛粪去清洁锅底,一洗就干净,而且在西藏还有这样一个说法,接待尊贵的客人,会用牛粪洗过的杯子和碗筷,以显示对这位客人的重视程度。

在西藏,牦牛为传统的藏族社会提供了人们生存的基本保障,人们都很爱牦牛也很爱牛粪,因为,生活离不了它!

三、牛粪的用途广泛藏族人民的生活中,处处可见牛粪,且用途广泛,最常见的是牛粪做为肥料养料,不仅可以给庄稼施肥,还可以给高原草原足够的养料,牛羊经过的地方留下的粪,牧民们在捡拾时会留下一点点,既使草原更美观,也给草原以充足的养料,长得更加青翠茂密。

牛粪还可以用于嫁妆,说到嫁妆,在很多地方嫁妆是车子房子或是一些值钱和生活用品,而在西藏,嫁妆是牛粪。藏族人举行婚礼时,在特定的场所中央要悬挂“司巴华”(彩箭),下面摆放一袋牛粪、一桶清水,上面各系一条洁白的长哈达,象征新婚夫妇婚后生活红红火火,家业兴旺、多子多福。

用牛粪涂的墙除了可以使房子冬暖夏凉之外,还可以使冬虫夏草得到很好的保存,在每年的冬季,藏族人民都会上高原山上挖虫草,我们都知道虫草是一种很好的药材,十分昂贵,藏族人民把挖回来的虫草放到牛粪涂墙的房子里,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放多长时间都不会坏掉。

在藏区,酥油茶是每个家族必备的,而在冬天时,由于天气寒冷,热的酥油茶会很快就会凉了,如果再次加热酥油茶则会出现茶水和酥油分离,十分影响口感。在千百年前,藏族人民就发现使用牛粪给酥油茶保持恒温的方法。

将煮好的酥油茶盛入陶壶中,置放在陶火炉上。事先将陶火炉底部铺上一层三四寸厚的干牛粪,再在干牛粪上铺上一层牛粪火灰。然后将底部的牛粪盖严实,之后每隔一两个小时,用火铲轻轻铲动一遍。不使其产生明火,又能让其慢慢燃烧,也没有呛人的烟气。这种方式清洁且能使酥油茶保持恒温。

牛粪还可以做成美食,很多到过贵州旅游的人,应该都听过或吃过牛瘪火锅,这个牛瘪火锅其实就是牛粪,是牛胃里未完成消化的残渣,将它取出来,清洗之外进行加工做成牛瘪火锅,而且味道非常好吃,还有一股淡淡的青草的香气。

在藏区,也有这样的做法,而且还更多样性,除了做火锅外,还有牛粪烙饼,是一种用牛奶、面加入酥油和牛粪灰做成的烙饼,味道香甜酥脆,异常可口。

最有趣的当属藏历新年,藏族人用牛粪做馅讨好彩头的习俗。在藏历新年,人们会用由青稞麦片、豌豆、碎肉、人参果等九种食材融合在一起做成一种食物,是专为驱鬼仪式而做的,所以称之为“古突”。

在在其中,会在里面包上辣椒、石头、羊毛和牛粪等东西,在庆祝活动中,如果有人吃到包有牛粪的,这个人就是当晚最幸运的人,就像中了头等奖一样,大家都会向他祝福和敬酒。

除此之外,藏族人民在新居落成的乔迁之喜时,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就是牛粪,新居除了会事先放置汤东杰布的塑像外,还会放上一袋上好的牛粪和一桶清水。寓意主人在住进新居后,生活富足,吉祥安康。

四、牛粪的分类在西藏,人们会根据不同的牛粪,进行分类,有不同的叫法,藏区人民会根据不同的牛粪,做不同的用途。

牛粪一般分为:“久瓦色冈玛”(黄干牛粪,深秋时节最好的干牛粪)、“达几”(在墙上打贴的牛粪饼)、“日几”或“亚儿”(山上拾的牛粪,一般指牦牛牛粪)、“唐几”(平地牛粪,一般指黄牛牛粪)、“那几”(又黑又沉的牛粪,草质最差季节的牛粪,不易燃烧,是最差的牛粪),还有“棚几”(牛粪夹杂羊粪、杂草)……由于地域的不同,牛粪的分类还有很多。

五‬、牛粪传承着一种文化没有牦牛就没有藏族,凡是有藏族的地方就有牦牛。” ——西藏谚语

在远离拉萨老城区的拉萨河南岸,就有一座专属于牦牛的特别博物馆——西藏牦牛博物馆。这是我国唯一一座以牦牛为主题的博物馆,于2014年建成开馆,馆内藏品数千件。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藏品有一半都是当地百姓捐赠的,堪称国内之最。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竟是牛粪,在博物馆里有一堵专门请牧民垒砌的牛粪墙,这大概是全国所有镇馆之宝中价值最低廉的,但作为藏区最重要的燃料,世世代代温暖了当地百姓,意义也是最厚重的。

西藏的牛粪,不仅进了博物馆供人观赏,同时还在不少电影中呈现,在电影《红河谷》中,英国人琼斯被西藏人民所救,在与藏族人民一起生活的时间里,也一起去捡牛粪,用手拿着牛粪涂到墙上,喝着用牛粪煮出来的酥油茶,他说,这里的人很纯真,纯真得就像一个孩子。

在纪录片《牛粪》中,一个藏族小孩对他的妈妈说:“牛粪真脏啊。”母亲却立即制止他,对他说:“不能这么说,牛粪这个词在藏语中是没有任何脏的含义的,因为吃着高原干净的草饮着干净的水,没有牛粪,我们藏族人在高原上就无法生存。”

对于内地人而言,牛粪是一种比较脏的东西,可对于高原上的藏族人来讲,这些牛粪却是宝贵的。正如电影《可可西里》中所讲到的:“你见过磕长头的人吗?他们的手和脸很脏,可他们的心特别干净!”

写在最后牛粪是藏族人民的宝贝,这种没有污染的燃料,不仅给予藏族人民寒夜的温暖、驱除黑暗的灯盏,更作为供神煨桑的原料,带给大地福泽。所以,当我们再次在西藏看到牛粪时,也可以好好欣赏一下这被藏区人民奉着珍宝的牛粪,也是一道奇特的风景线了。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藏小厨特色菜?

特色美食。

NO1酥油茶

酥油茶是藏族的代表美食之一,酥油茶一般会和糌粑一起吃,酥油茶的味道非常好,在西藏,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喝酥油茶,酥油茶不仅可以提神醒脑,生津止渴,还有御寒的作用,酥油茶是用酥油和浓茶制作而成,是最能代表藏族风味的美食。

NO2牦牛肉

牦牛肉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一种藏族美食,也是当地特有的额,牦牛是生长在高原地区的一种动物,也是世界三大高寒动物之一,牦牛肉被大家称作“牛肉之冠”,牦牛肉纯天然,无污染,是真正的绿色食品,能够增强人的抗病力,牦牛肉可以炒,可以涮,可以烤,风味多样。

NO3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是藏族美食中很受欢迎的一种,据说至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手抓羊肉味道很纯正,可以冷吃,也可以热吃,甚至可以煎吃,手抓羊肉都是选择新鲜羊肉制作而成,色泽鲜艳、肥而不腻,口感鲜嫩。

NO4藏族血肠

藏族血肠是藏族美食中很有特色的一种,羊血在藏族一般不单独吃,而是把它灌入小肠里面,然后煮熟吃,灌好的血肠一般会煮着吃,煮熟的血肠呈现灰白色,切成小截就可以吃了。血肠的特点就是不碎不渣,不脱皮,清香可口,不腻不柴。

NO5藏式面条

藏式面条很多人都知道,用较浓碱水和面,压成面条,煮熟之后,盛碗放入骨汤,然后加上配菜,熟菜油、牛(羊)肉丁,藏面口感清淡,但是带着醇厚的清香味,虽然制作简单,但是味道绝对不会让你失望,适合各个年龄层。

NO6风干牛羊肉

风干牛羊肉在西藏地区,一般冬天开始制作,在气温比较低的时候,把牛、羊肉割下来,挂起来风干。藏民一般会把牛、羊肉串上,挂起来,几个月之后,肉风干可以取下来吃,烤着吃,或者是直接生吃。风干牛羊肉保存时间长,肉质松脆,口味独特。

7糌粑

是藏族美食,糌粑是用青稞炒熟磨成的粉面制作而成,在藏族地区,吃糌粑的时候,都是先把酥油茶倒进碗里,然后加点糌粑面,然后搅拌均匀,糌粑不仅可以和酥油茶一起吃,也可以直接吃。

NO8藏族酥酪糕

藏族酥酪糕是藏族酥饼糕点,一般藏民都会用它来招待客人,它是用黄油制作而成,还有就是提取过奶油的白色淀粉,藏族酥酪糕外观乳白色,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里面加入了人参果、葡萄干、桃仁等食材,口感丰富。

NO9耗牛酸奶

牦牛酸奶是一种很有特色的美食,这种美食非常的受欢迎,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吃奶的人,可以尝尝藏族的牦牛酸奶,牦牛酸奶吃起来没有任何的奶腥味,口感绵香,牦牛酸奶不仅口感独特,也很健康。

NO10奶渣包子

奶渣包子就是用奶渣做成馅的包子,采用的是新鲜的牦牛奶,将牦牛奶煮之后,然后用独特技术分解,提炼出酥油,剩下的就是奶渣,奶渣口感酸酸的,呈现乳白色,做成奶渣包子吃是最常见的吃法,老少皆宜。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8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