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操作方法,像绿茶一样直接冲泡吗

2023-02-25 135阅读 0评论

茶道操作方法,像绿茶一样直接冲泡吗?

红茶,全球销量第一的茶种,其销量占全球茶叶销量的80%以上。除中国之外,全球很多地方都出产红茶,其种类繁多,冲泡手法自然也是不同,下面且听土鳖君慢慢盘来。

壹丨红茶的分类

红茶,就是经过完全发酵的茶叶,在其生产过程中,茶鲜叶中的茶多酚被转化为茶红素和茶黄素,因此呈现红叶、红汤的特点,这种茶老熟程度高,性温和,对肠胃刺激轻,对睡眠的影响也小,还有一定的抗衰老和养颜的功效,尤其适合老人、孩子、妇女饮用。

茶道操作方法,像绿茶一样直接冲泡吗

红茶的鼻祖是我国福建省的武夷山区桐木关出产的正山小种,后来传遍全国,几乎国内所有产茶区皆有红茶出产。1610年,正山小种流入欧洲,随后进入英国,成为英国上流社会不可缺少的饮料。后来英国人将喝红茶演变为一种高尚华美的文化。由于中国红茶价格昂贵,于是英国人将红茶种植和生产技术推广到其殖民地,就有了大吉岭、阿萨姆、锡兰高地、肯尼亚、印尼等品种的红茶。

按照品种区分,红茶主要分为大叶种红茶、中叶种红茶和小叶种红茶。

大叶种红茶以云南省的滇红和印度的阿萨姆红茶为代表;

中叶种红茶以安徽省的祁门红茶为代表;

小叶种红茶以福建省的正山小种红茶和印度的大吉岭红茶为代表的。

按照口味区分,红茶主要分为清饮红茶和调和红茶两种。

清饮红茶,即没有添加剂,没有经过熏香处理,保留茶叶原香,原味的红茶。国产红茶绝大部分都是这种。

调和红茶,是由专业的调香师用单一品种或多个品种的红茶为茶基,以水果、香料等芳香物质精心调配而成的茶叶。中国的茉莉红茶、荔枝红茶,印度的辛香茶和欧式的格雷伯爵茶便是其中代表。

贰丨世界四大红茶

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山区的祁门县。当地海拔适中,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非常适合茶叶的生长。“祁红”色泽黑润,条索紧细,锋苗尖秀,汤色红亮,口感醇厚甘美,回甘突出,独具特色的兰花香隽永持久。

阿萨姆红茶,产于印度东北部喜马拉雅南麓的阿萨姆溪谷。当地植被丰富,雨量充沛,日照强烈,非常适合大叶种茶树的生长。这种茶外形细扁,味道浓烈,有一种特殊的玫瑰香和麦香。其咖啡碱含量非常丰富,属于烈性茶,睡眠不好的慎重饮用。

大吉岭红茶,产于印度西孟加拉省北部的大吉岭高原一带。当地属于喜马拉雅山南麓,昼夜温差大,谷地终年云雾弥漫,适合小叶种茶树的生长。大吉岭红茶以5-6月份上市的二号茶质量为佳,其条索匀实、汤色橙黄,有一种“麝香葡萄”的香味,因而被称为“茶中香槟”。

锡兰红茶,主要出产于斯里兰卡中央高地和南部洼地的六个产区,以山地东侧的乌沃茶最著名。这种茶为碎型茶,口感极其浓烈,有一种薄荷的刺激并夹带着兰花的芳香,口感苦中带凉,凉中有涩,回甘强烈。乌沃红茶不适合清饮,却是制作丝袜奶茶的上等原料。

叁丨其他优质红茶

正山小种红茶,核心产区位于以桐木关为中心方圆566平方公里的山区。当地海拔较高,雨量充沛,空气湿润,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小叶种茶树的生长。正山小种红茶诞生于明初,其茶条索肥实,色泽铁青,口感醇厚,汤汁油润,有一种桂圆干的香气,回甘强烈。经过松针薰制的烟种正山小种除桂圆香之外,还有一股焦糊香和松烟香。

金骏眉,是正山小种红茶的改良品种,诞生于2005年,上等的金骏眉以茶叶鲜芽尖手工制作,属于价格比较昂贵的红茶。金骏眉茶形修长入眉,色泽金、青相间,茶汤色如琥珀,其香气以浓烈的花果甜香为主,幽雅馥郁。

闽红工夫茶,出产于福建省北部山区的红茶品种,主要包括政和县的政和功夫茶、福鼎市的白琳功夫茶和福安市的坦洋功夫茶三种,其中以政和大白条质量最为上乘。大白条条索肥厚,色泽乌黑,汤色红艳,有一种紫罗兰的花香,清幽淡雅。

英德红茶,出产于广东省北部山区的英德市的大叶种红茶,以英红九号最为优质。此茶条索紧结重实,金毫显露,茶汤红艳,花骨香突出,口感醇甜。

凤庆红茶,出产于云南省西南部凤庆县的大叶种红茶。此茶甜香气极高,口感醇和,茶汤红亮,香气持久,是中国红茶中的翘楚。

九曲红梅,出产于杭州西湖区西南郊钱塘江沿岸的大乌山一带。此茶细若发丝,汤底色如红梅,茶甜香浓郁,回甘持久。

肆丨红茶怎么冲泡

中式红茶冲泡方法非常简单,最好选用保温性好的白瓷杯,以95°以上的滚水冲泡。冲入沸水之后,要盖上杯盖焖制三分钟左右即可饮用。

英式红茶冲泡方法比较复杂,要有红茶杯、茶匙、奶壶和糖罐。由于英国红茶的茶叶一般是出茶快,颜色深,香气浓的红碎茶,用沸水冲泡之后,需要用茶匙不停地挤压茶袋。等茶汤红艳了之后,拿走茶包,倒入自喜量的牛奶和白糖,用茶匙搅拌均匀,一杯英式午后红茶就泡好了。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很期待能与您在评论区深入探讨一番。

我是土鳖君,一位爱极了中国的书生。

点关注,不迷路。

茶艺培训应包括哪些内容?

考初级茶艺师资格证非常简单,基本经过系统培训都能过。 初级茶艺师考试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 (1)理论知识:职业道德、基础知识、礼仪、接待、茶艺准备、茶艺演示、茶事服务、销售、茶艺馆设计要求、茶艺馆布置、茶饮服务、茶叶保健服务、茶艺表演、茶会组织、茶艺编创、茶会创新等。 (2)技能操作:礼仪、接待、茶艺准备、茶艺演示、茶事服务、销售、茶艺馆设计要求、茶艺馆布置、茶饮服务、茶叶保健服务、茶艺表演、茶会组织、差异编创、茶会创新等。

茶道起源?

虽然今天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出产茶叶,也有饮茶的传统,但最初都源自于中国。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栽培茶树,使用茶叶的国家。茶叶伴随着古老的中华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打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发展书卷,几乎从每一页中都可以嗅到茶的清香。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对于茶文化的起源问题,各家说法不一。唐代陆羽的《茶经》不仅系统地总结了种茶、制茶和饮茶的经验,而且将儒、释、道三家思想与中国古典美学的精髓融入茶事中,把茶事活动升华为一种充满中华民族特色的高雅文化。

中国古代人工植茶始于何时,曾经众说纷纭。陆羽《茶经》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民间也有传说,认为是上古神农氏遍尝百草时发现了茶叶。事实上,茶叶起源不会如此之早。《华阳国志·巴志》中提到古代巴蜀曾经将茶作为贡品进献给当时的天子周武王。由此可见,茶叶在商周时期就已出现。西汉王褒(生卒年代不详)《僮约》中有“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的文字,这里所说的“荼”就是“茶”,西汉初期马王堆汉墓中也发现了用于随葬的茶叶。这些都说明,至迟在西汉时期,茶叶就已经较为普及,并已逐渐自巴蜀向东部传播。

至于“茶”的名字的来源,也和神农氏有关。传说神农氏长着一个玻璃一样透明的肚子,但凡吃进肚子里的食物他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因此能够知道这种食物对于身体的利弊,这也是他多次中毒不死的原因。他喝了黄绿色的水之后,看见这种水在肚子里流淌,所到之处,把肠胃擦洗得干干净净。于是他就把这种植物叫做“擦”,后来就慢慢演变成现在的“茶”。

古人赋予“茶”字很多美好的含义,其中有两种解字说法流传最广:第一种,以“茶”字象征长寿。“茶”字的草字头与“廿”相似;中间的“人”字与“八”相似;下边的“木”则可分解为“八”和“十”。将由“茶”字分解出来的“廿”加上“八”再加“八十”等于108。因此,古代文人把108岁的老人称为“茶寿老人”。久而久之,“茶”字被用来代表长寿的意思。第二种,以“茶”字倡导回归自然。“茶”字可分为草字头以及“人”和“木”三个部分,“人”在草之下,木之上,即为茶,爱茶人将其解为:人在草木间,孰能不饮茶,同时也有倡导人们回归自然的意味。

在茶叶传播和流行过程中,佛教禅宗发挥了很大的作用。5世纪时,禅宗祖师达摩来到中国,从此佛教禅宗在中国逐渐兴起。禅宗修行时要求静坐参禅,经常为了修行而彻夜不寐。因为晚间不食不睡,故而能提神醒脑的茶叶就大受欢迎。茶叶首先在中原地区的僧人间流行开来,此后,随着佛教的传播,饮茶习俗亦自佛门传入世间。唐代时,饮茶习俗已遍及大江南北,上至王公贵戚,下至平民百姓,都将饮茶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何喝茶更合适?

喝茶是我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人们喜欢喝茶,不仅仅只是因为茶是一种健康的饮料,喝茶还可以帮助人们修身养性。对很多人来说,茶不仅是身体健康需要的日用品,也是陶冶情操的艺术形式。

但是,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正确喝茶的基础上,如果不能正确喝茶,茶不仅不能有益身心,喝茶者还可能会因茶致病,产生中医里所说的“茶癖”。

那么,怎样喝茶才能让茶不仅不会危害身体,反过来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呢?相对一些错误的喝茶方式,喝茶时注意以下一些问题更合适:

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喝茶

茶虽然是一种健康的饮料,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喝茶。比如儿童、孕妇、病人、神经衰弱者、对茶多酚敏感者、体弱者等,这些人喝茶,茶只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儿童喝茶,会影响儿童身体发育;孕妇喝茶会导致胎儿发育不良;病人喝茶,茶可能会加重病情,如果病人在吃药的话,茶会降低药的功能。

茶的刺激性都比较强,茶里含有的茶多酚会兴奋神经,让神经衰弱者更难入睡。一些对茶多酚敏感者,喝茶甚至会导致失眠。茶的强烈刺激对体弱者来说也是一种难以承受的负担。

因此,喝茶有益身心健康,前提是喝茶者本身是健康的,所谓有益,只能是好上加好的有益,不是从亚健康、不健康到健康的逆转。

喝茶要看自身体质,根据体质选择合适的茶,这是正确喝茶的基本原则。

人们的体质可以分为热性、中和、寒性三类,茶分寒性、中和、温性三类。像绿茶、黄茶,陈放年份不够的普洱茶生茶、白茶、黑茶(非渥堆发酵黑茶),都属于寒性茶;非足火乌龙茶不太寒;陈放年份足够的普洱茶、白茶、黑茶茶性中和;红茶、足火乌龙茶属于温性茶,渥堆发酵黑茶也属于温性茶,但新茶性燥,建议陈放几年再喝。

根据寒热对冲中和的原理,喝茶时,人们应该选择和自己体质相反的茶来喝,寒性体质选择温性茶,热性体质可以喝带点寒性的茶。中和体质对茶最友好(所有的茶都能喝),茶性中和的茶对喝茶者最友好(适合所有体质的喝茶者)。

如果想要让喝茶成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喝茶之前一定要了解自己的体质,根据体质选择合适的茶类来喝,这是正确喝茶的基本原则。

喝茶适时,四季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应该选择不同的茶来喝

喝茶须适时。喝茶时,人们不仅应该注意喝茶的时间(空腹、饭前饭后、睡觉之前不喝茶),还应该根据自己的年龄阶段和四季的冷暖变化喝茶。

1.根据年龄阶段选择茶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人们也应该有选择性地喝茶。茶除了有温寒差异之外,茶的刺激性还有强、温和之别。

未成年人不适合喝茶,年轻人可以喝一些刺激性比较强的茶,人到中年以后,人的身体机能开始走下坡路,人们喝茶就应该选择一些茶性比较温和的茶来喝了,比如陈放年份足够的足火乌龙茶、普洱茶生茶、白茶、黑茶等。

年龄比较大的喝茶者尽量少喝一些刺激性比较强的茶,不仅如此,喝茶应该以淡茶为宜。

2.根据四季冷暖变化喝茶

四季有冷暖变化,喝茶应该根据四季的冷暖变化喝茶,冬季、初春比较寒冷,适合喝一些温性茶(红茶、足火乌龙茶),晚春、夏季、初秋炎热,适合喝寒一点的茶,如绿茶等;秋季适合喝一些茶性比较中和的茶。

即便是什么茶都能喝的中和体质,也要根据四季冷暖变化喝茶,只有这样,才能让身体各方面达到更好的平衡,促进保持健康。

喝茶适度,不贪杯,不可以茶代水,不喝浓茶。

有些人非常喜欢喝茶,一天到晚茶杯不离手,甚至以茶代水,这样喝茶不仅对身体无益,长期以往,有的甚至会造成身体病变(胃病、结石、贫血、营养不良)。喝茶虽好,但也需有节制。

随着喝茶时间的增长,很多喝茶者会发现一个问题,茶越喝越浓,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器官对茶的刺激性越来越钝化了。浓茶对身体非常不好,茶的浓度大,意味着刺激性强,人们摄入茶里的有害物质的量增加,自然对身体有害无益。所以,喝茶一定要控制浓度,应该浓淡适中。

喝茶不急,不贪新茶,不喝烫茶

1.不贪新茶,尤其是后发酵茶,不要喝新茶

很多人喜欢喝新茶,从口感与健康的角度来说,茶未必是新茶最好。像绿茶、红茶、乌龙茶最好放一段时间再喝(绿茶放一个月,烘青绿茶放两三个月;工夫红茶放一个月,小种红茶放两三个月;足火乌龙茶放两三个月退退火再喝)。

所有的后发酵茶,如晒青绿茶(普洱茶生茶)、晒青红茶、白茶、黑茶等,建议不要喝新茶。新茶普遍寒性大,刺激性强,浅尝可以,但是长期喝会损害肠胃甚至整个身体健康。

2.热茶温饮,不喝烫茶,少喝凉茶

人们泡茶时,一般主张使用热水(一般85度以上)或沸水,所以有热茶之说。茶泡好以后不要着急喝,可以等茶凉一下,不烫嘴再喝。

喝茶时更适合热茶温饮,不主张喝烫茶,烫茶不仅会降低人们喝茶的品饮愉悦感,还会烫伤我们的口腔、咽喉等器官,长期喝烫茶,这些器官有可能会产生病变。

虽然天热的时候喝一点凉茶感觉上会舒服一点,但从身体健康的角度出发,喝茶时少喝凉茶更适合,凉茶会刺激肠胃,也会让身体积累寒性,对身体无益。

写在后面的话

除此之外,基于喝茶的品饮感受与身体健康,喝茶时最好还要注意一下茶叶的品质,像久泡茶、劣茶等最好不要喝,发霉茶不能喝。

万事万物的道理都是相通的,茶理也不例外。喝茶须适时、适度,过犹不及的道理同样也适用于喝茶。前人说,为人不愠不火为上,做事不急不躁乃佳,喝茶亦然。

茶道用具中的茶则是做什么用的?

义芳君说茶 | 第689期原创茶说

说到茶道六君子之一的茶则,早在唐宋时期,就已在茶桌必备茶器中占有一席之地。

它是茶圣陆羽在《茶经》中主要介绍的28种茶具中的一种,“以海贝、蜗蛤之属,或以铜、铁,竹匕、策之类。”

西安法门寺曾经出土了一套唐代宫廷煮茶用器,里面就有唐代茶则,如今正静静地躺在博物馆里,向人们展示着它尘封前年的历史风貌。

按照陆羽老先生的介绍,那时候茶则既可用铜、铁、竹等材质,甚至可以用海贝、蜗蛤等材质来制作。

话说回来,茶则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用的呢?

陆羽老先生一个“则”字,早就透露了先机。

《茶经》中记载,“则者,量也,准也,度也。”不论是古代,还是现在,茶人们主要使用茶则从茶叶罐中取出适量茶叶。

不过,由于茶则的容量有限,这在茶形紧结的乌龙茶,或条索较细紧的茶品中使用比较方便,而在条状、片状、细长状的茶品中并不常见。

有人说,茶则和茶匙长得挺像的,不会是孪生兄弟吧!

其实,茶匙形制上比茶则小许多,类似汤匙,有茶人称之为茶拔。主要用于投茶时,便于控制投茶量;或者冲泡倒茶渣时配合使用,既便于清理,又卫生优雅。

还有人很好奇,茶则与茶荷,究竟有什么样的区别?

茶荷,其实就是茶碟,属于茶叶发烧友们青睐的一种茶具,常与茶则搭配使用,用于暂时盛放刚取出的茶叶,便于茶友们开泡前观赏品鉴。

茶荷通常做工精致,有多种造型及竹、木、铁、铜、玉等多种材料,是茶人们所喜爱的一种具有高雅艺术气息的茶器。

本文由义芳君原创撰写,每日分享茶文干货,欢迎爱茶的您留言交流。

了解更多茶知识,请关注私信义芳君说茶,有问必答!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35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