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茶素,茶叶金花和霉变的区别

2023-08-05 116阅读 0评论

茯茶素,茶叶金花和霉变的区别?

看:观看茶叶是否保存得当,干茶是否干爽,茶叶表面与内部是否有真正霉变。但要注意两点:

(1)新茶尤其是茯砖茶,由于刚出烘房不久,茶砖内部发花完成经烘房干燥后,砖体内形成金花的菌丝并未死亡,因此茯砖买回去后可能砖内金花继续生长,使得金花越来越茂盛,而这种白色菌丝并非发霉,随时间推移,菌丝会自动死亡并消失。

茯茶素,茶叶金花和霉变的区别

(2)存放中的黑茶,若不小心因湿度过大,时间太长而使茶表面因受生成白毛,这只是表层风霉,及时擦掉或者取出拿到通风干燥的地方进行晾晒,也可以抽湿(空调上有的)或在阳光下晾晒,长出的霉毛过几天自然会消失,这种风霉不会影响茶的口感,反而会加快黑茶的转化,口感会更佳优良,但内部发霉则属于变质。

闻:冲泡时更容易分辨,陈味是自然柔和,霉味是有刺激性,冲鼻,不顺畅不自然。

在南方梅雨季节,由于水气比较重,会比较容易散发出一种仓味,这种仓味是可以随着季节改变而退去的,这种仓味不是发霉。因此南方茶友在湿度比较重的季节中要更加注重干燥保存,如果一旦发现茶上已经有这种气味,也不必担心,及时干燥即可。

品:有陈味的茶汤口感自然无杂味,年份久的黑茶口感柔和顺畅,霉变的茶,有“麻、挂喉、叮喉”感,口感刺激,难以下咽,这是最为重要的辨别是否霉变的证据。

茯茶内部是“金花”还是“霉菌”?

黑茶的“金花”不是有毒的黄曲霉素,实是冠突散囊菌,一种散布在茶砖上的细小金黄色颗粒,对人体有益的益生菌。有一定年份的黑茶,会有大家所看到的黄色菌种,其实这是经过岁月转化成的“金花”,主要是以安化黑茶茯砖茶为代表,“金花”是其特色和标志。

这些金花一般存在于茶饼、茶砖的中心,要撬开才能看到;而发生霉变的黄曲霉多数是因为存放的时候导致的,所以通常会在表面。“金花”是一颗颗的,不存在霉丝,在茶叶里比较牢固,不能轻易擦掉;而黄曲霉必然有霉丝,很容易吹走,再者会与白霉共生。

“金花”的产生都是零散地分布,茶叶整体都会存在;而因为黄曲霉是外界存放不当引起,会出现某地方成片,某地方没有这种现象。作为有益菌的“金花”,与所谓的“发霉”,是不可混淆为一谈的。

经专家研究鉴定,“金花”具有显著降低人体类脂肪化合物、血脂、血压、血糖、胆固醇等功效。它能分泌淀粉酶和氧化酶,可催化茶叶中的淀粉转化为单糖,催化多酚类化合物氧化,实现茶叶色、香、味品质成分的转化,在长期的饮用观念中形成了黑茶以有“金花”为上品的观念,有“茶好金花开,花开茶质好”之说。

另外不同年代茯砖茶的“金花”色泽是不断变化的:刚出烘的新茯砖茶,砖身内生长大量的金黄色颗粒,形似“米兰”。随着陈放年代的延长,金花逐渐萎缩变白,有些年代久远的茯砖茶已看不到金花,只是隐约可见白色的斑点。因此,新茶“金花”茂盛而有些老茶“金花”较少甚至看不到。

总的来说,发霉的黑茶不管是从形状上,还是气味上,都是让人感到不舒服的。所以,两者之间是很容易就可以区别开来的。黑茶中的金花也是一种有益的菌体,因此,我们不用担心这样的菌体会影响到身体健康,只要注意与霉菌区别开来即可。

三年前的茶叶其中包括红茶绿茶还能喝吗?

先回答问题,然后再详细解答。

在合理、妥善保管的情况下,存放了三年的茶叶是可以喝的。

老茶农聊茶,以理论推敲,以经验介绍,以事实说话。我是八两红的老郑,一个爱做菜的茶农。

从茶叶存放的执行标准来说说茶

前段时间,读了一篇文章:文中介绍了广东东莞现有藏茶30万吨,并且就30万吨藏茶做了详细的分析。

文中介绍说:东莞藏茶30万吨,以东莞常住人口约800万人,每100人当中有1人喜欢喝茶,每4个人每月喝掉1饼普洱茶计算,这些藏茶够东莞人喝大约3500年。

藏茶与否,褒贬不一。其实,我们应该以一个理性的态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而今天,聊的不是应不应该藏茶的问题,聊的是茶叶是否可以长时间存放的问题。

一、普洱茶的执行标准

众所周知,普洱茶是适合长期存放的一个茶类,并且能够越陈越香。

在我国的茶叶生产国家标准里面,GB/T22111-2008是普洱茶生产加工的执行标准。

下图中,红色方框标注的内容,就是国家标准GB/T22111-2008里面对普洱茶保存期的一个限定标准。

由此可见,普洱茶在符合标准存放的情况下,是可以长期保存的 。

二、白茶的执行标准

普洱茶适宜长期保存,那么白茶是否也是适宜长期保存呢?

我们一起来查看一下,找到白茶的执行标准,看看国家对白茶所制定的执行标准是怎样的。

GB/T 22291-2017 是白茶生产加工的执行标准。这个标准是从2018年开始执行的,是一个最新的标准。我们也同样来看一看,标准里面对白茶的存放期限是怎样规定的。

由上图方框标注处可以看到,白茶在符合标准存放的情况下,也是可以长期保存的 。

三、绿茶的执行标准

绿茶的执行标准比较有意思,在新颁布的标准里面,并没有限定绿茶的保存期限是多长时间。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绿茶的国标。

最新颁布的国标GB/T 14456.1-2017 为绿茶生产加工的执行标准,在其最后一项贮存规定里面,要求绿茶的贮存应符合GB/T 30375标准的规定。

我们先不去查看GB/T 30375标准的详细内容,我们再看一看红茶的执行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四、红茶的执行标准

红茶生产加工的执行标准号有3个,分别为:

代表红碎茶的GB/T 13738.1

代表工夫红茶的GB/T 13738.2

代表小种红茶的GB/T 13738.3

现在,我们就随便找其中一个红茶的执行标准来看看,在红茶的执行标准里面,关于红茶的存放标准是怎样规定的。

老郑查找了最新颁布的红茶国标GB/T 13738.2-2017,在其最后一项贮存规定里面,要求红茶的贮存应符合GB/T 30375标准的规定。

红茶贮存的执行标准,竟然也是和绿茶一样,要求红茶的贮存,应符合GB/T 30375标准的规定。好吧,那我们再去找一下乌龙茶的执行标准。

五、乌龙茶的执行标准

乌龙茶的品种非常繁多,有铁观音、黄金桂、水仙、肉桂、单丛和佛手和大红袍等多个品种。

那么乌龙茶的国家标准又会有什么不一样呢?大家看看下图就知道了。

乌龙茶包含了那么多个品种,而每个品种的执行标准都各不相同,这也是许多茶友都没有想到的吧?

下面,我们就选择一个现在比较流行的肉桂的执行标准来看看。

在乌龙茶中的肉桂,其执行标准是GB/T 30357.5-2015,我们在这个执行标准的最后一项,关于贮存的要求一栏可以看到:应符合GB/T 30375的规定。

看来GB/T 30375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标准了,这么多茶叶的贮存标准,都要以它为标准。

在六大茶类:绿茶、红茶、黑茶、白茶、黄茶和乌龙茶里面,我们已经查看了大部分的标准。其中,普洱茶属于黑茶。黄茶和绿茶属于十分接近的茶。那么,我们就不再去查看与这两种茶相关的执行标准了,直接寻找查看GB/T 30375。

GB/T 30375是什么标准

GB/T 30375是什么标准,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好像挺有意思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原来,GB/T 30375是一个茶叶贮存的标准,通读全文,我们在这个标准里面,并没有看到关于茶叶到底可以存放多长时间的规定。

在第三张图片里面,方框标注的内容里,规定了茶叶必须采取的保质措施,对各种茶叶分别做出了详细的要求和规定。

所以,通过查阅茶叶的相关执行标准规定,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存放三年的茶叶,只要保管方式正确,是可以饮用的。

下面,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茶叶经过存放以后的变化

茶叶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是会产生一定的变化的。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经过存放的茶叶,会有什么变化。

一、从普洱茶的存放来看茶叶的变化

普洱茶,在六大茶类中属于黑茶类。

无论是普洱生茶还是普洱熟茶,其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以后,口感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①苦味、涩味和甜味的变化

首先,在存放的过程中,苦味和涩味逐渐减轻,甜味则基本变化不大。

老郑早些年跟许多茶友一样,非常痴迷普洱茶。在那几年当中,几乎每天都会泡十几泡普洱茶。

老郑泡普洱茶,一方面是为了认识普洱茶和学习普洱茶。另一方面是为了身边的一帮普洱茶发烧友。

人多热闹,多人一起交流,对茶叶的认知会更加清楚。通过长时间的品饮、比对,对普洱茶的苦味、涩味和甜味,得出了以上结论。

②普洱茶香气的变化

经过存放的普洱茶,其香气的变化会随着年份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其中生茶比熟茶更加明显。

普洱生茶,刚刚出来的新茶,香气会十分明显。好喝与否,是否适合自己的口感,几乎是一泡即可定论。

经过一年的存放,香气就会产生变化。三年、五年、十年,普洱生茶那种类似于绿茶的清香气味,在一直减退,茶饼外观颜色也开始逐渐转变成为深褐色。

存放时间较长以后,普洱茶(包括生茶和熟茶)会开始出现陈味。普洱茶的陈味,喜欢的茶友称之为陈香味,不喜欢陈味的茶友,则会认为这是发霉的味道。

在普洱茶后期的变化当中,随着存放年限的增加,其转化会更为复杂,各种各样的香气层出不穷。也许,正因为如此,才引得众多茶友对其痴迷。

③普洱茶口感的变化

普洱茶,在新茶存放至第三年的时候,表现出一种最难喝的状态,继续存放以后,又逐渐变得好喝了。

而这种状态,在存放至第七年左右的时候,会再次出现。随着存放时间的继续延长,普洱茶的口感又会再次向好的方向转变。

普洱茶存放的年限越长,滋味越醇和,但是香气和苦味、涩味等被称之为茶味的感觉,则会越来越弱。

虽然茶味越来越弱,但茶汤的嫩滑程度会更高。好的普洱茶,经过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以上的存放,依然有强烈的生津、回甘口感。

普洱茶的执行标准,为什么会定为适合长期存放?就是因为:在适合存放的条件下,精心保管的普洱茶是适合饮用的。而且在存放的过程中,其每一个阶段的变化,都会产生各种不一样的口感。

二、从绿茶的存放来看茶叶的变化

绿茶一直以来都是以品饮新鲜的口味为主,不提倡长期存放饮用。

①绿茶适合新鲜品饮

明前茶,贵如金。这是一直以来,都在茶圈传唱的一句话。而在六大茶类当中,清明前的嫩芽,最适合做的茶叶,就是绿茶。

全国各地的茶树品种,各有不同。其生长周期,也是不尽相同的。虽然黄茶、红茶、白茶、包括黑茶(少量)也都有明前茶,但是作为全国销量最大的茶叶,绿茶追求明前茶的概念是根深蒂固的。

绿茶的品饮,以生产加工出来以后,放置半个月左右退火。退火之后的绿茶,就开始进入适饮期了。

新鲜的绿茶,气味清香,滋味醇和、甜爽,回甘、生津,再加上那一抹嫩绿的颜色,仿若春天的气息一样,非常诱人。

为了保持绿茶的颜色和滋味,资深茶友都会用冰箱来保存绿茶。所以,绿茶的最佳品饮状态,就是保持新鲜。

②经过长期存放的绿茶

自从00年代,国内的普洱茶炒得最热火朝天的时候,有一些痴迷的茶友,甚至打起了绿茶的主意。

那个时候,市面上有一些绿茶生产企业,其仓库里面积压了多年的老茶,也被普洱茶发烧友挖了出来。

烘青普洱生茶的加工工艺,前期制作过程和绿茶是基本一样的。只不过是在后期,多了一道压饼的工序。

为数不多的绿茶生产企业,其仓库的库存的老绿茶,实际上就是类似于烘青工艺制作的普洱生茶,一直都在以散茶的状态存放。

这种经过长时间存放的绿茶,从茶厂茶仓被挖掘出来以后,竟然也受到了市场的追捧。只不过因其数量太少,无法形成炒作的气候。

所以,经过长时间的存放,绿茶也会变成另外一种风格,形成一个类似于普洱生茶的茶品。

三、从红茶的存放来看茶叶的变化

老郑在还没有种植有机茶之前,就已经开始制作红茶了。正是因为红茶,才把老郑从一个小生意人变成了一个茶农。多年以来,凭着对红茶加工工艺的了解,对红茶的品饮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①新鲜红茶的口感

红茶香气最好的时刻,是在刚刚出炉的时候。刚刚出炉的红茶非常热气(广东方言,火气很重的意思),稍微喝多几杯,就会感到喉咙在冒火。

刚刚生产出来的红茶,存放半个月左右,开始进入适饮期。这时候的红茶,是作为商品红茶来说,香气最足的时候。

红茶只需要常温保管,在常温状态下,合理存放的红茶,经过半年左右的时间,香气就开始退化了。

存放半年以上,一年以内的红茶,喝起来口感还是不错的。但是,存放时间超过一年的红茶,香气就会逐渐加速退化,并且开始出现像普洱茶一样的陈味。

所以,红茶的最佳品饮期,是在一年以内品饮最佳。

②经过长期存放的红茶

在老郑的厂里,还有一些存放了七八年的红茶,用来留作试验品。

这些存放了许多年的红茶,老郑偶尔也会拿一泡出来泡着玩一玩。

经过长时间存放的红茶,口感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开始转变得像普洱熟茶一样,已经失去了原来的风格。

茶叶存放总结

在六大茶类中,黄茶和白茶是轻微发酵茶,而绿茶是不发酵茶,普洱生茶前期工艺与绿茶相同,这几个茶的特征是比较相像的。

红茶是全发酵茶,乌龙茶是半发酵茶,黑茶是后发酵茶,而黑茶里面有很大一部分茶,是经过渥堆发酵以后,再进行后发酵的茶。这几个茶的特性也是很相像的。

在前面举例的三大茶类中,经过长时间存放以后的变化可以看出:

偏向于绿茶类的茶叶,不发酵或者轻微发酵的茶叶,经过长时间的存放,其口感转变会像普洱生茶一样,有类似于普洱生茶的口感。

偏向于红茶类的茶叶,半发酵或者全发酵的茶叶,经过长时间的存放,其口感转变会像普洱熟茶一样,有类似于普洱熟茶的口感。

综上所述,茶叶在合适的条件下,经过长时间的存放,是可以放心饮用的。

认真、执着,追求美食的更高境界。我是八两红的老郑,一个爱做菜的茶农。探索美食的奥妙,分享美食的做法,与您共享美食的快乐!@爱做菜的茶农 更多家常菜的做法和奥妙分享,欢迎点击关注。

这是什么茶?

因为无法闻到喝到茶,仅从目前的两张图片来看,这款茶更像是台湾的高山乌龙。

首先,茶叶墨绿,茶汤清新,这符合微发酵的乌龙茶制茶工艺。

其次,茶梗保留,且较长,这更像台湾乌龙的生长特性和制茶方法。因为台湾茶海拔普遍较高,茶叶生长较为缓慢,因此茶梗较多。而台湾制茶一般不去梗,茶梗含有一定量的果糖,因此也会增加茶汤的甘甜。

下图为台湾高山乌龙:

不过,我判断这款茶应该不会是漳平水仙,因为漳平水仙的发酵会更重一些,不管是干茶还是茶底,都是黄绿相间,茶汤也更为橙黄。同理,金萱乌龙也比高山乌龙发酵重,茶叶更偏黄色,因此排除此茶。

下面是我冲泡漳平水仙的图片,请参考:

当然,这款茶也不太像铁观音,因为铁观音一般都无梗,而且茶底更为翠绿,茶汤也更为清新。如下图:

综上所述,我还是认为是台湾的高山乌龙。

当然,好喝最重要,希望你喝到的是一杯好茶。

关注我的头条号(北大喝茶人之琳TeaUp),看看我平时爱喝的茶,说不定你能遇到终生难忘的好茶。

咸阳的特产是什么?

咸阳的特产有泾阳茯砖茶、彬州梨、秦都红薯、淳化荞麦、兴平大蒜、三原蓼花糖、兴平辣椒、礼泉小河御梨、咸阳茯茶、彬县大晋枣、长武苹果、淳化荞面饸饹、咸阳马栏红。

泾阳茯砖茶

泾阳茯砖茶是一种非常优质的茶叶,茶体紧实,色泽黑褐油润,金花茂盛,菌香四溢,茶汤橙红透亮,滋味醇厚悠长。泾阳茯砖茶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泾阳茯砖茶属黑茶类,分有花茶、紧压茶、萃取茶等,泾阳茯砖茶又属紧压茶类。

彬州梨

彬州梨产自彬县,是地方名特水果,现在已经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了。彬州梨品质好,素以果面鲜黄、果皮薄、果肉白、果核小、汁多无渣、酸甜适口、香甜浓郁而驰名省内外,为历代贡品。彬州梨畅销全国,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秦都红薯

秦都红薯种植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已有种植。秦都红薯特色鲜明,皮红条正,口感干面,味道香甜,适合烤、蒸。红薯形状美观,长条形,粗细均匀,富含淀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

什么是茯茶素?

茯茶素分为茯茶素A和茯茶素B,茯茶素A和茯茶素B是完全由中国人发现、鉴定并命名的,而茯茶素是从金花(冠突散囊菌)中提取的,冠突散囊菌还是作为国家二级保密菌种。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1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