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吻恶少,你最希望自己变成什么

2023-08-05 106阅读 0评论

夺吻恶少,你最希望自己变成什么?

我今天好高兴,老阎宣我上殿,一捋额下长鬓:“石不死!你的阴寿尽了,该去阳间投生,猪马牛羊,鸡狗兔蛇,凤雀人羽,你可自选一项,别误了时辰。”

选什么好呢?猪羊,乃人中囗食,马牛吃草尽干苦力,累死累活,老了还得挨一刀,粉身碎骨。母鸡下蛋,公鸡打鸣;到头来仍不免一死,饱人肚肠。狗还好一点,给人看家护院,但偷狗者众,冬天肉为上补,不好。野兔在外,为野兽之食;家兔在人,大多养之吃肉也不好。凤凰乃吉祥之鸟,人人喜欢。投生成人,若生在富贵之家还好,锦衣玉食,逍遥快活。若生在贫寒之家,命运难料。蛇乃冷血动物,野外生存,常常饿肚子,到冬天还得不吃不喝,勒紧裤带冬眠死撑,人见着就有性命之忧,更不好……

夺吻恶少,你最希望自己变成什么

“石不死!”阎王见我半晌不回话,有点不耐烦。“想好没有?时间可不等你!”

“投生成凤凰行吗?”我连忙说。“龙飞凤翔,明月在天。幽幽山河,随我玩转。世人见我,皆称吉祥……”

“哼!”阎王冷哼。“凤凰为何物?本王不知。快点重选!”

我想尘世间的人有两大喜好:一曰金钱,二曰美女。金山,能呼风唤雨,撒土成兵,一呼百应,笑傲江湖。美女能揽动河山,悦动春风,令帝王朝秦暮楚,挥兵相向,战鼓擂响,战马奋蹄,刀剑耀日,狼烟滚滚。

于是,我说:“大王!我投生成金钱如何?”

“啊哈哈哈!”老阎闻言厉笑。“金钱为何物?上古贝壳石子,中间铁钱交子,金锭银锭,银元袁大头,黎元洪,再到红尘间满天飞的红票票,太多太多。再说了,金钱是人间的产物,非投生所能。快选快选,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

“那就做投生成一个超级大美女!”我咬咬牙说。“要有雪莲之质,山茶之本,茉莉之韵,红梅之性,栀子之馨,牡丹之色!”

“啊呵哈哈哈……”老阎这下笑得前倾后仰。“那你不压倒妲己,折杀西施,倾断王嫱,气死貂蝉,羞晕飞燕,迷死天下人?不过……”老阎两眼一轮,意味深长地看着我,突然住嘴。

“不过什么?”我迷惑不解。

“那你的洞房花烛要属于我!”老阎阴阴一笑。“到时我变个白马王子,前来会你。来人!”

一阵阴风,送投公到:“大王!有甚吩咐?”

“速速将石不死变成超级大美女,送去投生!”老阎一摆手,转身而走。

“美差!”送投公不知作什么笑:“嘎嘎嘎!石不死随我来。”

黑雾涌起,我身不由已,随雾飘出。正行,前面出现一座府邸,萤光生辉。送投公闪身而出:“哎哟!可真是个人见人爱的美人儿,跟我到府上坐坐?”

“大胆!”送投公丑陋不堪,獠牙外露,看着我就恶心。他正伸手拽我,一道红光突现,看时却是踩着风火轮的三太子哪吒。“送投公!前些时刚刚斩了祸害殷汤的狐妖苏妲己,她怎么又重生要现人间?待我斩之。”

他不容我分辩,丟出了乾坤圈,往我头上砸来。

“使,使不得!”送投公急得大叫,那乾坤圈闪着金光,罩着我全身,动弹不得。

“叮!”我正闭目待死,一声脆响听得一人大叫:“三太子!我老猪与她有缘,这可怜的花朵儿,哪里是狐妖?”原来是猪八戒到了,还是他懂得怜香惜玉!

“老猪!”哪吒怒道。“你已成佛灵山,做了净坛使者,如何凡心不灭?”

“三太子!”八戒哈哈大笑。“灵山不好玩,臭矩规太多,我要带着鲜花朵子,回我的神仙洞府,自由自在快活!”

“那就休怪我无情!”哪吒大怒,挥动尖枪,与八戒大战起来。

“祸根啊!”送投公趁机把我一拉,“快走,快走。”

“哪里走!”送投公涌动黑雾,快速奔走,眼看要出冥界,见一人破雾而出。我一看心中欢喜:来人天圆地方,剑眉朗目,身材高大,手持宝剑,风度翩翩,一表人才,正是我心中的白马王子。

“柳湘莲!你不住红楼,拦我去路作甚?”送投公似乎对他不屑一顾。“给老子闪开!”

“她乃我妻尤三姐也,特来接她余生共存!”柳湘莲说着,宝剑出手,如闪电迅疾。

“你还反了!”送投公大怒,挥出了黑云。“看我怎么收拾你!”

“石小姐!快跟我走!”这声音好温柔,说得我心神一荡。我让他牵住了我的纤手,带我夺雾而走。

“琏二爷!你又想害人?”哎呀妈耶,原来是凤辣子的男人死贾琏!尤二姐就死在他手里,我可不能拿我的花容月貌,还有小命开玩笑:我得赶紧走。

“砰!”刚欲挣脱他的手,死贾琏的身子就飞了出去。“妈的死恶少!姐儿,请跟我来。”

“宝,宝玉?”我又惊又喜。“怎么会是你?”

“石姐姐!”贾宝玉一把抓住了我的温润小手。“红楼败了,赖昌星吃了官司,家破人亡。你跟我做和尚尼姑,清修静身去,好不好?”

“不好!”我正高兴,一声轻叱吓我一跳,薛宝钗跳了出来,她流着泪对宝玉说。“郎君!你不能出家做和尚,我还等着你呢!”

“你不是个好东西!”我羞得脸红,挣脱了宝玉的手,正准备离开,林黛玉哭哭啼啼地跑了过来,指着宝钗大叫。“你与我的宝哥哥拜花堂,我在萧湘馆痛断肠。他明明是我的郎,你偏偏要把他来抢。可怜我身后无靠墙,你欺我孤苦零丁无爹娘。今生今世我无指望,欢

欢喜喜空爱一场……”

我听着悲从中来,过去一把抱住了黛玉,捧头大哭:“人生来来去去一场,做爹做妈都为谁奔忙?一年四季总在苦苦盼望,儿啊女啊何时能回身旁?平平安安人还好想,一旦有事操碎了心肠。一囗气在放不下重重心事,相聚起总是热泪千行……”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

这事,就得反问一句:大闹天宫的时候,牛魔王怎么可能会帮助孙悟空?

因为,放在《西游记》原著小说里,牛魔王,不是什么枭雄,相反却是个老于世故的滑头妖怪。

要是乍一看去,本领高强的牛魔王,确实大哥范十足。可是,就是在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桥段里,这位“大哥”就早现了原形。

先是孙悟空不肯做弼马温,一怒反下了天庭,接着又扯起“齐天大圣”战旗,身为孙悟空“大哥”的牛魔王呢?一看好弟弟打了胜仗,立刻跑来祝贺,顺坡下驴一句豪言:贤弟言之有理,我即称做个平天大圣”。这“蹭热度”的本事,真不是一般的强。

但“蹭热度”蹭得轻车熟路的牛魔王,又怎样对待落难时的好兄弟孙悟空呢?听听被押五行山时,孙悟空自己的原话:“我在此度日如年,更无一个相知的来看我一眼。”当年风光时一起喝酒的好大哥牛魔王,早不知道躲哪里去了。

难道是牛魔王大哥工作比较忙?瞧瞧《西游记》原著第六十一回,即“三借芭蕉扇”的桥段里,牛魔王自己说的话:“他(唐僧)二徒弟猪精,三徒弟沙流精,我当年做妖怪时,也曾会他”。也就是说,在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的五百年里,牛魔王的业余生活也丰富多彩,还和被贬下凡间的猪八戒沙僧打得火热,就是忘了五行山下受苦的孙悟空!

为什么厚此薄彼?猪八戒沙僧虽然也是贬下凡间,但人家毕竟是昔日天庭里的高官,西游世界里的高层人脉十分广。至于五行山下的孙悟空?他可是犯了大闹天宫的重罪,当然是能躲多远就躲多远!别说去五行山下探望,见面都要装不认识!

事实也正是如此,对待这段兄弟感情,《西游记》原著里的牛魔王,做法也相当绝情。不但自己绝口不提与孙悟空的昔日兄弟情谊,就连对儿子红孩儿,也是守口如瓶。以至于后来红孩儿胆大包天抓了唐僧,被孙悟空找上门来时,顾念昔日兄弟情的孙悟空,还打算用这层关系打动红孩儿,却不料被红孩儿一顿抢白:“这猴子一发胡说!你是那里人,我是那里人,怎得与我父亲做兄弟!”

以这几段事实说,满身“大哥范儿”的牛魔王,岂不就是个老于世故的滑头妖怪?这样的“大哥”,做个酒肉朋友也就凑合,深交却万万不能。如此嘴脸,《西游记》原著里的孙悟空,却是一度都没看清楚,起初听说红孩儿是牛魔王儿子时还“满心欢喜”,连呼“一叶浮萍飘大海,为人何处不相逢。”满以为可以叙叙旧,却被沙僧一语嘲笑:“他那里与你认甚么亲耶?”醒醒吧猴哥,牛魔王是什么人你还没看出来?

如果说,牛魔王的这些“世故”,还算是人之常情。那真正给他招来祸事的,却是他极度的自私。

因为牛魔王的这一套“发达时蹭热度,出事躲猫猫”的交友原则,可不止为了在西游世界里明哲保身,随着家业的壮大,他更是借此胡作非为,不信就看他的宝贝儿子红孩儿,竟然都在火云洞“常常把我们山神土地拿了去,烧火定门,黑夜与他提铃摇号。”甚至还“拆庙宇剥衣裳,搅得我等不得安宁”。如此恶少为何没人敢管?还不是因为背后这人脉广阔的老爹牛魔王?

而在红孩儿自作死,抓唐僧导致被观音菩萨教训后,对儿子得到的“宽大”处理,牛魔王非但没感恩,更没检讨儿子的恶行,反而更恨孙悟空恨得牙痒。而且把对孙悟空的恨意,生生灌输给牛魔王家每个家庭成员。牛魔王的弟弟如意真仙,就被牛魔王煽动的火冒三丈,主动在女儿国挑衅孙悟空,反被孙悟空胖揍一顿。后来借芭蕉扇时,铁扇公主也是咬牙切齿,也被孙悟空钻到肚子里折腾了一通。

如果说,这种不知悔过的自私,已经害了牛魔王的弟弟与老婆儿子。那么在“三借芭蕉扇”的桥段里,牛魔王更暴露了最猥琐的嘴脸——欺软怕硬。

其实,即使在经历了这么多恩怨后,遇阻火焰山的孙悟空,却还是顾念着昔日的兄弟情分。去积雷山找牛魔王帮忙时,见面时就是“整衣上前”,张口就施礼叫“长兄,还认得小弟么”。被牛王冷冰冰怒骂了好几句,却还是耐着性子解释。就连劈腿牛魔王铁扇公主夫妇的玉面狐狸,孙悟空都忍住火气叫“二嫂嫂”。真是希望能以兄弟情打动牛魔王,换得师徒平安过火焰山。

可是牛魔王呢?面对五百年没见的小弟孙悟空,却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派头,张嘴“猢狲”闭口“猢狲”,他眼里的孙悟空,只是个“保护唐僧西天见佛求经”的刑满释放人员。当然就耍起威风,孙悟空好话说得嘴干,还是拦不住他抄起铁棍开打。彻底撕破了兄弟脸皮。在积雷山过惯了舒服日子的他哪里想到,孙悟空担当的是何等重要的使命。这位大哥的眼皮,就是这么浅。

待到孙悟空终于被牛魔王气红了眼,使出真本事与牛魔王血战时,牛魔王这才尝到严重后果,先被孙悟空猪八戒联手胖揍,又被五台山峨眉山昆仑山各路金刚联手围剿,最后又被哪吒带着天兵剑砍火烧。可笑的是,跟孙悟空打的天昏地暗的牛魔王,撞上“有背景”的金刚天兵,却连动手的胆也没有,就知道撒腿逃命。单以血性勇气说,他连自己敢作敢当的结发妻铁扇公主都不如。

就这样,欺软怕硬的牛魔王,到底被抓了俘虏,牵到佛地接受改造,昔日的幸福生活就此断送。真正害了他的,不是唐僧师徒,却是这过头的“精明”。

所以说,就算是做妖,也不能太牛魔王。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如果召唤的都是中国的英灵?

看过《fate zero》或者《fate stay night》动画的人可能会感到疑惑,这些动画作品真的怎么翻找都没有来自中国的英灵,确实比较遗憾这些动画作品确实没有中国英灵,我们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难道还找不到几个具备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吗?

但是不要着急,除去动画fate的其他作品例如PS4/PSV平台游Fate/EXTELLA,人气手游《Fate/Grand Order》却真实存在来自中国的英灵,真是让人喜出望外,一起来看看它们究竟是谁?

诸葛孔明 职介:魔术师/Caster

看过《Fate Zero》的朋友可能会哭笑不得,这不是《Fate Zero》中曾经登场的王妃吗?本来以他的能力与实绩来看是不可能成为英灵的,不过在手游 FGO 中,却因为某些原因而被中国妇孺皆知的三国时期军事家政治家孔明选择附身现世。其人格为诸葛孔明与埃尔梅罗二世两者结合而成,既能够发挥出英灵的能力,亦能够保有埃尔梅罗二世本人的感情和思考。随着灵基位阶越来越高,会变得越来越年轻,游戏中灵基再临3以后就可以看到更多人熟悉的《F/Z》中韦伯的姿态。

孔明在FGO中使用的宝具为 “石兵八阵”(对军宝具),来自于自己在败军之时所决行的传说阵型,石兵八阵以巨大的岩石构成,会让侵入者在其中迷失方向,最终逼入死境。另外也有着使Assassin气息遮断技能无效的效果。

吕布奉先 职介:狂战士/Berserker

又是一位来自三国的人物,这位英勇的武将可以说无人不晓,首次登场于PSP平台游戏《Fate/EXTRA》,第六战的敌方Servant。在手游《FATE/GO》中也是三星战神,能够发挥比五星的大公还要强大的宝具输出。能和斯巴达克斯在罗马首都大战三百回合~宝具为能够变形成五个形态六种使用方法的多重兵器的军神五兵(也就是方天画戟的真名)就像是吕布一个人持有五名Servant的宝具一样。

荆轲 职介:暗杀者/Assassin

同样登场于手游《FGO》中的Servant。“图穷匕首见”,受燕太子丹所托入刺秦王嬴政,失败被杀的著名刺客荆轲之名也是尽人皆知,作为“杀阶(Assassin)”从者被召唤出来实在太适合不过。但是在 Fate 中的荆轲与史实有些不同为女儿身,在fate系列中被“惨遭”娘化,是很可爱啦~不过在这个著名的亚瑟王与古罗马暴君尼禄都是男装丽人的世界中一点都不稀奇,是男是女已经不重要

其宝具为 “不还匕首(ただ、あやめるのみ)”(对人宝具),重现出了刺杀秦始皇场景,由来便是上面也提到的“图穷匕首见”,以神速突击敌人,并用地图卷物内隐藏的匕首刺杀对方。

顺便一提,荆轲在 FGO 游戏中拥有的技能之一的名字“旁若无人”,则是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玄奘 职介:魔术师/Caster

这个巨ru的妹子竟然是玄奘?真的辣眼睛。。。阿弥陀佛,我们西游记著名角色在一次惨遭娘化。不过已经不重要了,毕竟是fgo

活动“星之三藏酱,出发去天竺”先行实装,后于主线第六章剧情正式实装。玄奘法师的形象,由于《西游记》的各种影视动画作品早已经深入人心,而在“Fate”系列中作为 Servant 召唤出来的大唐圣僧

1978年日本拍摄的《西游记》中,为了表现三藏如女人般的美貌,而选用夏目雅子女士出演,由此开始,由女演员饰演三藏一事在日本成了惯例。受到这些影响,“女性唐三藏”也成了ACG中的惯例,男性反而少见,而喜欢搞变性的Fate自然也不例外。

玄奘的宝具为“五行山·释迦如来掌”(对军·对城宝具),借用崇高的佛祖释迦如来佛一小部分力量放出的单体高伤害宝具,战斗胜利后还有台词“感觉就算悟空不在,也完全没问题一样!……大概!”。

玉藻前 职介:魔术师/Caster;枪兵/Lancer、狂战士/Berserker(FGO中)

同样初次登场于PSP平台游戏《Fate/EXTRA》,为了实现其“想成为良妻”的愿望而化成英灵。

其实在日本本土最早的传说中,玉藻前只是作为传说中迷惑鸟羽上皇的狐狸精的形象出现,与中国“狐狸精”的形象妲己,褒姒无关,但其形象因为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在之后的日本小说,歌舞伎多次创造,形象逐渐发生了变化,将其和中国的恶女妲己或褒姒相结合,有的作品中说她是妲己,有的作品中说她是褒姒。

哪吒太子 职介:枪兵/Lancer

作为少数幸运能达到C的lancer,少年英雄,官方设定里,性别是----无。在Fate/Grand Order西游活动中出现的谜之角色。是觉者派遣来观察玄奘的监视者,但是由于玄奘陷入迷途而忍不住来到台前提示。在设定中是与孙悟空齐名的神代英雄。

没想到fate系列有这么多中国英灵,我想未来我大中国会出现更多有趣的英灵!

欢迎在留言区讨论关于fate系列和中国英灵的话题!

九位总督的最后下场如何?

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朝一共设立了9位总督,分别是东三省总督、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和云贵总督。

宣统四年(1912年)2月12日,清末帝溥仪退位,清灭亡。而后随着清朝的覆没,清所设的9位总督也走向了消亡。

东三省总督-赵尔巽

赵尔巽是清朝东三省最后一位总督,汉军正蓝旗人,清同治十三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一职。1903年1月,从山西布政使调任湖南巡抚,自此步入封疆大吏的行列中。

在湖南巡抚的任上,他大力推行新政,因此受到慈禧的重视。如此,在湖南巡抚任上不到一年的时间,赵尔巽就被调往中央,署理户部尚书。1905年,又调任盛京将军,在盛京任上赵尔巽大力整顿东三省财政,成立财政局,铸造银元,创办东三省银号,发行纸币,因此让东三省的财政得以大有改观。

1907年,清廷设立东三省总督,1911年赵尔巽被溥仪任命为东三省总督,数月后武昌起义爆发,之后全国数省宣告脱离满清,支持革命。当然赵尔巽却是支持清朝的死忠粉,东三省不但没有宣布独立,反而是成立了反对革命党的保安会,并大肆屠杀革命党人。

1912年溥仪宣布退位,清朝正式宣告灭亡。 当然清朝虽灭,但因此时北洋政府急于稳定全国,从清朝的手中平稳的接受全国,碍于赵尔巽在东三省的地位,北洋政府依旧任命他为奉天都督,负责管理东三省。

不过赵尔巽虽属民国的官员,但是他的心里还是想着复辟清朝。在奉天都督任上,他不但颁布“东三省反对共和十二条”条文,还依旧屠杀革命党人。最终,赵尔巽的作为激怒了革命党人,在众叛亲离下,赵尔巽最终无奈辞去都督职。

当然赵尔巽虽失去了都督的职务,但却并未放弃复辟清朝的梦想。来到青岛后,他与陆润庠、劳乃宣等人成立了“十老会”,幻想重现清朝昔日的辉煌。

1914年妄图恢复帝制的袁世凯,为了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他开始或用权势,或用财富大力拉拢那些满族的遗老遗少们,为此他专门成立了一个清史馆,然后让赵尔巽等遗老遗少进入其中。随后,赵尔巽接受袁世凯的任命,担任清史馆馆长,并最终于1927年编成《清史稿》,不久赵尔巽亦在同年9月3日因病去世,享年83岁。

直隶总督-张镇芳

张镇芳,河南项城阎楼人,袁世凯哥哥的老婆的弟弟。光绪壬辰年进士,被分配至户部任六品主事。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南逃,张镇芳因随驾有功,被任命为陕西司行走,效劳两宫。两宫回京后,张镇芳被恩赏四品衔,仍在农曹供职。

1902年,随着袁世凯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张镇芳开始飞黄腾达的官途。不久张镇芳历任天津河间兵备道、长芦盐运使等职。1907年袁世凯被夺直隶总督职,不过在袁世凯的安排下,张镇芳署理了直隶总督一职,直至1912年民国成立。

而后,在袁世凯担任民国大总统后,张镇芳被委任为河南都督兼民政长,成为了权倾地方的封疆大吏。

作为袁世凯的嫡系,张镇芳自然支持袁世凯的复辟行为,为了镇压河南反对袁世凯的革命党,他成立了“军警联合会”,利用军队血腥镇压了革命党。不过因张镇芳的手段实在太过于血腥,所以1914年,袁世凯碍于朝野和民间的压力,不得不将他革职查办。

1917年张勋复辟,张镇芳支持张勋并就任议政大臣兼度支部尚书。后张勋复辟失败,张镇芳先被北洋政府判无期,后改判监禁3个月。出狱后,依靠社会上的关系,张镇芳在次年又在天津担任盐业银行董事长,直至1933年因病去世,享年70岁。

两江总督-张人骏

张人骏,直隶丰润县人,同治戊辰科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庶吉士。历经同治、光绪、宣统三朝,先后任广西布政使、广东布政使、山东布政使等职。1900年升任漕运总督,自此步入封疆大吏的行列中,不久又先后改任山东、河南、广东、山西等地巡抚。

1907年7月,张人骏由广东巡抚升任两广总督,不久改任两江总督。 在两江任上,张人骏尽力维护了中国对于南海诸岛的主权,1909年四月,张人骏派水师提督李准、副将吴敬荣、刘义宽等170余人,分乘“伏波”、“琛航”等军舰前往西沙群岛,查明岛屿15座,命名勒石,然后在永兴岛升旗鸣炮,公告中外,重申南海诸岛为中国神圣领土。

四年后,武昌起义爆发,张人骏因忠于清朝,对于革命党采取镇压态势,当然最终的结果就是以失败而告终,失败后张人骏被迫乘坐日本军舰逃亡上海,后移居青岛。

1917年张勋复辟,张勋为了拉拢张人骏,本想授予他协办大学士之职。可此时张人骏已不想再出仕,随拒绝。1927年张人骏因病去世,享年82岁。

两广总督-张鸣岐

张鸣岐,山东无棣人,光绪甲午科举人。师从邮传部尚书张鸣岐,初不曾为官,而是入广西布政使岑春煊的幕府为幕僚,而又在广西巡抚李经羲处任幕僚,1904年在李经羲的保举下,正式步入官途,之后历任两广学务、营务处、广西布政使、广西巡抚等职。

1910年因贿赂庆亲王奕劻,张鸣岐升任两广总督兼署广州将军。同年4月,率兵镇压了广州起义,林觉民、喻培伦等几十人先后被杀害。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曾经死忠于清朝的张鸣岐见革命党已不可抵挡,遂宣布广东独立。

但是不久,张鸣岐又开始反对革命党。不久因革命党势力太大,张鸣岐又重新支持革命党。但后因害怕革命党的报复,张鸣岐携带巨款逃亡日本。1913年,袁世凯担任民国大总统后,张鸣岐回国担任广西民政长。

1915年改任广东巡按使。袁世凯称帝后,被封为一等伯爵。护法战争后,张鸣岐深知袁世凯大势已去,遂辞去所有职务,归隐上海法租界。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沦落为日本人的走狗,然后在伪华北政府担任咨议委员一职。1945年9月15日在民众的一片骂声中,张鸣岐因病去世,享年70岁。

闽浙总督-松寿

松寿,满清正白旗人,以“荫补”升任郎中,后补陕西督粮道。光绪二十一年升任山东按察使,次年升任江宁布政使,而后先后任江西巡抚、江苏巡抚、工部右侍郎兼正蓝旗蒙古副都统、热河都统、兵部尚书、工部尚书、察哈尔都统等职。

1911年闽浙总督丁振铎告老还乡,松寿从察哈尔都统任上得以迁闽浙江总督。可不到数月后,因武昌起义爆发,福建也被卷入到了此次动乱之中。11月8日,福建谘议局议员劝告松寿交出政权,让闽浙独立,可松寿死忠于清朝,如此双方发生大战,但终因寡不敌众,松寿兵败吞金自死。

湖广总督-瑞澄

瑞澄,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博尔济吉特·琦善之孙,黑龙江将军博尔济吉特·恭镗之子,荫补得授户部员外郎,后历任江西九江道台、上海道台、江西按察使、江苏布政使、江苏巡抚等职,在江苏任上他与张謇等立宪运动首脑和载泽等掌权大臣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因此声名鹊起。

1910年升湖广总督。 次年8月19日,瑞澄查获党人名册,后他听从师爷张梅生的建议,按名单逮捕了32位武汉革命党人,并诛杀彭刘杨三人。最终瑞澄的这等做法致使湖北新军军心动荡,后与20日开始爆发武昌起义,瑞澄自知不能敌,先逃亡上海,而逃往日本。民国成立瑞澄返回上海,直至1915年病逝,享年52岁。

陕甘总督-长庚

长庚,满洲正黄旗人,历任伊犁副都统、驻藏大臣、成都将军、兵部尚书、伊犁将军等职。宣统元年任陕甘总督。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长庚自知大势已去,清朝已无希望,遂将总督大印交给布政使赵惟熙,之后就辞官隐退从此不问政事。1914年长庚因病去世,享年71岁。

四川总督-赵尔丰

赵尔丰,他是原东三省总督赵尔巽的弟弟,他不是正途出生,靠捐官得授知县,之后历任静乐、永济等县知县。1905年赵尔丰在山西巡抚锡良的保举下出任建昌道,后因平定地方土司叛乱有功,被升任为川滇边务大臣。二年后在锡良离开四川后,赵尔丰代理四川总督。

1908年2月,改任驻藏大臣。3年后实授四川总督一职,6月“保路运动”爆发,可因赵尔丰太过无能,镇压失败,四川被起义军尽乎全部占领,如此赵尔丰因镇压不利被清朝解职,后改任边务大臣。

同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四川被革命军占领,而后因局势不稳,军队哗变,四川动荡,不久尹昌衡平定叛乱。赵尔丰因被怀疑参与四川军队的哗变,被四川都督尹昌衡所擒,12月22日被杀于成都贡院,享年66岁。

云贵总督-李经羲

李经羲,太傅李鸿章之侄,光禄大夫李鹤章第三子,光绪五年以优贡捐奖道员。之后历任湖南盐粮道、按察使、福建布政使、云南布政使等职。1901年升广西巡抚,后调云南巡抚,1902年12月署贵州巡抚。8年后,升任云贵总督。

辛亥革命,被蔡锷礼送出境。1913年12年被任命为政治会议议长,次年5月改任参政院参政,十月改任审计院院长。1915年袁世凯去世后,李经羲迁居天津,次年被黎元洪任命为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5月,张勋复辟,李经羲因拒绝于张勋的招揽,遂辞官归隐。1925年9月18日李经羲在上海病逝,享年65岁。

15岁创建北魏并几乎统一中原?

拓跋珪之死由一个女人引起,这个女人就是贺氏,拓跋珪的嫔妃兼小姨,而杀害拓跋珪的就是贺氏所生之子拓跋绍。

拓跋珪出身于鲜卑拓跋部,其祖上因效忠西晋朝廷被册封为代王。西晋灭亡后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混战时期,代国被苻坚的前秦所灭。

在代国旧臣的蛊惑下,苻坚没有将5岁的拓跋珪迁徙到长安监视居住,而是留在了拓跋家族旧地。

或许苻坚并未对这个小娃娃重视,也或许他需要拓跋家族替他镇抚边疆,结果就是苻坚的这个一念之差,最终让灭亡的代国死灰复燃,嬗变成了统一北方的北魏帝国,而创建北魏帝国的就是当年那个5岁的娃娃拓跋珪。

淝水之战后,强大的前秦帝国瞬间陨落,中国北方再次进入大分裂时期。时年只有14岁的拓跋珪为了逃避南部大人刘显的追杀,一路亡命逃到贺兰部寻求庇护。

拓跋珪之所以投奔贺兰部,是因为贺兰部的首领贺讷正是他的舅舅。第二年,15岁的拓跋珪在贺兰部、长孙部、乙弗部等代国旧部的拥戴下宣布复立代国,自称代王,同年改国号为“魏”。12年后,拓跋珪正式登基称帝,建都平城。

拓跋珪展现出了杰出的政治才华和军事才能,内政方面,他积极推进以汉文化为主导的经济和政治改革,让北魏国力大增;外交方面,他纵横捭阖,在西燕、后燕、后秦之间摆平衡,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拓跋珪与北周的宇文觉并列历史上最年轻的开国之君,但宇文觉就是个傀儡,很显然拓跋珪的含金量更高。比较可惜的是,拓跋珪只活了38岁就死了,而且是被儿子弑杀的。

天赐六年(409),拓跋珪的长子拓跋绍率领部众,翻墙进入天安殿。宫中的宦官们高喊“贼人来了”便一哄而散,病中的拓跋珪一摸枕边,弓箭腰刀都不见了。就这样,英明神武了一辈子的拓跋珪死于亲儿子的刀下!

拓跋绍为何要弑父呢?这就要从贺氏说起。

有一年拓跋珪又去贺兰部视察,外甥来了贺讷自然举族欢迎,酒肉歌舞一样不缺。在陪伴的人群中,拓跋珪一眼相中了一位美女,这位让他“见而悦”的美女就是贺氏。

作为一国之君,要想得到一位美女不是难事,可这位贺氏真的不大好办,因为她正是拓跋珪的小姨妈,且已经嫁做人妇。

虽然古代乱伦婚姻很常见,但娶自己姨妈这种事太罕见了。可是拓跋珪已经丢了魂,于是他只好向老妈求情。让拓跋珪失望的是,老妈断然拒绝:“不行,太漂亮的女人有毒,况且她已经结婚了。”

然而拓跋珪已经着了魔,老妈的拒绝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她不是嫁人了嘛,让她做寡妇不就得了?于是拓跋珪派人刺杀了小姨夫,然后抬着花轿将贺氏迎入宫中纳为妾。

后来,这位贺美女给拓跋珪生下次子拓跋绍。

一晃十六年过去了,当初的美女皮也松了,肤也黄了,脸上的光泽也褪去了,所以宠爱也逐渐消失了。

某一天,也不知道贺氏犯了什么错,惹得拓跋珪大怒,被下令处死。也不清楚拓跋珪哪根经搭错了,命令下达后又不立刻执行,而是囚禁于宫中等时辰。

这就给了贺氏机会,她让人给儿子发出了求救信号,于是拓跋绍夜闯皇宫弑父救母。

不过拓跋绍在弑父之后并没能夺位,拓跋珪的长子拓跋嗣闻变赶到京城,在大臣们的支持下抓捕了拓跋绍。拓跋嗣进了皇宫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将贺氏、拓跋绍母子斩杀。

问题来了,拓跋珪为何要杀贺氏?拓跋绍怎么就轻而易举地得手了?而拓跋绍为何在弑父之后未能夺位呢?

这三个问题都涉及一个当时的现实,即北魏贵族内部的政治斗争加剧,进而引发了派系之间,以及派系与皇权之间的斗争。

北魏帝国脱胎于鲜卑游牧政权,它既保留了草原文化的部落割据势力,又吸纳了中原文化,被宗室藩王势力所裹挟,再加上西燕、后燕等外部势力的介入,北魏帝国的政治局面极其复杂。

比如拓跋珪晚年接连爆发的卫王拓跋仪谋反事件、拓跋窟咄争国事件、穆崇叛乱未遂事件等等,这些事件让拓跋珪不堪重负,以至于他变得猜忌多疑,好杀戮,这就加剧了矛盾的激化。

由于长期服用寒食散,拓跋珪的健康出现了严重问题,这个信号变相鼓励了反对派们的动作加快。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贺氏所犯之过很可能不是一般的过失,恐怕涉及了政治斗争,甚至威胁到了皇权。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即将被处死的贺氏依然有能力给拓跋绍发出求救信,这绝非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拓跋绍翻墙进入皇宫也很匪夷所思,皇宫森严的防守怎么就如同纸糊了呢?拓跋珪日夜不离枕边的弓箭和腰刀哪里去了?本该为拓跋珪提供贴身护卫的禁军哪里去了?

很显然,拓跋绍弑父绝不是偶然行动,也不是他的单独行动,而是一个有组织有预谋的行刺案!

拓跋绍曾经试图收买各派势力,可惜这家伙本来名声就很糟糕,加上支持拓跋嗣的势力很强大,沾了弑父恶名的他最终被拓跋嗣的支持者干掉,其实一点也不算意外。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