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业之道,可以给我推荐一本您最喜欢的书吗

2023-08-04 116阅读 0评论

修业之道,可以给我推荐一本您最喜欢的书吗?

我说中国最有价值的书是老子的《道德经》,可能会有人怀疑。为什么不是孔子的《论语》,不是四大名著,不是尼采的《道德谱系学》,不是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

所有被誉为经典的书都是值得推荐和认真品读的,都是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峰,都是人类的共同精神食粮。但是,一本书好不好,价值高低,影响大小,要从各方面综合评价,比如大部分的书籍限于领域,有的书限于地域,有的限于某方面的特定读者群,而《道德经》是一本含盖万有的综合教科书,它“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纪晓岚语)。

修业之道,可以给我推荐一本您最喜欢的书吗

就拿欧洲来说,欧洲人骨子里流淌着一种欧洲中心论的血液,对以中国等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思想文化有着一种天然的蔑视,但唯独对《道德经》例外。我们拿欧美国家和日本人为例,列举几个科学界、哲学界、文化界、政界的代表人物对《道德经》的评价,来看看《道德经》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先举几个诺奖获得者的评价

英国生物学家、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说:“道家思想是一切科学思想的基础”。

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说:“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美的生态智能。”

两次诺奖得主李约瑟博士

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说:“老子是在两千多年前就预见并批判今天人类文明缺陷的先知,老子似乎用惊人的洞察力看透个体的人和整体人类的最终命运。”

欧洲学者普利高津说:“道家思想在探究宇宙和谐的奥秘、寻找社会的公正与和平、追求心灵的自由和道德完满三个层面上,对我们这个时代都有新启蒙思想的性质。道家在两千多年前发现的问题,随着历史的发展,愈来愈清楚地展现在人类的面前。”

再以哲学界翘楚为例

德国是哲学的国度,是一个盛产哲学家的国家,我们熟知的康德、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尼采、叔本华等等,哪一个都是学界坐标式人物,看看他们是怎么评价老子及其《道德经》的。

黑格尔,他的的思想标志着19世纪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

黑格尔把老子与孔子并列评价:孔子是世间的智者,而老子和他的的《道德经》,最受世人崇仰”。

谢林:老子哲学是“真正思辨的”,他“完全地和普遍地深入到了存在的最深层”。

尼采:《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伯特·曼纽什把老子、庄子这对师徒与西方哲学教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师徒相提并论:柏拉图和老子,亚里士多德和庄子,是这个世界的精神孕育者。

最具颠覆性的评价

美国科学家威尔杜兰在《世界文明史》中说:我们可以焚烧人类所有的书籍,而保留一部《道德经》(包括他的世界文明史)。

美国学者蒲克明说:当人类和为一家时,《道德经》将是每个家庭必备之书。

再看看其他名流的评价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说:我受中国的孔孟思想影响大些,而受老子思想影响巨大。

德国诗人柯拉邦德崇拜道家思想,号召欧洲人争做“欧洲的中国人”。

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每个德国家庭都要买一本中国的《道德经》。

孔子是中国的圣人,他增数次问道于老子,他对弟子们说:老子“其犹龙耶”。

汉代历史学家班固:道家……此君王南面之术也。

几句题外话

有人习惯于将学术意识形态化,将西方推崇老子理解为某种阴谋论,这实在是不靠谱。

以美国为例,美国1783年独立战争结束,标志着一个新的国家正式成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还是一个藉藉无名之辈。而早期的西方哲学家们对中国文化做出评价的时候,美国尚未出生,或者尚处婴幼期,比如德国哲学家谢林1775出生,他在评价老子时,大约在1817年,美国南北战争还没开始,他有机会和能力对别的国家实施阴谋吗?

文化侵略,通常被理解为一个国家或民族对其他国家或民族进行的思想文化改造,以达到征服的目的,但至今,关于这个词的概念依然没能成为普世认同,精神文化是一个各民族共通的文化产品,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

但当一个文化产品被世人推崇的时候,一定会自然流动的,就像水向低处流一样。2016年,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报道,《道德经》在西方的销量首次超过《圣经》,位居世界各国经典之首,这个事实说明,不加行政干预情况下的读者认可,正是《道德经》强大生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再一次证明。还是相信前苏联著名汉学家李谢维奇说的话:老子没有地域限制,他是国际的,他的思想属于全人类。

不能以某一地区、某个群体的热度来衡量一个人或一部书的全部影响力,更不能动辄上升到意识形态,给涂上“颜色革命”的标签。

德国哲学家谢林(1775.1.27.—1854.8.20日)

小结

上述所举世界各国对老子及其《道德经》的评价,是全部评价的冰山之一角,网上随时点击,俯拾皆是。但一斑窥豹,足见《道德经》地位之尊,影响之大。所以,《道德经》是一本值得一看,并且可以终身伴随的好书。就像马云,他的包里经常更换其他书籍,唯有《道德经》永远不换。

管子天下不朽者其惟学乎?

出自:《帝范》的崇文第十二章

意思是说:要想传扬英美之声名,播撒嘉惠之德行,从而使自己能不朽于世,不靠学习怎么能行呢?

不靠近深溪,就不会知道地有多厚;不认真学习,就不能明白智慧的源泉。

吴地的竹竿虽然端直质劲,堪作良箭,但若不把它放在弓弦上,就没法显出其独特的功用。

有的人尽管天资聪慧,善辨有识,但不学习也终究成不了大气候。所以,天子设立明堂,作为尊贤之所;帝王建立学校,作为学习之地,目的都是为了让人们进德修业,养身增智。

一国之主必须博览群书才能积累学问;深入控讨六艺的精髓,才能增长见识。积学储宝,天下大事了然于胸,就可以鉴古知今,安然地把国家治理好了。

这就是文艺儒术之道的独特价值啊!文武之道,在乎张弛。文以安邦,武能定国。

因此,两者交互使用,并驰不偏,才是驾驭天下长盛不衰的关键所在。

为什么要诚信?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诚信是做人之本、齐家之道、交由之基、为政治法、经商之魂、心灵良药。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诚信是一种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一个人讲诚信,就代表了他是一个讲文明的人。讲诚信的人,处处受欢迎;不讲诚信的人,人们会忽视他的存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讲诚信。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立身诚为本,处世信为基 养德始于真,修业成于勤

修身养性的书有哪些?

1.《菜根谭》

作者:洪应明

《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身、处世、待人、接物的语录体文集。书名《菜根谭》取自宋代儒学家汪革语:“人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内容采儒、道、佛之精髓,包含了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的大道理,将为人处世的哲学与生活艺术融合在一起,文辞优美,耐人寻味。

2.《围炉夜话》

作者:王永彬

《围炉夜话》是一本格言类文集,全书共221则,从读书、修身、教子、养德、交友、处事、治家等多个方面,畅谈古人“立德、立身、立言”的智慧,篇幅短小,意味悠远。

3.《小窗幽记》

作者:陈继儒

《小窗幽记》明代陈继儒纂辑的清言小品集,共分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分别从修身、处世、交友、求学等多个方面阐释中国文人的处世准则,内容广博,富有哲理,文字优美,言简旨远。

4.《曾国藩家书》

作者: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收录了曾国藩道光二十年至同治十年前后写给祖父母、父母、叔父母、诸弟、妻子及子侄辈的家信,并适当补充了部分他写给朋友同僚的信,以展现曾氏人生全貌。其内容上至经邦纬国、济世救民之道的阐发,中及进德修业、读书求学方法的指导,下至人际琐事处理和家庭经济生计的经验建议,生动地反映了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及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蕴含了其处世应变的哲学体悟和思想精髓。

5.《道德经》

作者:老子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文本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6.《幽梦影》

作者:张潮

《幽梦影》清代文学家张潮著的随笔体格言小品文集。《幽梦影》主要着眼于以优雅的心胸、眼光去发现美的事物,可以说是求美的著作。民国二十五年章衣萍在徽州用重金购买了同乡的《幽梦影》抄本,林语堂看后也很喜欢这本书,随后章衣萍将此书校点后交上海中央书店出版社出版。

7.《呻吟语》

作者:吕坤

《呻吟语》是探讨人生哲理的一部著作,作者针对明朝后期由盛转衰出现的各种社会弊病,提出了兴利除弊、励精图治的种种主张,并阐述了自己对修身养性、人情世故等方面的心得体会和见解,对当今世人颇有借鉴意义。

市场营销专业是什么?

市场营销是一个专业领域,专门涉及企业或组织如何推销产品或服务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策略、战术和工具。市场营销专业通常是商业学科中的一部分,旨在使学生了解消费者行为、竞争分析、生产销售、品牌管理、广告宣传和数字营销等相关主题,并帮助他们开发和实施成功的市场营销计划。

市场营销专业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因为通过了解消费者和市场趋势,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并提高销售额。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好,毕业生拥有很大的就业机会,可在各种行业中找到就业机会,如广告、销售、市场营销研究、数字营销等。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1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