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诃德日剧,日本东京新宿歌舞伎町有什么旅游体验分享

2023-07-26 108阅读 0评论

堂吉诃德日剧,日本东京新宿歌舞伎町有什么旅游体验分享?

东京的新宿歌舞伎町离新宿站的东口最近。新宿是一个大站,有很多条电车、地铁、新干线经过和停靠。交通非常方便。

有人说歌舞伎町是红灯区,其实那里还有很多的餐馆,咖啡厅,纯卡拉OK,商店等。歌舞伎町的白天和黑夜完全像是两个不同的世界,白天街道上面人迹罕至,整个歌舞伎町好像在睡觉(有人把新宿站东口这边也当作是歌舞伎町的一部分,这是不对的,东口这边是商业街,各种牌子店,所以白天晚上都很多人逛街,歌舞伎町内白天人迹罕至,特别是周末。),到了晚上华灯初上,它又换上戎装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

堂吉诃德日剧,日本东京新宿歌舞伎町有什么旅游体验分享

所以我会推荐晚上来逛歌舞伎町。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日本人,有学生,有上班族,有打工仔,有富豪,有警察,也有“雅库扎”。基本上各个阶层的人你都可以看到。看过日剧“深夜食堂”的都知道,片子里的餐厅就是在新宿。第一次来到这里的人,看到五花八门的招牌和店面,也许会觉得迷茫,很多人只是在路面上逛了一圈就离开了,并没有留下什么特别的旅游回忆。我来介绍几个地方吧:

驚安の殿堂ドン・キホーテ(唐吉可德综合商店):就在大马路边,很好找。这里百货,食品,服装,什么五花八门的商品都有点,价格也非常便宜。不建议买回来送礼,因为大部分商品都是MADE IN CHINA的。

とらふぐ亭 新宿別館(吃河豚料理的餐厅):位于歌舞伎町的“区役所通り”(就是“区役所大道”的意思),餐厅门口有个很高的玻璃水缸,可以看到里面游来游去的河豚(以前这个水缸好大的非常霸气,现在改小了很多,不过仍然发挥这广告牌的作用)。

風林会館Parisienne(咖啡厅、餐厅):也位于区役所大道上面,过了河豚餐厅,继续往前走一点风林会馆的1楼,入口在下图右边一排红色帘子那里。整栋风林会馆经营者是日本“雅库扎”(日本社团),不仅仅接待社团成员,也照常对外营业,接待普通客人。

新宿バッティングセンター(棒球练习场):还是位于区役所大道,过了风林会馆继续往前走一点就能看到,里面还有一些街机游戏机,棒球练习是投币式的,如无足够的硬币,可以用日元纸币在里面的自动换币机换取。

希望通过这些地方,你也能够感受到一点点日本老百姓的生活气息。另外,还有很多餐厅,拉面店,也是歌舞伎町的特色。(餐厅我就不多说了,目前只有精力主攻景点方面)

最后提醒一下,最好晚上十点之前坐电车返回住处,因为大多数末班车的时间是22:00。(如果需要转车的,也要把转车要花的时间提前算进去。当然如果不在乎钱的,打的回去也可以,日本打的比较贵)

一年大概能净入多少?

我曾用2万的本钱接手了一家小超市,6年时间,赚的钱超过100万,用40万在老家建了一套房,剩下的60万在新一线城市按揭了一套房!

不管是经商,还是人际交往,这篇问答的理念,应该都可以帮到你!

我是一个小白,只用一年就击败了一众老生意客,把一个老破小的超市做到了零售第二,批发第一!

有多老?

前任老板经营了7年!

有多破?

我接手时,柜台前的瓷砖地板就已经被磨破了皮,我经营的这6年,也没有花钱去装修,前任老板没挂招牌,我也懒得挂!

有多小?

两间铺位,面积50平米左右!

不要以为我是在吹水,要不是价格战打得太厉害,至少还能多赚一倍的钱!

价格战有多厉害?

进价30元左右的品牌酸奶,和进价50元左右的纯牛奶,统统只看一块钱的毛利!

零售价7元以内的yan,条装全部照本钱卖,甚至倒贴点钱卖!

500ml左右、12瓶一箱的啤酒,全部只看两块钱的毛利!

100斤装的白糖,进价390元/袋,只卖4元/斤!

20斤装的东北珍珠米,进价50元/袋,只卖52元/袋!

……

就是这样微薄的利润,我每年至少能赚15万的纯利润。

在此,我郑重建议,即便你正在开超市,也不要照搬我的方法,因为每个地方的客观环境不同,但可以借鉴我的理念,因为所有的商业活动,底层逻辑都是相通的!

1、空手套白狼!

2011年初,打听到老家镇上一家超市转让,不收转让费(老家没有收转让费的传统),货钱13万左右,房租每年8000元(三年后涨到15000元,正常市场价)。

当时我手上只有2万,这还是老婆婚前存的私房钱,但开超市是我曾经的梦想,于是,找我姐和姑姨表舅总共借了11万,总算凑够了接手的费用。

超市是接过来了,却没钱进货,为了维持最基本的库存,一个月后,又向前任老板(也是我的房东)以月息1分的利率借了6万,保证了临时的周转,还买了辆三轮车来拉货。

为了让房东放心,我在写借据的时候,除了申明还款时间(本来借一年,结果用了三年,每年结利息)和签名以外,我还让老婆也签了名,并写上了我们的电话和身份证号(身份证原件也给房东过目,借据与下图类似)。

房东是有名的债主,他在外面到处宣扬,说从来没见过谁这样给他写借据。

有他这个颇有身份的人背书,邻居们主动问我要不要借钱(想赚月息1分的利钱,总共借了20来万),连奶粉经销商派到我那里的促销员都主动借了10万给我,让我度过了最艰难的第一年。

2、拓展人脉!

1)打价格战

从读书起,我就没在老家待过,认不得几个人,所以没什么人到我那里买东西,最低的日销售额还不到500元,最高时(赶集)也不超过3000元,平均1500元左右,毛利不到200元。

为了吸引顾客,也为了应对同行的打压,我疯狂杀价,除了上文列举的那些,几乎所有的品牌货、快销品都把利润挤压到了极致。

当然,我也搞了一些独家经营的杂牌货来赚钱(比如下图的“养生核桃”、“六个纯核桃”,谁知道是啥品牌?),要不然还真得喝西北风!

品牌货杀价,杂牌货赚钱,这也是上游经销商惯用的手法,他们一般代理一个一线品牌来开拓市场,再依托品牌货的销售渠道,搞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产品赚钱。

说白了,这就叫挂羊头卖狗肉,大张旗鼓卖的产品,其实并不赚钱,真正赚钱的,是那些不起眼的东西。

2)跑三轮引流

除打价格战外,我还趁着家电下乡和农村建房的热潮,闲时我就用三轮车去给农户拉冰箱、水泥、搅拌机等。

跑三轮可不单是拉那么简单,还得帮忙装车卸车,有时下午三四点还没回家吃午饭,有时三更半夜还在荒山野地等人来修车(经常拉重货,三轮车老坏)。

说实在的,跑三轮赚的钱还不够修车,但几个月时间,我跑遍了全镇的每一个角落,认识了很多老农,别人问起时,我就说:“我是在哪里哪里开超市的!”

我从不叫人去我那里买过东西,但通过给人拉货、装车卸车,让人觉得我很实在,这些人后来大多成了我的忠实顾客,还带动了不少邻居。

3)处理好客情关系

顾客购物较多时,适当少点钱(让钱不让价)。

顾客带小孩来购物时,逗一逗小孩,或是给他拿一两块饼干。

顾客中的yan民来购物时,偶尔送个打火机(送货不少价)。

不忙的时候,跟顾客扯扯家常,拉近自己与顾客的关系。

曾经有个跟我同龄的顾客朋友对我说:“某老板,我每次到你这里买东西都要多出钱(零售第一那家比我杀价更狠),但我就喜欢到你这里买!”

3、扩大销量!

抓住了乡下老农,当然远远不够,还要把全镇二三十家商店的批发业务也抓过来!

在乡镇上搞批发,如果只盯着利润,确实没啥搞头,看起来挺热闹,其实每年也就赚两三万而已。

但是,拉拢了这帮商店,自己的进货量要翻好几倍,就有足够的资本跟上游经销商讨价还价,有钱没钱都能进货,让自己更有竞争力。

例如:

别的超市进货价30元的酸奶,我最低可以谈到28元,按31元、甚至30元的价格卖出去,看似不赚钱,实际利润也还不错。

平均每个月大概卖1500条便宜yan,照本或亏点钱卖出去,但可以得到根据销量搭配的几十、上百条好yan,综合来算,每月有2000元以上的利润。

而且,自己哪样货有压力的话,让每家帮忙分一点,一般不至于过期了还没卖掉(我每年只扔掉几百块的过期货)。

再者,销货的旺季,可以到隔壁县、市里或省城的经销商那里去拉货,进货价更低。

笼络商店的客户其实也很简单:

第一,批发给他们的价格,比他们自己去进货还要便宜一点点。

第二,他们的货有压力时,到期前一两个月帮他们处理(自己卖或分到别的商店),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第三,给点小恩小惠,时不时帮他们点小忙,比如修修电脑什么的,年底时再送他们一瓶进价几十块的白酒。

4、搞好外交!

全县有六七十个乡镇,不说每个乡镇的扛把子我都认识,但至少也认识一半,跟1/4左右的扛把子互通有无。

虽然我的主要市场在自己的乡镇,但很多业务却是通过别的乡镇、甚至别的县的同行做成的。

每到备年货的季节,我都跟几个同行到邻县的经销商那里拉货(俗称“窜货”,按规矩,不能跨区域销售),价格相当美丽,按批发给商店的价格来算,比在本县进货的利润高出一倍以上。

有一次过年缺1.5升的花生牛奶,我们几个同行合伙,联系到了重庆的厂家,一下生产线就装车,到我家卸货时,奶还是热的,这一年,镇上别的超市都没有这种货,我就看了比较厚的利润。

几乎每年冬天,我都通过邻县的同行开yan,他们县完不成既定的任务,所以给出了相当优厚的条件,单这一项,每年就可以多赚一万块左右。

我是本县经销商重点关注的对象,他们只要发现我的货量减少,就知道我在外地拉了货,都不用我说,他们就会主动把价格给我降下来,而且可以先货后款。

5、诚信、大气!

诚信,为立身之本,不单要对顾客讲诚信,对上游经销商,更要讲诚信!

生意人,就没有不缺钱的,欠上游经销商货款,那是家常便饭,我每次给他们打欠条的时候,都申明还款的时间,哪怕是拆东墙被西墙,也不超过约定的时间。

有了良好的信誉,备年货时,我的累计欠款超过30万,甚至,我过年本来只能卖10万多一点的烟花爆竹,但经销商却可以欠给我8万,而且是年后结账。

对竞争对手,要又打又拉,更要大气一点!

我从来都不把竞争对手当成冤家,虽然价格战把他们打得很郁闷,但其它方面,我自认为还是很大气的!

我不期望他们给我唱赞歌,但至少,要让他们找不到诋毁我的理由!

不止是见面后有说有笑,要是他们缺了某一样货,找我借时,我会大大方方地借给他们;但我要是缺了某一样货,我不会找他们借(没面子),而是到隔壁的同行那里去借。

食盐业务没有放开时,我是镇上的指定批发商,按规定,如果哪个商店和超市不到我那里进盐,我有权叫上面来查他们的,但我从来没有这样做过。

来,我欢迎,按正常价发给他们,不来,我睁只眼闭只眼,假装不知道,他们也怕查,每家每年都到我那里拉几吨盐,但他们的实际销量在这个数的三倍以上。

总结:

上文写了三千字左右,总结起来其实就三个理念而已,这三个理念,基本适用于任何商业场景,甚至人际交往!

1)用户思维:

做生意,就要千方百计让别人满意、让别人放心,要让别人觉得诚实可靠,要满足用户的需求(低价),尤其是心理需求(扯家常、小恩小惠),要靠口碑去赢得市场!

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当成用户的需求,不同的地域和人群,需求完全不同,只有让顾客的心理爽了,他才会给你掏钱。

2)跨界思维:

有所失,才能有所得,不要想着每样商品(普销品)、做的每件事(跑三轮、批发)都能赚钱。

要学会挂羊头卖狗肉,普销的商品,利润要尽可能薄,真正的赢利点,要放到一些不起眼的东西上。

3)广交朋友:

不要得罪任何人,包括你的竞争对手,甚至是你的敌人,每得罪一个人,至少拉走你十个顾客。

跟顾客交朋友,跟同行交朋友,跟上游经销商交朋友,还要跨地域交朋友(我曾把yan少量批发到上海,快递,每个包裹装两条),路才会越走越宽。

用户思维、跨界思维、广交朋友在人际交往中,有什么用?

举个简单的例子:

小伙子想追求一个小姐姐,两人都不熟,小姐姐对小伙一点感觉都没有,如果一见面小伙就说:“做我女朋友吧!”

小姐姐多半会回他一句:“神经病!”

如果小伙子先和小姐姐处好关系,把她哄得开开心心的,是不是就比较容易成功了呢?这就叫用户思维!

如果小伙子再带她出去玩,送点礼物之类的,是不是就更接近成功了呢?出去玩和送礼物,就是挂羊头卖狗肉,这就叫跨界思维!

如果小伙子再收买了小姐姐的闺蜜,她们再帮小伙子说点好话,是不是就水到渠成了呢?这就是广交朋友的好处!

说在最后:

如果,你的店开在人流量大的地方,主要做陌生人的生意,甚至还是独家经营,对你来说,上文的经验和理念基本不适用。

如果,你开店的位置人流量不是特别大,主要做熟客的生意,还存在竞争对手,上文的理念应该能帮到你,具体的操作手法,还需要因地制宜、加以变通。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8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